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知青运动”,“知青历史与文化研究”的看法
来源:上海知青网 作者:顾锡明 时间:2015-08-04 点击:
我对当前“知青运动”,“知青历史与文化研究”的粗浅看法与意见。
一、概念偏差。
何为“知青”?什么年代才有“知青”这个专用名词?因为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传达了毛主席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全国各地立即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插队落户运动,并且出现了68、69、70届初高中毕业生“上山下乡一片红”的高潮。直至1978年12月10日《国务院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出台,大规模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收尾,返城高峰显现。
“知青”是这个阶段生产的专用名词。那时,停工停课闹革命的风潮正起,工厂基本不招工,高考停止大学不招生。城市青年毕业生就学就业,出现阶段性的困难。那个年代,除了成批的到边远地区插队落户的,还有被各地建设兵团、国营农场招收的,投亲靠友下乡的。也有家里已有两个下乡而照顾留城的,因病因残因独留城的。这些留城的很少有称他们为“知青”。可见“知青”这个专用词的内涵并不是很大的。所以“知青运动有三、四十年历史”的说法,十分牵强附会,不符合那个时代的真实。
如果一定要把带有戍边务农的新疆、黑龙江、云南建设兵团等,以及1958年高小毕业不留天津回农村的邢燕子,以及1964年放弃北大深造回乡务农的董加耕,都看成是“知青运动”的历史组成部分,那只能说是滑稽的“拉郎配”。当然,对这些人上山下乡、插队落户或者参加建设兵团的相关政策有无失误,不在议题之中。
二、命题偏差。
把“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简称为“知青运动”,并把其捆绑在“文革运动”之中,是极不严肃、求实的。文革真正进入学校是1968年8月18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第一次接见革命师生和红卫兵以后,扫四旧、大字报、忠字舞、打倒牛鬼蛇神的运动中,出现了造反派、保皇派和逍遥派。让学生群众参加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起因和后果,不在议题之中。把“红卫兵运动”和“文革运动”联系在一起,还事出有因(请注意那时还没有“知青”这个约定俗成的称谓)。但是,把在一年以后发生的城市知识青年到上山下乡,称为“知青运动”,和“文革运动”捆绑在一起,并贴在政治斗争的标签,是十分可笑的。是城里造反派知青到农村去“运动”了吗?要知道:上山下乡的知青如有打砸抢行为的,即使在农村也别指望可以被招工、参军和报考工农兵大学的。把主要解决城市毕业生就业问题,无限提升它的政治属性,毫无意义。因为,它仅仅是大环境中的一个社会现象。就像支援大小三线建设,援疆援藏等大规模人口流动一样。而且,这种上山下乡、政府补贴、时间不长的人口流动,弊多利少,实为权宜之计,毫无复制必要。
三、研究目的与方向偏差。
如何研究所谓的“知青运动”和“知青历史文化”?前面已述,没有组织、理论、纲领、行动、口号和目的,谈何“知青运动”和“知青历史文化”,为什么要“被运动”、“被历史文化”呢?天晓得!应该好好研究的是:
1,为什么城市知青自觉不自觉地响应号召,把城市户口迁到边远农村去。他们受新中国教育而形成的“自由的”或“自为的”,服从国家要求,和祖国同甘共苦的精神,一定要抽出“伤痕”,不加以肯定吗?当年他们只是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呐。
2,他们在农村大都务农几年,干农活、交农友。又在当地从教、从业、从政,把有益的知识服务农村。而后,又走向四面八方。即使返城,失去了年龄优势,被减员增效、下岗分流,仍毅然走街串巷、摆摊设店,扶老携幼,艰苦前行。这些不应该好好研究,加以肯定弘扬吗?更无须说机遇与勤奋,“知青”中还涌现出一批各行各业的佼佼者。
3,“知青”,那个年代以后同样有初中高中知识青年,但决无自称他称“知青”的。一代知青,能否在承上启下之中,作出有益的贡献,应该好好研究研究。那个年代的口号是: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现在是:到北京去、到上海去、到广州去,到最繁华最挣钱的地方去!在西方的个人至上的所谓“普世价值观”风行,阶值观多样化迷惑,背离党的宗旨贪官污吏前仆后继,传统与信仰极易迷失的当下,知青一代应该在承上启下中有所作为,在传承中华文明和新中国优良传统中有所作为,在夕阳与晚霞时分扶老携幼的表率中有所作为,在传承与创新中有所作为。并在老去的路上,得到应有的精神慰籍和社会帮助中,贡献一抹斜阳、一片绿荫。
一、概念偏差。
何为“知青”?什么年代才有“知青”这个专用名词?因为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传达了毛主席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全国各地立即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插队落户运动,并且出现了68、69、70届初高中毕业生“上山下乡一片红”的高潮。直至1978年12月10日《国务院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出台,大规模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收尾,返城高峰显现。
“知青”是这个阶段生产的专用名词。那时,停工停课闹革命的风潮正起,工厂基本不招工,高考停止大学不招生。城市青年毕业生就学就业,出现阶段性的困难。那个年代,除了成批的到边远地区插队落户的,还有被各地建设兵团、国营农场招收的,投亲靠友下乡的。也有家里已有两个下乡而照顾留城的,因病因残因独留城的。这些留城的很少有称他们为“知青”。可见“知青”这个专用词的内涵并不是很大的。所以“知青运动有三、四十年历史”的说法,十分牵强附会,不符合那个时代的真实。
如果一定要把带有戍边务农的新疆、黑龙江、云南建设兵团等,以及1958年高小毕业不留天津回农村的邢燕子,以及1964年放弃北大深造回乡务农的董加耕,都看成是“知青运动”的历史组成部分,那只能说是滑稽的“拉郎配”。当然,对这些人上山下乡、插队落户或者参加建设兵团的相关政策有无失误,不在议题之中。
二、命题偏差。
把“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简称为“知青运动”,并把其捆绑在“文革运动”之中,是极不严肃、求实的。文革真正进入学校是1968年8月18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第一次接见革命师生和红卫兵以后,扫四旧、大字报、忠字舞、打倒牛鬼蛇神的运动中,出现了造反派、保皇派和逍遥派。让学生群众参加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起因和后果,不在议题之中。把“红卫兵运动”和“文革运动”联系在一起,还事出有因(请注意那时还没有“知青”这个约定俗成的称谓)。但是,把在一年以后发生的城市知识青年到上山下乡,称为“知青运动”,和“文革运动”捆绑在一起,并贴在政治斗争的标签,是十分可笑的。是城里造反派知青到农村去“运动”了吗?要知道:上山下乡的知青如有打砸抢行为的,即使在农村也别指望可以被招工、参军和报考工农兵大学的。把主要解决城市毕业生就业问题,无限提升它的政治属性,毫无意义。因为,它仅仅是大环境中的一个社会现象。就像支援大小三线建设,援疆援藏等大规模人口流动一样。而且,这种上山下乡、政府补贴、时间不长的人口流动,弊多利少,实为权宜之计,毫无复制必要。
三、研究目的与方向偏差。
如何研究所谓的“知青运动”和“知青历史文化”?前面已述,没有组织、理论、纲领、行动、口号和目的,谈何“知青运动”和“知青历史文化”,为什么要“被运动”、“被历史文化”呢?天晓得!应该好好研究的是:
1,为什么城市知青自觉不自觉地响应号召,把城市户口迁到边远农村去。他们受新中国教育而形成的“自由的”或“自为的”,服从国家要求,和祖国同甘共苦的精神,一定要抽出“伤痕”,不加以肯定吗?当年他们只是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呐。
2,他们在农村大都务农几年,干农活、交农友。又在当地从教、从业、从政,把有益的知识服务农村。而后,又走向四面八方。即使返城,失去了年龄优势,被减员增效、下岗分流,仍毅然走街串巷、摆摊设店,扶老携幼,艰苦前行。这些不应该好好研究,加以肯定弘扬吗?更无须说机遇与勤奋,“知青”中还涌现出一批各行各业的佼佼者。
3,“知青”,那个年代以后同样有初中高中知识青年,但决无自称他称“知青”的。一代知青,能否在承上启下之中,作出有益的贡献,应该好好研究研究。那个年代的口号是: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现在是:到北京去、到上海去、到广州去,到最繁华最挣钱的地方去!在西方的个人至上的所谓“普世价值观”风行,阶值观多样化迷惑,背离党的宗旨贪官污吏前仆后继,传统与信仰极易迷失的当下,知青一代应该在承上启下中有所作为,在传承中华文明和新中国优良传统中有所作为,在夕阳与晚霞时分扶老携幼的表率中有所作为,在传承与创新中有所作为。并在老去的路上,得到应有的精神慰籍和社会帮助中,贡献一抹斜阳、一片绿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