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之桥13:留下的一份精神财富
13、留下的一份精神财富
来到了金桥股份公司上班如同在临港工作十年一样,我喜欢刨根问底。这片土地是如何崛起的?当年是怎么回事情?临港新城是在一片滩涂上建起一座新城,那么金桥呢?那些曾经的创业者不仅留下了崭新的一片城区,更为重要的是那份执着的精神究竟是什么?
我多次翻看《口述上海改革开放1978—2018年》一书,阅读采访金桥开发公司第一任总经理朱晓明的那篇文章《中国第一份EPZ规划与战略的研究实施》一文,为金桥的开拓者骄傲。
朱晓明说,那时“到金桥一看,这地方根本就是一片农田、农宅。我当时一下子就懵了。”
确实会懵!一没有开发的钱,二没有现成的开发区建设的模式。怎么去实施?在朱晓明的眼里剩下的就是人!还有最为重要的是一股精气神!他说:“幸亏我们有一样不缺的,那就是使命与情怀。小平同志说浦东开发要‘服务全国、面向世界’,这八个字就是使命。”
公司创建的初期,人员从四面八方汇集。原金桥集团办公室主任徐培良回忆:当时“大家戏称那段时间是‘打工的还要自带干粮’”。没有一股子吃苦拼搏的精气神,何来今天的金桥呢!
所以,朱晓明在今天的回忆中开场的话语是: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使命和情怀。
来到金桥工作后,每次读到这些开拓者的回忆文章时,都会想起2002年我参加临港新城开发的那一幕。一片滩涂无边无际,我们要在东海边迎接第一缕阳光的地方建起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开发之初所遇到的困难与金桥何其相似啊!
那么在陆家嘴、外高桥、张江呢?我想,参加过这些区域开发的人们一定会感同身受的。浦东的开发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靠的什么,我们要传承什么,这也许是三十年后的今天在回忆往事的时候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位临港的同事最近对我说,当年开发临港的时候,大家真的是齐心协力啊,就是奔着一定要建设起一座新城的目标前行的。那时我们感到带头人是把临港的开发当作一份事业啊!
在金桥,我在阅读这些书刊的时候,被金桥人在三十年前勇敢的前行所感动。每当这个时候,我也会常常想起当年在东海的滩涂开发建设临港新城的时候,鲍铁鸣同志经常用努力攀登来激励我们团队,建设临港新城需要这种登攀的精神。
登攀——挑战自我,勇于开拓。我们要像登山运动员那样,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在探索中前进。登山的路径绝无现成的路途,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或许你在登顶后会发现自己多走了几步,走了不少曲折的路。然而,站在顶峰时体会到胜利的喜悦,人们是不会责怪成功者的。因为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一条坦途可以顺利送你登顶。建设港城同样如此,没有现成的经验,更没有现成的样板。在广袤的滩涂上建设起一座新城,在今日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这就需要我们去开拓,去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只有勇于挑战自我的人,才能在开拓中创造辉煌。
事业、责任、担当、登攀!如果缺少了这股子精气神,那一定是混混日子,不是干事业的人!
我写下昨天的金桥,昨天的临港,为的就是想传承开拓者的那股子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