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留守知青的回城之梦

来源:放飞梦想 作者:刘宏海 时间:2019-12-22 点击:

      我的战友谢定康,是个标标准准的老实人。知青们相继返城后,他无奈地留在那片黑土地上。对故土的眷恋人皆有之,所谓“落叶归根”就是这份情感的写照。下岗后的谢定康依然希望能回到上海安度晚年,但困难重重。为了这最后的梦想,老实人用一份执着感动了公安部高层,终于梦想成真。
 
      一
 
      谢定康的家境大概算得上是上海滩最贫困的一族。父母原是街头卖豆浆的小贩,公私合营时被吸收进里弄食堂,他们用微薄的工资艰难地抚养着六个子女,蜗居在高楼林立的南京西路后边一间不足二十平米的弄堂小屋里。谢定康两岁时高烧引发双眼视神经萎缩和视网膜病变,视力极差。但他很懂事,知道眼睛不好不可能读很多的书,早就想好了要在初中毕业后马上工作,挣钱养家帮父母一把。文革无情地搅乱了整个社会,工 作挣钱的愿望成了泡影。1968 年谢定康报名下了乡,他说总比在家吃闲饭强。
 
      谢定康来到黑龙江军垦农场,脚踏实地地干活,像他的属相老黄牛,有十分力气绝不只用九分九,曾被连队树为“勤勤恳恳的老黄牛”标兵,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随队参加兵团五师糖厂建设大会战,工作出色被留了下来。他从工地炊事班的伙夫到锅炉房的司炉,默默地做着他的每一份工作。他克服眼疾的困难,自学有关锅炉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当上组长后,他带领全组解决了供热管道维护中的很多难题, 其中节能项目——“糖厂余热利用改造”还获得九三农管局技术革新三等奖,破格提拔为工人技术员。小谢变成老谢的时候,他已经是九三局的劳动模范了。
 
      知青大批返城的时候,谢定康也与妻子商量过回城的事。但是,定康在安徽插队的弟弟先一步回了上海,并以母亲的名义拒绝了哥哥的请求。小俩口郁闷了好几天,真的以为是母亲的意见。 “我想妈妈说的一定不会错的,在糖厂也很好,我就在这里扎根吧。”老实人就这样断了回城的念头,成了留守知青。
 
      儿子初中毕业时,为了儿子的前程,定康再次向上海发出请求,因为此时国家早有了允许知青一个子女落户城里的政策。这次上海的弟弟开了恩,同意给侄子落户口,但要哥哥写下书面承诺:保证儿子不长住在家,并永不提出住房的主张。“我知道上海的住房太紧张了,他们同意落户口已经很好了。”谢定康如是说。他很快写下了承诺书,儿子如期回到了上海。儿子很争气,在邮电局工作时,自学取得了中专文凭。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老谢一步一个脚印地夯实了在糖厂的基础,准备把自己的余生全部贡献给北疆“甜蜜事业”的时候,赶上了农场体制改革,糖厂因债务所累,被宣告破产。消息传来,正患心脏病的老谢无论如何也想不通,一急之下血压骤升,眼前一黑就倒了下去,好一阵才缓过来。但改革是大势所趋,为了更大的发展,人们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准备着为改革后的糖厂再做贡献。可是等来了新的承包人后,被告知只接受 45 岁以下的职工,个别有专长的可以放宽到 48 岁,未被录用的一律进入劳动力市场。这对老谢这样五十多岁、又身患疾病的老职工无疑是当头一棒!
 
      老谢四处找活,却处处碰壁,心里堵得慌,健康状态每况愈下。妻子安慰他说: “不要着急,好在儿子已在上海有了工作,也算是落下了脚,我们慢慢总会好起来的。”可是屋漏偏逢连阴雨,节衣缩食的妻子肝病复发,老谢给老婆治病花光了全部积蓄。儿子为了多挣钱,辞职开起了出租车,接济父母三万多元,但还是没能留住母亲的生命。
 
      那几年老谢顾了老婆顾不了自己,他的心脏病高血压已经发展成了高血脂和冠状动脉硬化,多年的颈椎病造成了后背疼痛下肢麻木,体检又查出了乙肝。老谢到了无依无靠一贫如洗的地步,无可奈何地用农场的住房作抵押,向邻居借了几千元回到上海治病。
 
      二
 
      回到阔别多年的上海,老知青们十分同情这位坚守到最后的战友,纷纷捐款捐物,邀他参加知青活动,把温暖送到老谢的心坎上。谢定康思想开朗了,也愿意走出家门,与邻居接触,加入小区体育锻炼队伍,笑容才日渐增多。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过去的都过去了,生活还要继续,只有不断地追求,才能争取到更好的明天。但是,老谢没房没户口,只能与儿子一起租房居住,看病也不能报销,日子依然艰难。打那以后,上海户口就成了他最大的梦想,盼望着有朝一日把户口转回来,恢复他真正上海人的身份。
 
      2012 年的一天,小区里的老人们晨炼后聚在一起聊天,有人替谢定康出主意,让他给韩正市长写信,要求解决户口问题。街坊们的话触动了谢定康,他就琢磨着怎样给市 长写信。老谢的视力已经非常差了,左眼只有 0.2,右眼只能看到模糊的影子,但他还是拿起笔,写了一遍又一遍。写成了,他却犹豫了,他想,户籍政策并非上海市政府所定,韩市长能解决我的问题吗?
 
      此事一搁就搁到了 2013 年。春节后的一天,老谢突然想到户籍归公安部门管,政策也是他们制定的,应该找公安部!说干就干,于是,老谢立即提笔,给公安部长写信。有给韩市长的信稿垫底,改写比较容易。老谢一笔一划连抄带写,花了好几天才完成。
 
      阳春三月,习总书记“实现中国梦”的讲话随着春风吹遍了中华大地,也吹进了谢定康的心田,更增强了他追求梦想的信念。老谢又把信修改了一遍,收信人直接定为郭声琨部长,并加入了“我的梦想”的内容。老谢在信中诉说了自己下乡、下岗、丧妻、患病,以及因弟弟阻饶不能迁回户口的情况。他告诉郭部长,自己的两个哥哥都愿意接纳他,但政策却不允许,使一家人为此非常苦恼。最后老谢写道:“党要求我们下乡,我做到了;党希望我们扎根边疆,我也做到了。现在我的梦想就是落叶归根,把户口迁回故乡,成为真正的上海人,平平安安度晚年。中国梦就是老百姓的梦,请郭部长帮帮我,实现一个老知青的梦想吧。”
 
      三
 
      信寄出后,谢定康天天盼着郭部长回信。一个月过去了,渺无音讯;二个月过去了, 老谢已经不抱希望了;三个月后,他怀疑自己是否太莽撞了?到第四个月,也就是 2013 年 7 月末的一天——一封发自上海市公安局的信函不期而至。谢定康又惊喜,又忐忑,颤抖着双手接过信件,凑到左眼下仔细阅读。原来,他给公安部长的信批转到了上海市公安局。由于老谢所留电话有误,分管干警一时没能联系上他,只能通过信函联系,并要求老谢尽快告知电话号码,以便市局进一步了解情况后作出处理。老谢赶忙回信,告知了确切的联系电话。
 
      三天后,老谢就接到了上海市公安局人口咨询接待室打来的电话,详细询问了老谢下乡、婚姻、家庭成员以及现在退休后的生活情况。挂断电话仅半个小时,浦东新区公安分局的电话又来了,告知谢定康,他的诉求将由他们负责处理。“没想到啊,一个大部长,竟然批转了我这个小老百姓的信!没想到公安局这么快就落实了办案人员!”老谢感慨万千,忙不迭地将消息告知关心他的人。笔者在第一时间接到谢定康的电话,电波清晰地传递着他激动的心情。街坊们听到消息后也为他高兴: “看来你要时来运转喽。”
 
      分管民警知道谢定康身体不好,就不叫他去谈话了,而是几次通电话向他了解情况,然后进入调查核实阶段。谢定康的哥哥、妹妹,以及亲戚们都很快递交书面材料为他作证;远在黑龙江的工友也很快替他办理了丧妻和未续弦的证明材料。老谢弟弟不同意他落户的证明,无疑是所有的材料中最重要的。可是如何取得这份材料,着实让民警费了一番心思。让弟弟亲笔写下不同意兄长落户的文字不大现实,民警试图请居委会出具证明,但居委干部觉得老知青回城后引发的房产、财产纠纷时有发生,老谢弟弟的担心也是当下社会比较普遍的现象,只能理解,不可指责,出具证明有干涉居民家庭纠纷之嫌,不甚妥当。谢定康为此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后来,街道综合治理办公室的一位民警把谢定康请了去。原来,经分局和街道、居委研究,打算由综治办出面找他弟弟谈一次话,了解他们兄弟间的情况及对谢定康迁户口之事的意见,随后形成一份书面材料来解决这份最关键的证明,为此请谢定康一起来分析此举的可行性。几天后,这位民警打电话告诉老谢,一切顺利,请他安心等待。谢定康心中的石头这才落了地。
 
      时间过得很快,2013 年末,浦东公安分局经多次研究,多方协调,最终准予谢定康 将户口迁入他大哥家中,2014 年 1 月,老谢办完了迁移户口的全部手续,又成为真正的上海市民了,一个留守知青的回城之梦终于实现了。
 
      从谢定康给郭声琨部长写信,到户口落地,整个过程历时大半年。我们不知道郭部长是如何批复这封平民百姓信件的,也不清楚公安部门为此开了多少次会议研究落实方案,但谢定康数年梦想一朝实现,不仅是马年带给他的新年礼物,也是北京吹来的一股惠民暖风,使严冬不再寒冷,使生活更有希望。
 
      谢定康底气十足地对我说:“有梦想就要大胆去追,才有成功的可能。”这是他的感悟,也是给我们每个人的提示。
 
      写于 2015 年


责任编辑:日升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高云凌作品选辑--彩云飘过的山峰
    下一篇:高云凌作品选辑--光棍汉的宣言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