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父母决裂的北大留美硕士,为何没学会自我修正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封寿炎 时间:2018-02-02 点击:


      日前,北大留美硕士王猛(化名)迅速成为“网红”。这位履历光鲜的高材生无法忍受父母的“肆意操控和炫耀”,在经历一系列冲突后与父母决裂。他写下15000字的长文,痛陈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过度关爱”给自己造成的压抑和痛苦。

  细细阅读王猛写下的控诉长文,笔者心里充满疑惑。帮助孩子选择衣服和学校、干预孩子的社交圈、拜托亲戚朋友照顾出远门读书的孩子,举凡种种,不都是“中国式家长”的通行做法吗?如果儿子以“状元”身份考上北京大学,又有几个中国妈妈能沉得住气,不向别人炫耀一番呢?然而,这些父母眼里“鸡毛蒜皮”的小事,却成了王猛无穷痛苦的根源,使他深受精神创伤,最终导致与父母决裂。

  如果仅从王猛所写的长文来判断,他的父母算是比较强势,管得也比较多的。但如果放在“中国式父母”这个群体里去衡量,这对父母的表现顶多也就处于中上位置,远没有突破“正常”范畴。因为这些事情就与父母决裂,笔者实在看不出王猛的逻辑何在。王猛过度敏感和偏执的性格、情感缺陷问题,似乎比父母管得太多、关爱过度的问题更严重。

  有社会研究学者发现,“与父母关系处理不好”已成为很多80后、90后、00后孩子的重要困扰。大约从80后这一代人开始,中国进入近40年的少子化和独子化阶段。在规模迅速变小的核心家庭里,亲子关系比以往更紧密。同时,中国家庭还经历了“重心下移”的过程。在传统的中国家庭里,辈份最高者往往是家庭的重心。但现在由于经济结构和社会文化的变迁,长辈逐渐离开重心位置,辈份最小的孩子取而代之,成为家中的“小太阳”,甚至是几代人“爱的焦点”。

  受限于传统和根深蒂固的社会文化,“中国式父母”很少尊重孩子的主体性和独立性,越俎代庖、包办一切是常态。与此相对应,父母要求孩子乖巧、顺从、听话。如果孩子不遵从父母意志,两代人之间很容易爆发矛盾冲突。

  成长于一个物质充裕、信息发达、自由宽松的时代,1980年代以后出生的群体个性鲜明,更加渴望主体性和独立性身份,更加需要自由空间去展现自己,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千千万万的“王猛”希望父母尊重自己的意愿和选择,双方构建一种更加平等、理解包容、充满温情爱意的亲子关系。遗憾的是,大多数中国家长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都跟不上时代变化的脚步。

  父母与儿女应该如何相处?这需要“王猛们”和他们的父母共同思考,共同检讨,共同探索。当年轻人一股脑儿责怪父母时,也许他们更应该换位思考,站在父母的立场考虑一下问题。爱是双向的,当儿女责怪父母过度宠溺、过度关爱自己时,是否也该扪心自问,自己又曾经给过父母怎样的爱,怎样的理解和宽容呢?

  时下正在热映的电影《奇迹男孩》,或许可以为天下的父母和儿女提供一点启示。一个没有正常面孔,看上一眼就能吓哭小朋友的男孩,要融入社会、过上正常生活是何等艰难的事情。在这条布满荆棘的路上,电影中的父母堪称“教科书级父母”——他们毫无保留的爱,成为孩子最坚强、最可靠的后盾,使孩子觉得安全。同时,他们放开双手,没有把孩子关在屋里过度保护,而是鼓励他大胆往前走,在社会的风雨里经受历练。他们发现并挖掘孩子的天赋,让他的才华得到展现,收获来自他人的敬意,拥有成就感。当一个人拥有强大的自我和坚韧的精神力量,容貌、学业和事业的挫折,都难以将其击倒。

  所谓奇迹,其实就来源于爱。而且,给予什么样的爱,以何种方式给予爱,这是跟爱同等重要的问题。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央视评论:祖国是你危难时的后盾,但不是背锅侠
    下一篇:央视巨献纪录片《孔子》,感受大师风采!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