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知青的特点及历史贡献
来源:彩虹天地 作者:高非 时间:2021-03-11 点击:
北大荒知青虽然只有几十万人,却是全国1700多万知青中最活跃、最有凝聚力、最有能量的群体。几十年来,各地的北大荒知青自发地、持续不断地进行了各种集体活动。直到年逾古稀的今天,这些活动仍然方兴未艾,规模之大和影响之广都远远超过了别的知青群体。
如何认识这种现象呢?我们觉得需要从历史上北大荒知青的特点说起。
一、北大荒知青的特点
北大荒知青不同于全国其它地区知青的特点,主要是由他们工作生活的黑龙江国营农场(兵团)的一系列特点决定的。北大荒农场在当年是全国最具规模的大农业生产基地。但是到了1960年代末期,农场的进一步发展在劳动力方面遇到了明显的瓶颈:
1、五十年代的北大荒沃野千里地广人稀,国营农场几乎全是从无到有快速发展起来的。中央于1950年代动员了十多万转业官兵开发北大荒,唤醒了沉睡千年的黑土地,使北大荒变成了新中国的重要粮仓。后来又从北京、山东等地动员了数以万计的“支边青年”和复转军人投入北大荒建设,各农场也一直不断地吸收着“投亲靠友”和“盲流”人员。一直到60年代末,这些人员的数量与他们经营的一千多万亩耕地和大量待开发的荒原相比仍然存在明显的差距,农场对外来劳动力始终存在强烈的需求。北大荒五六十年代大规模开发的历史,就是外来者的拓荒史。
2、1950年代的14万转业官兵是北大荒早期开发的主力军,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明显高于一般的农村农民。他们艰苦卓绝的奋斗和奉献精神震撼古今,被后人誉为“大荒脊梁”。到60年代后期他们之中还留在北大荒的约有3.5万人。根据我们对部分单位老兵的资料统计,他们在开赴北大荒时的平均年龄是29.8岁。到了1960年代末期,他们已是40岁上下的中年人了,而他们的子女当时还很小。因此当时农场十分缺乏青年职工。这种年龄构成的缺陷影响了当时国营农场生产力的持续快速发展。六七十年代北大荒人曾长期把城市知青称为“青年”(“北京青年”、“上海青年”、“哈尔滨青年”等),就是因为兵团组建之初农场青年人90%以上是城市知青(那时还没有“知青”一词)。
3、经过老一代开发者的艰苦奋斗,1960年代北大荒农场已经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成为当时全国农业生产力最发达的地区。在当年全国性粮食紧张的形势下,国家迫切需要将黑龙江垦区尽快发展成为现代化大农业粮食生产基地。但转业官兵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不能完全适应大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迅速发展的需要。根据我们对部分复转官兵的统计,他们的文化程度构成是:初小及相当初小的8.3%,高小及相当高小的46.1%,初中及相当初中的为36.4%,高中的只有7.9%。而农场其他职工的文化程度还不及转业官兵。
因此,60年代后期的北大荒需要外来的劳动力,需要年轻的劳动力,尤其需要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生产者。1968年7月我们这批北京知青刚到858农场时,连队的职工和家属就像欢迎贵宾一样自发地迎接我们。他们诚恳地说:这里的职工老的老、小的小,文化也低,连场部开个联欢会都搞出不节目,大家多么盼望来一些城市青年啊!这些话深深感动了我们。各地城市知青的到来充分满足了农场当时对有文化的青年劳动力的迫切需求。根据858农场统计,从1966年至1976年农场共接受城市知青3370人,他们的平均年龄不足20岁,高中生占18%,其余是初中生;此外还有少量来自北京农机学院和“八一农大”的大学生。与农场原有职工相比,城市知青是十多年来北大荒数量最大、年龄最轻、文化素质最高的劳动者。如一位老军垦所言:“知青到这里来,对改变农场人员的知识结构特别重要”,使得北大荒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势头得以持续下去。
另一方面,随着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北大荒农场的第二、第三产业也得到很快发展。当时各农场的中心地区除了生产管理部门,一般都建有机械修配厂、汽车队、粮油加工厂、副食品加工厂、酒厂、木材加工厂、制砖厂、基建工程队、水利工程队、良种站、农业科研站、兽医站,以及渔业畜牧业等产业,还有医院、学校、邮局、商店、照相馆、招待所,以及大礼堂(电影院)、篮球场等服务设施和文化设施。
我们34团在70年代中期还建设了标准的田径运动场和灯光蓝球场。农场的各项文化事业同样有了很大发展,早在50、60年代就产生了以诗歌、小说、电影、版画为代表的北大荒文学流派,在全国有一定影响。这些都表明,当年垦区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已经产生了向城镇化过渡的趋势,各农场的中心地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小城镇雏形。这种过渡不仅需要进一步发展经济基础和各种服务业,也需要改变多数职工原有的农民意识和农民文化,提升到新的先进的城市文明。城市知青到来带来了农场需要的新文化,大幅度促进了这种提升和过渡。我们在许多知青和职工的回忆文章中都能看到这种变化。
北大荒农场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发展阶段特征,正是广大知青能够在东北边疆农村地区做出较大贡献的客观条件,同时也造成了北大荒知青的一系列特点:
1、“老”知青多。文革前北大荒农场就开始接收知青下乡,1967年起开始大批接收,在1969年形成高峰达到饱和(全国知青下乡有两个高峰,北大荒只有这一个)。因此北大荒知青下乡早,绝大多数是“老三届”和六九届。由于工矿企业一般不从农场招工,知青多数返城较晚,因此下乡时间要比一般插队知青长得多。以我们自己的连队(34团18连)为例,77名城市知青80%以上下乡时间超过5年,平均下乡时间为8.2年,远远超过全国知青平均下乡时间4.3年。
2、大集体的独立生活方式和半军事化管理。北大荒知青是全国最大的知青群体,又长期处于现役军人领导的半军事化的体制之下,他们始终在大集体的环境下独立生活于农场中。这种大集体的特征在北大荒知青身上显得非常突出,也是他们显著区别于农村插队知青的特点之一。半军事化的集体生活方式也带来比插队知青更多的思想束缚。
3、知青是国家职工,衣食大体无忧,使得他们对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更加强烈。在两代军人重视部队文体活动的传统影响下,在国营农场比较先进的物质基础(相对农村地区)支撑下,各种文化活动比其它农村地区更多、水平也更高。
4、50年代的转业官兵始终是北大荒知青的榜样,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他们的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北大荒知青的思想和行为。同时,大集体的集中居住生活工作,使知青群体依然保持着城市青年学生的理想观念、学习意识和生活习惯,即使下乡多年也没有被“农民化”。由于知青数量大、下乡时间长,对农场一些人“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方式也产生很大影响。所有人除了工资没有任何私产,知青之间以及知青与职工之间没有任何物质利益冲突,在长期的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劳动和生活中自然萌发了深厚的友情。这种纯真的友情是多数人后来再也未遇到过的,即使几十年后也没有淡化。
5、北大荒农场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全国其它农村地区,在这些领域工作的知青比例自然也比较高。根据农垦总局的统计,1977年,黑龙江垦区共有41万知青,工作岗位分布情况如下:
行业
人数
百分比
农林牧业生产
284,864
69.2%
机务工人
60,086
14.6%
商业金融服务行业
17,377
4.2%
文教事业
18,448
4.5%
卫生事业
13,724
3.3%
科研单位
7,829
1.9%
机关
9,407
2.3%
我们没有其它地区的资料做比较,但可以断定,北大荒知青中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比例在全国各地知青中一定是最高的。在北大荒农场,如果一个知青在写作、教学、音乐、戏剧、曲艺、舞蹈、美术、体育等某一方面有特长,绝大多数都能在脱产或半脱产的文艺宣传队、体育运动队、美术创作组、宣传报道组、学校教师甚至师团机关岗位上得到发挥。
北大荒知青的这些特点与当时全国多数农村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力过剩,文化落后,知青下乡后不但不能发挥优势反而生活困难的情况有所不同,也与回乡知青个体很快就被农民同化很不相同。
总之,北大荒国营农场当年的生产力水平、劳动力的构成和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使得知青成为当时农场发展非常需要的生力军,也使知青有较多的机会发挥他们在知识和文化方面相对于老职工的优势。他们在北大荒能够做出贡献,也确实做出了贡献。当1970年代末期大批知青离开边疆时,北大荒农场和北大荒人与十年前知青刚到时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农场的角度看,反倒是知青大返城给各方面造成了巨大冲击和损失。
二、北大荒知青的历史贡献
北大荒知青在屯垦戍边的实践中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点无论在当年还是今天,几代北大荒人都给予了明确的、充分的肯定。
由于时间久远,六七十年代的许多具体资料已经难以查找了。据一位在兵团工作多年的现役军人说:“1973年搞工作大检查时,兵团党委对知青队伍做了三个评价:生产战线的突击队,战备值班的主力军,文化教育的传播者。”这是40多年前的评价。
我们《858农场史》记载:“广大知青在农场建设中所作出的贡献,在农场建设的历史上却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是1990年的评价。
今天的评价,可以看看农垦总局的说法:“在北大荒的历史上,广大知识青年们用无悔的才华、青春和热血,为北大荒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支充满朝气的队伍,也是北大荒开发以来诸多队伍中数量最多、文化程度最高、流动性最大的一支队伍。前后十几年时间里,他们留给北大荒的最宝贵的财富是青春;同时,在第一代北大荒创业者的言传身教下,知青们第一次了解了生活,懂得了人生,增长阅历和才干,使他们成为北大荒和我国各条战线的生力军。知识青年带来了城市的先进文化,提高了农场职工的文化素质,极大地丰富了边疆文化生活。兵团各团队注重发挥知识青年有文化、善于接收新生事物的特点,让他们担任了一些专业性、技术性强的工作:机务战线上的车长、驾驶员,教育卫生科研战线上教师、医生、技术员等。他们在老职工的带领下,很快成为开荒建场的主力军,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
走遍整个东北边疆,大概也找不到否定知青贡献的北大荒人。
在保卫祖国边疆方面,北大荒知青做出了突出贡献。我们858农场地处乌苏里江畔,沿江200里是国境线,60年代后期在江中的两个岛屿曾与苏联发生激烈的领土冲突。我场的职工包括知青参加了这一斗争,毙伤过全副武装的苏军,有的知青还流过血。《858农场史》记载:“早期来场的知识青年在1967年至1968年边境反干涉斗争中表现十分勇敢,为保卫祖国立了功。”如果没有当年的英勇抗争,后来那些岛屿怎能最终划归中国?
1969年的中苏边境,战争一触即发。苏军在乌苏里江畔吃了亏,却不敢在这里报复,原因之一就是几十万兵团战士像尖刀一样指向对方的软肋——乌苏里江对岸苏联辽阔的远东地区唯一的铁路大动脉。这是制约战争升级的重要因素。
在边疆经济建设方面,北大荒知青也做出了贡献。1968年到1975年兵团的粮食总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从1384.9万亩、26.68亿斤增长到1915.2万亩、38.78亿斤,拖拉机、谷物联合收获机和载重汽车分别增加57.5%、38.6%和105%;工农业总产值由4.72亿元增加到10.07亿元。《生命中的兵团》一书着重讲述了六师师长王少伯带领几万知青和职工在三江平原的沼泽腹地“大酱缸”中开辟二抚公路和建三江农场的艰苦斗争。如今,建三江垦区这片原本渺无人迹的沼泽荒原早已成为中国粮食产量第一位的农垦管局,每年产粮120亿斤以上,以“中国绿色米都”名扬天下。几十年来,每一个中国人都多少享受到了几代北大荒人的奉献。
但是比较而言,北大荒知青对边疆建设更大的影响还是在文化方面。北大荒农场这几十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回顾这段历史,很多人都认为:在物质建设方面,1950年代十多万转业官兵和各地“支青”的艰苦奋斗奠定了农业机械化的生产力基础;而在文化建设方面,转业官兵创造的北大荒军垦文化和城市知青创造的北大荒知青文化先后奠定了农场现代化和城镇化的文化基础,后者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几十万北大荒知青在黑土地上创造的生气勃勃的北大荒知青文化,是广大知青对边疆建设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在全国各地的上山下乡活动中,只有在北大荒形成了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知青文化。
对于本文引用的农场各级史册中的评价,或许有人认为那些都是“官话”,不代表普通百姓。那就请看看北大荒人,包括知青、军人、老职工以及荒二代的说法吧。《生命中的兵团》和《北大荒人眼中的北大荒知青》两本书中大量记录了这些人的口述和文章。在几十年后回顾历史时,他们不约而同提及最多的,就是北大荒知青文化。
知青说:
“兵团时期是北大荒文化生活最活跃、水平最高的阶段。”
“知青对北大荒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农垦的成果,也体现在他们带去的城市文化。我们16团的学校老师基本都是知青,……他们对知青特别有感情。”
“军人们在垦区里保持和发扬了这个传统,宣传部门组织的文艺活动五花八门,在文艺、体育、摄影、美术、报道上培养了很多人,宣传队从师、团一直办到连队,把北大荒人的业余生活推到了一个过去没有、以后也很难再有的高潮。”
“说到文化建设,兵团的水平之高在全国所有农垦单位和知青群体中是独一无二的。……在卫生和教育方面,兵团建立的医疗体系达到了当时垦区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小学和中学遍布垦区,安排有较高文化水平的知青担任教师,培养了一大批垦区事业的后续领导。”
北大荒知青姜昆说:“到知青大规模上山下乡时,北大荒文化达到了最高潮。……北大荒出的文化人之多,给当地带来的影响之大,这是全国其它垦区无法相比的。”
但是,对北大荒知青文化评价最高的并不是知青自己,而是农场的两代职工。老职工说:
“可以准确地说,当年二连知青为五大连池农场农业科技的运用与发展做出了贡献,当永世铭记。”
“我对19团的知青有很深的感情,……他们给北大荒带去了各个城市的文化,是北大荒特别需要的。”
“兵团时期之所以能成为北大荒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繁荣时期,有一大批有文化的知青来是一个原因”。
“知青最大的贡献,就是把城市文明带到了垦区。客观地说,知青的文化素质远远高于当地人,双方之间的差距足有20年,也就是说,知青把北大荒的文化发展加速了20年。要在北大荒缩小城乡差别,靠部队的转业官兵和山东支边青年是不可能的。知青把城市带来的知识和观念以及从老职工身上学到的做人做事的经验和态度融合在了一起,又传给了我们的下一代,开拓了北大荒人的视野和世界观。他们通过和北大荒人建立了战友式的感情,甚至组建起了家庭,对提升边疆地区的人口素质做出了大贡献。”
“知青是北大荒的宝贝,我很看重。1958年的‘十万转业官兵’和1966年的‘66.3’转业兵在整体文化素质上也不如知识青年。知青有知识、有眼光,来了时间不长,连队里很多重要岗位全成了他们的,副连长、副指导员、司务长、会计、文书……全都是知青。”
“我真怀念军人和知青在的那段生活啊。他们走了,但把很多东西留下了,包括文化,也包括精神,这是后来农场发展起来的潜力。”
“知青给北大荒带来了文化,这话一点不假。主要就体现在他们对我们子女的教育上。我们连队有了知青后才有了小学校,上海、北京、天津和哈尔滨知青各出了一人当老师。营部建中学,那里的老师也都是知青。”
“从整体上看,知青的文化水平高出老职工一大块,……除了教书育人以外,他们在北大荒的文化传播还体现在文艺活动上。我们7团的每个营都有宣传队,都是以知青为主。他们带来了城市的信息、习俗和观念,改变了农场人的眼界和喜好。……我一直相信,如果知青不走,北大荒发展得更快。”
“知青下乡来,给农场带来了新气象,也带来了城市文明。那时我们的孩子都知道大城市的人用什么,吃什么。”
“知青给农场增添了活力,对垦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作用。农场的文艺活动都是他们带起来的,很多城市生活习惯的形成也是受他们的影响。……垦区人现在吃、穿、做事方式,都带着知青的烙印,连说话口音都不一样,他们带来的新鲜东西多了。……他们给这里带来了文明,也从职工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知青在北大荒遭了罪,也受到了锻炼,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各个学校里的老师都是他们。过去农场根本没有这样的教师水平,好教师谁来这么苦的地方呢?他们开展的文艺活动也给北大荒带来了活力。”
“九三垦区的文化生活有过两次活跃期,一次是转业军人来,一次是知青来。知青时期是大高潮,农场的文化和体育活动都上了一个档次。”
“当时新华农场的职工只有三千多人,可知青有七八千人,绝对的主力军!他们不光是农场建设的新鲜血液,还给农场带来了城市文明,让我们开了眼界。农场讲卫生、讲礼仪、讲时尚的风气就是他们带起来的,连做五斗橱和大立柜等家具都是他们带动的。照我看,北大荒人的素质在历史上有过两次大提升,一次是转业军人带来的,一次是知青带来的。知青对北大荒的贡献,我们‘老农场’最有发言权。”
“知青的文化和思想水平从整体上说要比老职工高一大截,给北大荒带来了一次人员素质的大提升。……我们是一辈子的感情。”
“你们在文体活动上,那是最明显的,使农场的文体活动大大地开展起来了,而且那个时候的文体活动,已经是达到了顶峰。现在农场也没有达到那个时候的活动那么频繁,那么高水平。”
“后来,接触地方(相对于农场)的人,农场人自豪的说,农垦比地方文明程度先进最少有十年。这里面,知青是功不可没的。”
北大荒的第二代人对于知青文化的评价丝毫不亚于父辈,他们回忆知青的文章也多于父辈。几十年来,无数荒二代满怀深情地回忆知青教师,几乎都把知青称作“大哥哥大姐姐”或者“叔叔阿姨”。与父辈稍有不同的是,“谈起知青来,他们不止和老职工一样充满感情,而且还明显地带着尊重之情。”他们说:
“要说知青给北大荒带来的进步,我们这些人都有体会。……知青在新华农场不仅留下了东大甸子良田那样的有形资产,还留下了城市文明,这是让农场享用至今的无形资产。比如说姜昆吧,那是农场的一张名片。”
“上山下乡运动对知青来说是不对的,对我们来说是正确的,我们是受益者。……今天在座的9个人全都是知青教出来的学生。知青走的时候我们也就是十来岁,但我们的上辈人常说:从你们身上能看出知青的影子。知青带来了城市的文化,改变农场的风俗和习惯”。
“无论历史怎样评价知青上山下乡,有一点必须承认,这场运动带给那代农场子女的是文化水平上的一个跃进,我们那批农场子女受益于那场运动所送去的你们。由于你们的努力和付出,农场的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正是得益于你们的教导,我们那批孩子才有很多在后来考上了大学。我们对你们是怀着深深的感恩之心的。那时候,你们自己其实也有无数的迷惘和苦恼,却带给我们那些幼稚的心灵真正的甘露。”
“每当我们同学相聚在一起的时候,都会谈起你们,我们很庆幸在那个年代我们能遇上你们。你们给了我们新鲜的知识,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荒芜的脑海中播下希望的种子。”
“我从小学到高中,所有的老师几乎都是知青。也正因为有知青的到来,让我们这些农垦子弟知道农场以外还有不一样的世界。也是因为知青的影响,让我们的世界观有了更高的追求,也改变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命运。当年知青对农场的付出,我们这些农垦人的后代都已铭记在心”。
在北大荒人评论知青的话语中,几乎每一个人都提到了知青在文化方面的贡献,给予极高的评价。本文大量摘录这些感人的语句,就是想让没有读过那两本书的人也了解一下北大荒人的看法。在知青离开北大荒四十多年之后,仍有那么多基层干部和普通群众异口同声满怀深情地提到知青文化的影响,给予了热烈的评价,这有力地说明了几十年来知青文化在农场发展历程中起到了多么重大的作用。我们今天总结那段历史时,不应该听听这些声音吗?
北大荒知青文化是由全国最大的中心城市的知识青年在黑土地上创造和发扬的文化,因此它是城市的文化,青年的文化,学习和传播知识的文化。当1970年代末期大批知青离开边疆时,北大荒农场和北大荒人与十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学习知识方面,十年文革使大多数知青在青年时期丧失了系统学习的机会,但仍有一部分北大荒知青利用了各种机会在工作中、在艰苦的劳动之余坚持自学。北大荒知青中间,后来在文学、教育、新闻、卫生、体育、美术、音乐、曲艺等方面成为专门人才的比例在全国知青中是最高的,各个领域的著名人物可以写出一份很长的名单。这些人的成长,大多与他们早期在北大荒自觉刻苦地学习有关。
在传播知识方面,北大荒知青文化当年在教育、文艺、体育、卫生等方面大幅度提升了农场原有的水平,推动了东北边疆农村地区的现代化进程。
在教育方面,北大荒知青文化的影响是最深远的。我们858农场1978年的中学生数量是1967年的9倍,还多了原先没有的高中生,农场80%以上的教师是知青。在知青教师的支撑下,早在兵团创建初期就在青少年中普及了初中教育。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领先了全国农村很多年。恢复高考后我们858农场连续多年每年都有10余人考上大中专学校。荒二代几乎都是知青的学生,全部被知青化,从而摆脱了他们父辈的许多农民特征。后来的几十年间数以十万计的荒二代走到全国各城市,没有一个人做农民工。在我们和荒二代的接触中,听到最多的话就是“你们影响了我们整整一代人”,“我们是受益者”,“你们永远是我们的亲人”。
在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1968年夏季大批知青到达后,一度统治农场舞台的“忠字舞”立刻被知青文艺活动取代。当年年底在沈阳军区文艺汇演中,兵团文艺宣传队的演出轰动军区大院,致使许多原来不愿调到兵团工作的军队干部改变了想法,以至军区首长对颜文斌副司令员苦笑道:“你们的宣传队,动摇军心啊!”各师、团宣传队和体育运动队人才济济,各项群众性文体活动水平毫不亚于大中城市,远远高于其它地区的公社。兵团创作的许多文学、文艺和美术作品在地区和全国产生影响。
19团宣传队的芭蕾舞剧《白毛女》的全剧演出被称为“中国知青史上独一无二的杰作”。北大荒知青中间后来涌现出了一大批文学家、艺术家、著名记者、音乐家、美术家和其他文化精英。他们成长的起点,几乎都在黑土地上。
知青的到来也使基层连队的群众性文艺体育活动得到普及。据统计1976年兵团系统共有1289个基层业余文艺宣传队,参加人数29975人(其实此时的文体活动已经远不如兵团组建初期时了)。《858农场史》记载:“以青年为主体的文体活动,从基层到机关十分活跃。体育比赛、摄影展览、美术作品、板报墙报、文艺演唱都搞得热火朝天。城市知识青年的到来,给僻静的边疆增添了欢乐和活力”。1972年之后我们34团连续多年举行全团群众运动会,1973年兵团首届田径运动会就是在我们团举行的,知青来到的第一年我们农场的篮球队就取得了虎林地区的男篮冠军。正如一位农场职工所说:“七十年代的北大荒尽管物质还比较贫乏,生活还非常单调,但有了知青的日子,人们的精神生活是丰富的,身心是愉快的。”
在卫生方面,据《858农场史》记载,农场当时的卫生员80%以上是知青;五六十年代曾经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流行性出血热、大骨节病、地方性甲状腺肿等流行病、地方病到了70年代初期得到有效防治,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克山病、麻疹基本绝迹,出血热再没有死过人。我们连一名北京知青1964年到北大荒长期担任卫生员,28年间接生260多次,未出过事故,堪称了不起的典型。
这些资料充分说明,北大荒知青文化使祖国东北边疆地区的教育、文艺、体育、卫生等方面得到极大的发展,水平大大超越了其它农村地区,对当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并且在遥远偏僻的边疆与内地中心城市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北大荒知青文化可以说是几十万北大荒知青对祖国东北边疆建设做出的最大贡献,可歌可泣,光耀史册。
80年代初城市知青离开农场后,荒二代们继承发扬了北大荒军垦文化和知青文化,又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就基本实现了农场地区城镇化、现代化建设,使一个个农场中心地区变成了环境优美、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的小城镇。黑龙江农垦系统是全国最先实现城镇化进程的农村地区。而在其它地区,往往需要经历几代人的努力才可能完成这个进程。
【本文作者高非,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34团(858农场)北京知青;摘编自作者《北大荒知青和北大荒知青文化》一文,注释从略;来源于“老知青家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