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的那一方(伟大征程--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段吉雄 时间:2018-08-15 点击: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我是读着《诗经》长大的。那时,我还从未走出过干涸的村庄。在大致搞懂这首《蒹葭》的意思后,心里纳闷不已:我心中那女子,伫立在那河水旁。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这写的是我家乡吗?
之所以发出这样的感叹,是因为家乡缺水。奇缺无比。先辈们想尽办法四处寻水,?头,铁锹,钢钎四处征战,但结果都是伤痕累累铩羽而归。甚至用专业的合金钢钻头,在地下百米处几番搜索,也只找出几桶混浊的残留物。他们在寻水中流干了最后一滴汗,带着没能痛痛快快喝一肚子水的遗憾,躺在冒烟的黄土里,把生存挑战留给了下一代。
从有记忆起,全村两千余口人和牲畜吃水仅靠一方露天水塘,每逢下雨就要组织全村劳力修渠,雨水充足时春夏能接上一池,勉强够大半年用度。开放式的水渠从各个山头上纵横而下,水的洁净自然无从保障,但乡亲们顾不得这么多,捞起水中漂着的猪牛粪便和动物尸体后,只当没有看见——干旱的季节,连这样的水也没有。
上学的时候,每年两个假期的任务就是到两三公里之外的邻村去运水。寒冬腊月,凛风吹到脸上刀割一般,但心里还是喜滋滋的,因为可以看到一泓碧波荡漾的大水面,更可以把头扎进水里喝个够。那甜甜的、凉凉的清水,喝得我们胃里直打抖,走起路来肚子里面“咕铛咕铛”作响。站在那冒着寒气的水塘边,我不由得想起《诗经》里的句子。原来书上写的是真的。
但我却又纳闷起来,家乡究竟是在水的哪一方呢?
上世纪80年代末期,国家在贫困山区开始修建人畜饮水池试点,修建水窖——上接天上水,下截地面水,解天然匮乏。我家有幸成为村里四家试点之一,修建了一口方形的深约三米,宽两米的水窖。下雨时,大家蹲在水窖旁边,聆听细水流入水窖的“汩汩”声,像是串断了线的珍珠散入银盘的响动,清脆,悦耳,有摄人魂魄的动感。那不是普通的水滴声,那是激发故乡与命运不屈抗争的铿锵鼓点,有时也让人喉咙痒痒的,总要干咽几下。
试点成功之后,水窖开始在农村大力推广,家境宽裕者率先行动,水窖一度成了富裕的标志。新世纪以来,随着扶持力度的加大,加之“母亲水窖”等社会公益项目,修建水窖会有补贴,基本上不用自己花钱。于是,家家户户都修起了水窖。有的还因地制宜修起旱地水窖,种地缺水的问题也得以解决,故乡也像别处一样全年都能吃上绿油油的菜了。
从村子里走出去的人越来越多,见到的世面也越来越广。他们讨论着别处的河流如何宽广,自来水如何方便。听到这些,母亲说,人们不知足,有水吃就行了,还想用自来水,咱们这儿根本就没有河。那么高的山,水咋过得来?
母亲没读过书,也没见过大世面,她不相信那根细细的水管能穿过崇山峻岭,越过沟涧来到这个世代干旱的地方。父辈们大多也不相信。
2009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试点移民搬迁启动,乡亲们通过电视得到这个消息,都还半信半疑;从丹江口调水到北京?那么远咋去啊?直到附近的亲戚们跑来告知要搬迁的消息后,他们才相信这个事实。他们开始关注这项发生在身边的重大工程,闲暇时都围在电视边,打听着工程的进展,还做着那些难离故土的外迁亲戚的工作:哪里水土都养人!
2014年12月12日,围坐在电视旁边,乡亲们亲眼目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丹江口水库的水一路欢声笑语,咆哮着向北冲去,兴奋之情像是那渠水来到了自家门口。一张张黝黑、干涸的脸上笑靥如花,他们搜肠刮肚想寻找个赞美的词语,但最后发现如同当年四处寻水一样,并没有什么结果。有人带头说:真厉害!于是大家纷纷附和,厉害!太厉害了!
让乡亲们真真正正感受到厉害的是我们村里真正通上自来水的那一天。母亲打来电话兴奋地说,咱们这儿也吃上自来水了!通过电波我仿佛都能看到母亲那手舞足蹈的样子,随后,手机里传来人们嘈杂的说话声和笑声,便掉线了。急于想求证自来水是从何处引过来的,我赶回家乡。看到每家每户门前伫立着白色的水管和银色的水龙头,它们高傲地昂着头,俯视着村庄的一切。
欢快的水流冲击着地面,溅起的水花形成一个巨大的笑脸,饱经沧桑,幸福满足。母亲满脸笑容地洗着刚从地里摘回的青菜,回应着我的话:国家都能把水从丹江口调到北京,咱们这点距离根本不算啥。
不远处的学校,传来孩子们整齐的读书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在水一方,曾经是乡亲们朝思暮想的梦境。而如今,这个梦终于实现。
这写的是我家乡吗?
之所以发出这样的感叹,是因为家乡缺水。奇缺无比。先辈们想尽办法四处寻水,?头,铁锹,钢钎四处征战,但结果都是伤痕累累铩羽而归。甚至用专业的合金钢钻头,在地下百米处几番搜索,也只找出几桶混浊的残留物。他们在寻水中流干了最后一滴汗,带着没能痛痛快快喝一肚子水的遗憾,躺在冒烟的黄土里,把生存挑战留给了下一代。
从有记忆起,全村两千余口人和牲畜吃水仅靠一方露天水塘,每逢下雨就要组织全村劳力修渠,雨水充足时春夏能接上一池,勉强够大半年用度。开放式的水渠从各个山头上纵横而下,水的洁净自然无从保障,但乡亲们顾不得这么多,捞起水中漂着的猪牛粪便和动物尸体后,只当没有看见——干旱的季节,连这样的水也没有。
上学的时候,每年两个假期的任务就是到两三公里之外的邻村去运水。寒冬腊月,凛风吹到脸上刀割一般,但心里还是喜滋滋的,因为可以看到一泓碧波荡漾的大水面,更可以把头扎进水里喝个够。那甜甜的、凉凉的清水,喝得我们胃里直打抖,走起路来肚子里面“咕铛咕铛”作响。站在那冒着寒气的水塘边,我不由得想起《诗经》里的句子。原来书上写的是真的。
但我却又纳闷起来,家乡究竟是在水的哪一方呢?
上世纪80年代末期,国家在贫困山区开始修建人畜饮水池试点,修建水窖——上接天上水,下截地面水,解天然匮乏。我家有幸成为村里四家试点之一,修建了一口方形的深约三米,宽两米的水窖。下雨时,大家蹲在水窖旁边,聆听细水流入水窖的“汩汩”声,像是串断了线的珍珠散入银盘的响动,清脆,悦耳,有摄人魂魄的动感。那不是普通的水滴声,那是激发故乡与命运不屈抗争的铿锵鼓点,有时也让人喉咙痒痒的,总要干咽几下。
试点成功之后,水窖开始在农村大力推广,家境宽裕者率先行动,水窖一度成了富裕的标志。新世纪以来,随着扶持力度的加大,加之“母亲水窖”等社会公益项目,修建水窖会有补贴,基本上不用自己花钱。于是,家家户户都修起了水窖。有的还因地制宜修起旱地水窖,种地缺水的问题也得以解决,故乡也像别处一样全年都能吃上绿油油的菜了。
从村子里走出去的人越来越多,见到的世面也越来越广。他们讨论着别处的河流如何宽广,自来水如何方便。听到这些,母亲说,人们不知足,有水吃就行了,还想用自来水,咱们这儿根本就没有河。那么高的山,水咋过得来?
母亲没读过书,也没见过大世面,她不相信那根细细的水管能穿过崇山峻岭,越过沟涧来到这个世代干旱的地方。父辈们大多也不相信。
2009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试点移民搬迁启动,乡亲们通过电视得到这个消息,都还半信半疑;从丹江口调水到北京?那么远咋去啊?直到附近的亲戚们跑来告知要搬迁的消息后,他们才相信这个事实。他们开始关注这项发生在身边的重大工程,闲暇时都围在电视边,打听着工程的进展,还做着那些难离故土的外迁亲戚的工作:哪里水土都养人!
2014年12月12日,围坐在电视旁边,乡亲们亲眼目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丹江口水库的水一路欢声笑语,咆哮着向北冲去,兴奋之情像是那渠水来到了自家门口。一张张黝黑、干涸的脸上笑靥如花,他们搜肠刮肚想寻找个赞美的词语,但最后发现如同当年四处寻水一样,并没有什么结果。有人带头说:真厉害!于是大家纷纷附和,厉害!太厉害了!
让乡亲们真真正正感受到厉害的是我们村里真正通上自来水的那一天。母亲打来电话兴奋地说,咱们这儿也吃上自来水了!通过电波我仿佛都能看到母亲那手舞足蹈的样子,随后,手机里传来人们嘈杂的说话声和笑声,便掉线了。急于想求证自来水是从何处引过来的,我赶回家乡。看到每家每户门前伫立着白色的水管和银色的水龙头,它们高傲地昂着头,俯视着村庄的一切。
欢快的水流冲击着地面,溅起的水花形成一个巨大的笑脸,饱经沧桑,幸福满足。母亲满脸笑容地洗着刚从地里摘回的青菜,回应着我的话:国家都能把水从丹江口调到北京,咱们这点距离根本不算啥。
不远处的学校,传来孩子们整齐的读书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在水一方,曾经是乡亲们朝思暮想的梦境。而如今,这个梦终于实现。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致敬郑振铎先生文化传承事业
生如夏花 郑振铎先生文化传承专题文献展 为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致敬...今天,纪念这场伟大胜利!
1945年9月2日 泊于东京湾的密苏里号战列舰上在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在投降...阔步新征程 夺取新胜利——写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之际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的一声枪响,宣告了一支共产党独立领导下的新型人民...有知青推荐:翁德坤同志的这篇文章:知青上山下乡是社会主义建设
知青推荐:翁德坤同志的这篇文 章 : 知青上山下乡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伟大...永唱《东方红》奋进新征程
为了深切缅怀和歌颂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对毛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