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统:在艰难曲折中发展壮大,是中共党史的主线

来源:文汇报 作者:李念 金梦 时间:2021-03-29 点击:
摄影 均本报记者袁婧
《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现场观众积极提问。 制图:李洁
 
       整理 李念 金梦
                  
       3月27日,第151期文汇讲堂邀请著名党史、军史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刘统主讲《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走来》,包括各领域20余个党支部的党员踊跃报名参加,400余名听众在上海图书馆听取了主题讲座。
      
       嘉宾主讲
      
       《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在传统中共党史叙述上有所延伸,从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开始。中华民族进入了最屈辱、黑暗的时代。清政府的腐败与西方列强的侵略,激发了众多爱国青年的反抗。从秋瑾、徐锡麟到孙中山,一代代革命者义无反顾投身革命事业,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清朝。
      
       然而,辛亥革命之后,国民党暴露出严重的弱点,政权被袁世凯夺取。袁世凯称帝复辟被赶下了台后,国人深刻反思,如何才能实现国家复兴?一些青年知识分子开始寻找新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在共产国际代表的帮助下,1921年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尽管只有50多名党员,但却点燃了一颗火种!
      
       今天的讲座,不打算全面介绍这个过程,我选择了三个题目,作具体讲解。
      
       (一)
      
       黄埔军校为革命培育了哪些火种?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就开始了发动工人运动,1922年爆发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随后,京汉铁路工人也要求在郑州成立总工会。但这触动了军阀吴佩孚的切身利益,他动用军队,残酷地镇压了工人运动。“京汉二七大罢工”失败的沉重教训,使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革命必须建立武装,才能实现打倒北洋军阀的目标。1924年初,共产国际促成了国共合作。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共产党人参与其中,在新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中有10人,毛泽东当上了国民党的候补中央委员。中国共产党有了合法身份,开始迅速发展壮大。
      
       中国共产党在各地的组织,秘密招了不少人才进入黄埔军校
      
       孙中山经历多次革命失败后,认识到建立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在双方共同意愿下,苏联顾问提出要为国民党创办军官学校,培养军事人才。孙中山派蒋介石,共产党员张太雷、沈玄庐一起到苏联考察,参观苏联红军的部队,学习苏联红军的组织。1924年夏,国民党在广州成立了黄埔军校,在全国秘密招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地都有组织,许多年轻的共产党员被推荐考入黄埔军校。如徐向前、陈赓、林彪等青年学生纷纷投奔黄埔军校。陈赓16岁就到湘军当兵,原本在程潜设立的军官学校上学。听说黄埔军校建立后率先“跳槽”,导致左权等140多个学生集体投奔黄埔军校。当时,黄埔军校培养的学生强调政治立场坚定、培养革命的信仰和作风,许多共产党员学生通过学习,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
      
       培育军事人才,初步建立党领导军队原则
      
       当时的黄埔军校一边学习一边打仗。军校的苏联顾问除了传授军事技术外,第一次讲解苏联红军的政治委员制度。苏联红军来自沙皇旧军队,军官大都是贵族出身,在前线经常叛变。列宁认识到必须由共产党员来牢牢掌握红军,就派了一些工人和革命知识分子到红军担任政治委员,执行三大任务:监督旧军官执行命令,对士兵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解决士兵家庭生活方面的困难。政治委员在部队中起到了骨干作用和稳定作用,极大地提高了苏联红军的战斗力。
      
       中国共产党也学习了这一做法,周恩来担任军校政治部主任后,每一期都秘密建立了支部。黄埔军校对中国革命具有重要意义。第一,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军事人才,他们成为中国工农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开创者,四位元帅、三位大将、七位上将都是黄埔出身。第二,中国共产党人按照苏联的办法,在组建红军时,建立了党代表制度,通过政治委员、党代表来实现党在军队里的主导作用。黄埔军校对于中国革命、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的重要作用在之后的革命活动中得到了突出表现。
      
       (二)
      
       中国共产党在武装起义过程中是如何吸取教训逐渐壮大起来的?

      
       国共合作开展大革命和北伐,共同的目标是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北伐战争越胜利,蒋介石越担心。国民党的价值观和政治方向与中国共产党根本不同,这在北伐和工农革命中越来越明显。北伐军到达上海之前,周恩来、赵世炎成功组织了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蒋介石深感不安,国民党元老吴稚晖、上海总商会虞洽卿、青帮黄金荣和杜月笙、租界洋人等纷纷劝说蒋介石“清党”。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叛变,4月15日李济深在广州叛变,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叛变,共产党一下从合法革命者变成了被追杀者,大量共产党员被屠杀,中共组织被迫转入地下。关键时刻,陈独秀表现犹豫不决,眼看共产党人被屠杀痛苦万分又毫无办法,1927年7月,陈独秀离开了中共中央最高领导岗位。当时的中央负责人瞿秋白、李维汉、罗亦农等挑起担子,中国共产党人开始走上大规模武装斗争之路。
      
       南昌起义从成功到失败的教训
      
       武装斗争谈何容易?共产党人起初并没有经验。
      
       南昌起义成功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的第一枪,参加起义的两万四千多人大多是正规军,但起义之后怎么办?领导层没有拿出正确的决策。
      
       起义军领导人谭平山在南昌组织了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刘伯承参谋长说,南昌起义成功后,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有打出共产党的旗帜,这是一个方向性的错误。
      
       起义成功之后,队伍上哪儿去?当时国民党张发奎、朱培德的部队都在向南昌逼近,起义军领导人决定南下广东潮汕,因为彭湃在那儿有革命根据地,并希望利用汕头港口的便利来接受共产国际援助。
      
       8月5日起义军从南昌匆匆南下,既没来得及整编队伍,也未公开党组织,刚走了两天蔡廷锴的部队就叛变了。一路上部队没有宣传发动群众,也没有联系地方党组织,得不到群众的支援,生病、掉队、逃跑,天天减员。
      
       广东是国民党的大本营,李济深、陈济棠集合3.5万人的军队严阵以待。1万多人的南昌起义军连续作战疲惫不堪,战斗力大减。寡不敌众,起义军失败了。在危难时刻,朱德提出:我们还要继续革命。他整编了剩下的一个团,保存了南昌起义最后的火种,当时,陈毅是党代表,林彪是排长,粟裕是班长。朱德以关键时刻的坚定表现,成为红军之父、十大元帅之首。
      
       朱德、陈毅、贺龙、刘伯承后来都曾反思南昌起义失败的教训。第一,没有明确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第二,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在军队里面不完善,关键时刻没有发挥核心骨干作用;第三,领导层寄希望于共产国际,走到了沿海国民党核心区,陷入强敌围攻。这些都是教训,也是中国共产党武装起义初期必不可少的成长过程。
      
       “支部建在连上”为党的全面建设和掌握部队提供可靠组织保证
      
       毛泽东是在中央“八七会议”上被派往浏阳领导秋收起义的。当地农民军虽然一度攻占浏阳城,但在国民党军队的反击下很快失败,剩余部队撤到了文家市里仁学堂,保存实力,以待时机。
      
       毛泽东带领队伍来到了井冈山脚下一个叫三湾的小山村,面对士气低落的部队,他在村口大树底下集合队伍讲话,将队伍缩编为一个团,下设7个连,每个连派两三名党员带部队,首次提出将“支部建在连上”,为党的全面建设和掌握部队提供了可靠组织保证。
      
       毛泽东带着队伍在井冈山周边打粮、筹款,在桂东县沙田镇,第一次公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三大纪律是: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番薯,打土豪钱款要归公。六项注意的第一条:上门板,第二条:捆铺草。后来又补充了两条,成为“八项注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开始就是这些接地气的土话,但体现的是人民军队的宗旨和性质,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保证了人民军队能打胜仗,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和广泛支持。这些在实践中产生的经验,帮助人民军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
      
       在井冈山,毛泽东提出了官兵平等、同甘共苦的原则,把党的政治思想工作落到实处,艰苦奋斗作风的养成,使红军成为一支坚强的革命军队。红军游击战术16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成为以弱胜强的秘诀。他还思考如何找到一条真正适合中国革命发展的道路,给中央写了两个报告:《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通过对形势的分析研判,指出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方向,坚定地认为,红旗一定能够打下去!
      
       可以说,没有井冈山艰苦卓绝的奋斗,就不会有今天中国革命的胜利!
      
       (三)
      
       古田会议如何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只有团结起大多数群众,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红军到闽西开辟根据地时,红四军中开始了建军路线的争论。红军要建设成什么样的部队?在红军中“党的领导、民主集中制、军事和政治关系、红军和根据地建设”等问题形成了很大的争论。
      
       毛泽东写了一封长信给林彪,列举了红四军中存在的14个问题,他提出的“党管一切” “必须反对不要根据地建设的流寇思想”等主张没有得到多数人的认同,1929年7月在龙岩召开的红四军七大上,毛泽东落选前委书记。
      
       我曾实地走访了毛泽东落选后在蛟洋苏家坡居住的小黑屋。白天,为了防止国民党军队的偷袭,他藏身于后山的一个山洞,黄昏时再摸回去睡觉。这种痛苦经历对毛泽东来说是人生的第一次,也让他思考了很多问题:你掌握的真理,只有被广大群众理解,才能够发挥作用。只有团结起大多数群众,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从“九月来信”到古田决议,找到了适合中国革命发展的正确方向
      
       后来,陈毅前往上海向中央汇报争论的情况。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恩来等支持毛泽东的主张,认为红军就应该加强党的领导。陈毅回去之后传达了中央的指示,即 “九月来信”。
      
       毛泽东再次回到领导岗位,在古田召开了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这是中共党史上一次重要的会议。古田会议决议确立了一系列建党建军的原则,提出中国革命要走土地革命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实行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支部建在连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些思想在古田决议里得到了完整的反映,也是毛泽东在革命的实践中,指出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和革命路线。
      
       中国革命的过程使我们认识到:实践出真知,革命要取得成功还需要自己寻路。
      
       (四)
      
       今天讲座要说明的三个问题

      
       我写作《火种》是要说明三个问题:一,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国民党不可能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更不可能把中国带向民族复兴;二,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三,中国革命必须要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什么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从毛泽东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他需要具备五个条件:第一,要有革命的理论,并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第二,要善于组织,能建党、建军,能团结带领大多数群众;第三,要理论联系实际,根据不同时代的需求,制定不同的政策和策略;第四,懂军事,能指挥作战、能打胜仗;第五,有坚强的革命意志,不但在对国民党的斗争中百折不挠,面对内部错误打击时依然保持信心、坚韧不拔。毛泽东在革命实践和武装斗争的浴血奋战中,在一步步探索过程中,逐步完善,形成了他的独特的革命思想,给红军指引了正确方向,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历史,艰难曲折是主线,这是我想要表达的。学习好党史,就是不要忘了我们从哪里来,不要忘了我们的优良传统,不要忘了我们的党面对艰难曲折不断成熟、壮大、发展所取得的那些经验。这些都是前辈留下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发扬传承好这些经验和智慧,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
      
       今天强调学党史并和“四史”衔接,为的就是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的道路不会改变,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共和国,我们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我们的初心,也是我们的目标。
      
       现场互动
      
      
要善于学习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不犯同样的错误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李建民:您今天讲的三段历史,多聚焦于中共早年成长中的挫折并最终走向成熟的历程。这样的经历对于现今对外处理国际关系、对内治国理政有何借鉴意义?
      
       刘统:早年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合法革命者到被国民党追杀,首先要保证生存,其次才能探索如何从弱到强走向胜利的道路。1945年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我们党第一次对党的历史经验作出的系统总结,被收录在《毛泽东文选》第三卷中,该文件是对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的总结,其中谈到的教训远多于成功经验。
      
       今天我们特别要善于学习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最重要的是,我们应当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去主动寻找一条制胜之路。党史上有许多相关案例和总结。我看过很多毛泽东在中央会议上的讲话,他谈及教训远多于经验,他用这些教训告诫全党,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从打土豪、做钨砂贸易到延安大生产,中国共产党重视经济工作
      
       民营企业职员 徐元君:中共中央编译局主编的六卷本《毛泽东传》里提到,毛泽东与朱德带领红四军主力前往闽西,其中一个原因是,彭德怀的红五军到达井冈山后,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中国共产党当时怎样解决经济来源?
      
       刘统:1946年8月6日,毛泽东在延安杨家岭会见外国友人时,被问及多年的革命经验总结。毛泽东说,第一人要吃饭,第二走路要用脚,第三子弹能打死人。
      
       要吃饭,就是要解决经济来源。红军在井冈山和闽西都是依靠打土豪。这种破坏性方式不能带来固定的收入。古田会议之后,毛泽东回到江西寻乌进行调查并形成《寻乌调查》,他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掌握了当地关于土地、贸易等大量第一手资料。后来红军发现一个重大商机——赣南的钨砂生意,由此,钨砂贸易成为江西苏区最大的财源。从1932年夏天到1934年11月红军开始长征,钨砂贸易共为红军提供了620万大洋。从打土豪到经营贸易,再到延安大生产,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解决好经济来源问题。
      
       国共合作失败后,黄埔军校在中共演变为红军大学、抗大
      
       上海双鹤门窗有限公司 朱蕾: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革命军官,也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后来为何停办了?
      
       刘统:广州的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之初的产物。蒋介石后来在南京建立了政权,黄埔军校迁至南京成为国民党的中央军校,而工农红军在井冈山建立了教导队,到江西苏区,叫彭杨军事学校,从那时开始红军正规化教育。后来成立红军大学,再变成抗大,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毛泽东提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他亲自在延安红军大学、抗日大学讲课。人民军队的教育系统是一脉相承的。
      
      
 
责任编辑:日升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上海知青网举行网站创办二十周年纪念活动
    下一篇:青年毛泽东为何没有出国留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