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城前的生死三十天

来源:来源:《艰难岁月 坚毅青春》征 作者:萧毅 时间:2015-08-01 点击:

2015-07-31 知青征文 

1979年初,已是我远离上海下乡和参军的第十一个年头,中越边境形势日趋紧张。1月底,我所在部队从东北奉命入关,远征千里,赴西南边境驻防并准备参战。当兵的知青们在私下议论纷纷,有的说:“如果真的打起仗来,反正豁出去了,立了功,说不定还能照顾回城呢。”也有的说:“万一受了伤或落下个残废,干脆连病退也不用搞了。”……我心里嘀咕:“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部队进入云南境内,一路上都是成群结队的知青,他们带着大包小包,不顾一切地爬车回家。中央对知青回城的政策已经松动,各地知青也纷纷回城。我们这些仍在部队当兵的知青,心里都痒痒的,我心中也燃起了回上海的希望之火。

两军在边境线上对峙,越军的小股部队经常窜到了我境内,袭击驻军和骚扰边民,入侵和蚕蚀我国领土。在这两军对决的生死瞬间,尽管部队知青兵们期盼回城、归心似箭,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大战在即,大家都搁起了返城念想。

2月17日早晨,自卫反击战打响了。部队在炮兵和舟桥兵的协同作战下,强渡红河。越军狂轰乱炸的炮弹落在河面上,激起了一串串高高的水柱。勇士们驾驶冲锋舟,冒着炮火和弹雨向对岸飞驰。炮兵也向河对岸猛烈轰击,摧毁了越军的滩头阵地。我先头部队强行登岸,抢占了滩头。舟桥兵迅速搭建浮筒码头,汽艇牵引着铁舟飞快地在河中集结,迅速架起浮桥连接两岸。坦克、炮车和步兵等大部队从舟桥上跨过了红河。

在挺进中,部队遭到了顽固抵抗。倾泻的子弹就像雨点一样川流不息,纷飞的炮弹好似冰雹一样从天而降,大地如同遭遇地震一样剧烈颤抖。双方反复争夺前沿阵地,我方冲了上去,对方反扑过来,被打下去,又反扑上来。每前进1米,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可谓寸土必争,伤亡惨重。密集的火力像一片火把,吞噬着我军官兵的生命,我身边的好些战友负伤和阵亡了。

中越边境地处丛山密林,越军善于山地和夜间等游击战,并在两国边界地带及山林埋下了不少地雷和竹子尖桩,又有美苏的一些红外夜视仪等先进武器装备,使我军吃了不少亏。在行军途中,部队遇到越方不少逃难的村民,主要是些妇女和孩子,就把这些人收留在难民营里。没想到深更半夜,混在难民中怀抱婴儿的“村妇”,竟然掏出藏在婴儿襁褓中的手雷和手榴弹投扔,偷袭我军营。爆炸声惊醒了睡梦中的官兵,发现一些帐篷正在燃烧,一些战友已倒在血泊中。

我军攻克老街、同登和高平后,直捣谅山。我军猛烈的炮火,把越军把守的山头阵地削去了一层。在炮兵的掩护下,步兵发起冲锋强攻山头。突然,山上的一些石洞和地堡中冒出了一串串火舌,密集的子弹漫天飞舞,像雨点般向突击部队倾泻,不少战士纷纷倒下了。越军的指挥部和部队都藏在山洞及坑道里,工事坚固、火力密集、负隅顽抗。因攻打不下来,为减少伤亡,我军只好调集大量的TNT炸药,炸塌和摧毁了山包及防御工事。3月4日,在隆隆的炮声中,我军攻下了谅山,顺利完成“敲山震虎”的威慑任务,实现了其战略目标。

3月16日,我军全部撤回,历时一个月。参加这场自卫反击战的部队知青兵,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有的回到了城里,有的留在了部队,还有的永远留在了那片土地上。而我部阵亡的指战员中,就有入伍前是知青的,有位知青父母都是军人,当母亲得知儿子阵亡的消息时,不禁失声痛哭,身为师长的父亲却对她大声劝说:“别哭了!我们军人流血不流泪!”

这些在返城前夜牺牲的知青战友,眼看快要回家了,却离开了我们,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履行了军人的圣神职责。往昔的知青战友聚首时,回顾当年共同生活和战斗的情景,炮火和生死中建立的感情,才是最真挚的,也是活着回城的我们心中永远的痛。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 忆老杨
    下一篇:那时的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