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塔人

来源:来源:《艰难岁月 坚毅青春》征 作者:作者:郁昇耀 时间:2015-08-11 点击:

 

 
 

 

这事距今已40个年头了,说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新疆建设兵团农五师八十三团十连上海知青顾文辉领命挂帅建造水塔的故事。

1975年3月,春耕大忙季节到来之际,一件与春耕似乎无关的事,困扰着十连党支部。

原来连队唯一的生活水源,是十年前连队建立时开挖的一口水井,位于连部东南方700米远处。平时职工用扁担挑水,食堂用牛车载铁皮水箱拉水,一天得拉10来趟。一到冬季,井台结冰打滑,经常有人滑倒。随着连队人口增加以及养殖业、畜牧业、副业等的发展,用水量越来越大,井台边经常出现排长龙的景象。

为解决用水问题,党支部多次召开支委会讨论此事。十连是建在盐碱滩上的连队,在连部周围另挖新井,盐碱味重,苦涩难咽,不利于健康。

时任十连指导员兼党支部书记的叫杨银才,是1965年转业的四川藉军人,一个响当当的壮年汉子,也是一个是很有魄力的好书记。经过支委会几次讨论,杨书记最终拍板,作出了两项决定:一、连队自筹资金,自己动手建造水塔一座,以解决连队用水问题;二、水塔建造任务交给副业排,由排长顾文辉任总指挥具体负责。这既是一件惠及每家每户、每个职工的好事、实事,又是一个长远之计,得到全连职工的一致拥护。

为何要把建造水塔的任务交给副业排,并由不足而立之年的顾文辉挂帅呢?其中有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副业排下辖副业、基建和木工三个班,后二者是建造水塔的“对口”力量,因而副业排责无旁贷;

二是当时由农业生产连队自行设计、建造水塔尚属首创,祘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程,必须由文化程度较高、能设计图纸至少也要能看懂图纸的人来担纲。当时十连有来自上海、天津等地的知青44名,但大部分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唯有上海知青顾文辉鹤立鸡群,是1963年高中毕业生;

三是时年29岁的顾文辉,在担任副业排排长的一年时间里,成绩斐然。他善于开动脑筋,勇于实践,带领副业班在原有扎高粱扫把、烧高粱酒、做豆腐的基础上增加了压挂面、压豆腐干、做麦芽饴糖等项目,扩大了副业经营的项目和规模,而且烧的高粱酒、扎的高粱扫把是八十三团最好的,为此团场曾在十连召开副业经营现场会,推广经验。

基于以上原因,建造水塔的重任落在副业排是顺理成章的事,杨书记亲自点将由顾文辉挂帅。命令下达后,容不得顾文辉有过多的考虑,他只说两个字“好吧”,便接受了任务。因为这是死命令,不可推辞,也不能讨价还价。

接受任务之际,顾文辉的脑海中还是一片空白,因为从来没有接触过水塔,不知从何处着手。

经认真思考,顾文辉决定先找资料。当时八十三团还没有民用水塔,团场里没有现成的资料可供参考。精河、博乐的大小书店他都跑遍了,也没有找到任何与水塔相关的资料。于是他直奔乌鲁木齐。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乌市一家新华书店里,他终于觅得了一本《农村自来水》,高兴得如获至宝。顾文辉根据书中有关水塔建造的介绍资料,结合十连的实际,认真设计水塔草图和图纸。但毕竟不是科班出身,图纸反反复复修改了十几次,足足化了半个月的时间,才完成水塔的直面图、侧面图、剖面图及管线施工图。顾文辉拿着这些图纸向党支部及连领导作详细汇报,在得到连支部批准后,连施工预算都未来得及做,便带领基建班、木工班等的十几个弟兄,开始紧张施工了。

水塔建在距水井5米处,为砖混结构(含钢筋),50墙体,总高达13米,呈圆筒型。建筑结构包括:基座(直径5米)、塔台(高8米)、水箱(高4米,容积21立方米)、塔顶(高1米,直径3.5米)、进水管、出水管、溢流管、抽水泵、电闸、地下引水管、防冻层、出水笼头等,似乎并不复杂。但具体施工时遇到的困难却不少。

首先遇到的麻烦是:因未做施工预算,水塔的造价不详,砖块、钢材、水泥等主要建材的用量也没有准数,只能边买边用,边用边算,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和数据,好在最终并未浪费建筑材料。

其次是管道连接:从水箱出水管送到连队食堂及职工用水点全长650米,采用的是直径10公分的无毒厚塑管,每根长6米。管道连接时,当初的设计是采用金属连接件,并需用丝锥、绞板绞出螺纹,工序都是手工操作,不仅速度慢,而且质量得不到保证。后经请教他人,找到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把柴油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把水管的一端浸入加热的柴油中,待水管软化热胀时迅速取出,随即插入与水管同直径的扩孔模具,待水管冷却硬化后,拔出扩孔模具,一根具有“公”“母”大小头的水管便制作完成了。安装时只要把水管“母”头上的油污洗净,内壁抹上胶水,再把另一根水管的“公”头插入,两根水管便连成一体了。这项工艺的引进,使水管的连接速度既快又有质量保障。不过,加热柴油易引发火灾,存在一定的风险,必须严格控制油温。为安全起见,除制定安全措施,配备灭火器外,顾文辉和基建班班长骆鹏俩人亲自操作,严格把关。

最后也是难度最大的工程是安装水箱:水箱是由团机修厂用卷钢板焊接而成的圆筒体,底部直径3米,高3米,容积达21立方米。在没有吊车、没有卷扬机等吊装设备的团场里,要把这个庞然大物抬到8米高,放到塔台上,谈何容易?为此,顾文辉带人到团机修厂虚心求教,看到该厂车间里用吊葫芦来吊装车床等设备,即把手动吊葫芦,安装在一个可以移动的平板支架上,便能吊装相对笨重的设备。顾文辉从中得到启示,决定用土办法来吊装水塔。在连党支部的支持下,木工班用钻天杨做了一副高达12米、宽3.5米的土龙门架,龙门架下方连接可平置水箱的大爬犁,并加以固定,而在龙门架上方横梁上安装两个吊葫芦。这样两个吊葫芦交替使用,可使水箱能平稳地升至指定高度。为确保水箱起吊移动时的稳定性,动用了两台东方红履带拖拉机,分别用钢丝绳牵引爬犁的两侧,当水箱移升到塔台上方的中央时,对准位置后,再慢慢地降下放在塔台上,至此大功基本告成。剩余的工程是继续砌墙体、封塔顶,以及按管线施工图挖沟、埋管等难度不大的工程。值得一提的是,在挖沟埋管时,全连男女老少齐上阵,场面十分壮观,至今令人难忘。

经过近半年的精心施工,1975年10月,八十三团首创的一座民用水塔,在十连竣工并交付使用。水塔的建成,让十连人告别了人挑牛拉远途取水的时代,水源直通食堂、副业工房,在住宅区中心位置还设有集中供水处,居民从供水处取水比过去不知方便了多少倍。因水塔有防冻层及回水功能,冬天也可保证供水。

顾文辉带领副业排建造水塔成功,当年被十连评为1975年度先进工作者。连党支部还给他颁发题有“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八个大字的荣誉证书一份。

水塔远看酷似碉堡,故有人戏称它为“土碉堡”。“土碉堡”虽土,但绝非豆腐渣工程,历经三、四十年风风雨雨的考验,至今仍屹立在十连。不过,进入新世纪(21世纪)后,兵团实施危旧住房改造工程,使团场职工的住房条件大为改善。十连的职工们也纷纷从土坯房搬出,住进了楼房。因“土碉堡”高度不够,水压不大,自来水不能供应到楼房的中、高层。于是在原水塔旁建起一座新水塔,功能自然比“土碉堡”要先进。“土碉堡”工作三十多年后,终于从供水岗位上退了下来,但人们也不愿去拆除它,因为它是十连的标志;它见证当年以杨银才为书记的十连党支部,实实在在地为十连职工群众办了件好事;它见证当年上海知青顾文辉同志,发挥聪明才智,克服重重困难,带领基建班、木工班等弟兄,建造水塔的全过程;是啊,“土碉堡”似一座丰碑,告诫着十连后来人:“喝上自来水,不忘建塔人!”

 

(作者系原新疆兵团农五师八十三团上海知青)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我们一起走过伤痕
    下一篇:日本“芷江受降”现场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