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主页 > 散文 > 露珠集《续集---散文篇》 > 第 5 章 工作总结、论文、报道等
第29节 《回首十年----为伊消得人憔悴》
                                   

(纪念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十周年)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年龄越大,越感到时间过得实在是太快了:退休后一年年的夕阳时光,就这样迅速地溜走了。屈指算来,我们的上海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已经成立十周年了。这十年,我从59岁进入69岁,不经意间自己由花甲老人变成古稀老人了,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做成,还有很多文章没有写好,但愿还有属于我们的时间,能继续写下去,留下我们知青一代的心声,记录我们曾经的奋斗足迹;让世人看到,在中国梦的道路上,有知青一代不老的情怀。
十年前,我与一些长期热衷于知青文化活动、文学创作的知青朋友们,在上海知青网负责人、高博特公司董事长张刚和网站创始人楼曙光的发起组织下,已经出版了一部纪念上海知青网成立十周年的网文集《青春逝水》,也搞过网站成立十周年的纪念活动;之前还为上海知青2004年首届大型演唱会《我和我的祖国》举办五周年而搞了纪念活动。我以为,知青活动将要落幕了,这已经是最后的绝唱了。特别是参加了在上师大和复旦大学举办的2008知青历史文化研讨会以后,会议文集也出版了,我认为知青大型活动接近尾声了。
可是没有想到,上海市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应运而生成立了!上海知青网的编委会老朋友们全都参加了研究会,我也被批准成为正式了会员,参加了研究会的成立大会。张刚老师又特地推荐我参加了知青杂志和报纸的编辑工作,认识了马琳老师等研究会的“笔杆子”。
从此以后,我努力争取不缺席研究会大大小小的活动,虽然只是一名普通会员,但是从不敢轻易错过每次活动和会议了解知青文化活动的发展。我感到知青文化的春天来到了,不再是最后的绝唱。
通过参加研究会的工作和会议、活动,写稿,我交到了一群乐于奉献、有知青情结、有文学修养的知青朋友,扩大了自己的眼界,增加了对知青历史文化研究的兴趣,特别是对知青文学作品的关注和爱好,提高了自己的写作积极性和能力。也有朋友不理解我为什么乐此不疲,花费大量的精力当志愿者,而不是用在改善自己的家庭生活上面,但是我感到受益匪浅,乐在其中。
在参加知青时代报编辑过程中,我与吴佩珍大姐成为很好的朋友。以前只知道她擅长跳舞,精于编织,没想到她还是写作高手、快手。她不但亲自采访、亲自写稿,还亲自多次自己开车到需要的地方,不顾严寒酷暑,认真负责圆满地完成写稿任务。吴佩珍大姐的认真劲让我刮目相看,自愧不如。
还有刘宏海老师。他曾经负责过《寻找亡灵》、《生命记忆》等多部黑龙江知青回忆录的编辑、出版工作,但是主编的名字却是别人。他作为实际的大量付出心血精力的执行主编,甘当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令我赞叹。
马琳老师也是我特别愿意交往、对我有很大启发的人。他为人谦和低调,工作一丝不苟,让我配合他担任知青时代报的编辑工作,对我寄予希望。但是一年以后,由于我还担任老辰光网的工作和其他原因,我辞去了《知青时代报》的版面编辑。但是马琳老师依然对我一如既往地信任,让我继续担任杂志的栏目编辑,我在杂志社这个群体中与编辑们相处非常愉快。我们经常交流所喜爱的文学作品,成为挚友。当马琳老师遇到家庭重大变故病倒时,我们都为他担忧,但是他终于顽强地挺过来了,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打击,使我宽慰,常常以马琳老师为榜样勉励自己,
我与马琳老师、刘宏海老师、庄曼菁老师等,一起参加了《放飞梦想 》、《山乡记忆》(后改名春歌秋韵)等两部知青书籍的编辑出版工作。几个月里几百篇稿件的修改编辑工作,虽然辛苦,但也是自己学习提高的好机会。我还参加了知青活页的编辑工作,以及各类知青演出的报道等等。只要是研究会领导交办的工作,我从不推辞。
在研究会工作的过程中,结识的许多朋友,他们的精神都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江西知青王宗仁也让我产生敬意。他插队的地方虽然与我不是同一个县,却离得很近。只有几十里地。我从网上看到他的文章以后感到相似的经历有很多共鸣。我们就成为很好的文友。他中风得病无法参加研究会的一般活动,只能在家写稿,除了我们的杂志,他还担任了资料中心的工作,克服了不为常人所知的困难。他认真执着、仔细研究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的精神,让我非常佩服。
我对知青历史没有什么深入研究,但是爱好文学的我,可以从知青文学作品、各种回忆录中,了解真实的他们,倾听他们的声音,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给他们提供倾诉的平台。所以我尽量让不知名的普通知青有机会上我们的报纸杂志和网站。
由于江西留美知青夏建丰的引荐,我认识了知青的同时代人、同路人、退休的民营企业家赵大砥先生。他对我们十几年来热衷于当知青志愿者很感兴趣,感到非常不易。他表示愿意对我们知青进行资助和支持,我非常高兴地把他介绍给研究会的领导。赵老师的资助不求回报,没有任何商业利益,没有附加条件。他支持我们研究会成立了颐若文化基金,赞助我们出版书籍和杂志,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使我们这十年来的系列丛书能够顺利出版。我也克服了自己眼疾和身体疾病带来的困难,在继续参与上海知青网江西频道工作的同时,倾力投身到知青研究会的杂志编辑和其他文字工作,同时担任了老辰光网的编辑。我热心参与各种会议活动的以及各知青团队活动,进行采访、记录、报道等。为了丰富栏目,我经常主动与各地知青朋友联络,征集他们的稿件。
研究会的杂志、报纸从研究会成立之初起,就同时建立,并稳步发展,越办越好,得到大家的支持肯定;我作为参与者为它付出心血而感到光荣,为它取得的成绩而感到喜悦,为它得到知青朋友的肯定而欣慰。我感到,报刊杂志能成为后知青时代艺苑中的一朵小花,成为知青朋友的精神家园,是我们每个研究会会员、编辑人员的责任和义务,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

                                     
知青图书,无论是已经公开出版或者没有公开出版的,无论是在海外出版的,或者自己印刷的,只要是真实地记录了那个年代的书籍,都很重要、有价值,属于宝贵的资料。如实反映知青历史,应该是我们这一代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步入老年的知青,要有紧迫感,需要像抢救文物一样留下真实的纪录。因为知青的历史,是共和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虽然我们的报刊杂志不是正式出版的刊物,但是它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起到了团结联络广大知青的作用,起到了沟通知青心灵的桥梁的作用,在后知青时代的中国文学园地中,将成为不可忽略、值得研究、值得收藏、值得肯定的一份宝贵记忆。所以,虽然没有经济报酬,没有稿费编辑费,没有什么职称荣誉,但是我们所做的工作,是让千千万万与我们有着共同知青经历的同龄人的历史,得到如实的反映,是有一定的价值的。
十年中,我和全体编辑人员,在很多热心作者、读者的支持配合鼓励下,收集原创稿件,进行修改编辑,我自己也投入其中积极写稿,为它夜以继日放弃休息,不辞辛苦乐在其中。我们还了解和吸取各地知青文章论丛的优点长处,力争办出上海知青的特色,作出了努力。特别是主编马琳、龚麟生、林嗣丰、刘宏海老师等,为之竭尽心力,不求回报。还有研究会的许多孜孜不倦的知青朋友,如周培兴、王礼民、李玉棠、朱盛镭、韩自力、林敏慧、李亚飞等许多老师辛勤工作卓有成效,值得我学习。我为与这些良师益友同行而感到荣幸,也为研究会取得的丰硕成果感到高兴。
由于知青题材的纸质书籍正式公开出版发行受各方面条件限制,因此我们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办的知青报、知青杂志和知青网在夹缝中求生存,很不容易。但是我们坚持了十年,并且还将坚持下去。在2019年底,我到云南洱源县,代表马琳老师参加全国各地知青融媒体会议,听到了各地知青给予我们上海知青研究会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会议中我也与各地知青交流,开拓了眼界。
尽管文革中的知青下乡的时间是十年,而我们研究会也走过了十年,但是我觉得知青研究、知青文学如同一座矿,还是有无数宝藏等待开发。因为知青生涯是影响我们一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后知青时代的人生,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因为经历了回城读书、成家立业、下岗再就业,知青一代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拥护者、亲历者和参与者,在这一代人退出历史舞台之际,还有发挥余热、过好夕阳人生的任务,所以这是知青研究会存在的价值。
回首十年,我没有荒废没有虚度;除了做好研究会杂志和老辰光网站以及上海知青网的志愿者,还与知青诗友合作编辑出版了两部诗歌集。2019年,我的一篇回忆录还获得了知青作家征文的一等奖。2020年,我的一些抗疫诗歌在浦东新区有关网上发表;2021年初,我的征文在学习强国发表;虽然不值一提,但至少得到了许多知青文学爱好者的认可肯定,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我想,也许我们还能有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也许我们没有那么长的时间。但是不管多久,我都要坚持下去,用实际行动,用手中的笔,书写好我们的后知青人生。
感谢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搭建的平台,让我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20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