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9节 我对知青博物馆的一点看法
-
内容提示:名人本身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关键还是要看他们的态度与看法!在挖掘知青精神的内涵时,不但要有良好的愿望,更要有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黑龙江省文化改革与发展促进会,知青博物馆和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知青博物馆《与共和国同命运》全国巡展日前在上海首展,该知青博物馆位于黑河市爱辉区爱辉镇,是经国家批准,由中宣部确定内容的国内第一座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历史为主题的大型展馆,它曾被黑龙江省委授予“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并获中宣部等批准的“全国第三批中央免费开放博物馆”,以及省级十大精品博物馆等荣誉。此次到上海巡展是选取了黑河知青博物馆展陈的精华,在上海首展6天,也算圆了上海老知青的回忆第二故乡的梦,同时加强了上海和黑龙江的文化交流。据说在上海首展结束后,以后还将在北京、天津、山东等省市继续进行巡展。
我于4日参观了位于上海图书馆的这个展览会,此展览共分五部分:共赴广阔天地、谱写闪光青春、浴火凤凰、改革开放的中坚和终生不了情。展览会通过一些图片与实物,再现知青一代的历史,从而展示知青一代的风采,应该说有一定的感染力。在展览期间,每天下午还举行知青劳模典型报告会,有黑龙江、吉林、安徽、江西、云南、贵州、新疆、上海郊区等地知青代表在会上发言,与大家交流,但我没参加这样的报告会。
别的不说,说说展览会的第四部分,标题是《改革开放的中坚》,此部分用大量的篇幅介绍了许多名人,重点是他们的曾经的知青经历与现在所担任的职位。也许办展览的人想让大家知道:因为有知青这样一段经历的锻炼,所以他们的成就也是我们知青的骄傲。但细想一下总觉得有点问题,其实一个人的成功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与知青经历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有知青经历的人有成功的,没有知青经历的人也有成功的,而且人数也不一定比知青少,这是因为任何一个时代,谁能成功可能俱有偶然性,但在任何人群中一定会有成功者,这是毫无疑问的,必然的。更何况我们这一代人有这么多知青上山下乡,其中有人成了名人我觉得是正常现象。如果有人要把它当作知青上山下乡一种成果,也不是不可以,但至少应该让大家知道,除了介绍他们曾是知青外,还要听听他们自己是如何理解与看待上山下乡的,以及上山下乡对他们人生成长起到怎样的作用,这样做才有说服力。如果只看到的是他们现在的职位以及在什么地方下过乡,是远远不够的,让人觉得缺少一种说服力,有点牵强附会,没有深度。
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还应该看到,在知青那个时代,社会上有许多的不公平。我不排除有些人是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但谁又能否认在那个年代,许多人成功的基础也与种种不公平的因素是有关的。从这个角色看问题,我觉得这种成功就没有普遍的意义,我也不清楚能不能得到大多数知青的认同。再说社会上对上山下乡一直是有不同看法的,而这种不同看法不会只存在于普通知青中,在名人中肯定也会有。如果不听听他们如何说,怎么能知道他们的态度呢?假如他们当中有人根本不认同上山下乡,或者说他们自己认为他们的成功与上山下乡无关,这对他们来说是正常的。但如果我们来宣传他,那不就成了笑话了!因此名人本身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关键还是要看他们的态度与看法!
无独有偶,前几天我还听到有人在看了展览会后有这样的意见:当初某位国家领导人接见的是企业家代表,因为其中有人曾是知青,展览会的介绍就成了接见知青代表,如是这人说得是事实的话,那你说这是历史的真实吗?办博物馆的宗旨是要给大家看一个真实的历史,要真实就要按照历史原貌来写历史,来不得半点随心所欲!由此看来要开办一个博物馆还是容易的,要办好一个博物馆很不容易,它不但要热情,更重要的是要尊重事实。在挖掘知青精神的内涵时,不但要有良好的愿望,更要有分析问题的能力!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随笔写来,没有任何贬低博物馆与名人的意思,更何况他们中确实有人认为知青经历对他们教育很深,包括国家领导人,我说出来只是希望它办得更好!
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