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授奖词及获奖感言
来源:文艺报 作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时间:2019-10-21 点击:
10月14日晚上,第十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国家博物馆举行。
图为五位获奖者(从左到右):徐则臣、陈彦、徐怀中、梁晓声、李洱。
《人世间》【授奖词】在《人世间》中,梁晓声讲述了一代人在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奋斗、成长和相濡以沫的温情,塑造了有情有义、坚韧担当、善良正直的中国人形象群体,具有时代的、生活的和心灵的史诗品质。他坚持和光大现实主义传统,重申理想主义价值,气象正大而情感深沉,显示了审美与历史的统一、艺术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获奖感言】正如大家所明了的,文化不论对于个人好心性的养成,还是对于国家乃至全人类可持续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经济决定人类有能力做什么,科技决定人类可以做到什么水平,文化省思哪些事应该做,而哪些事不应该做。故所以然,从党中央到国务院,一向特别重视文化建设工作。文学只不过是文学,并不等同于文化,也不约等于。但文学是其它各艺术门类的酵母,“文艺”二字注释了此种关系。若将文艺从文化内涵中剥离出来,文化便很容易成为束之高阁的学问,结果对于最广大的人们失去了感染力。用时下流行的说法那就是“不接地气”了。中国的文化在影响世道人心方面,责任格外沉重。正如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多么庄严正大的信念。中国文化的责任如此长路漫漫而求索不易,靠什么助其一臂之力呢?身为作家,60岁以后我常想这个问题,并且首先想到的是文化的长子文学。我认为就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文学对文化影响世道人心的使命,具有责无旁贷的义务。但人们对文学的要求是多种多样的。文学不可能也不应该自囿于某一种理念。囿于任何一种理念的文学,其结果必然是作茧自缚。但文化的生态园不论何等的多种多样,如果偏偏缺少为文化之沉重的使命而分担一点儿作用的文学,则这样文化的生态是遗憾显然的。我倍觉荣幸的是,与我同时获奖的4位作家同行,不论是年长于我的前辈,还是年轻于我的新老朋友,都以自己的作品参与了为中国当代文化的“拾遗补缺”。我们的作品风格迥异,文学精神却基本一致。
《牵风记》【授奖词】《牵风记》闪耀着英雄之美、精神之美、情感之美和人性之美。徐怀中以超拔的浪漫主义激情,在雄奇壮阔的革命战争背景下,深情讴歌山川大地上生命的高贵、勇毅、纯真与飞扬,对人与战争、人与自然、人的超越与升华等文学的基本主题展开了新的诠释。金戈铁马与诗书礼乐交相辉映,举重若轻而气势恢弘。
【获奖感言】这次评奖才得知,茅盾文学奖的字数下限定为13万。事有凑巧,我的这本《牵风记》正好是13万字。也就是说,如果我再删去千儿八百,就凑不够法定字数,只能退出参评了。薄薄一本小书,无可夸口。我们刚刚欢度了新中国70年大庆,如果与国家建设发展相联系,与个人的文学写作历程相联系,也还真的可以引出许多话题,回眸之下,不胜感慨。人们思想十分单纯,丝毫不计个人得失,踊跃奔赴最艰苦的边疆一线,参加各项建设。我当时20岁出头,深入进藏部队及康藏地区,创作了长篇小说《我们播种爱情》等。艺术上并无太多斟酌,却满腔热情,见证了那个百废待兴、蒸蒸日上的黄金年代。至1979年,我已年过半百,正值改革开放大潮涌动,为文学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头脑中有形无形的种种思想禁锢被冲刷干净。我借小说《西线轶事》做了一点新的探索与开掘,为回应思想解放运动,交出了自己的一份答卷。2014年,经过一个寂寞而又漫长的创作准备阶段,我着手打磨长篇《牵风记》。赶上改革开放新时代到来,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一艘巨轮,正顺风顺水全速前进,作为离退下来的耄耋老人,同样深受鼓舞与激励。我身心愉悦、精神抖擞,完全放开了手脚,竭力做最后一搏。一本夕阳之作终于让我给对付下来了,倒也痛快淋漓。吐噜一下,一梭子弹尽数打了出去。继续射击,要更换备用弹夹,留给我的时间有限,怕是来不及了。或许日后可以再拾起短篇来,以延续《牵风记》的未尽之意。此时此刻,我不能不向《人民文学》杂志社、人民文学出版社领导及责任编辑表达我衷心的谢意。两个编辑部义无反顾,迅速推出了这部作品。感谢相识或不相识的读者,乐意接受我的这一份迟到的献礼。当然,少不了也还要感谢我的老妻于增湘,家庭是我坚固的大后方,没有后方总动员的全力支援,这一场战役我打不下来。
《北上》【授奖词】在《北上》中,徐则臣以杰出的叙事技艺描绘了关于大运河的《清明上河图》,在百余年的沧桑巨变中,运河两岸的城池与人群、悲欢与梦想次第展开,并最终汇入中国精神的深厚处和高远处。中国人的传统品质和与时俱进的现代意识围绕大运河这一民族生活的重要象征,在21世纪新的世界视野中被重新勘探和展现。
【获奖感言】因为一条2500年的古老河流,《北上》获得了本届茅盾文学奖,作为作者,我倍感荣幸,也深受鼓舞。写作22年来,我一直在感谢这条河。感谢的方式就是一篇接一篇地写出与这条河相关的作品,它是我的小说最忠贞、最可靠的背景。我在河边生活过多年,这些被大河水气笼罩的岁月,成了我写作最重要的资源,河流里总有良方。这条河不仅仅是京杭大运河,它是我生活里遇到的所有河流的总和。二三十年前,我的生活从一条河边转换到另外一条河边,河流是我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的乐园。河流不仅是我们最亲密的玩伴,还是我们认识和想象世界的方式。我盯紧那一朵朵浪花和一个个漩涡,想象它们在辽阔的大地上奔走不息。它们走到哪里,我的想象中的世界就到了哪里;它们走得有多远,我想象出的世界就可能有多大,我的世界就可能有多大。若干年后,我一度生活在京杭大运河边。无论是规模、功用还是作为景观,乃至作为河流的本质意义上,它都堪称我所经见的那些河流的总和,它是我生命中的总和。20余年的写作中,我的小说背景在这条大河的上下游走,开辟出一个纸上的新世界。世界沿着运河像布匹一样在我的想象里展开,它还给了我另一个想象世界的维度,那就是时间。时间是历史,也是文化,还是解决一个个疑问的真相。它与空间一起支撑起一个勘探世界奥秘的坐标。在时空交错的坐标里探寻一条河,我相信我看见的是一个复杂、浩瀚的世界。这条河贯穿南北,盯着一条河看,其实就是纲举目张,在打量一个辽阔而古老的中国。世界以一条河流的长度和结构呈现在我面前。大水汤汤,逆流而上。感谢这条古老的河流,这一次它给我带来了这部《北上》。如果这部小说的确提供了一些新鲜的质素,获得这份以茅盾先生的名字命名的文学褒奖,对我是更大的肯定和激励,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主角》【授奖词】在《主角》中,一个秦腔艺人近半个世纪的际遇映照着广阔的社会现实,众多鲜明生动的人物汇合为声音与命运的戏剧,尽显大时代的鸢飞鱼跃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陈彦继承古典叙事传统和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立主干而擅铺陈,于大喜大悲、千回百转中显示了他对民间生活、精神和美学的精湛把握。
【获奖感言】自17岁发表第一篇作品以来,我在文学和戏剧文学的道路上,已经跋涉了40年。这个奖是对我40年奋斗历程的一个肯定,让我满怀激情与喜悦,也充满了焦灼与感奋。我是从散文、小说写作开始,中途转向戏剧文学,最终又回归小说创作的。今天蓦然回首,倍感沧桑与欢欣。我出生的山乡小县镇安,在上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一股文学热潮,青年人几乎个个都在做着热辣辣的文学梦。我就是那时被裹挟进去,40年,再没有停止过丈量、勘测人性与生命温度的脚步。我要感谢我的戏剧,感谢让我阅历了几十年的中国戏曲,感谢生命深度融合了几十年的文艺院团。我在那里做编剧、搞管理,更重要的是经历一种下沉的生活方式。这让我最终在写作《主角》时,有了一种流淌与喷涌的感觉,几乎不需要做任何功课便能信手拈来。我写他们,总感觉是他们中的一个。我个人的写作体验反复告诫自己,必须写最熟悉的生活,写那些呼之欲出、欲罢不能的生命记忆,这个最靠得住。《主角》不是戏剧小舞台的行当主角,而是饱蘸着社会大舞台演进的各色人等。我们都是社会的主角,也都是社会的配角。象征和隐喻不需刻意寻找,它总是在我们目不能及的生活视域,自然而然地使平面景象变得壮阔立体起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一部千年秦腔史,本身就包含着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当它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前,自然会产生出前所未有之战栗、阵痛、持守与蜕变。舞台上的主角之所以堪当主角,就是因为他能坚守别人所不能坚守的,创造别人所不能创造的。主角既是个人的生命高度,也是社会生命价值衡量的温度、厚度与宽度。我要感谢陕西那块厚土,养育了厚重大气的秦文化,也养育了前赴后继、延绵不绝的作家群。我是从那块土地上走出来的作家,面对前贤,我们不能不敬畏他们的高度,并努力承接过他们的衣钵,继续奋力向前!
《应物兄》【授奖词】《应物兄》庞杂、繁复、渊博,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生活与知识、经验与思想、理性与抒情、严肃与欢闹相激荡的独创性小说景观,显示了力图以新的叙事语法把握浩瀚现实的探索精神。李洱对知识者精神状况的省察,体现着深切的家国情怀,最终指向对中国优秀文明传统的认同和礼敬,指向高贵真醇的君子之风。
【获奖感言】文学倾向于描述那些珍贵的时刻:它浓缩着深沉的情感,包含着勇气、责任和护佑,同时它也意味着某种险峻风光。作者和有经验的读者常常都会感动于此。除了与读者共享那样的时刻,写作者还必须诚恳地感谢命运让他与此相遇。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委将如此重要的奖项授予《应物兄》,无疑让我重新回到了那个珍贵的时刻,并让我有机会在此感谢命运的馈赠。2005年春天,我开始写作《应物兄》的时候,我无论如何不可能意识到,它竟然要写13年之久。13年中,我们置身其中的世界发生了太多的变化。我们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我们与各种知识的关系,都处在持续不断地变化之中。所有这些变化,都构成了新的现实,它既是对写作者的召唤,也是对写作者的挑战。一个植根于汉语文学伟大传统中的写作者,必须以自己的方式对此做出回应。对我个人来说,这个回应的结果,便是这本《应物兄》。在这本书中,我写到了一些人和事。他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与他们的相处常常让人百感交集。他们中的那些杰出人物,都以自身活动为中介,试图为我们的未来开辟新的道路。他们浓郁的家国情怀使他们的事迹有如一个寓言,有如史传中的一个章节。感谢各位评委。请允许我把你们的勇气、责任和护佑看成是对汉语文学的美好祝愿。感谢各位嘉宾。让我们一起带着这美好的祝愿,共同去见证汉语文学的险峻风光。在此,我也要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和《收获》杂志社。你们对作家的支持和帮助,从来都是当代文学史上最动人的篇章。
编辑发言;
刘稚(人民文学出版社《应物兄》责编):
《应物兄》获得茅盾文学奖,真替作者李洱高兴。应该说这部作品获奖是实至名归。李洱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专心创作这个作品,这期间他把中短篇写作都停止了,十余年时间没有发表过作品,冒着被读者以及出版和评论界遗忘的风险,默默运行,直到交出自己满意的作品。
在中国当代作家中,实事求是地说,在知识系统的完备、文学史素养的深厚、文学研究的专业性几方面,李洱都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位。《应物兄》是李洱在知识分子题材上长期耕耘、积累和准备的基础上,倾情书写他对历史、现实和知识分子的观察、体认和思考。
《应物兄》是一部现实主义力作,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知识分子知与行的关系,囊括了四十年来中国知识分子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它深刻、善意、微妙地摹写出不同现实环境下人们的生活经历和精神生活。同时,它又将知识分子置于人类广阔的知识场域,呈现出现当代知识分子与源远流长的东西方思想史的对话关系, 小说因此具备了鲜活的现实感和深厚的历史感。与李洱同为六十年代生人,我特别对小说所描绘的“代际图谱”及百年历史中知识分子的在场感深有感触,我们所有人共同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那些失败、付出、艰辛、努力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打下了深深的印记,作者为了他心中的使命感而写作,他描述了我们共同的失落和希望,像是为我们而代言,我想,这就是我向读者推荐阅读《应物兄》的理由。
胡玉萍(人民文学出版社《牵风记》责编):
长篇小说《牵风记》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大家都很高兴。为九旬老作家、老军人,为人民文学出版社,也为作家与编辑二十年间真挚的情谊。
我与徐怀中先生结识于1999年夏季沈阳军区组织的一次笔会,整个活动中,他与夫人的修养、学识、谈吐,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亲相敬,让我对“德高望重”有了深层的理解。回北京不久,为了纪念这次笔会,徐怀中先生设家宴,盛情款待我与沈阳军区创作室李占恒等人,那次聚会中老人家敞开心扉,真诚以待,所表现出的人文情怀令我至今难以忘怀……
那时我知道,徐怀中先生正在构思一部长篇纪实,那是他自己曾经有过的一段经历,是一部对人类社会非常有教益的“战地笔记”。当时我们就约定,此书完成后交由我来编辑。岁月如梭,一晃就是十几年,2012年 三十余万字的《底色》创作完成。这部反战题材的作品以扎实的笔触,对战争之罪进行了严肃的审视,对温暖人性做了真情诉说,由于其厚重的史学与文学价值,于2013年获得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欣喜之余,我们又做了约定,下一步作品仍然由我做编辑,继续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2018年春节我正在国外,得知徐怀中先生新的长篇小说即将完成,刻不容缓,赶紧拨打越洋电话,表示由衷祝贺。徐怀中先生说,完成文稿后,会打印多份,真心征求朋友、学生意见,然后在此基础上斟酌修改。此后,又经过几个月的精打细磨,老人家郑重地将《牵风记》交给了我……《牵风记》获得茅盾文学奖,我要由衷地感谢徐怀中先生对我的信任,感谢对我编辑工作的支持与认可。
图为五位获奖者(从左到右):徐则臣、陈彦、徐怀中、梁晓声、李洱。
《人世间》【授奖词】在《人世间》中,梁晓声讲述了一代人在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奋斗、成长和相濡以沫的温情,塑造了有情有义、坚韧担当、善良正直的中国人形象群体,具有时代的、生活的和心灵的史诗品质。他坚持和光大现实主义传统,重申理想主义价值,气象正大而情感深沉,显示了审美与历史的统一、艺术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获奖感言】正如大家所明了的,文化不论对于个人好心性的养成,还是对于国家乃至全人类可持续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经济决定人类有能力做什么,科技决定人类可以做到什么水平,文化省思哪些事应该做,而哪些事不应该做。故所以然,从党中央到国务院,一向特别重视文化建设工作。文学只不过是文学,并不等同于文化,也不约等于。但文学是其它各艺术门类的酵母,“文艺”二字注释了此种关系。若将文艺从文化内涵中剥离出来,文化便很容易成为束之高阁的学问,结果对于最广大的人们失去了感染力。用时下流行的说法那就是“不接地气”了。中国的文化在影响世道人心方面,责任格外沉重。正如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多么庄严正大的信念。中国文化的责任如此长路漫漫而求索不易,靠什么助其一臂之力呢?身为作家,60岁以后我常想这个问题,并且首先想到的是文化的长子文学。我认为就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文学对文化影响世道人心的使命,具有责无旁贷的义务。但人们对文学的要求是多种多样的。文学不可能也不应该自囿于某一种理念。囿于任何一种理念的文学,其结果必然是作茧自缚。但文化的生态园不论何等的多种多样,如果偏偏缺少为文化之沉重的使命而分担一点儿作用的文学,则这样文化的生态是遗憾显然的。我倍觉荣幸的是,与我同时获奖的4位作家同行,不论是年长于我的前辈,还是年轻于我的新老朋友,都以自己的作品参与了为中国当代文化的“拾遗补缺”。我们的作品风格迥异,文学精神却基本一致。
《牵风记》【授奖词】《牵风记》闪耀着英雄之美、精神之美、情感之美和人性之美。徐怀中以超拔的浪漫主义激情,在雄奇壮阔的革命战争背景下,深情讴歌山川大地上生命的高贵、勇毅、纯真与飞扬,对人与战争、人与自然、人的超越与升华等文学的基本主题展开了新的诠释。金戈铁马与诗书礼乐交相辉映,举重若轻而气势恢弘。
【获奖感言】这次评奖才得知,茅盾文学奖的字数下限定为13万。事有凑巧,我的这本《牵风记》正好是13万字。也就是说,如果我再删去千儿八百,就凑不够法定字数,只能退出参评了。薄薄一本小书,无可夸口。我们刚刚欢度了新中国70年大庆,如果与国家建设发展相联系,与个人的文学写作历程相联系,也还真的可以引出许多话题,回眸之下,不胜感慨。人们思想十分单纯,丝毫不计个人得失,踊跃奔赴最艰苦的边疆一线,参加各项建设。我当时20岁出头,深入进藏部队及康藏地区,创作了长篇小说《我们播种爱情》等。艺术上并无太多斟酌,却满腔热情,见证了那个百废待兴、蒸蒸日上的黄金年代。至1979年,我已年过半百,正值改革开放大潮涌动,为文学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头脑中有形无形的种种思想禁锢被冲刷干净。我借小说《西线轶事》做了一点新的探索与开掘,为回应思想解放运动,交出了自己的一份答卷。2014年,经过一个寂寞而又漫长的创作准备阶段,我着手打磨长篇《牵风记》。赶上改革开放新时代到来,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一艘巨轮,正顺风顺水全速前进,作为离退下来的耄耋老人,同样深受鼓舞与激励。我身心愉悦、精神抖擞,完全放开了手脚,竭力做最后一搏。一本夕阳之作终于让我给对付下来了,倒也痛快淋漓。吐噜一下,一梭子弹尽数打了出去。继续射击,要更换备用弹夹,留给我的时间有限,怕是来不及了。或许日后可以再拾起短篇来,以延续《牵风记》的未尽之意。此时此刻,我不能不向《人民文学》杂志社、人民文学出版社领导及责任编辑表达我衷心的谢意。两个编辑部义无反顾,迅速推出了这部作品。感谢相识或不相识的读者,乐意接受我的这一份迟到的献礼。当然,少不了也还要感谢我的老妻于增湘,家庭是我坚固的大后方,没有后方总动员的全力支援,这一场战役我打不下来。
《北上》【授奖词】在《北上》中,徐则臣以杰出的叙事技艺描绘了关于大运河的《清明上河图》,在百余年的沧桑巨变中,运河两岸的城池与人群、悲欢与梦想次第展开,并最终汇入中国精神的深厚处和高远处。中国人的传统品质和与时俱进的现代意识围绕大运河这一民族生活的重要象征,在21世纪新的世界视野中被重新勘探和展现。
【获奖感言】因为一条2500年的古老河流,《北上》获得了本届茅盾文学奖,作为作者,我倍感荣幸,也深受鼓舞。写作22年来,我一直在感谢这条河。感谢的方式就是一篇接一篇地写出与这条河相关的作品,它是我的小说最忠贞、最可靠的背景。我在河边生活过多年,这些被大河水气笼罩的岁月,成了我写作最重要的资源,河流里总有良方。这条河不仅仅是京杭大运河,它是我生活里遇到的所有河流的总和。二三十年前,我的生活从一条河边转换到另外一条河边,河流是我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的乐园。河流不仅是我们最亲密的玩伴,还是我们认识和想象世界的方式。我盯紧那一朵朵浪花和一个个漩涡,想象它们在辽阔的大地上奔走不息。它们走到哪里,我的想象中的世界就到了哪里;它们走得有多远,我想象出的世界就可能有多大,我的世界就可能有多大。若干年后,我一度生活在京杭大运河边。无论是规模、功用还是作为景观,乃至作为河流的本质意义上,它都堪称我所经见的那些河流的总和,它是我生命中的总和。20余年的写作中,我的小说背景在这条大河的上下游走,开辟出一个纸上的新世界。世界沿着运河像布匹一样在我的想象里展开,它还给了我另一个想象世界的维度,那就是时间。时间是历史,也是文化,还是解决一个个疑问的真相。它与空间一起支撑起一个勘探世界奥秘的坐标。在时空交错的坐标里探寻一条河,我相信我看见的是一个复杂、浩瀚的世界。这条河贯穿南北,盯着一条河看,其实就是纲举目张,在打量一个辽阔而古老的中国。世界以一条河流的长度和结构呈现在我面前。大水汤汤,逆流而上。感谢这条古老的河流,这一次它给我带来了这部《北上》。如果这部小说的确提供了一些新鲜的质素,获得这份以茅盾先生的名字命名的文学褒奖,对我是更大的肯定和激励,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获奖感言】自17岁发表第一篇作品以来,我在文学和戏剧文学的道路上,已经跋涉了40年。这个奖是对我40年奋斗历程的一个肯定,让我满怀激情与喜悦,也充满了焦灼与感奋。我是从散文、小说写作开始,中途转向戏剧文学,最终又回归小说创作的。今天蓦然回首,倍感沧桑与欢欣。我出生的山乡小县镇安,在上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一股文学热潮,青年人几乎个个都在做着热辣辣的文学梦。我就是那时被裹挟进去,40年,再没有停止过丈量、勘测人性与生命温度的脚步。我要感谢我的戏剧,感谢让我阅历了几十年的中国戏曲,感谢生命深度融合了几十年的文艺院团。我在那里做编剧、搞管理,更重要的是经历一种下沉的生活方式。这让我最终在写作《主角》时,有了一种流淌与喷涌的感觉,几乎不需要做任何功课便能信手拈来。我写他们,总感觉是他们中的一个。我个人的写作体验反复告诫自己,必须写最熟悉的生活,写那些呼之欲出、欲罢不能的生命记忆,这个最靠得住。《主角》不是戏剧小舞台的行当主角,而是饱蘸着社会大舞台演进的各色人等。我们都是社会的主角,也都是社会的配角。象征和隐喻不需刻意寻找,它总是在我们目不能及的生活视域,自然而然地使平面景象变得壮阔立体起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一部千年秦腔史,本身就包含着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当它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前,自然会产生出前所未有之战栗、阵痛、持守与蜕变。舞台上的主角之所以堪当主角,就是因为他能坚守别人所不能坚守的,创造别人所不能创造的。主角既是个人的生命高度,也是社会生命价值衡量的温度、厚度与宽度。我要感谢陕西那块厚土,养育了厚重大气的秦文化,也养育了前赴后继、延绵不绝的作家群。我是从那块土地上走出来的作家,面对前贤,我们不能不敬畏他们的高度,并努力承接过他们的衣钵,继续奋力向前!
《应物兄》【授奖词】《应物兄》庞杂、繁复、渊博,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生活与知识、经验与思想、理性与抒情、严肃与欢闹相激荡的独创性小说景观,显示了力图以新的叙事语法把握浩瀚现实的探索精神。李洱对知识者精神状况的省察,体现着深切的家国情怀,最终指向对中国优秀文明传统的认同和礼敬,指向高贵真醇的君子之风。
【获奖感言】文学倾向于描述那些珍贵的时刻:它浓缩着深沉的情感,包含着勇气、责任和护佑,同时它也意味着某种险峻风光。作者和有经验的读者常常都会感动于此。除了与读者共享那样的时刻,写作者还必须诚恳地感谢命运让他与此相遇。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委将如此重要的奖项授予《应物兄》,无疑让我重新回到了那个珍贵的时刻,并让我有机会在此感谢命运的馈赠。2005年春天,我开始写作《应物兄》的时候,我无论如何不可能意识到,它竟然要写13年之久。13年中,我们置身其中的世界发生了太多的变化。我们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我们与各种知识的关系,都处在持续不断地变化之中。所有这些变化,都构成了新的现实,它既是对写作者的召唤,也是对写作者的挑战。一个植根于汉语文学伟大传统中的写作者,必须以自己的方式对此做出回应。对我个人来说,这个回应的结果,便是这本《应物兄》。在这本书中,我写到了一些人和事。他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与他们的相处常常让人百感交集。他们中的那些杰出人物,都以自身活动为中介,试图为我们的未来开辟新的道路。他们浓郁的家国情怀使他们的事迹有如一个寓言,有如史传中的一个章节。感谢各位评委。请允许我把你们的勇气、责任和护佑看成是对汉语文学的美好祝愿。感谢各位嘉宾。让我们一起带着这美好的祝愿,共同去见证汉语文学的险峻风光。在此,我也要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和《收获》杂志社。你们对作家的支持和帮助,从来都是当代文学史上最动人的篇章。
编辑发言;
刘稚(人民文学出版社《应物兄》责编):
《应物兄》获得茅盾文学奖,真替作者李洱高兴。应该说这部作品获奖是实至名归。李洱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专心创作这个作品,这期间他把中短篇写作都停止了,十余年时间没有发表过作品,冒着被读者以及出版和评论界遗忘的风险,默默运行,直到交出自己满意的作品。
在中国当代作家中,实事求是地说,在知识系统的完备、文学史素养的深厚、文学研究的专业性几方面,李洱都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位。《应物兄》是李洱在知识分子题材上长期耕耘、积累和准备的基础上,倾情书写他对历史、现实和知识分子的观察、体认和思考。
《应物兄》是一部现实主义力作,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知识分子知与行的关系,囊括了四十年来中国知识分子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它深刻、善意、微妙地摹写出不同现实环境下人们的生活经历和精神生活。同时,它又将知识分子置于人类广阔的知识场域,呈现出现当代知识分子与源远流长的东西方思想史的对话关系, 小说因此具备了鲜活的现实感和深厚的历史感。与李洱同为六十年代生人,我特别对小说所描绘的“代际图谱”及百年历史中知识分子的在场感深有感触,我们所有人共同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那些失败、付出、艰辛、努力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打下了深深的印记,作者为了他心中的使命感而写作,他描述了我们共同的失落和希望,像是为我们而代言,我想,这就是我向读者推荐阅读《应物兄》的理由。
胡玉萍(人民文学出版社《牵风记》责编):
长篇小说《牵风记》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大家都很高兴。为九旬老作家、老军人,为人民文学出版社,也为作家与编辑二十年间真挚的情谊。
我与徐怀中先生结识于1999年夏季沈阳军区组织的一次笔会,整个活动中,他与夫人的修养、学识、谈吐,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亲相敬,让我对“德高望重”有了深层的理解。回北京不久,为了纪念这次笔会,徐怀中先生设家宴,盛情款待我与沈阳军区创作室李占恒等人,那次聚会中老人家敞开心扉,真诚以待,所表现出的人文情怀令我至今难以忘怀……
那时我知道,徐怀中先生正在构思一部长篇纪实,那是他自己曾经有过的一段经历,是一部对人类社会非常有教益的“战地笔记”。当时我们就约定,此书完成后交由我来编辑。岁月如梭,一晃就是十几年,2012年 三十余万字的《底色》创作完成。这部反战题材的作品以扎实的笔触,对战争之罪进行了严肃的审视,对温暖人性做了真情诉说,由于其厚重的史学与文学价值,于2013年获得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欣喜之余,我们又做了约定,下一步作品仍然由我做编辑,继续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2018年春节我正在国外,得知徐怀中先生新的长篇小说即将完成,刻不容缓,赶紧拨打越洋电话,表示由衷祝贺。徐怀中先生说,完成文稿后,会打印多份,真心征求朋友、学生意见,然后在此基础上斟酌修改。此后,又经过几个月的精打细磨,老人家郑重地将《牵风记》交给了我……《牵风记》获得茅盾文学奖,我要由衷地感谢徐怀中先生对我的信任,感谢对我编辑工作的支持与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