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节 细说“青春无悔”
-
内容提示:有人讥笑:一个女知青在日记里写道:“一想到今天我们开荒种地住草房是为了全世界三分之二在水深火热中的劳动人民,我就感到热血沸腾,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如果这些话值得讥笑,那么我觉得雷锋与王杰日记里的许多话也有问题了。我感到这已经不是在否定上山下乡,而是在否定我们时代的一种精神。对这些人来讲,青春已不是“悔”与“不悔”的问题,而是“愧”与“不愧”的问题了。如何看待“青春无悔”,说到底就是一种人生态度问题。
在说到知青上山下乡问题时,有几个字是免不了要经常说到的,其中就包括“青春无悔”四个字。什么是“青春无悔”,可能有不同的解释,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理解。我觉得首先要明白一个“悔”字的意思。我个人认为“悔”字在实际应用上有二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虚的,比较抽象,如:“我后悔出生晚了,没赶上那个年代”,我觉得这种后悔没有实质意义,个人不能把握。还有一种是实的,比较具体,如:“我后悔当初选择了走这样的路,做了这样的事”等,这种后悔是自己当初可以把握选择的。我觉得“青春无悔”的“悔”不是前一种"悔",而是一种当初可以把握选择的后一种“悔”。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说“青春无悔”不是人人都可以说的,只有自己曾经作过选择的人才能说“悔”。如果有些事,自己没有选择过,那么他对这件事也就说不上所谓的“悔”。我觉得在上山下乡的人流中,有二种情况的人可以说“青春无悔”。
一种情况是:在当时的上山下乡时,有一些人是自己要求报名去边疆农村的。他们当初是面临多种选择,可以选择去或不去,但他们选择了去。对这种选择,事后经过一段时间,他们对自己的选择说“青春无悔”,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是没有任何理由来嘲笑他们的,相反我们应该尊敬他们,因为他们曾经奋斗过。他们的这种行为是我们社会需要的积极向上的行为,是我们社会不断前进的需要,应该得到大家的肯定。如果在长长的历史岁月中,他们不改初衷,依然保持到今天是不容易的,我觉得他们有权力自豪,嘲笑他们其实就是对时代精神的一种否定,是不理智的!当然在这些追求的人中,也有人事后会说“悔”,这也不奇怪,因为人的思想总在变。不过在这里我觉得也只有他们这些人,才有资格说这种实质意义上的“悔”字,因为他们当初自己做过选择。而当初有许多人是在“一片红”的情况下,无奈到了边疆农村。那些无奈去的人,因为自己当初没有选择权,非去不过,所以也不存在有什么“悔”或“无悔”的感叹。如果非要说“悔”,那只能用虚拟的“悔”字了,生不逢时,“后悔出生在那个时候,正赶上这种情况”。因为没有这种“悔”的权力,多谈“悔”已经没有实质意义。就如出生无法选择,多说那个虚拟的“悔”没多大意思。
另一种情况是:不管是主动或被动到边疆农村去的人,这里也有一种选择,那就是积极面对还是消极面对。这种选择不同于第一种情况,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自主选择的。我们看到其中的大部分人在边疆农村是选择了付出,这是因为有许多人尽管当初不愿意去,但理智告诉他们,人生会有许多的无奈,人应该去适应环境。不管心里愿意不愿意,但他们从小养成的良好的生活态度,使他们对待任何工作的态度如同平时对待任何事一样,一直是认真的。因此他们在改造边疆农村的劳动中也付出了自己的一切,对他们的付出,我相信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祖国也不会忘记的。如果他们中有人觉得这段历史值得回忆,值得自豪,觉得“青春无悔”,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无可指责的。尽管当时社会没能让他们在去与不去的选择,但他们依然用自己的行为,向大家显示了自己的行为是无愧于祖国和人民,这不是很好吗?对这第二种选择,当然他们中的有些人事后也有说“悔”的,我觉得他们也有资格对自己当初的行为说“悔”。但现在的问题是,有一些人因为当初在第一种情况下没有选择机会,让他到了边疆农村,心中一直有一种不满,在边疆农村的第二种选择时,可能也没选择好好工作。他们今天反对有人说“青春无悔”,无非是想证明自己的某些当初的某些想法或做法是正确的,为今天的不如意找一个借口,我觉得这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反而影响自已一生的情绪,是得不偿失的。
前些日子我曾在我的《心情随笔》写过这样的话:“有人讥笑:一个女知青在日记里写道:‘一想到今天我们开荒种地住草房是为了全世界三分之二在水深火热中的劳动人民,我就感到热血沸腾,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如果这些话值得讥笑,那么我觉得雷锋与王杰日记里的许多话也有问题了”。我感到这已经不是在否定上山下乡,而是在否定我们时代的一种精神。我不否定这些话从我们今天的角度来看,也许是有些可笑,但我们看问题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环境,我相信当时许多青年都说过这样的话,在那个时代没什么可笑。如果要否定的话,那么历史上许多事都要被否定了,比如许多民族英雄,他们的民族气节如用今天的观点来看,也许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他们反抗的外来侵略,现在基本上不都成了中国的一部分,你说他们当初何必多此一举呢?你说我们能讥笑他们吗?这些人不明白我们看问题不能脱离历史,如果随心所欲地来解释历史,那是要闹笑话的,是经不起检验的。我觉得对这些人来讲,青春已不是“悔”与“不悔”的问题,而是“愧”与“不愧”的问题了。如何看待“青春无悔”,说到底就是一种人生态度问题。如果有人认为我们能用消极的态度来对待当时的一切是有理的,是可以证明上山下乡是错的,那么我问一句,如果都像你那样做,那我们的人民吃什么?穿什么?这就是我们不能认同这种说法的根本原因,他们的人生确是“不堪回首”。
对自己的青春有二种不同的说法,是一种正常现象,在任何时候,能说无”悔“的,就如保尔、柯察金的人生,总是少数。面对这种情况,我的态度还是尊敬那些说“青春无悔”的人,因为有理想有追求,是我们社会最需要的人。理解那些说“不堪回首”的人,因为我们不能要求人人都是这样,那是不现实的。我们希望和谐,但和谐必须说清道理。我之所以写这些,是因为说“青春无悔”的人倒没去指责那些说“不堪回首”的人,而是说“不堪回首”的人倒是常常要指责那些说“青年春无悔”的人,这是不公平的。纵观历史,不论那个时代,都会有人说“悔”,有人说无“悔”,这种客观现实不会因为上山下乡这段历史而有所改变。有人以为我们说这些是为了再回到过去,这是一种误解。在如今的商品经济条件下,你想再回到那个时代也肯定回不去了,这一点你尽可放心。我们说历史,只是为了还原历史真相,明确是非标准,从历史中得到一些经验与教训,明白哪些是错的,应该改正的,哪些是对的,应该坚持的,更准地把握好前进的方向,更坚定地走好今后的路!
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