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一百周年启示!
谁是人民?什么是我国老百姓能理解的社会主义?
本文是11月10日上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潘维教授在“十九大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北京大学解读十九大精神理论研讨会” 上的发言。
老师们,同学们:
今年是俄国十月革命一百周年。十月革命让马克思主义首次落地,建立了世界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曾高居世界第二强国长达三十年。然而,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实验却在苏联立国七十来年后崩溃了。其失败是如此惨烈、彻底,又过了近三十年,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俄罗斯还没显出复兴迹象。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国不到七十年,从世界最贫困落后的国家之一顽强攀登到了世界第二强国的高度,在拥有世界人口两成的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欣欣向荣。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比俄国和苏联落后得多的条件下,我党本着实事求是精神,立足中国,立足中国不断演进的实际需要,一直在深化关于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从起初的“工业化”和“阶级斗争”,拓展到“四个现代化”,又到“富强、民主、文明”,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又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由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拓展到现在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建设的“五位一体”。而今,在我党领导下,以市场为创造财富的基本手段,以社会主义原则指导财富的分配,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带来了中华民族的强劲复兴,带来了人类进步事业的伟大希望。
十月十八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宣告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在我看,着重解决“患寡”问题的历史时代进入了尾声,着重解决“患不均”问题的时代开启了大幕。作为一个在北大教书二十多年的社会主义者,殷殷期盼的这一天到来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从一穷二白时代的1.0版,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2.0版,进化到了高举共同富裕旗帜的3.0版。
西方学界理解的“现代化”是以韦伯思想(马克斯·韦伯,1864-1920)为基础的“传统”与“现代”两分以及由此推出的“现代性”概念和“现代化”理论。在韦伯主义者看来,在传统社会中生存主要不是基于市场,而是基于互助,即基于神灵信仰、习惯、血缘、地域的互助。现代生活则依赖资本主义市场,由市场理性主导,也就是由盘算成本收益主导。他由“市场理性”推出“行政理性”(法治化、专业化、科层化)和“政治理性”(选举化、公开拍卖政权,出价最高者获得政权)。他能看到的政权只有三类,传统型,法律-理性型,和双向过渡性质的魅力领袖型。
然而,我国上上下下理解的“现代化”一直是“民富国强”,也就是让中国人民像发达国家人民那样富裕,让中国像发达国家那样强大。无论是干革命还是搞建设,中华民族的复兴一直是我党的实际目标和最大动力。而且,我国的现代化不是资本主义的现代化,不是少数人的现代化,而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广大人民的现代化,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我们走了一条非同寻常的路,称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的初级版是基于一穷二白和国家安全缺乏保障,中级版是基于庞大人口的衣食住行缺乏保障,而高级版则基于现在每年6亿吨粮食和稳居世界第二的80万亿元国内生产总值。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在解决“患寡”问题上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世界上没有不花代价的成就。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带来了新的问题。我们经济奇迹的成本越来越大:社会分裂,社会价值观混乱,党纪松散,干部队伍腐败,还有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结果是,社会风气越来越堕落,群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但养小送老却变得越来越艰难,百姓与党离心离德的现象与GDP同步增长。这日益增高的成本已经成为我国实现现代化的主要障碍。人们从“患寡”转为“患不均”,要求比较均等的教育、医疗、退休和居住条件。这时,党的十九大报告宣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将以前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改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广得民心、深得民心的重大认知转折。
十九大报告要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尽管发展生产,继续依靠市场机制和深化开拓与世界市场的对接是我们持续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但报告宣布了我们的新方向:从2020年到2035年,我党将让“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从2035年到2050年,更是“要基本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报告特别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学,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我热烈支持习总书记领导全党发动的这场大转折。什么是我国老百姓能理解的社会主义?人民期待美好社会,期待社会主义大家庭。没病的帮有病的,年轻的帮年老的,有知识的帮缺知识的,有钱的帮缺钱的,邻里和谐相处、守望相助,就是洋溢社会主义互帮互助共享精神的大家庭,是中华民族大家庭。温暖的大家庭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怎样完成这个大转折?怎样才能建好这个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工程?
核心是解决党的领导问题。中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领导核心,这是中国政治的最大特征。中共这个领导核心是不是坚强有力,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成败。而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取决于党与人民的骨肉联系,在于认同人民,信仰人民,在于依靠民心,获得民心。
在社会主义2.0版期间,由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方针,我党从上到下,很多人抛弃了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仰。其实,自我党建立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1.0版时期,也有不少党员干部一直没能过好社会主义理论这个思想关。认同社会主义就是认同广大老百姓美好生活的利益。入党不是为做官,而是要为人民服务。在新时代,我们需要针对党内反社会主义的思想进行伟大斗争。十八大中央委员中有15%被发现堕落至犯罪,十九大党代表也有不少人未能通过最后的资格审查。不承认伟大斗争是不行的。
十九大报告开宗明义,指出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篇报告的结尾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什么?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是天下为公。报告有多达203处提到“人民”一词,而且清楚无误地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人民是社会主义的核心,是社会主义的主体。谁是人民?我党很多领导干部今天搞不清楚谁是人民了。人民就是亿万靠辛勤劳作养小孩送老人的百姓家庭。然而,组织起来是人民,没有组织的是群众。有了人民才有人民的权力和权益。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这句话非常重要。只有把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社会生活里,才能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里。因此,党的基层组织在我国的每一个居民区组织群众,动员群众,领导群众,让居民们自己组织起来,自己解放自己,守望相助,弘扬社会正气,过井然有序的现代和谐生活,是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关键。我国的社会治理主要依赖党领导的人民自治。我党不相信慈善,不扮演上帝,而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像愚公那样去感动群众,感动人民这个上帝,把人民组织起来自己解放自己,推翻旧的和新的大山。
所以,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党支部要担负起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让人民监督权力。党一旦脱离群众就失去生命力。我们党有八千八百万党员,其中八百万在党政科层体系里,而在科层体系外的八千万党员植根于每一个居民区,植根于人民,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并在组织群众中显现出色的组织本领,为科层体系输送人才。这就是我党之所以强大的基础,是我党人民性的根基。所以,动员科层体系外的所有八千万党员,在他们居住的每一个社区里建立基层组织,为新时代的新目标而奋斗,获得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也是一场涉及我党根本性质的伟大斗争。
在治国理政上有统一的指导思想是中共的优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思想指南,其中涵盖了全国各个方面直到2050年的工作任务,并为我们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间表、路线图。这就是2020年到2035年、2035年到2050年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这个时间表把“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完成时间提前了15年,也就是提前到2035年,同时提出了新的目标,提出到2050年要建设的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且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这就是中华民族在我党领导下完成伟大复兴的时刻了。
作为北大教员,我衷心期待北京大学在新时代的伟大斗争中,坚决跟党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接班人,培养出色的接班人,而不是敌对势力。
谢谢各位。
(潘维教授是一个颇具思想创造力的学人,其观点引起过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他的新著《信仰人民: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治传统》以贯通古今中外的大视野聚焦中国真问题,阐述了中共如何提高组织社会和群众的能力,分析了中共如何提高思想能力,并探讨了当前国家治理的核心任务。)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知青精神永放光芒》 --贺河南知青(杂志)创刊20周年
知青的时代 2024年11月17日 21:27 北京 作者:北京知青网总编姜成武 一缕书...光影追年华 合作向未来 ——庆贺上影集团75周年华诞
今年是新中国诞辰75年周年,上海电影集团公司(简称上影集团)也迎来了75岁...葛元仁:光辉的形象,人生的榜样——纪念白求恩大夫逝世85周年
我初二的时候,全国掀起了学习毛主席著作的高潮,第一次从毛主席的《纪念白...纪念 《为人民服务》发表80周年征文选登45(余鹤元)
题目:中共党建史上的一座丰碑 《为人民服务》发表八十周年时的阅读与思考 ...纪念 《为人民服务》发表80周年征文选登44(易 澎)
题目《为人民服务,我牢记在心》 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