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黎河拾沉【2017版】(13)

来源:龙马精神 作者:陈伦修 时间:2018-06-17 点击:

      48、天边飘来故乡的云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天边飘来故乡的云”,一个等待已久的鼓舞人心的时刻终于来到了。

      1978年的12月底党中央在解决了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同时,同意在全国各地的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有条件的返回原地。

  1979年春节前,我收到了返城的通知。

  我到联盟大队向黄书记告别。这位正直善良的老书记像送自己的孩子出远门一样,特意在大队部安排了一顿丰盛的酒菜,为我送行。黄书记知道上海的木材紧张,饭后让会计挑了一段上好的杉木破成板给我带回家。与黄书记在一起这么多年,我连一盒烟都没送过给他,这次我要走了,把身边还有的两盒上海烟盒两块上海的肥皂送给他,也表示对黄书记对我关心照顾的一点感谢之情。

  从大队出来我又来到石泉向才福和根俚的母亲告别。分别时,两位老人依依不舍的一直把我送到家门的石阶下,两位慈祥的老人挥手之间的音容笑貌,至今还深深的在我的记忆中。我挨家挨户的向曾经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告别,感谢他们在石泉为我所提供的一切,也请他们原谅我在教学中不尽人意的每个点点滴滴。

  农历腊月廿六,离开大年卅还有四天了,芦家和九源的乡亲们,家家户户都在准备着过节,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为了感谢芦家和九源的父老乡亲这十年来的涌泉之恩,我请来了公社的电影放映队,为大家放了两部电影,也算是一次电影招待会来答谢芦家和九源的父老乡亲吧。电影开始前,我好想跟大家说上几句感谢的话。可是,面对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我一句话也说不上来。要想说的太多太多,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很晚了,我来到小木匠家,和小木匠在他家厨房的灶前烤火抽着烟。谁也不知道说什么好,默默的坐了很久。我把我唯一的一件的确良卡其中山装和一些书送给他,留作纪念。毕竟我们在一起相处了十年。

  村上的一些妇女们一大早都来到我的知青屋,为我送行。他们手里都捧着竹簸箕,装着好些黄豆、花生之类的自己种的土产,把我的行李包装了满满的三大包。乡亲们没有更多的告别,只是很真诚的说“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带回家给爸爸妈妈尝尝”“有空再来黎川偎(玩)”。面对九源的这些朝夕相处的乡亲们,我不知说什么感谢的话来表达那一刻的感激之情。房东“腰伟”、荷花夫妇把我叫到家中的厨房,打开锅盖,把一碗刚蒸熟的子鸡放在我面前,要看着我吃下。我执意不肯,却无法推卸,只有从命。那一刻,我的眼泪终于止不住的流了下来。十年来,他们象对自己的亲人一样关心和帮助我的点点滴滴涌现眼前。黎滩河水深千尺,不及乡亲人送我情啊。

  拖拉机载着我和我的行李,沿着当年的路向县城开去。山上当年我们种下的杉树苗已经露出了高大的躯干;路两边枯萎的映山红在风中摇摆着枝丫,它们都和我一样,等待着一个新的春天的来临。

  节日前夕的古县城,在冬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的古朴。我再一次漫步老街,向“闽赣苏维埃政府旧址”告别;向明代的木街楼告别;向街道两边的古青石板路告别;向黎川告别。

  我重新把这条古镇的明清老街又慢慢的走了一遍。古巷的青石路依旧;老街的木楼依旧;廊桥的风姿依旧······。血红的夕阳下,在这条红土铺就的路上留下了我长长的影子。

  我终于登上了回家的列车,呼啸着向着上海奔驰而去。车窗前迷茫的我,不知是兴奋和激动还是留恋和惜别,酸楚的泪水在眼眶里久久滚动着。

  “踏着沉重的脚步,
  归故乡的路是那么漫长,
  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
  吹来故乡泥土的芬芳,
  ……。”
 
  我终于在离别十年后的1979年春节前回到了父母身边,结束了在江西黎川插队落户的日子。
 
  除夕的夜晚,烟花和爆竹响彻上海的夜空。
 
  一朵朵祥云在头顶上飘过……。
 
陈伦修
 
2008年三月完稿于上海
2017年八月修改于上海


      水调歌头·红土情结
 
      吾离别黎川三十年,十年插队斯土。辛酸苦辣甜,诸味皆尝。乡人对吾恩重,没齿不忘。十一长假,受乡情所驱,只身寻探故土旧友。有感于此。
 
      回首昔蹉跎,天命仍彷徨。
      红土情节未了,重回小村庄。
      青草溪边牛犊,竹林梯田依旧,何处寻小芳。残荷塘中蛙,又闻稻谷香。
 
      共患难,同食寝,勿能忘。
      一池清泉作镜,同伴皆鬓霜。
      乡音浓浓未改,情真切切还诉,欲说泪成行。热血注青山,爱怨两迷茫!

2000年秋于黎川

2005年春摄于黎川横港古桥
1969年三月插队于江西的九源上海知青相聚上海
原黎川东风公社十里大队、联盟大队部分知青在上海的合影

      49、后记《描红记》
 
      新年春早伴晨钟,忽见立石别样红。

      2005年重回黎川至今又十二年过去了,我们在乡间小路上立的那块刻石也成了我们想念黎川的一个标志和拾沉黎河的一个标志。

      2017年农历丁酉鸡年春节,网友丁艳在个黎川的官方文化网《黎川发布》上发了一篇前几年我重访黎川的散记。好感动,返城已近四十年了,黎川人民还把我们这些上海知青当作亲人。阅完后,图文中的那块‘’青春永驻‘’石斑驳的画面引发了我为石上文字重新描红一下的愿望。我把这个愿望通过微信告诉丁艳,几分钟就得到了丁艳这位从未谋面的青年作家的允诺:‘’后天就办。‘’
新年中的第一个望外的惊喜。

      本以为,大过年的,丁艳只是个随口的承诺。不想大年初九(黎川还在新年的狂欢之中)的上午,就收到了丁艳带着她的好友:艺术家冯忠先生和摄影家邓少洲先生,在春寒料俏的风中锄草整地、挥.笔描字的画面。

      一股暖流在心中涌动,满腔心潮在胸中泛起。几个不曾谋面的陌人,为了一块尘封已旧的石头,驱车描红,仅仅是为了让石上的文字重现起色吗?

      如同把珍藏托付给挚爱;如同把宝石交给亲朋。

      上海与这座小小的古城相隔千里,我在黄浦江的这头,他们在黎滩河的那头,现代科技的微信把我们紧紧地联接在了一起。整个上午,我都在想像着他们在风中工作的艰辛。

      随着一个个影像的不断传来,我也在想像:他们在一笔一画的描写中,会跟随着我的思绪回到那春种秋收的梯田吗?会跟随着我的思绪回到那破旧不堪的屋舍吗?会跟随我的思绪回到那彻夜烧窑的炉边吗?会跟随着我的思绪回到那月下与村姑们的嬉笑中吗••••••?

       丁艳还在不断的把画面实时的传递过来:冯、邓两位大师几乎是匍匐在地的完成了最后的那排人名小字。

      这是十几个上海知青和黎川知青的名字。在名字的上面有一行‘’纪念一九六九年~一九七九年我们在这里的难忘岁月‘’的标注。一遍又一遍的读着每个人的名字,一遍又一遍的再现着每个人的笑脸。在那个艰难而苦涩的十年中,我们的坚韧与卓绝,我们的乐观与奋发,我们在逆境中的情同手足,此刻,再一次深深的打动着滿头华发的我,乃至老泪盈眶不能自己。

      几乎与丁艳老师的微信同步,我把每幅照片一一发给知青的群。大家在点赞与感激黎川网友的同时,也纷纷表达了对黎川人民的怀念与对青春永驻的无限感慨。这个新年的正月,真的在人们的心中掀起了滚滚春潮。

      黎川这个上海知青们第二故乡的父老乡亲们真的没有把我们忘记。一次三个后生在风中为一块石头艰辛的点缀,即是一次让两地友情的延续,又是一次为往事的拾沉;即是一次网约承诺的践言,又是一次为青春的祭奠。

      祝黎川这座古镇更加焕发青春容颜。

      愿一代知青的难忘岁月青春永驻。

      再一次感谢黎川。

      再一次感谢黎川的网友们。
 
2017年八月于上海
 

      (全文完)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连载:黎河拾沉【2017版】(12)
    下一篇:连载1:中苏边境老知青们的故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