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之梦 ――记知青企业家吕焕皋

来源:放飞梦想 作者:林嗣丰 时间:2020-04-13 点击:

      在浦东国际机场北侧浦东凌空农业大观园内,有一个占地一千余亩的博物馆群落――东方龙博物馆群,有上海地质科普馆、中国知青博物馆、古铜镜博物馆、禁毒博物馆等二十六个博物馆组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刚刚建成尚在完善中的上海抗美援朝纪念馆。这个群落的主人曾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崇明知青——吕焕皋,而这个群落的建成源于吕焕皋当年的一个梦想。
 
      梦 源
 
      四十二年前的一个冬天,不到二十岁的吕焕皋去他的一个同学家玩,见到了躺在病床上瘦成一把骨头的同学父亲,而床头的墙上挂着一张年轻英俊的军人照片。经打听才知,这军人就是同学父亲,一名当曾在朝鲜战场上与敌人浴血奋战的中国人
民志愿军战士!
 
      几十年来,当年在战场上留下的伤病始终折磨着这位最可爱的人,让他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那年冬天,同学的父亲最终没能阻挡住死神的到来,带着许多的遗憾离世了。
 
      这位志愿军老战士生前住在一个小小的阁楼里,条件非常差,但他从未向国家提出过任何要求,他默默地走了,让我们每个活着的人感到无比内疚。而这样的老战士岂止是他一个!我一定要为宣传他们、帮助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吕焕皋说:“英雄的城市出英雄的人物。” 此时,一个梦想在年轻的吕焕皋心中产生了,他立志要为那些为保家卫国做出巨大贡献的上海籍战士们建一个纪念馆!
 
      追 梦
 
      梦毕竟是梦,要让它成为现实谈何容易。时间在流逝,吕焕皋的梦在生根,在发芽。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也给吕焕皋实现梦想提供了契机,他在自己位于静安寺愚园路临街的家里开出一家小饭店,淘到了致富的第一桶金。此后,他做航运,搞实业,成为拥有上海浦东凌空农艺大观园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的企业家。从此,吕焕皋产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那间小阁楼上的梦开始抽枝、开花。
 
      为了让梦想之树结出更好的果实,吕焕皋决心从自己打小就喜欢的各种奇石做起,先建地质博物馆。他走南闯北,入深山走幽谷,不惜资金、不惜体力,亲力亲为,甚至赴国外,克服种种困难,把各种大大小小的石头运来。一座颇具规模的现代地质科普馆就此建立。馆内分设地球厅、地球构造厅、矿物岩石厅、古生物厅、地质地貌厅、国土资源厅、宝石厅、关怀厅、奇石馆,共九个厅馆。成为上海市政府科普实事工程,上海市十大科普基地之一。
 
      此后,中国历代铜镜馆,农家收藏馆,奇石馆,性文化馆,禁毒馆,喀斯特溶洞,农艺生态园,儿童乐园,动物观赏区,野外拓展区,一个个博物馆和活动区随之产生。吕焕皋也先后被评为“上海市统一战线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先进个人”“上海市禁毒工作先进个人”“上海市光彩事业先进个人”“上海市郊区科技致富带头人”“全国刑缓解贡献奖”“上海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上海市劳动模范”“科普实事工程先进个人”。但他的心中始终还有一个梦要实现,那就是 “抗美援朝纪念馆”。吕焕皋说: “我建地质馆等就是要积累资金和经验,把上海抗美援朝纪念馆建成最好的纪念馆!”
 
      圆 梦
 
      2013 年,离 1953 年抗美援朝战争签订停战协议已经整整 60 年。为了赶在这样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开馆,吕焕皋加快了建馆的步伐。建馆首先要找到老志愿军,要搜集资料,尤其是第一手资料。吕焕皋亲自出马,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克服各种想象不到的困难,或亲自上门,或请进门来个别采访,或借小区居委会场所集体座谈。他听讲述、拍录像,从不被理解到老战士主动联系他。吕焕皋收集到了数以万计的资料。繁忙、劳累,终于把他累倒了。
 
      三月的一天,晚上 10 点,他正要赶往闵行的一位老兵家采访。当他刚刚走到老兵家的楼下,就感到一阵头晕――脑溢血将他阻挡在了采访的途中,他不得不住进了医院。老兵们听说后,纷纷赶到医院来看望,让他万分的感动。在病床上,他还关心着纪念馆的建设,自己不能前往,就指导亲友和部属去做。他对妻子说:“如果我不行了,你就接着造纪念馆。”医院嘱咐要住三个月的院,他只住了十天就签下责任自负书出院了, 因为他通过多方联系才找到的原志愿军铁道兵总工程师华允璋已经 102 岁,老兵钟永琦 已经 90 岁,而 82 岁的孙文敏已经行动不便,他怕留下遗憾,一定要抓紧时间去采访。于是他让司机用轮椅推着,继续踏上采访的道路。就这样,他通过各种途径采访到的老战士达 5000 多人。

 

      八月,距开馆只有两个月了,吕焕皋更加忙碌,却不料竟然有相关部门来阻拦。吕焕皋急火攻心,再次因脑溢血而倒下。但这一切并不能浇灭吕焕皋心中实现梦想的火焰,纵然有误解和反对,为老兵们的心愿,建纪念馆的初衷不改,追逐梦想的脚步不停!
 
      老兵们的现状也时时激励着吕焕皋。有的老战士拿着每月仅仅 600 多元的养老金,住着阴暗的老房子,许多人要靠子女养老却不让子女向政府伸手;有的已步入风烛 残年,老病缠身,却不愿增加政府的负担。2013 年 10 月中旬,老兵王肇熹患肝癌,当他从昏迷中醒来,得知纪念馆即将开馆,欣然写下 “祝贺上海抗美援朝纪念馆隆重开幕”后离世。这怎能不让吕焕皋不加紧建馆工作呢?
 
       2013 年 10 月 25 日,上海抗美援朝纪念馆正式开馆,一千多名志愿军老战士胸佩深甸甸的战功勋章,兴高采烈地来到纪念馆广场,参加这个他们盼望已久的时刻。其中有北海舰队原司令员王继英将军、东海舰队原副司令员李文模将军、空军长春飞行学院原院长齐路通将军、南京军区原副参谋长曾照喜将军等。参加过抗美援朝的三辆苏制坦克和三门高射炮陈列于广场两侧,八块高三米、宽一米的石碑,镌刻着杨根思、毛张苗 等八位抗美援朝战斗英雄的遗像和生平事迹, 刻有 2552 名志愿军老战士名字的石碑高耸在广场东南两侧。
 
      开馆仪式上,吕焕皋特地选了《怀念战友》的曲子作为默哀曲,引起了老战士们的共鸣。吕焕皋坐着轮椅抱病参加了仪式。面对这样隆重而热烈的场面,他说:我只想“为英雄城市留下岁月的记痕”。
 
      抗美援朝纪念馆建成了,吕焕皋并没就此止步。他想到,当年抗美援朝时,各行各业,工农商学,纷纷捐款支援志愿军保家卫国,我们现在难道不能像当年的人们一样为 他们做些事情吗?他拿出 30 万元带头发动各界人士建立了志愿军老战士帮困基金会,来帮助那些最可爱的人。老战士过生日,基金会去送上一个蛋糕一束鲜花;有过世的了,送上一个大花圈,写上“志愿军老战士”的字样。吕焕皋说:“这样就能让周围的人知晓并尊重逝去的英雄。”他还创建了《寻找志愿军老经战士》杂志,编写“一个老兵的故事”,送到学校、居委会,免费让大家阅读,使人们牢记那段历史。
 
      从 1972 年到 2013 年,吕焕皋花了四十年时间,终于圆上了他为志愿军老战士建造纪念馆的梦。
 
      吕焕皋建博物馆的梦还在继续,他要建 100 个博物馆。他说:人会死去,但博物馆永存,可以给后人留下永久的记忆。他建知青馆不仅因为他是知青,他哥哥姐姐是知青,而是因为他觉得知青也同志愿军一样当年为国分忧,现在又默默无闻。为此,他买掉了自己的家产而赁屋居住,将财产都投入到建馆之中;他将在国外的女儿招回,让她接过自己手中的事业,继续圆他的梦。
 
      吕焕皋,一个将建设博物馆为自己终生梦想的知青,一个在梦想中不断跋涉的知青企业家。
 

责任编辑:日升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我的返城“梦”
    下一篇:岁寒知松柏(上) --记后知青时代的里程碑徐桔桔贾爱春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