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毛泽东一生中最为艰难的决策之一
来源:北京学习平台 作者:杨丽娟 时间:2021-05-14 点击: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一场正义与非正义、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即将在血与火的抗美援朝战场上拉开帷幕!
此时的新中国,刚满周岁。中华民族历经了百余年屈辱动荡,浴火重生的新中国正是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刚从战火中获得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再次面临血与火的考验,同世界头号强国决一雌雄,下这个决心需要何等的气魄和胆略。中国要不要出兵抗美援朝?是毛泽东一生中最为艰难的决策之一。
“我们不能不有所准备”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6月27日,朝鲜战争爆发第三天,美国就派出海军和空军入侵朝鲜领海、领空,进攻朝鲜人民军。同时,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在总统杜鲁门的命令下,悍然开入台湾海峡,“阻止对台湾的任何攻击”,公然干涉中国内政。
此时,还不满一周岁的新中国百废待兴,丝毫不希望发生战争。然而,美国的举动完全没有留给中国置身事外的选项。中国和朝鲜唇齿相依,“唇亡则齿寒”。28日,毛泽东明确指出:“杜鲁门在今年1月5日还声明说美国不干涉台湾,现在他自己证明了那是假的,并且同时撕毁了美国关于不干涉中国内政的一切国际协议。”
中国政府迅速而强烈的反应没能阻止美国继续扩大朝鲜战争。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在苏联代表缺席的情况下,通过成立所谓的“联合国军司令部”,第二天任命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
此时的新中国,刚满周岁。中华民族历经了百余年屈辱动荡,浴火重生的新中国正是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刚从战火中获得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再次面临血与火的考验,同世界头号强国决一雌雄,下这个决心需要何等的气魄和胆略。中国要不要出兵抗美援朝?是毛泽东一生中最为艰难的决策之一。
“我们不能不有所准备”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6月27日,朝鲜战争爆发第三天,美国就派出海军和空军入侵朝鲜领海、领空,进攻朝鲜人民军。同时,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在总统杜鲁门的命令下,悍然开入台湾海峡,“阻止对台湾的任何攻击”,公然干涉中国内政。
此时,还不满一周岁的新中国百废待兴,丝毫不希望发生战争。然而,美国的举动完全没有留给中国置身事外的选项。中国和朝鲜唇齿相依,“唇亡则齿寒”。28日,毛泽东明确指出:“杜鲁门在今年1月5日还声明说美国不干涉台湾,现在他自己证明了那是假的,并且同时撕毁了美国关于不干涉中国内政的一切国际协议。”
中国政府迅速而强烈的反应没能阻止美国继续扩大朝鲜战争。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在苏联代表缺席的情况下,通过成立所谓的“联合国军司令部”,第二天任命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
1950年10月初,美国侵略军悍然越过“三八线”,并把战火烧到中国边境。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和朝鲜人民共同抗击侵略者。(图片来源:新华社)
邻国的内战,演变成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中国政府不得不未雨绸缪。几乎与“联合国军司令部”成立同时,毛泽东同意调四个军、三个炮兵师和四个高射炮团等部队组成东北边防军,于8月5日前到达东北指定地区。
此时,中央已经预料到,朝鲜战争可能是一场持久复杂的斗争。果然,进入8月,朝鲜人民军逐渐同美军和南朝鲜军打成了胶着状态。8月4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一针见血地指出:“如美帝得胜,就会得意,就会威胁我国。对朝鲜不能不帮,必须帮助,用志愿军的形式,时机当然还要适当选择,我们不能不有所准备。”
毛泽东甚至做好了应对最坏可能性的准备。8月5日,他在接见东北边防军负责人邓华时说:“杜鲁门在朝鲜看样子不会罢手……你们集结东北后的任务是保卫东北边防,但要准备同美国人打仗,要准备打前所未有的大仗,还要准备他打原子弹。他打原子弹,我们打手榴弹,抓住他的弱点,跟着他,最后打败他。”
9月5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会议上,毛泽东说道:“我们中国人民是打惯了仗的,我们的愿望是不要打仗,但你一定要打,就只好让你打。”
没有发出的电报
9月15日,美军从朝鲜仁川大举登陆,28日,占领汉城。9月29日夜,毛泽东收到周恩来的报告:“美帝国主义已在公开表示将进军‘三八线’以北……”与此同时,从8月底开始,我国东北、上海、山东等地沿海渔民不断发现有美机或美舰侵袭。
局势的发展让中国人民忍无可忍。9月30日,周恩来总理向美国发出严正警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10月3日凌晨,周恩来又紧急约见印度驻华大使,请他转告美国:“美国军队正企图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美国军队果真如此做的话,我们不能坐视不顾,我们要管。”
美军不越过“三八线”,是中国的底线。然而,消息传到华盛顿,高傲的美国人只将其视为中国“外交上下的一盘棋”。杜鲁门在回忆录中写道,美国认为中国出兵参战的“可能性很小”,“不足为患”。朝鲜战场上的美军也没有停止北进。就在新中国成立一周年那天,南朝鲜军越过了“三八线”,麦克阿瑟向朝鲜发出“最后通牒”,要朝鲜人民军无条件“放下武器停止战斗”。当天,斯大林来电建议中国派出至少五六个师推进至“三八线”。不久,来自金日成的绝密信函也被送到了毛泽东面前:“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急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
尽管对出兵早有准备,但真正拍板仍然是一个艰难的决定。胡乔木就说过:“我在毛主席身边工作20多年,记得有两件事是他很难下决心的。一件是1950年派志愿军入朝作战,再一件就是1946年我们党准备同国民党彻底决裂。”毛泽东很清楚,中美两国的实力差距过于悬殊。1950年,美国工农业总产值为2800亿美元,而中国工农业总产值只有100亿美元。美军拥有经验丰富的空军,而解放军的第一支空军队伍才刚刚成立。美国拥有原子弹和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一个军仅70毫米以上口径的火炮就有1000多门,而人民解放军平均一个军才有这样的火炮36门,东北边防军一个军最多也只有190门。
邻国的内战,演变成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中国政府不得不未雨绸缪。几乎与“联合国军司令部”成立同时,毛泽东同意调四个军、三个炮兵师和四个高射炮团等部队组成东北边防军,于8月5日前到达东北指定地区。
此时,中央已经预料到,朝鲜战争可能是一场持久复杂的斗争。果然,进入8月,朝鲜人民军逐渐同美军和南朝鲜军打成了胶着状态。8月4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一针见血地指出:“如美帝得胜,就会得意,就会威胁我国。对朝鲜不能不帮,必须帮助,用志愿军的形式,时机当然还要适当选择,我们不能不有所准备。”
毛泽东甚至做好了应对最坏可能性的准备。8月5日,他在接见东北边防军负责人邓华时说:“杜鲁门在朝鲜看样子不会罢手……你们集结东北后的任务是保卫东北边防,但要准备同美国人打仗,要准备打前所未有的大仗,还要准备他打原子弹。他打原子弹,我们打手榴弹,抓住他的弱点,跟着他,最后打败他。”
9月5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会议上,毛泽东说道:“我们中国人民是打惯了仗的,我们的愿望是不要打仗,但你一定要打,就只好让你打。”
没有发出的电报
9月15日,美军从朝鲜仁川大举登陆,28日,占领汉城。9月29日夜,毛泽东收到周恩来的报告:“美帝国主义已在公开表示将进军‘三八线’以北……”与此同时,从8月底开始,我国东北、上海、山东等地沿海渔民不断发现有美机或美舰侵袭。
局势的发展让中国人民忍无可忍。9月30日,周恩来总理向美国发出严正警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10月3日凌晨,周恩来又紧急约见印度驻华大使,请他转告美国:“美国军队正企图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美国军队果真如此做的话,我们不能坐视不顾,我们要管。”
美军不越过“三八线”,是中国的底线。然而,消息传到华盛顿,高傲的美国人只将其视为中国“外交上下的一盘棋”。杜鲁门在回忆录中写道,美国认为中国出兵参战的“可能性很小”,“不足为患”。朝鲜战场上的美军也没有停止北进。就在新中国成立一周年那天,南朝鲜军越过了“三八线”,麦克阿瑟向朝鲜发出“最后通牒”,要朝鲜人民军无条件“放下武器停止战斗”。当天,斯大林来电建议中国派出至少五六个师推进至“三八线”。不久,来自金日成的绝密信函也被送到了毛泽东面前:“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急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
尽管对出兵早有准备,但真正拍板仍然是一个艰难的决定。胡乔木就说过:“我在毛主席身边工作20多年,记得有两件事是他很难下决心的。一件是1950年派志愿军入朝作战,再一件就是1946年我们党准备同国民党彻底决裂。”毛泽东很清楚,中美两国的实力差距过于悬殊。1950年,美国工农业总产值为2800亿美元,而中国工农业总产值只有100亿美元。美军拥有经验丰富的空军,而解放军的第一支空军队伍才刚刚成立。美国拥有原子弹和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一个军仅70毫米以上口径的火炮就有1000多门,而人民解放军平均一个军才有这样的火炮36门,东北边防军一个军最多也只有190门。
1950年6月28日,毛泽东发表讲话,谴责美国干涉朝鲜内政、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侵略行径
如此条件下,出兵援朝是否有利?会不会导致美国直接向中国宣战?这些问题都需要慎重考虑,但毛泽东还是决定出兵了。10月2日凌晨,深信我军“钢少气多”的毛泽东致电邓华,令边防军提前结束准备工作,随时待命出动。同时亲笔起草了一封给斯大林的电报,表示我们决定“援助朝鲜同志”。
没想到,10月2日下午,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讨论时,与会多数人不赞成出兵。最终,毛泽东只能服从多数人意见,没有发出这封电报,而是将多数人的意见通过苏联驻华大使罗申转告给斯大林:经过慎重考虑,我们认为“目前最好还是克制一下,暂不出兵”。
彭德怀的支持
毛泽东并没有放弃出兵援朝。实际上,就在发给斯大林的电报末尾,他还特意强调“关于这个问题还没有做出最后决定”。
10月4日,中央政治局在中南海颐年堂再次讨论出兵问题。其时,不赞成出兵或对出兵存在种种疑虑的人仍占多数,理由主要是:中国刚刚结束战争,经济十分困难,亟待恢复;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还没有进行,土匪、特务还没有肃清;我军的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美军,更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等等。总之他们的意见是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打这一仗。
会议进行到一半,彭德怀风尘仆仆地赶到了会场。作为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他原本正在西安,4日中午才突然被飞机接到北京,事先连会议内容都不知道,因此只是听大家发言。据《彭德怀自述》中的回忆,毛主席让大家着重摆摆出兵的不利情况后,讲了这样一段话:“你们说的都有理由,但是别人处于国家危急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么说,心里也难过。”
究竟是袖手旁观,还是出兵援助?当天晚上,彭德怀住在北京饭店思来想去,彻夜难眠。他把主席在会上的话反复念了几十遍,终于决定站在支持出兵的一边。后来,他在自述中生动地记述了当时的想法:“老虎是要吃人的,什么时候吃,决定于它的肠胃,向它让步是不行的。它既要来侵略,我就要反侵略。不同美帝国主义见过高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
第二天上午,毛泽东和彭德怀先单独交换意见。彭德怀的军事秘书杨凤安这样回忆:“两个人边吃边谈,毛主席谈到朝鲜问题以后,彭老总只说了一句话‘打’。毛主席一听突然出现一个打字,他心里就有底了。”
下午,还是在颐年堂,与会者还是有两种意见。不同的是,彭德怀态度坚决,掷地有声:“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如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最终,经过充分讨论,会议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并决定由彭德怀率志愿军入朝作战。
一个艰难而民主的决策终于尘埃落定,没想到,苏联方面又起了波折。
“应当参战,必须参战”
10月8日,毛泽东发出《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据此,彭德怀立即飞往沈阳,传达中央出兵援朝的决定。可是,就在大军一切准备就绪时,彭德怀突然收到急电,毛泽东不仅要求按兵不动,还要求他们紧急返京。
原来,被寄予厚望的苏联空军援助落空了。几天前,周恩来代表中央秘密飞往苏联,商谈军事物资支援——特别是苏联提供空军掩护志愿军的问题。作为外交谈判的一种策略,周恩来带去了两种意见,若苏联有派空军支援的意向就谈出兵;若苏联不愿派空军支援就谈不出兵。结果双方谈得并不顺利,10月11日,周恩来和斯大林联名致电毛泽东:苏联完全可以满足中国提出的飞机、坦克、大炮等项装备,但是苏联空军尚未准备好,在两个月或两个半月后才能出动空军。
没有苏联空军的支援,志愿军就会暴露在美国强大的空中火力之下。10月13日,政治局再次召开紧急会议。此时,美军已经越过“三八线”,向鸭绿江、图们江大举推进,把熊熊战火烧到了中国的家门口。彭德怀回顾这段历史时说:“美军一过‘三八线’,我就知道不打不行了。”果然,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即使苏联不出空军支援,我们仍应出兵援朝不变。当晚,毛泽东把会议决定电告周恩来:“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大局已定,但空军支援的波折还是让毛泽东有些担忧,他让周恩来在莫斯科再停留几天,与斯大林确认两个问题:一是苏联提供武器装备,是用租借办法,还是用钱买;第二,苏联能否真正做到在两个月或两个半月之内提供空军支援。果不其然,斯大林再次变卦:苏联将只派空军到中国境内驻防,两个月或两个半月后也不准备进入朝鲜境内作战。
这一决定对中国而言无异雪上加霜。但是,已经烧到鸭绿江边的战火不允许毛泽东和中央再动摇。18日,美军占领平壤。同一天,志愿军入朝时间最后敲定下来。1950年10月19日晚上,早已摆在东北边防地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26万人,雄赳赳、气昂昂,跨过了鸭绿江。
责任编辑:日升
如此条件下,出兵援朝是否有利?会不会导致美国直接向中国宣战?这些问题都需要慎重考虑,但毛泽东还是决定出兵了。10月2日凌晨,深信我军“钢少气多”的毛泽东致电邓华,令边防军提前结束准备工作,随时待命出动。同时亲笔起草了一封给斯大林的电报,表示我们决定“援助朝鲜同志”。
没想到,10月2日下午,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讨论时,与会多数人不赞成出兵。最终,毛泽东只能服从多数人意见,没有发出这封电报,而是将多数人的意见通过苏联驻华大使罗申转告给斯大林:经过慎重考虑,我们认为“目前最好还是克制一下,暂不出兵”。
彭德怀的支持
毛泽东并没有放弃出兵援朝。实际上,就在发给斯大林的电报末尾,他还特意强调“关于这个问题还没有做出最后决定”。
10月4日,中央政治局在中南海颐年堂再次讨论出兵问题。其时,不赞成出兵或对出兵存在种种疑虑的人仍占多数,理由主要是:中国刚刚结束战争,经济十分困难,亟待恢复;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还没有进行,土匪、特务还没有肃清;我军的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美军,更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等等。总之他们的意见是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打这一仗。
会议进行到一半,彭德怀风尘仆仆地赶到了会场。作为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他原本正在西安,4日中午才突然被飞机接到北京,事先连会议内容都不知道,因此只是听大家发言。据《彭德怀自述》中的回忆,毛主席让大家着重摆摆出兵的不利情况后,讲了这样一段话:“你们说的都有理由,但是别人处于国家危急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么说,心里也难过。”
究竟是袖手旁观,还是出兵援助?当天晚上,彭德怀住在北京饭店思来想去,彻夜难眠。他把主席在会上的话反复念了几十遍,终于决定站在支持出兵的一边。后来,他在自述中生动地记述了当时的想法:“老虎是要吃人的,什么时候吃,决定于它的肠胃,向它让步是不行的。它既要来侵略,我就要反侵略。不同美帝国主义见过高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
第二天上午,毛泽东和彭德怀先单独交换意见。彭德怀的军事秘书杨凤安这样回忆:“两个人边吃边谈,毛主席谈到朝鲜问题以后,彭老总只说了一句话‘打’。毛主席一听突然出现一个打字,他心里就有底了。”
下午,还是在颐年堂,与会者还是有两种意见。不同的是,彭德怀态度坚决,掷地有声:“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如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最终,经过充分讨论,会议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并决定由彭德怀率志愿军入朝作战。
一个艰难而民主的决策终于尘埃落定,没想到,苏联方面又起了波折。
“应当参战,必须参战”
10月8日,毛泽东发出《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据此,彭德怀立即飞往沈阳,传达中央出兵援朝的决定。可是,就在大军一切准备就绪时,彭德怀突然收到急电,毛泽东不仅要求按兵不动,还要求他们紧急返京。
原来,被寄予厚望的苏联空军援助落空了。几天前,周恩来代表中央秘密飞往苏联,商谈军事物资支援——特别是苏联提供空军掩护志愿军的问题。作为外交谈判的一种策略,周恩来带去了两种意见,若苏联有派空军支援的意向就谈出兵;若苏联不愿派空军支援就谈不出兵。结果双方谈得并不顺利,10月11日,周恩来和斯大林联名致电毛泽东:苏联完全可以满足中国提出的飞机、坦克、大炮等项装备,但是苏联空军尚未准备好,在两个月或两个半月后才能出动空军。
没有苏联空军的支援,志愿军就会暴露在美国强大的空中火力之下。10月13日,政治局再次召开紧急会议。此时,美军已经越过“三八线”,向鸭绿江、图们江大举推进,把熊熊战火烧到了中国的家门口。彭德怀回顾这段历史时说:“美军一过‘三八线’,我就知道不打不行了。”果然,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即使苏联不出空军支援,我们仍应出兵援朝不变。当晚,毛泽东把会议决定电告周恩来:“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大局已定,但空军支援的波折还是让毛泽东有些担忧,他让周恩来在莫斯科再停留几天,与斯大林确认两个问题:一是苏联提供武器装备,是用租借办法,还是用钱买;第二,苏联能否真正做到在两个月或两个半月之内提供空军支援。果不其然,斯大林再次变卦:苏联将只派空军到中国境内驻防,两个月或两个半月后也不准备进入朝鲜境内作战。
这一决定对中国而言无异雪上加霜。但是,已经烧到鸭绿江边的战火不允许毛泽东和中央再动摇。18日,美军占领平壤。同一天,志愿军入朝时间最后敲定下来。1950年10月19日晚上,早已摆在东北边防地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26万人,雄赳赳、气昂昂,跨过了鸭绿江。
责任编辑:日升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纪念毛泽东同志《为人民服务》发表80周年座谈会召开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为人民服务》发表80周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纪念毛泽东主席《为人民服务》发表八十周年征文选22(晏志华)
题目《青年上山下乡的经历 就是学习《为人民服务》精神最好的社会实践》 青...纪念毛泽东《为人民服务》发表八十周年征文选登21(刘素贞)
题目:纪念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时光飞逝,毛泽东主席的《为人民服务》已...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进京赶考”纪实
1949年1月31日,有着数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古都北平和平解放,一个崭新的新...毛泽东杰出高超的领导才能
从1935年遵义会议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只有14年时间。中国共产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