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在第二故乡的田野上 —上海老知青宋新华回垦区推广生物土壤

来源:《北大荒日报》 作者:周玮 时间:2015-11-17 点击:
         2月16日,农历正月十五刚过,年味仍浓,可宋新华却从春意盎然的上海来到仍是天寒地冻的北大荒。在赶往八五六农场的路上,阵阵寒风袭来,但他心中却荡漾着一股暖流,刚刚颁布的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并第一次把耕地修复写进文件。这对正在垦区利用生物技术进行土壤修复的宋新华来说是个莫大的鼓舞,他感到,利用生物技术进行土壤修复工作的春天来了。
  宋新华是一名曾在八五一一农场工作了11年的老知青。退休后,他自费来到第二故乡——北大荒,进行生物土壤修复技术推广工作,今年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他的目的就是利用这项新技术改善北大荒的土壤条件,让北大荒的黑土地更加肥沃,让越来越多的国人吃上北大荒优质的有机安全食品。
     
                                      38年后他又来到农场,从下乡知青变成了下乡老人
    2007年,宋新华携带生物土壤修复技术来到八五一一农场,这里是他走向社会的起点,这里是他的第二故乡。1969年,年仅18岁的他告别了繁华的大上海,来到地处边陲的八五一一农场接受再教育,建设边疆、保卫边疆;38年后,年近花甲的宋新华又来到这里,他要用生物土壤修复技术加快第二故乡的经济发展,开始他新的人生。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伟人毛泽东的著名诗句令宋新华感慨万分。38年前,年轻的他在北大荒进行了艰苦的 磨炼,在春翻、春种、夏管、秋收、修水利、植树造林、修路盖房等繁重的劳动中,他完成了由一名稚嫩的城市青年向合格的农垦职工的转变。复转官兵和老职工的言传身教更使他受益匪浅,北大荒精神成为他前进的不竭动力。
         1979年,宋新华随大批知青返城。回到上海的初期,工作异常艰苦,但由于有北大荒“这碗酒”垫底,他从街道里弄小厂的一名普通工人干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1988年,他就任上海市综合信息交易所经理,这是全国首家利用信息进行产业化服务的机构。
       有了这一平台,宋新华更积极地与垦区联系,传递各种对经济发展有价值的产供销信息,并介绍一些有发展潜力的经济项目,为北大荒的经济发展牵线搭桥。1993年,垦区召开首届经济贸易洽谈会,他作为嘉宾应邀参加;1994年,垦区组团到上海、无锡等地招商,宋新华积极为垦区经贸团策划,联系活动场地,联络洽谈、合作伙伴。在座谈会上,他向总局领导献言:垦区要重视信息工作,要利用先进的科技信息、产供销信息,加快北大荒的发展。他的献言受到总局领导的好评。
        2006年,宋新华通过一位知青朋友接触到生物土壤修复技术,这项技术主要是使用酵母菌发酵生物肥,将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进行有氧发酵,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生态环境,还能消除土壤中残留的农药化肥对土壤环境的污染及有益微生物的伤害。
       宋新华感到这是一个很好的项目,对于改善因长期使用化肥农药的土壤条件,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验证这项新技术,宋新华在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无锡市进行了一年的蔬菜、水果种植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第二年,他与第二故乡八五一一农场领导联系,自费到农场推广这项新技术。
        八五一一农场领导对这项技术十分重视,召开专门会议,决定大力推广这项新技术,并要求各部门积极配合。农场为宋新华配备了办公室,指派农场农业科长尹胜利、第一管理区技术员刘勇等人配合宋新华工作,还安排了1500亩水稻和4000亩大豆地进行生物土壤修复试验。
        能为第二故乡做点实事,并能够得到农场领导的重视,让宋新华感到很欣慰,也深感责任重大,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全力把这项技术推广好、使用好,为农场增效、职工增收。
        重回农场,回到他度过最美好青春年华的地方,回到他曾经十分熟悉的环境,宋新华感到一下年轻了许多,浑身又焕发出当年下乡时的那股干劲和激情,每天起早贪黑地奔波在田间地头,指导种植户正确使用生物肥和生物制剂。在农业生产的各个阶段,他都从上海飞到农场,在田间地头面对面地对种植户进行指导,每年在农场的时间都在3个月以上。
    宋新华在上海的朋友看他整日奔波都好奇地问:“这些年你都忙些啥了?”
    他自豪地回答:“我又下乡了,又在北大荒种地了。”
    今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推出了话题调查“你的时间都去哪了”,看了节目,宋新华感慨地说:“要是采访我,我就说,这几年的时间都在北大荒利用生物土壤修复技术种地,我要让全国人民都知道北大荒有全国最好的绿色有机大米。”
                                     深入田间地头指导、严格标准,他用实际行动转变了人们的认识
    有了八五一一农场领导的支持,宋新华决心把这件好事做好。
然而,事情并非想象的那样简单。虽然是为种植户免费推广使用生物制剂和生物肥,可当初许多种植户对此并不认可,一些技术人员对这项技术也持怀疑态度,甚至有些人认为宋新华从上海跑到这里,自费推广生物土壤修复技术,肯定是得了很多好处,否则不会这样卖力。
    对此,宋新华淡然处之,他说:“我是一名老知青,就是想回报第二故乡,为北大荒做点事,生物土壤修复技术对北大荒发展生态有机农业意义重大,我就是想把这件事情做好。”
    宋新华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每天都奔波在田间地头,面对面地指导种植户正确使用生物保护剂,在每一个重要的生产环节他都到现场把关,并用手机、相机记录下来。他反复告诫技术人员和种植户,推广生物土壤修复技术必须严格按技术规程操作,一点都不能差,差一点也不行,否则将影响稻米品质和产量。他每天天不亮就下地,中午饭也在地里吃,晚上回到场部住地已是万家灯火了。
    宋新华用实际行动改变了人们对他的看法,种植户说,老宋进行技术指导比我们自己种地还上心。每天陪伴他的尹胜利、刘勇说,他们接触了许多推销肥料、农药的,从来没有像宋新华这样敬业负责的。
    在八五一一农场办公室,至今仍保存着一个笔记本,上面详细记录了宋新华在这里进行生物土壤修复试验的整个过程。
5月22日上午,宋新华组织尹胜利、刘勇等人开会,研究推广生物土壤修复技术的标准等问题。下午去科研站、第五作业站、第二作业站查看施用生物保护剂的大豆出苗情况。
    6月24日上午,在林业站召开生物土壤修复技术种植现场会,孔场长及各管理区主任参加。种植户杨贵新介绍,他家的水田严格按生物土壤修复技术要求种植,潜叶蝇也防住了,田间灭草效果也很好。下午去第八作业站,陈士峰家种植的大豆长势很好,部分地段有草,已上人工铲草。
    8月11日,天气阴有小雨,上午去第九作业站,五号、六号地大豆长势不壮,可能是施用苗后除草剂受了药害,建议3天后喷土壤净化剂可以改善。下午去第一作业站,刘勇家的地长势很好。去第二作业站各地号都看了一下,地里草很多……
    在推广生物土壤修复技术过程中,宋新华不仅吃了很多苦,一次遇险也让他刻骨铭心。2008年5月18日,天空下着小雨,宋新华和尹胜利、刘勇路过水库过水桥处,因路滑,宋新华掉到了水田主干渠里,瞬间就被汹涌的流水冲进渠中,水深过胸,幸亏在他身后的刘勇及时把他拽了上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宋新华上岸后狼狈不堪,冻得直打哆嗦,但他没有惊慌,只是看到他的手机、相机被水泡后,许多资料全被毁了,他心疼地连声说:“太可惜了,太可惜了。”
    从春种、夏管到秋收,一个生产周期下来,刚到农场时白白胖胖的宋新华变得又黑又瘦,一脸憔悴,但他的辛勤工作换来了丰厚的回报。这一年,使用生物土壤修复技术种植的1500亩水稻和4000亩大豆的土壤土质有了明显改善,在大幅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的情况下,粮食产量仍保持稳定甚至略有增加。
                    转战水稻大场,生物土壤修复技术在连续两年的大灾中经受住了考验,发展前景良好
    在随后的几年里,宋新华在八五一一农场生物土壤修复技术试验进展顺利,但令他遗憾的是,这个农场以旱田为主,水田种植面积少,而生物土壤修复技术更适合在水田上大面积使用。因此,经过认真考察,宋新华选择了邻近的垦区第一水稻大场——八五六农场。
    八五六农场第十一管理区位于小兴凯湖畔,辖区内的5.8万亩水稻与兴凯湖灌渠接壤,是兴凯湖灌渠的第一个用水单位,由于使用兴凯湖湖水灌溉,这里发展有机生态水稻条件得天独厚。
    2011年秋收刚结束,八五六农场第十一管理区第二十四作业站迎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宋新华在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刘彦坤的陪同下来到这里,介绍生物土壤修复技术,动员职工使用生物土壤修复技术种水稻。
    “免费使用生物制剂、生物肥,产品高于市场价收购。”“使用生物土壤修复技术种水稻成本降低、产量不减,不仅产品品质提高,收购价格也相应提高。”这样的好事不免让职工心动,但生物土壤修复技术究竟好不好,第二十四作业站的职工还是抱着怀疑态度。
    宋新华对此似乎早有准备,他对大家说:“你们先别表态,明天我领你们参观以后再说。”
    第二天,宋新华带领职工驱车100多公里来到八五一一农场的一个秋收现场,职工由玉旺等原本抱着“就当一次旅游”的想法,可他们随手从乌黑疏松的土壤中拔出几棵作物一看,根系长达30厘米。种了这么多年的地,这样发达的作物根系还是第一次看到,他们不禁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围住地的主人七嘴八舌地问个不停。由玉旺多了个心眼,担心这是事先安排好的,便悄悄走到别的地号“暗访”,询问种植户种地用的什么肥、什么品种、种了几年、产品销到哪里、价格和产量咋样……种植户的回答和宋新华说的一样,这打消了由玉旺的疑虑,他立即决定明年先试种100亩。
    2012年,第二十四作业站使用生物土壤修复技术的水稻种植面积达5000亩。这一年春夏时节低温多雨,没使用生物土壤修复技术种植的水稻都有发生赤霉病的趋势,而使用生物土壤修复技术种植的水稻透光通风性好,长势喜人,不用进行稻瘟病防治。经测产,使用生物土壤修复技术种植的水稻千粒重增加0.2克。
    秋收后,宋新华兑现承诺,使用生物土壤修复技术种植的水稻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0.6元的价格卖给了今龙米业。职工们一算账,每亩地减少60元的农药化肥投入,加上产品高于市场价收购,种植户每公斤水稻增收0.2元。
    不少种植户彻底打消了心里的疑惑。“这宋老头还真不是瞎忽悠,用生物土壤修复技术种水稻真不错,明年我们也扩大种植面积。”第二十四作业站职工纷纷表示。
    随后,宋新华将其种植的产品加工成成品后带到上海粮油进出口公司进行了检测,结果全部达到国家有机农产品的标准,化肥残留、农药残留都是零,重金属含量低于国家标准,这一检测结果令人振奋。
    但是,第十一管理区主任高鲁江对这一检测结果仍持怀疑态度,他认为,通过使用生物土壤修复技术种植的水稻,从生长过程的表象看,水稻根系发达,植株挺拔叶片上举、增厚,出米率高,符合有机水稻的标准。但化肥残留、农药残留都是零,重金属含量低于国家标准的检测结论,他还是不相信。于是,他通过同学关系,打七折,花费5000多元在东北农业大学做了检测,检测结果和宋新华做的一样。
    通过检测,高鲁江认识到这项技术是一个能给种植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实现农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好项目。所以,他对宋新华的试验坚决支持,并在生活上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他的汽车也成了宋新华的座驾,宋新华每次来农场他都开车接送。
    2013年,第二十四作业站用生物土壤修复技术种植水稻达到了1万亩。职工们由试试看、被动接受生物土壤修复技术到主动接受,如今,大家在生产上都听宋新华的。
    种植户顾峰种地320多亩,过去他种地不上心,每亩地投入多少、挣多少钱都不知道,加之他性格冲动,有时因为一点小事就和人动手,自己也没少吃亏。
宋新华了解到他的情况后,除了在技术上指导他,还主动找他谈心,教导他:种地和与人相处一样,你对它有感情,它就给你增产量,要想做事想办法,不想做事找麻烦。
    对此,顾峰深受感动,他对宋新华说:“你不但教我种地,还教我做人,我父亲去世早,你以后就是我的师父,你让我怎么干我全听你的。”
    现在,顾峰成了宋新华的助手,平时他跟着师父学水稻种植技术,宋新华不在农场时,顾峰就把水稻生长过程记录下来,并用手机拍下来,用微信传给宋新华。
    去年插完秧后温度低,秧苗发蔫,宋新华看到后,指导作业站职工喷施生物植物生长剂,而一向对他言听计从的顾峰却只让喷160亩,他对宋新华说,另一半用作对比,对比结果出来后,是最好的教材,最有说服力。
    结果,喷完植物生长剂的秧苗三天就缓过来了,秋后亩产达到500多公斤,而没喷植物生长剂的水稻亩产只有250多公斤。
    这一年,宋新华在八五六农场工作渐入佳境,第二十四作业站的职工都和他成了朋友,走进稻田也不再寂寞,青蛙、昆虫的鸣叫声远远传来,似乎是在告诉人们,这里是采用生物土壤修复技术种植的稻田,这回荡在天地间的田园交响曲令宋新华陶醉。
    宋新华的辛勤工作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北大荒股份八五六分公司生产部长韩兆明说,宋新华对第二故乡的热爱,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心令人敬佩,他扎扎实实地推广生物土壤修复技术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2013年底上任的北大荒股份八五六分公司总经理金哲得知这一情况后十分感动,他对宋新华说,八五六分公司要全力支持推广生物土壤修复技术工作,今年要通过测土配方,做好可研性论证、专家论证等工作,扩大使用生物土壤修复技术种植水稻的面积,并把推广这一技术写进农场职代会报告。
    此外,宋新华为收购使用生物土壤修复技术种植的水稻而成立的“米袋子”公司也运转良好,去年销售到上海的200吨“北大荒下乡知青大米”供不应求,这一切都令宋新华十分开心。
    近年来,“中国梦”、我的梦成热门话题。有人问宋新华,你不辞辛苦地到北大荒推广生物土壤修复技术,你的梦想是什么?
    宋新华回答说:“我的梦想不大,就是扩大使用生物土壤修复技术种植水稻的面积,让江浙地区的人民每人每年吃上一公斤优质的北大荒大米。”
    有人算了笔账,江苏、上海、浙江两省一市共有1.4亿人口,每人一公斤就是14万吨,也就是近30万亩水田的产量。
    宋新华的梦想可不算小,真心祝愿他的梦想成真。
 
(本文刊登于2014年第4期《黑土情》杂志)
 

2014年5月10日宋新华(中)在856农场百亩葡萄园讲解生物技术在处理土壤板结上的作用。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分析人士:有人恶意做空A股 手法与97年索罗斯一样
    下一篇:论上山下乡运动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