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第15节 文学评论《评电视连续剧北风那个吹》
〈一个被扭曲的“假、恶、丑”的女知青形象〉
------评电视连续剧《北风那个吹》中女知青刘青的人物形象塑造
怀着浓郁深厚的知青情结,我和许多知青朋友满腔期待地迎来了电视连续剧《北风那个吹》的播出。那段时间里,我每晚准时守侯在电视机旁,等待着收看由知青出身的、在文坛上有出色成就的、被誉为“金牌编剧”的著名高满堂创作的知青题材的电视连续剧,期盼在纪念上山下乡四十周年的日子里,有一部属于我们自己的剧目,让我们可以追忆、怀念、祭奠那青春的岁月。
我认真地看完了全剧却不免有些失望:虽然剧中不乏对知青年代、知青生活的生动描写,也有相对刻化比较成功、有看点的人物牛鲜花,(由于其出色演技,牛鲜花的扮演者后来获了奖);然而我对这部电视剧总的感觉是太虚假,乱编造,不合逻辑,不符合历史真实。我对全剧所塑造的几个人物基本持否定态度,特别是作者对剧中主要人物之一----女知青刘青的人物塑造,我觉得让人不可思议,不能接受。
文学的任务是真实地、准确地、艺术地再现历史人物和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演变,而不是为了迎合某些商业化市场化或者低级媚俗的需求,一味地随心所欲编造不符合历史真实、不合乎逻辑的被扭曲的耸人听闻的“假、恶、丑”形象,达到哗众取宠的效果,给后人解读历史造成重大的误区。
在我国近现代历史上,曾经有不少文艺作品为了政治的需要,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很多误读误解。改革开放解放思想以后逐步进行了拨乱反正,还历史以本来面目。然而近年在开放和多元化的宽松环境下,一些人追逐市场经济的利益,出现了更多胡编乱造耸人听闻的东西,放松或忘却了作家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
 
从翘首以盼满怀希望到非常失望,从欣喜兴奋到郁闷不满,甚至难以平静,我作为一个知青文学爱好者,有了特别压抑的感受。怕自己过于偏激,特意我征求了一些知青朋友和年轻观众的意见,他们也有与我相似的观点。于是我得出一个结论:瞎编,虚假,愚弄人,欺骗后代,悲哀!尽管我明白,象我这样一个无名小卒的微弱的声音多半不会有人理会,但幸好现在是言论开放的时代,说说也不妨,至少说明在一片叫好声中还有不同的声音,让作者思考分析,也许能够一石激浪,引发广大知青朋友甚至更多观众的认真探讨。
知青时代是个不可抹去的年代,知青历史是一段不容忘却的历史,知青精神是不可篡改曲解的精神。在那个年代奉献青春热血以至生命的知青,大多数是曾经热情鲜活、曾经激情真诚的。虽然在历史长河中知青分化为不同生存状态、不同阶层、不同信仰、不同品质的人,但是他们有共同的经历,共同的特征,共同的理想和信念,这是文艺作品不能否认和绕过去的。
历史与文学作品肯定是有很大区别的,虚构也是艺术家可以表达丰富想象力的文学创作的自由空间,然而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背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让虚构既充满魅力而又合乎逻辑。我们特别希望文学艺术家特别是知青出身的文学艺术家不辜负我们的期望。我们那一代人曾经从《列宁在十月》了解十月革命,从《乡村女教师》《在人间》《我的大学》了解前苏联的普通百姓,从《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了解前那时的革命者,可是我们现在却不能从《北风那个吹》看到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下乡女知青!
不可否认,《北风那个吹》部分地再现了北大荒知青在那个年代的真实生活,在剧的开头部分也有既现实又很诗意美好的描写和画面,让人感到亲切熟悉和感动。比如那白雪皑皑中苍劲的白桦林,那回荡在山野中的美妙抒情的音乐,荒野中青春的歌声欢笑声和劳动号子,那熟悉的知青劳动生活的场面,那年轻充满活力不甘寂寞不愿沉沦的知青形象和知青故事,哪怕偷吃猪肝,偷听外国名著故事,打架斗殴,争风吃醋,争名逐利,思念亲人渴望回城等等,都是比较原汁原味的。因为那是作家原有的生活,信手拈来,不需要从象牙塔里出来深入生活体验生活。这一切让人回想起四十年前的远去的岁月,使人们对知青年代有了一种可以感知的认识,一种亲切的认同感。
尤其是有些在生活真实基础上的艺术刻画描写,的确动人心弦引人入胜。如帅红兵为了捡回牛鲜花被风吹走的红丝巾,不惜在风雪中奔跑了很久,差点被牛鲜花当作逃犯。无论是牛鲜花气急败坏地担心呼唤,还是帅子气喘吁吁跑回来给牛戴上丝巾,都让人看到年轻人真挚纯洁的友情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善良的人性光辉,画面、音乐和意境都很美。反复播出的慢镜头让我佩服作者的高尚审美情趣。仅从这个角度看,这个剧都有不少精彩的亮点,不必否定。
该剧还有不少相对成功的故事情节和细节描写。如作为革命的农村青年的形象牛鲜花,在进城以后,经历了从一个革委会主任到普通工人,再到下岗女工的角色转换,虽然被忘恩负义的丈夫抛弃,遭受了一次次沉重的打击;但她没有屈服于命运,而是以中国妇女特有的坚韧不屈的精神,吃苦受累,忍辱负重。她先卖煎饼,后做服务员,到开公司做生意,始终如一孝敬公婆,还独自拉扯三个幼小的孩子,可是说是什么活都干,什么苦都吃。什么罪都受,什么事都管,以德报冤,顽强地撑起一个家。她集中了中国传统和现代女性全部的优点,简直是完美无缺无懈可击。由于这个形象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也让女演员阎妮成为2009年内地最具人气的电视女明星。
但是作者太刻意追求塑造完美的农村青年牛鲜花的形象,却把一名原本善良纯洁的城市下放女知青刘青无缘由地推到了与牛相反的对立面上,凭空给她安上很多罪名,塑造了一个扭曲了的假恶丑的人物形象,来与“真善美”的牛鲜花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成为原本应该是很优秀的一部电视连续剧中一处让人无法接受的败笔。
刘青其实是一个单纯率性正直善良热情的城市女中学生,与帅子一同下放。共同的经历、境遇和爱好,使他们成为同甘共苦、心心相印、惺惺相惜的情侣。她为帅子被批判受监督而担忧,为帅子的成功而喜悦,为帅子的前途命运而舍得付出。由于她耿直的个性,她对爱人的率性,对初恋情人的一点小小误会,使她一时鲁莽偏激造成过错,引起一起知青打群架斗殴事件的发生,导致差点要了对方的命,使自己和帅子也险些陪上小命。这是我们所熟悉的似曾见过的知青年代并不罕见的事件,也显示了作者对那个年代知青故事的熟知程度。刘青为了救心爱的人而在无奈中病急乱投医不惜付出自己的贞操,做了一个为爱情甘愿付出的女孩能做的最令人惋惜同情让人敬佩的举动。这是让人意料之外而又确实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我也接触过并了解这一类命运悲惨的女知青的真实故事,她们后来的人生虽然不一样,但有的默默忍受命运带来的磨难,始终安于做一个普通的善良妇女;有的愤而崛起,发奋努力成材,有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有的顽强抗争,不顾自己名声受损一次又一次不停地上诉告发,直到把犯罪分子绳之以法。如果说这一类女子有走上犯罪道路的,我想肯定是极个别的,不能成为广大女知青的代表。也不应成为文学作品中特别重点渲染的人物。
然而在《北风那个吹》剧中,这本来悲壮浓烈的一笔写到后面却突然变味走岔了道。一个本该令人同情惋惜的女知青,却毫无理由地变成了为人刻薄不择手段不讲情义的妖孽,一个不可思议不可理喻的罪犯,不知其合理性必然性在何处?
首先,帅子为了回城自己精心设计制造了假英雄事件,并非牛鲜花一手炮制;而且帅子脑部受伤成为意识障碍的植物人也全靠牛鲜花的悉心照料救护;明明是刘青自己嫌弃抛却帅子不管,一走了之,她却丝毫不讲良心把一切责任过错全部怪在牛的头上。她原本的善良、牺牲精神出现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我不明白依据是什么?
回城之后,刘青不顾帅子的感受,不顾帅子的幸福,不考虑他的家庭子女,一意孤行地要帅子离婚,完全变成自私自利蛮横无理的人。如果说因为爱是自私的,她对帅子还有一点理由;那么她嫁给了一个虐待狂以后,竟然无缘无故任其践踏欺侮宰割,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为那个性虐待狂多次堕胎,哪怕浑身是伤也逆来顺受一身贱骨而不反抗,奴颜婢膝、欺软怕硬到家了,与她原先刚正不屈直率厉害的个性,特别是在牛鲜花和帅子面前表现出的倔强霸道,咄咄逼人的腔调完全判若两人,还不愿意结束这段无爱的畸形的婚姻,这种自暴自弃自虐有什么必然性合理性?这怎能用她对帅子的情和爱来解释?得不到真爱就要用这种逆来顺受的方式来折磨自己,这种矛盾的个性出现在她身上不可思议,我看倒不如选择自杀更符合她的极端化个性。
剧作完全是为了拔高牛鲜花的善,来突出刘青的恶。牛多次有恩于刘青。一,当刘青在农村期间剪断电话线破坏排练上级派人来调查、刘青将要大祸临头时,是牛鲜花为她掩饰、助她度过险关;二,当刘青砸坏牛的玻璃窗和办公室台板玻璃发泄对她的不满时,牛并没有计较报复,丝毫没有处分打击她;三,刘青要回城时说了那么多恶毒刻薄伤害牛的话,牛鲜花也没有利用职权压制刘青,而是宽宏大量地放她走;四,刘欺骗了牛,利用牛的善良给她带傻儿子,刘没有丝毫的愧疚,等等。几十年里,牛始终忍辱负重,以德报怨,而刘青一而再再而三地变本加厉地恩将仇报,仇视牛鲜花,哪里还是一个普通的、善良的可爱的女知青的作为?分明是一个狼心狗肺、阴险恶毒、漂亮脸蛋蛇蝎心肠的女妖魔、女奸商、女骗子、女流氓、女恶棍,! 她同时犯有诈骗罪、非法集资罪、遗弃亲子罪、破坏别人家庭罪、非法同居罪。
明明是她自己抛弃、离开了帅子回城,有什么理由责怪牛横刀夺爱?明明是她自己做生意坑蒙拐骗失败了,有什么资格把所有失败的原因怪罪于牛鲜花?明明是自己的傻儿子,有什么权利心安理得把他扔给牛鲜花抚养?总之作者是想让观众明白,刘青是一个邪恶的化身,丑陋的化身,魔鬼的化身!作者让刘青从一个受害者莫名其妙转变成了让人痛恨的害人精。
刘青为什么变得如此面目可憎?她这样丧心病狂的原因是什么?难道是她曾经受到过性侵犯?那么她仇恨的对象应该是对她进行性侵犯的人而不是其他人。她不恨当年的杨疤瘌,不恨那些残害知青的人,不恨那给知青带来厄运的十年动乱非常时期,而是恨有恩于自己的人,她一切犯罪的依据、根源是什么?难道是所谓的“一切为了爱”?“为爱疯狂”?难道这就是编导所要展示给世人看的女知青的形象?人们从剧中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印象,城里下放的女知青真不是玩意儿,乡下干部对她们那么好,还忘恩负义恩将仇报。
这样将人性的恶描述刻画到极致的,无非是为了让人们得出结论,北京城里下放的女知青就是这样的。
年轻人看了该剧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上山下乡时期,农村和农民对知青其实很好,是知青们自己在作孽犯贱,女知青是不识好歹、极端自私、阴暗变态的。连我的八零后女儿也觉得不可思议,“你们当年的女知青果真是那样善恶不分的吗?” 
当然,现代社会为爱疯狂走上犯罪道路的不是没有,也不是说女知青就全是优秀分子没有罪犯,但我觉得“为爱疯狂”不符合我们那个时代的绝大多数女知青的个性。为什么不了解一百个一千个女知青以后才写出她们中的代表人物优秀人物典型人物呢?我所知有个上海知青出身的报社记者就对一百个走上犯罪道路的上海知青子女作了深入调查,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生存环境、生活道路,犯罪起因和根源。我认为在这基础上如果产生文学作品,就会比较有说服力。
我觉得这个剧胡编乱造脱离历史事实的地方太多了。总之整个剧都描写刻划了什么?剧中没有老三届知青在寒冷的东北乡下艰苦生活、劳动的情节,有的只是在青年点里胡作非为、小偷小摸、未婚做爱、勾心斗角等等“劣迹”,全靠“贫下中农”的化身“女菩萨”牛鲜花来“拯救”、来“再教育”这些“陷入迷途”男女知青们“改邪归正”呢!
 剧中把老高中男知青帅子刻划成了撇下三个亲生子女与别的女人私奔、忘恩负义的小人; 把老三届女知青刘青刻划成了自私自利、破坏他人幸福、连亲生儿子都抛弃的坏女人;  把老三届男知青大庞刻划成了打小报告、下圈套、设陷阱总在陷害别人的坏男人;把老三届女知青赵春丽刻划成了拿着避孕套当气球吹不知廉耻的女青年;把老三届男知青兔子刻划成了撬小队仓库盗窃小米、红枣的罪犯;把去过北大荒兵团的男知青、作家黄建波(刘青的丈夫)刻划成了心胸狭窄、心理变态、性虐待的恶人;把外大队男知青祥子刻划得比流氓还流氓、比土匪还土匪;等等,这也太脱离了历史的真实吧!真是凡是知青就不良,全是毛病。
  不可否认,知青中当然也有各种错误缺点,打砸抢烧,偷鸡摸狗,寻衅滋事,违法造孽,在迷茫彷徨中变成灵魂肮脏、心理扭曲的犯罪分子,文学创作也应该挖掘他们的犯罪根源。但走上犯罪道路的为什么偏偏是受侮辱受损害的单纯的刘青这样的弱女子?这有多少可信度?凡是知青大多能耳闻目睹,在长达十多年的上山下乡时期,有多少女知青为生计为前途而饱受折磨摧残?甚至被当地有权有势的人凌辱,侵害?她们的故事鲜为人知,她们的悲惨命运没有真正得到人们的了解、同情、怜惜和深思。还有更多的知青包括女知青在广阔天地艰苦奋斗不屈不饶吃苦耐劳奉献青春与命运搏斗,留下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每一个知青出身的文学艺术家,都更有义务和责任深入调查揭示反映那个年代的真实故事,而不应该把她们凭空随意捏造成令人厌恶憎恨的反面人物。椐编剧高先生在该剧播出后做的一档节目中自爆,除了帅子晚上讲《红与黑》德瑞特夫人的故事是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其他的大部分剧情包括三角恋都是虚构的。真心希望大作家在名高位重之后依然脚踏实地慎重再慎重,下笔千斤重!应该更多描写有代表性典型意义的女知青。
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一个作家要刻画当代军人,肯定应该选择优秀的、杰出的、能反映当代军人精神面貌和性格品质的,应该有阳刚之气、光明、正义,应该积极向上、有责任感,爱民,能吃苦,而绝不会着重描写写混进军人队伍里阴暗邪恶性格扭曲品质恶劣的败类。谁都知道军队里并不是没有混进败类。因此当“北” 剧刻画的一个女知青由受害者到害人者之后,我们看不到她的犯罪根源和必然性、合理性典型性,觉得未免太耸人听闻、误人子弟了。
前几年国内兴起了名作改编风。某些电视剧为提高收视率吸引眼球,抛弃道德底线不顾历史真实,制造所谓“看点”、比如肆意篡改抗日历史题材的名作名著,除了手撕鬼子刀枪不入,更有甚者,把抗日英雄母亲写成汉奸卖国贼的情人,把被日寇奸淫的中国良家妇女描绘成自己犯贱自甘堕落。,日本女特务勾引中国抗日将士也写成她们有真情真爱,等等。我担心再这样发展下去,某些人会“突破传统,创新思维”——颠倒是非,把抗日战士写成野蛮强暴日本良家妇女等等。难道艺术创作可以随意混淆是非、颠倒黑白吗?
在知识分子遭批判、被打倒的年代,作家什么都不能写、不敢写,因为时刻要被扣帽子打棍子;而在如今开放多元化的年代,变得什么都敢写都可以写了,有的写手拿着商家赞助来的钱怎么离奇怎么写,又似乎走向另一个极端。当下的中国文化娱乐界,从电影电视到报刊杂志,有那么多为市场经济的利益而产生的低级无聊庸俗不堪甚至黄毒的东西。我诧异,难道文化艺术的教育、感化作用也不需要了?在环境污染严重、人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之时,文坛和荧屏的环境保护谁来负责?视觉污染对青少年的损害谁来承担?
在纪念上山下乡四十周年的日子里,我感到莫名的悲哀:女知青的形象在荧屏被随意妖魔化,什么时候才能看到真实的、在蹉跎岁月中的风华正茂、坚强不屈、无私奉献的中国女知青的正面形象?我曾经看过黑龙江作家贾宏图写的《我们的故事》,那是不加修饰的上百个知青的真实故事,让我心潮澎湃,动容动情,拨动了记忆的琴弦。为什么这样的真实生动而精彩的故事不能在电视剧和电影里得到更多的反映呢?
综上所述,我感到,具有艺术魅力的真实的人物形象,哪怕有所加工,哪怕实际上并不存在,也会长期生活在人们的脑海里,显现长久的生命力,让人感动,让人受到鼓舞;而为了树立“高大全”形象的对立面而刻意编造的扭曲的“假恶丑”形象,却叫人无法信服,如鱼刺梗喉。它会毁掉一部原本还比较优秀的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它的全部价值。
我一个无名小卒老知青如此点评著名大作家似多有冒犯,但不吐不快。一家之言,抛砖引玉;虽无法为繁荣知青文学和知青文化作更多的努力,却也是苦心一片。
欢迎广大知青朋友读者对拙文批评指教。
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