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拐点上——永丰农场知青回沪再就业的故事

来源:放飞梦想 作者:庄蔓菁 时间:2019-12-16 点击:

      大返城后,知青们又一次站在了人生的拐点上。今后的路怎么走,每个人的机遇与悟性大相径庭。借此篇幅,向朋友们介绍几位与我下乡在同一个连队——黑龙江省永丰农场二分场 10 连的老知青返城后的梦想与抉择。
 
      踏实工作总能立足
 
      张玉珠的下乡纯属历史的误会。她儿时曾得过脑膜炎,十多岁才开始上小学。刚上二年学,文革爆发,再想读书已无可能。1969 年,初小文化的玉珠居然也作为“知青”被下放了。在农场呆了十年,才与丈夫小卢回到上海。
 
      回城后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居住:家里兄弟姐妹太多,母亲没法接纳女儿女婿;小卢家也没有多余的房子。看到怀有身孕的弟媳无家可归,小卢的姐姐于心不忍,在自己原本不大的家里,腾出一张床的地方,用布一拉就是玉珠两口子最初的家。
 
      紧接着就是工作问题。在农场生活再艰苦,好歹每月有 32 元工资。回上海后,没有工作根本就没法生存,夫妇俩四处打零工,节衣缩食养育刚刚出生的儿子。第二年,一位街道干部问玉珠:“市妇联食堂需要一个临时工,花色点心你会做吗?”玉珠心想,我连吃点心都是奢侈之事,哪会做呀。但是她怕丢了这个机会不敢说实话,赶紧说:“会的,会的”,于是她获得了这份工作。
 
      上班后玉珠发现,就餐的干部们和蔼可亲,没有一点架子,没人歧视临时工。她本能地感到这是一个好单位,只要好好干,就再也不会挨饿了。她鼓励自己一定要珍惜这份工作!
 
      玉珠不属于聪明的人,但绝对是个能吃苦的人。不管师傅们怎样支使她,她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干活。洗碗是食堂里最脏最累的活,由于个子矮小,她就在脚下垫块砖头或者木板,不停地洗;很多事情她不会做,就师傅长师傅短地请教;做点心是技术活,需心灵手巧,她就学着师傅的样子一次次尝试;冷菜装盆有讲究,还需改刀,她就一次次地练习。食堂有接待任务时,师傅们忙前忙后,她就在一边候着打下手,因为她用心,总能恰到好处地帮上忙。玉珠每天天不亮就出门,晚上总是收拾完了最后一个回家,从不叫苦叫累,家里有再大的事情也从未请过一次假。
 
      一年后,试工期满,玉珠以出色的表现被留了下来。她用更勤奋的工作回报信任她的领导和同事们。因为她太出色了,有时也会遭来一些冷嘲热讽,有人时不时地调侃她为“组长”。可玉珠从来不生气,她知道自己的饭碗来之不易,她感到很满足,别人想说什么就让他们说呗。她对每个师傅永远是虚心学习和请教,对每个来用餐的人都是笑脸相迎,悉心服务。大家对这个身材矮小、行动木讷的老知青印象都不错。
 
      俗话说,好心终有好报。市妇联的干部们工作非常仔细,而且善解人意,她们不但认可玉珠的工作,也了解到她的实际困难。几年后,竟然给她分配了房子!虽然在浦东有点远,虽然只有 20 平米,但是,对于没有住房、寄人篱下的玉珠夫妇来说,真是一件天大的喜事。玉珠做梦都没想到,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家。
 
      玉珠常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今天”。这绝对不是什么客套话,而是她发自肺腑的心声。她用更努力、更主动的工作来表达感恩之心。休息天,她跑到点心店,仔细观看人家操作,然后买了面粉等食料,在家里尝试着制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她锲而不舍地努力,终于掌握了技术,可以独立制作美味可口、形状漂亮的小点心了。市妇联食堂每天提供的三道点心,越做越好,品种越来越丰富了。
 
      跨入新世纪,张玉珠颇有见识地贷款购买了近百平米的商品房,彻底改善了居住条件。如今她早已还清了贷款,每月拿着不低的退休金,安享晚年。
 
      工作不分高低贵贱
 
      顾莉萍和丈夫小张 1978 年回沪,一个“顶替”妈妈到上海被单厂做了挡车工,一个到上塑二厂食堂做炊事员。莉萍因工作需要三班倒,生物钟被彻底打乱了,女儿出生后,更是颠三倒四、没日没夜的。老公心疼,几经努力,将她也调进了上塑二厂。莉萍的工作属于有毒有害,1996 年, 她 45 周岁就退休了,退休工资仅 600 元。屋漏偏逢连夜雨,工厂在关停并转过程中老公也下岗了,每个月只有 200 元生活费。女儿正读初中,处处都要用钱。为求生存,夫妇俩四处找活路。莉萍曾在游戏机房打过工,在公司小食堂里做过饭……因老公擅长烧菜做饭,于是他们想自己开面馆试试。由于没经验,在浦东一个轮渡口租了门面,却发现都是过路客,做不成生意,仅仅半个月,一看情况不妙,赶快关门撤离。白做了半个月不说,还亏损了好几百元。想想真是心疼!
 
      后来上塑二厂的职工食堂招标了。他们觉得是个机会,便提交了申请,结果竞争对手太过强大,希望落了空。对方看重老公的烹调手艺,希望能为他们打工。莉萍坚决不同意,反倒暗下决心,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做盒饭生意!
 
      做盒饭生意?!谈何容易?他们一没场地、二没执照、三没资金,怎么做呢?吃一堑长一智。原来莉萍早就认真分析过,家近浦东南路,人来人往客源没问题;离厂门口仅十几米远,工友们都知根知底会帮衬的;没有场地不可怕,勤快就能克服。她计划在三楼家里把饭菜烧好,端到楼下门口去卖。主意想定了,就做家人工作,先做通老公的思想,再做老妈的工作。关键点是老公面子薄,怕在工友面前抬不起头。莉萍对老公说:“我们凭自己的双手找生活,管别人怎么说呢,工作不分高低贵贱,生存是第一位的。”不过,家人一时不同意也没关系——莉萍吃了秤砣铁了心,身体力行地做起准备,好脾气的老公也只好跟着忙碌。
 
      他们在工友的帮助下,找来材料搭了个可拆卸的棚,营业时搭起,平时收起。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夫妇俩就开工做饭烧菜了。八点过后一起下楼搭棚、摆桌凳。然后,莉萍冲到三楼继续烧菜,而老公则上楼下楼地往返端菜端饭,连同盒子、勺子、筷子一样样地搬下楼摆放好。莉萍烧完了菜,再下楼去帮忙打饭打菜收费招呼,遇到菜不够,赶快冲上楼去,用最快的速度炒好送下楼来。收摊时,则要把棚子拆下收好,天天忙到下午一二点后才能静下心来吃口饭。稍稍休息后,一个要洗衣做家务,一个就忙着去采购第二天的蔬菜食料。最后挑菜捡菜,分门别类,把荤菜做成半成品。忙完了这一切,已经是满街华灯了。
 
      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劳作,几十次的楼上楼下奔跑,莉萍的体质急剧下降,但她即使在医院打吊针,一到时间也会拔掉针头赶回家去。满脑子想的都是生意,根本顾不上自己的身体。
 
      夫妇俩非常注意盒饭的质量,绝对不允许食品出岔子。他们从原材料采购开始就把好质量关,宁可贵一点,也要买质量好的。有一次因天气太热,预先烧好的半成品荤菜有了一点异味,他们毫不犹豫地全部倒掉,再重新烧。莉萍为此心疼了好几天,但她不后悔。他们用热情的服务和价廉物美的饭菜,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客人。供应量从最初的十几客,发展到几百客,高峰时曾经做出近五百客的好成绩。经营方式也从最初的设摊等客,发展到堂吃和外送并举。
 
      盒饭生意坚持了整整十年,他们度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光。
 
      锲而不舍奔小康
 
      谢碧生 1976 年病退回到上海,后来顶替父亲当上了理发师。
 
      1984 年妻子产下一对龙凤胎,羡煞了周边的人,却愁煞了碧生夫妇。他们与父母、妹妹挤住一屋不表,单说几十元的月薪,除去日常开销、贴补老人已是捉襟见肘,如何养育这一双儿女哟?单位很关心,按店里最高补助标准每月多给了五元钱,他们依然入不敷出。望着嗷嗷待哺的孩子,碧生豁出去了,悄悄把熟悉的客人往家里领,业余时间赚点小钱贴补家用。
 
      龙凤胎出生后不久,碧生家的住房因落实政策需物归原主,另给安置了二处住房,碧生一家与父母搬到了斜徐路一栋老房子的三楼,妹妹则分到浦东去了。斜徐路的住房比原先宽敞,还有个晒台,不仅方便洗衣做饭,还有利于带客人来吹吹风烫烫发什么的,虽说辛苦,小日子还算熬得过去。
 
      碧生的运气真不错,好事接二连三。底楼的邻居患有高血压,嫌临街过于嘈杂。看到碧生经常领人上楼理发,就主动提出换房。这对碧生来说,真是“天助我也!”虽说要放弃一点面积和晒台,却能方便理发赚外快了。为了两个孩子,他毫不犹豫答应了。办妥了换房手续,碧生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辞职了。他注册了个体工商执照,开了自己的理发店。
 
      这是 1987 年,人们还没有下海的概念,碧生的小店就开张了。凭着优惠的价格和不错的手艺,又方便了街坊邻居,来小店理发的人不少。很快,碧生招了两个伙计和两个小工,生意还是忙不过来,场地也显得紧张了,只好把留作居住的里间也改作工作场所。他领着伙计们天天忙得团团转,做得很辛苦,但夜深人静盘点收入时,经常让这个小老板兴奋不已。以往一个月的工资,现在除去成本和税收,往往一天就可以做到,真是不可思议!碧生明白了,要致富,其实很简单,只要勇敢地跨出第一步,人生就会不一样。他再也不用为孩子和家人的生活烦恼了。
 
      转眼十年过去了,碧生一家过着体面的生活。他为自己添置了一辆价格不菲的助动车,闲暇时开着兜兜风。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经营快递公司的朋友看他车好,请他去帮帮忙。碧生面子薄,不好意思拒绝,再说店里的事情有人做,就答应了。他每天驾车送货,看不一样的风景,感觉比在理发店里有趣得多,心情也开朗了。他是个有心人,接货送货中,有意无意地了解了快递公司的运作流程,一个新念头开始占据他的大脑——“转行,做快递!”
 
      半年后,碧生在朋友的帮助下,将思考转换成了行动。他在浦东张江注册了“东方快送服务公司”。1997 年 12 月 24 日,他的快递公司开张了。经营理发店十几年,碧生信奉服务至上,价格取胜,他制定了薄利多销的策略。为了拓展业务,他印了五大盒名片,亲自到附近的办公大楼一层一层、一家一家去分发,一边发一边诚恳地向每家公司做介绍。他还通过电话广为联络所有的朋友,一起下乡的知青朋友也都知道他转行开快递公司了。
 
      不久就有人上门来洽谈业务了。碧生成功踢出第一脚,接下来就是抓服务了。他严格要求员工,做好每一单的服务,要做到快速无损地送到指定地点,争取回头客。同时他给投递员的待遇也很宽厚:薪酬实行计件制,收入四六拆账,投递员拿六成,自己拿四成,并承担办公支付、人员福利和各种税收等等。他要让员工们知道,只要勤奋努力就会有不菲的收入。他为没有车的员工配备电动车。他从不扣克或延误发放员工的工资。遇到物品丢失或损坏,他总是主动承担责任,按行业规定理赔,而且公司承担大头,出错的员工承担小头。他认为谁都不会存心做错事,能起到警示作用就可以了。
 
      他用自己的诚信和真心,建立了良好的客户群和稳定的员工队伍。业务量在逐月上升,稳步经营。十多年来,他的公司吸纳了不少下岗工人,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难题。碧生对外地员工也是一视同仁,从不歧视。就连提前退休,不适应新生活的老知青,也可以到他公司去“解解闷”。大家都说这个老板没架子。
 
      谢碧生锲而不舍自谋生路三十年,终于让家人都过上了小康生活。
 
      大胆的“吃蟹”人
 
      韩湘明,骨子里就有一股不甘被命运摆布的劲儿。下乡那会儿,他就开始琢磨自己的出路在哪里。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看到连队里不断有人通过读书、参军等方式离开农场,他决定另辟蹊径自找出路。当大多数人还在迷茫、彷徨的时候,湘明已经在家人的帮助下,悄悄办理了从黑龙江到浙江农村的转插手续,成了以这种方式返回南方的凤毛麟角。
 
      1973 年,韩湘明来到浙江宁海县赵千公社插队。在农场时,是准部队的集体生活和作息制度,到了浙江农村则是自由分散的劳作模式,湘明显然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不是他想要的活法,好长时间没能适应,还有,每个月没有了工资,用钱得向队里赊账等等,囊中羞涩让他好不自在。
 
      就在他苦思冥想的时候,一个新结识的朋友提出了令他振奋的建议:“我们一起做生意怎么样?”这句话让他兴奋了好几天。仔细想来,家人中就有经商的,他们行,我为什么不行?于是,两个大胆的年轻人开始筹划起美好的未来。他们首先想到江南盛产丝绸,浙江农村的丝绸生产并未因文革而停滞。他们计划以丝绸为原料,以服装为突破口来做生意。经过反复思考与核算,思路逐步清晰。
 
      那时,他们一无资金,二无社会关系,三无经商经验,湘明说自己是货真价实的三无人员,困难可想而知。可年轻人不缺乏勇气,他们悄悄地找人借钱,解决了启动资金;他们循规蹈矩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注册了公司;他们在实践中边干边学,向一切有经验的前辈讨教。拿到营业执照后,他们就地找人生产加工,再把产品运到上海等地销售。虽说辛苦,倒也在磕磕碰碰中积累了不少实际经验。
 
      知青大返城时,湘明再次蠢蠢欲动。1978 年底,他按知青政策将户口迁回了上海。他的经商之道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都说机遇垂青有准备之人,湘明就是那个时刻准备着的人。在浙江经商期间,他就非常注意市场的需求变化,练就了敏锐的商业嗅觉。回到大上海,开阔的视野让他如虎添翼,邓小平的南巡之举让他看到国门之外更加广阔的天地。湘明认真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后,认定中美之间存在着无限商机,便注册了“美国超声服饰公司”,把他丝绸服装的销路瞄准了美国市场。
 
      国际市场,变化多端。湘明只是个 68 届初中生,他如何应对数不清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呢?他自有化解的途径,公司成立初期,一是请生产厂家的设计人员出样,二是请买方直接出样来生产,轻而易举解决了服装设计的难题。湘明做事非常认真,他的服装加工做到了绝对精细,纽扣这样的小细节也不轻易放过,只要客户有要求,他会请人进行专业生产或特殊加工。就连服装的商标和吊牌也做到一丝不苟。真是聪明人,只要会用人,认真做,在任何行业都可以大有作为。
 
      改革开放为湘明的经商梦提供了极好的施展平台,他起步早,又是家族联手,企业内部分工明确。公司兴盛期雇佣员工二十余人,最辉煌的时候全国有三十家工厂在生产“美国超声”的产品,曾创下单月出口三十万件丝绸服装的记录。
 
      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与湘明喜好广交朋友有很大关系,他遇事肯为朋友着想,舍得为朋友花钱,所以身边从来不缺朋友。但与国内大多数外贸企业相似的是,跨国交易打的是价格战,跑量为主,单价低到不可思议的地步,每件服装往往只有几分钱的利润。这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外贸的悲哀,也实实在在地便宜了美国佬!
 
      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年头,湘明在招商引资方面做了不少牵线搭桥的工作,他替青岛、淮北等地引进了资本,先后建立了青岛西服厂等外资企业。多次受到上海市南市区侨联和南市区外贸办的嘉奖。
 
      湘明日益感受到知识的匮乏,萌生求知的欲望。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挤出时间一门一门学习相关知识,几年下来,取得了相当于大专的学历。令他高兴的是,专业知识在外事处理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湘明尝到了知识的力量!
 
      湘明一手创建了“超声服饰”,辛苦打拼的同时身体受到了重创,2005 年他一度中风偏瘫,后来状况稍有好转;却不料 2007 年患了食管癌。患病期间他仍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知青活动,他没有忘记曾在一个锅里吃饭、因工瘫痪的荒友许锡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就开始悄悄地帮助锡良,经常三百五百地送钱去,还为锡良买了一辆崭新的轮椅。连队知青从事的工作只要与他的业务有关联,他都会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给予照顾和援助。老邻居有困难,他也会伸出援手。他在自知不久于人世时,把大家在他女儿结婚时送的礼金部分退回,部分捐给了连队的帮困基金。
 
      2013 年 5 月 25 日,年仅 62 周岁的韩湘明不幸逝世。
 
      上世纪八十年代下海经商的人我们称之为敢“吃螃蟹”的人,其实,韩湘明“吃螃蟹”整整早了十多年。作为先富起来的一个,他为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美友谊付出了智慧和心血。
 
※ ※ ※
 
      我的这几个荒友,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他们在人生拐点上,从小处着眼,从实处下手,终于立足社会,成功圆梦。上山下乡的艰苦磨练为他们的努力拼搏提供了内在动力,改革开放的大好政策是他们实现自我的人生舞台。作为老知青,我们在老去的路上,唯有深怀感恩之心,才能笑对一生。


责任编辑:日升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高云凌作品选辑--知青英雄余纯顺
    下一篇:红土地的回忆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