习近平在上海(一)(3)

来源:人民网 作者:学习时报 时间:2021-09-12 点击:

 

      采访组:2007年,习近平同志对上海特奥会的举办高度重视,多次提出明确工作要求。请您谈谈这方面情况。

      殷一璀:2007年上海世界特殊奥运会是当时上海举办的一次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较大影响的特大型活动,是我国在北京奥运会之前承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赛事,参加人数多、宾客多。可以说,是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热身”的。习书记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事必躬亲,先后五次召开专题工作会。

      6月7日,他第一次召开特奥会筹办专题会,去了开幕式举办地上海体育场、闭幕式举办地江湾体育中心。他还到市残疾人阳光康复中心看望特殊群体,随后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情况汇报。他要求,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加强领导、整合各方资源,突出重点、细化各项工作预案,精心组织,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7月12日,习书记再一次召开市委专题会议,听取开闭幕式准备情况汇报。开幕式由中央电视台承办,央视节目部主任向习书记汇报了开幕式方案。习书记在大家发表意见后作了讲话。他首先肯定了方案:“这个方案好,好在符合当前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理念,体现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关心特殊人群的人道主义精神。”他还说,开幕式的设计有东方色彩,体现中国文化理念,运用了武术、红灯笼等中国元素。习书记还强调“细节决定成败”,参加特奥会的都是残障人士,走得很慢,应该把安检的时间拉得长一点。当时预计到上海参加特奥会的运动员有7000名左右,每个人还要配备一名志愿者保障安全。这样一来,安检的时间也势必要延长。他强调,所有的调试工作不能犯低级错误,从音响到灯光都要做到万无一失。他还说:“开幕式那么长,好几个小时,领导人可以到后台休息,观众怎么办?运动员怎么办?有人生病了怎么办?救护怎么办?尤其是有那么多的残障人士。要以人为本,多加考虑。”可以说,事无巨细,习书记都提出了要求,而且事事说到了要害之处。

      然后,习书记听取了闭幕式汇报。他一下子就抓住重点,强调闭幕式和开幕式不能一样,闭幕式要有闭幕式的特点。他说:“我去过江湾体育中心,是个保护建筑,非常有特色,闭幕式一定要把场地的特色体现出来。”他还特意提醒大家,这个场地很陈旧,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差,注意不要出问题。

      四天以后,也就是7月16日,习书记又召开专题会议,系统地听取特奥会筹办情况汇报,包括开闭幕式、安保、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志愿者工作等。彩排时,习书记还亲自到现场。我印象很深的是,他在台阶上来来回回地走动,从不同视角看演出效果,还要求增加一些元素,比如气球、红领巾,代表年轻运动员的朝气与希望。习总书记2017年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在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精准扶贫要下一番“绣花”功夫,现在想来他的这种精细要求是一以贯之的。

      采访组:请您谈谈习近平同志重视市委班子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的主要情况。

      殷一璀: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两个方面。一是市第九次党代会后,他主抓起草《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会议事决策规则》和《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会关于加强自身建设的若干意见》,体现了很强的制度意识和规矩意识。他说,新一届市委领导集体产生后,一定要树立一心为公、一切唯实、一身正气的新形象。新一届市委产生后,市委抓紧建章立制,目的也是要形成一整套行为规范,以此来指导、约束市委常委会和每一位常委的行为。常委会的每一位同志,既是制度的制定者、执行者,同时又受制度的监督、约束,对维护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负有重大责任。二是我们跟他一起工作,向他汇报工作,从来没有心理负担,有什么情况、有什么想法,都可以开诚布公地跟他讲。他到上海时和即将到中央赴任时都找班子里的每个人谈过话,时间不长,但是讲得非常诚恳。他非常注重倾听班子里每一位同志的意见,每次召开专题会,他都会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一般不打断发言的人讲话,最后会把大家的意见进行归纳,再谈自己的看法。他每次的总结发言都非常清晰明了,为后续贯彻落实提供了明确的方向,给出了具体的要求。

      他考虑问题全面、周到,想得深、想得细、想得透。在工作中经常引导我们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前瞻眼光,要考虑到事物方方面面和各种各样关系。他还是很平和的一个人,从不乱发脾气,但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和态度是非常鲜明的。

      采访组:习近平同志离开上海到中央任职以后,连续十年参加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审议,请您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殷一璀:习书记当了十年的上海市全国人大代表,每年的3月5日,成为全国人大上海代表们最期盼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习书记都会如期和大家相聚,共商国是。给代表们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他作为党的总书记参加代表团审议的五年。每次开完会,在回驻地的车上,代表们都很兴奋和激动,你一句我一句地重温总书记和大家在一起时说过的那些令人受益匪浅的话语。

      习总书记每次在上海代表团讲话,都充分肯定上海工作,也提出新的要求,对上海做好工作极具指导意义。这些年,上海一直是遵循着总书记在上海代表团提出的要求来谋划发展的。

      2013年3月5日,习近平同志作为党的总书记第一次参加上海代表团的审议,就鲜明地要求:今后五年,上海要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科学发展先行者。总书记再次强调:“开放是上海最大的优势。”“上海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创新。”

      2014年3月5日,总书记对上海提出两个要求:一是加快推进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二是努力走出一条符合特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他还专门讲了治理和管理的关系,指出“一字之差,却有很大的责任差别”,社会治理是一门科学,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不少干部过去主要靠经验管理城市,甚至靠主观意志和个人偏好管理城市,今后要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去建设和管理城市。

      2015年3月5日,总书记对上海提出了“四个继续走在前列”的要求:一是在以开放促改革方面继续走在前列,二是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继续走在前列,三是在创新社会治理方面继续走在前列,四是在从严管党治党方面继续走在前列。他要求上海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索新路。他还说,我们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实现指日可待了,我并不担心这些大指标,比如到2020年经济总量翻一番、人均收入翻一番,而担心的是在这种平均之下掩盖的短板、软肋、弱项,要把这些搞上去。我们要聚焦这些问题,一定要把握准一定区域内老百姓最关心的、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定要把握准、把握实。

      到了2016年,总书记对上海提出精神层面的要求,讲了“三气”,即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

      到2017年,总书记又提了一个要求:上海这种超大城市的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上海要率先解决这个世界级的难题”。他说,整个城市是个生命有机体,高楼林立,地下的各种管道川流不息,地面上的各种车辆川流不息,这也就像长江滚滚而来一样,逝者如斯夫,但是一刻也不能停。上海要停止一刻,瘫痪一刻,那不可想象。城市精细化管理,必须适应超大城市。

      这五年,总书记每提出一个要求,我们就抓紧落实,这也成为上海新的一年工作中最鲜明的特色。

      在我印象中,最精彩的要数总书记结合代表发言的即席插话。从这些插话当中,既能看到他平易近人的一面,也能看到他对很多问题的真知灼见。

      2013年,谈到稳中求进,他说,稳中求进这四个字“名堂”还是很深的。当年是对经济工作提出来的,现在是工作的总基调,内涵在延伸。

      讲到核心技术,他说,核心技术不掌握,始终不可能由大转强,而且核心技术是不能依赖国外引进的。我们如果在弱小的时候,拿上个把核心技术倒还容易,但现在对其他国家来讲,我们像“庞然大物”了,不是说我们是“庞然大物”,而是人家已经把我们讲成是“庞然大物”,有的认为“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不希望我们做强,有的就把我们视为一种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去西方国家拿核心技术,无疑是与虎谋皮,是不可能的事。

      讲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他说,国家的发展进程一般都有一个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步进入共产主义是不太容易的,还是要走工业化、后工业化这个道路。中国的国情缩短了这个道路,但是超越或一蹴而就是不行的,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有一个并行、双轨阶段,中国空间那么大,在幅员辽阔的国土里,同时存在几种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各类密集型产业,包括劳动密集型产业都是有它的平台,可以继续大展身手,并不是绝对化的。“腾笼换鸟”,更好的鸟还没进来,把其他鸟先放飞了,这是不行的,除了提升附加值、高端化,还要养活人,这个功能不能废除。即便将来现代服务业发展起来了,一般服务业还是要存在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功能区域,要进行分类指导、分类施策,就怕是大呼隆,一哄而起、一哄而散。

      关于改革方向的问题,总书记指出,改革是要有基本框架的,这个框架不能逾越,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全盘西化的改革。改革是有范围的,也是有纪律的。

      关于民生问题,他讲到了“民粹”现象。他说,民本、民粹是有界限的。民粹是一味的极端化,超越阶段、竭泽而渔,甚至把它作为一种政治目的,不顾后果的开空头支票,最后会造成负面、反向的效果。现在西方国家面临福利黑洞,我们刚刚起步,搞民生保障全覆盖是我们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但到了他们这一步就走向反面了,我们不能步他们的后尘。他讲,这就是辩证法。

      关于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他说,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做明白人,中央在想什么,中央要求什么,中央希望达到什么目标,要自觉领悟、主动落实,不要等着别人来督促、来要求,甚至上面说了好几遍自己还无动于衷、漠然置之,这就缺少政治敏感性。广大干部都能主动按照中央要求去做,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就能做得更好。

      采访组:请您给我们讲讲习近平同志在上海代表团与代表互动的精彩瞬间。

      殷一璀:习总书记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除了讲重大问题,还有很多精彩插话,跟代表们的互动很有趣。我们的老代表们常常讲,总书记跟代表们互动是提前“做过功课”的。比如,见到主持人曹可凡,他问:“最近你主持什么活动呢?”见到中央芭蕾舞团的冯英就问:“你们的《红色娘子军》最近还在演吗?”碰到上港集团的代表就问:“你们的集装箱吞吐量还是不是全世界第一?”听说上港集团购买了一个足球俱乐部,还问“你们上港队最近踢得怎么样”?碰到上海社科院的王战,就跟他说:“你递上来的材料我看了。你最近到长江流域去走过了吗?”遇到崇明的代表,他就会说:“我还记得你们崇明有个老酒的品牌。已经很久没到崇明去了,还是很想到那个地方去看看。”总书记和代表,包括基层代表,几乎个个都能够谈得上话,代表们也慢慢习惯了和总书记互动,主动跟他打招呼,向他“自报家门”,介绍基层的一些情况。

      最有意思的是,2014年,总书记参加上海团审议时没念稿子,全部是围绕代表的发言即席讲的。他跟王战讲:“你今天讲改革的这几条线,我看挺好。今天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同志也在这里,会把意见‘照单全收’,进行分析研究,择其善者而从之。”

      时任市监察局副局长花蓓讲到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就这个话题,总书记讲了很多,他说,八项规定已经是个泛化的概念,实际是中央对自己的要求,这本身带有“徙木立信”的作用。目前,大家看到了希望。但是,由于我们规章制度还不完善,还有很多不正之风和顽症,很容易反复,所以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八项规定要牢牢抓住不放,不要让它反弹。他还说,有些人觉得纪律是“稻草人”,不在乎,我们现在就是要严格纪律、严明纪律。讲到喝酒问题,总书记说,除了制度的笼子,还是要养成习惯,习惯成自然,但这不是一年的事,要长此以往,持之以恒。谈到高级干部腐败问题,总书记说,不遵守纪律,就是“针眼大的窟窿斗大的风”,不防微杜渐,最终千里之堤就要溃于蚁穴。

      时任松江区委书记盛亚飞在会上讲了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的问题,总书记提出“宜统则统、宜分则分”,要求慎之又慎,先立后破,加强分类指导。长宁区虹桥街道虹储居委会党总支书记朱国萍讲到创新社会管理时,总书记说:“你的故事讲得很好,大家还是爱听故事,故事比道理生动。”由此,他还延伸谈到了看病难问题,指出优质医疗、教育资源不能太集中,不要再锦上添花,要协调布局。歌唱家廖昌永发言后,总书记谈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讲了歌剧的发展源流,从西方讲到印度,再从印度讲到中国,洋洋洒洒,充分体现了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

      时任环保局局长张全谈到环保问题时,总书记讲了一段很生动的话。他说:“我记得在福建的时候,有些地方到处都是烟囱,那时传播的都是PM10以上的颗粒物,经过那些地方,鼻子都会熏黑。”“霾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恐怕也不是这一两年的事情,大概车辆到两三百万辆以上的时候,这个现象就存在了。”他接着说,PM2.5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发展阶段中绕不过、躲不开的事情,但是我们要加快步伐,渡过这个阶段。

      在历年的代表团审议中,我们能够深切地体会到,总书记对上海有着浓浓的深情。他每次来参会都会说:“我今天是作为一个普通的代表,来跟大家共商国是的,给代表们问好。”有一次审议正好赶上元宵节,他还特别说道:“我们今天的会不能开得太晚,今天是元宵节,也在此祝大家节日快乐!”他对上海团的代表们非常熟悉,知道哪些是老面孔,哪些是新面孔。有一次他跟代表们说:“我发现你们每年会安排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代表发言,这次又换发言代表了,很好。”

      2013年3月5日,习总书记曾动情地讲过这样一段话:“党的十七大以后,我离开上海到中央工作已经五年多了,五年多来,我始终关注着上海,对上海取得的每一个成就、发生的每一个新变化、传来的每一个好消息都由衷地感到高兴,在这里,我要向在座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上海广大干部群众,致以诚挚的问候。”虽然时光已经走过又一个五年,但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总书记的这份深情,历久弥新。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日升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何为教?何为师?读懂习近平的教育观
    下一篇:南南合作的中国贡献,习主席提到三个时间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