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2节 《探索知青文学的意义和价值》2021.5.23
-
《探索知青文学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研究文集读后感
这次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举办十二年前出版的《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研究文集》座谈会,我感到非常有益,有必要。毕竟这部书凝聚着许多专家学者和普通知青心血的学术著作,尽管出版当时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反响,但是还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和评价,没有实现它真正的价值。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座谈会,通过网络图书交流平台的传播,更多地为广大读者所关注,特别是引发年轻一代的兴趣和思考。
2008年,我们上海知青网成立近十年,虽刊登大量知青回忆录、也积极开展知青文化活动,正打算出版纪念文集,可在知青历史文化理论研究方面还比较缺乏。恰逢上海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酝酿筹备成立。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文学研究所,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和上海青年运动史研究会的发起组织下,在毛泽东关于 “12 21”指示四十周年之际,筹备、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2008年首届全国知青学术研讨会,我们上海知青网的朋友们有幸参加了,不仅是作为会务人员、工作人员,而且作为正式代表参加会议并发了言,让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两天中,我们聆听了各地包括海内外专家学者和普通知青甚至不是知青的大学生、青年学者们的交流发言,现场有辩论、有争议,气氛热烈,畅所欲言,使我受到很大的启发;使我们对知青历史的研究,能够跳出个人经历、认识的局限,有了更为广泛的视野和更新更高的思想深度。华东师大朱政惠老师建立知青学的设想,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会后由金大陆老师和金光耀老师牵头,主编了会议文选合集,并在此基础上从各地1200多篇论文中选取有分量有研究价值的学术文章,一年以后正式集结出版。
这部上中下三册的研究文集,对于我们全方位地深入了解、研究知青历史,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它的严肃性、学术性、资料性,得到了社会的肯定,除了专家、学者,也得到了广大普通底层知青的认可和反响,流传至海内外。
对于知青历史的研究,众说纷纭。我作为一名普通插队知青,个人经历体验有限,难免偏颇;而这部文集给我们指出了应有的思路和态度,就是从国家民族的利益出发,从当年的社会实际出发,从一代青年的真实经历、前途命运出发,来进行科学的叙述和理论的论证。在那次会上,坐在我旁边的朱政惠老师提出了知青学的概念并认为可以分七个部分。他认为知青文学的研究,应是知青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在他的启发下, 我对本文集中有关知青文学的论述格外关注。以前我只是在网上编辑转发知青回忆录知青散文故事小说,并未对知青文学作品进行综合性的理论探讨,所以本文集中有关知青文学的文章,引起我的兴趣和思考。
在这部文集中,我看到不少论述知青文学的文章都具有真知灼见,着重介绍、概括、分析和评价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正式出版的知青文学,这些文章对知青文学类别给予介绍,对于知青文学的成就给予充分的肯定。历史是人民写的,但是评价历史,历朝历代的民间与官方都不尽相同,难免有差异。司马迁著史的经历为世人永远尊崇,也为记录知青历史的人树立了榜样。也许只有后世的人,方能够做到更客观、公正,更理智、冷静。而记录历史,特别是用文学形式,包括口述历史、回忆录、散文、纪实小说、诗歌等,千千万万以亲历者身份的直接记录描述,肯定比后代人更真实贴切,更可信、更有说服力。文集中的一些文章从各方面进行了探讨、综述,例如:
费振刚、方克强《反思,回归,奋斗---个近年知青题材小说漫评》对知青题材的小说作了详细的分类、概括、分析,提出了知青文学反思、回归、奋斗的发展过程,指出了知青文学积极向上的意义;
应光耀《农村文化对知青作家群体的影响》,从知青从城市到农村生活地域的改变和反差,他们从小所接受的教育和国内外文学的影响,特别是农耕生活对知青文学的影响,揭示了知青文学的特征,非常有见地。比如知青文学的平民意识,疾恶如仇,同情弱者,群体意识、等等,我很认同。我认为知青文学与农村天然的紧密联系,使知青文学更接地气,不同于生活在大城市的科班书斋文人。
金大陆《青春梦寻---读北大荒风云录》,对该书用纪实性、全景式的描述反映了北大荒知青生活高度评价;他认为,这一百九十多篇文章,提供了走向深远的标志,除了不幸,还有美好和珍贵。他引用书中的话:他们用自己的血在北大荒刻下了自己的痕,是星,是火,无论是什么,它发出的光会长留人间的。通过金教授的介绍,我们能触摸到北大荒知青鲜活的年代气息,感受到北大荒知青的青春之歌中的喜怒哀乐。真实是文学的生命,这是研究、评价历史所不可缺少的。
李润霞《论白洋淀诗群的文化特征》,从一个地域的诗歌的角度对知青文学进行了解析。我曾经有过一本七十年代白洋淀知青地下诗抄,觉得他们是有才能、有激情、有信仰的一群人。当年读了以后非常震撼。那些诗不是无病呻吟,都是心灵的呼喊,虽然有些带有政治口号式的狂热痕迹,但也是那个时代真实的写照。那些诗歌在知青中悄悄流传,慰籍着他们的内心。那些诗不是为了出版赚钱,不是为了名利,它们在知青文学中应该有一定的地位。
刘晓航《从辉煌走向低谷的知青文学路在何方》,指出了知青文学客观存在的窘境,他的预料比较悲观。但是,我看到,在他文章发表以后的十多年里,随着大量知青退休,经济改善,和网络文学的兴起,知青文学并没有衰弱消亡,而是随着知青回访第二故乡,引发知青的怀旧之情,出现了新的知青文学潮。包括晓航老师在内,从去年疫情至今,不但自己写作出书,也还关注着许多各地知青的写作,为他们的书写序言。
王洪义《知青美术源流述略》从美术角度探寻知青文学的源头和流向;分析了知青文学的美术方面的特征;
黄婧《知青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和叙事视角的时代性变迁》,为电影领域的知青人物作了解读;
戴嘉枋《乌托邦里的哀歌》,对文革时期的知青歌曲做了罗列和分析研究,认为是哀伤、苦闷和无奈的;
杨健《内蒙古与东北的知青文艺》把我国北方地区对知青文学的影响作了区分比较,眼光独特,有吸引力,说服力;
郭小东《知青一代的终结—--从知青文学到后知青文学》,指出了知青文学向后知青文学延伸的现象。
朱学勤《对六八年人的寻找》,对知青文学作者中的68届人作了探究。这些文章各有千秋,角度不同,值得我们了解、思考。
文集中提到200 8年底在上海图书馆召开的“我和知青文学座谈会”,对知青文学的社会意义和作用也进行了论述,认为知青文学是知青一代对生命价值的追问,知青文学参与了对历史和文学的构建,它真实反映了一代人与整个社会变革密不可分的关系,期待知青文学从形式到内容还能有重大的突破。
还有许多文章不一一列举。这些文章有实例有分析、有见地,都让我眼前打开了一扇窗,了解到知青人生的多样性和知青文学的复杂性、丰富性。我看到,文革运动中知青,作为文革期间中断学业而大批奔赴祖国天南海北的一个巨大的群体,克服从大城市到边远地区的困难和思乡之情,在缺少文化、文明的落后乡村,艰苦生活环境中务农、屯垦戍边,作出了贡献和牺牲,有文革时期知青运动的特殊性。而我们现在研究的知青文学实际上主要是反映那个时期的知青的生活。把那些真实生动、可歌可泣的故事记录下来,具有重要的还原作用,可以避免无谓的是非、对错争议。文集对知青文学的分析,也给国家的文学理论领域,增加了对那一段特殊历史时期空缺的弥补。
我们看到虽然在市场经济形势下的很长的一个时期和里,除了著名知青作家叶辛、梁晓声、史铁生、王安忆、张抗抗、张承志、老鬼等作品以外,大多数知青文学并不被市场看好。我就曾经接到上海的报刊杂志出版部门明确表示,一律不收知青时期的题材作品的投稿。但是在全国范围内,在正规出版物之外的草根知青文学毕竟真实地存在。我们应该对底层普通知青作者的文学作品给予充分的评价,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使我感到,知青文学虽然也许不属于市场,不叫座、不叫好,甚至我们最近将要出版的知青文学也被删减了许多。但是它毕竟是真实存在过的生命青春记忆,应该有立足于中国民间文学之林的一席之地;它的价值也许在一代知青退出历史舞台以后依然存在,让后人感知他们也是真实、质朴的,纯情的,充满理想主义的,源于生活本真的。大量的普通知青回忆录的作者,在文学方面也不一定受过专门的培训和系统的专业学习,作品的文学性不一定很强,但是非正规出版的知青文学书籍,也许并不比花几万元买个书号、正式出版的书籍质量差。比如我们资料中心和老辰光网收集的知青回忆录,《工一连往事》、《知青回眸引龙河》、《返城前夜》、《融雪》、《永远的知青》、《生命的记忆》、《知青老照片系列》等,像一辐辐清明上河图,描述了那个年代的真实场景。
相比于市场经济下的快餐文化,精英文化,商业文化,广告文化,精日、哈韩、崇欧美的西方文化,中国许多默默无闻的草根知青文学的作者,大多是共和国同龄人,在远离城市从事繁重简单的体力劳动农业劳动以后,依然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读书的愿望,他们传承了老一辈红色文化基因,扎根民间,深受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老舍、曹禺等当代文学名家影响,传统文学四大名著影响,和古代文学名家李白杜甫白居易影响,也受著名欧美现代作家巴尔扎克、莫泊桑、迪更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影响,特别是前苏联革命作家高尔基、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影响。更不可忽略的是,受到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影响,所以他们本质上都是严肃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的创造者。即使是批判现实主义的“伤痕文学”,也是在反思中透露着拳拳之心;没有标新立异,没有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父母亲人的感情在知青文学中从不缺失。与改革开放以后的年轻一代更加注重个人体验、个人心理需要,实现个人价值的新新人类文学不同,知青文学更传统,更少个人情怀而更多家国情怀。所以没有必要以为知青文学在新的历史时期不够高大上,不合时宜、不符合正规出版要求而必然走向衰亡。
知青作家许多不是专业作家,不需要离开象牙塔去短时间地深入生活,象征性地体验百姓的疾苦,知青作家本来就已经成为农村农民百姓中的一员,是长期扎根于基层的,他们来自生活源泉的作品,带有泥土气味,很少带着官方指令的、专业作家主观意愿的遵命文学,去刻意打造出来的政治小说。知青文学多是发自内心的,为自己而写,为心灵而写,是一代人的留影留声。
文学是人学。在新中国七十年的历史中,中国几千万知青上山下乡的运动,经历了初澜,高潮、退潮,尾声;有一段波澜壮阔汹涌澎拜的历史,有许多惊心动魄、艰难曲折的故事,有无数可歌可泣的人物,有理想信念和现实生活的冲撞,有爱恨情仇、生离死别、刻骨铭心的记忆。由于是亲历者的描述,虽然会有艺术的夸张或视野角度的局限,但是无数人的不同身份地位、不同地域不同经历的描述,总体就构成了生动的画卷,饱含喜怒哀乐的交响曲。特别是由于网络的兴起,普通人的写作空间大大加强,后知青时代的知青文学得到了发展的巨大空间。随着一代人的老去,在其他的知青活动陷入低潮以后,网络知青文学后知青文学还将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一片奇异的花海,也可以说一片闪亮的星空。知青文学不再会有高潮,也少有震憾历史的经典名著,无法享有传世文学那样崇高的地位,但是一些描绘那个时代、那些人生活的真实故事,那些描述善良的底层人民劳动生活和思想的草根文学,闪烁着人性的光芒,揭示生活的真谛,必将在世界文学之林经久长存,不会被岁月淹没。
希望晚年的知青,依然能够用手中的笔,真实地记录知青一代包括后知青时代的故事,对后代起到传承的作用。我们研究会几年前编辑的《山乡印记》,(经出版社改为春歌秋韵),是从八百多篇来稿中选取的征文,有些还是获奖作品,质量较高。可是在出版过程中遇到了曲折,也有不少稿件由于不符合出版社要求而被拉下。但是毕竟我们多年的成果终于见到了曙光。今年我们还计划出版《知青口述历史》,设想给普通知青提供机会,也是旨在还原历史,反映客观真实,如出版《知青老照片》专集那样,让瞬间长留。作为编辑人员之一,我感到任重道远,艰巨而光荣。但愿我们能为知青文学的繁荣,提供有益的尝试。
202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