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主页 > 其他 > 北风博客文选 > 第 1 章 知青论文选
第31节 对《滴水湖畔》质疑的回复:(一)此文的由来

对新浪《滴水湖畔》质疑的回复:

(一)此文的由来

【原创】一个不能不回答的问题 - 北风 - 北风融青春,冰雪铸人生,荒原看不同!

前言:最近我在网易博客写了一篇日志,标题是《数据真实未必反映事物本质》,此日志发表以后,在网易倒没引起多大影响,没有想到却引起了新浪网友的关注,有一个网名叫《滴水湖畔》的知青朋友专门到我网易博客来留言:“你的这些观点我不太赞同”。我回复《滴水湖畔》:“没关系,如有兴趣,可以逐条计论”。《滴水湖畔》说:“我将在自己的博客里,与你商榷一下你这篇文章的一些观点,敬请指教。”我说:“指教谈不上,可相互交流!”虽说网易与新浪同在一个网络,但必竟是二家人家,二个地盘,平时不联系,因此我是很少去新浪的,现在人家不怕烦,主动到我这里,而且对话态度诚恳,我当然欢迎,我觉得这是正常交流的一个前提条件。不像我曾遇到的有些人,这些人现在还有,理倒没说出什么,火气倒不小!我觉得这样很不好,不利于交流!

我对自己写的东西,有一种自信,当我前几年在博客刚写知青论文时,有好多人留言,当然也会有许多不同看法,其中有些是善意的,也有恶意的,我都一一给了回答,这在我博客是有案可查的。尽管现在还有人质疑我,但我认为:“如果一种理论或一种说法,不能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那怕是一个,就不能算是正确的。”现有我依然坚持此观点。这二年网上情况大有好转,我再发类似知青文章,反对声似乎没有了,这说明大家对此问题开始有了一个冷静的思考,愿意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另外我觉得还有一点,无论何时何地,你认为正确的思想不说,那另一种思想就会泛滥!现在有许多人开始说正能量,负能量少了,也是一种正常现象。

《滴水湖畔》在他博客中逐条点评我文章,应当说态度是相当认真的。我因为不方便,觉得也没必要到新浪去发文章,就学他那样,在我自己网易博客发文,再进行讨论!怎样表达好呢?我想简单些,也更有针对性,就把他写的文章复制过来,让大家观看,然后在他写的文章中加上我的看法。为了有所区别,他的字黑色,我写的字就用绿色了!再加上我前面注明:北风注,我想没人会搞混了。下面就请大家看我复制它的原文以及我的评语!

 对于那段早已过去的历史,我的基本态度是:有人说“悔”,有人说“无悔”,我都不反对。如果有人说那是一段错误的历史,只能说“悔”,不能说“无悔”,那我就不能赞同了!

 

滴水湖畔原文:一些需要商榷的问题

一些需要商榷的问题 - 北风 - 北风入青春,荒原写人生,冰雪铸精神!

——读《数据未必反映本质》之一

  近日,我的博客好友“网中人1952 ”在对我的一篇文章《渐渐消失的上山下乡·第三章:较量·6、别了,我的青春》一文留言里告诉我这样一件事情——

我要回家!这是知青的真实心声!可是就是有人忘记了这段历史,或者根本就没有这段经历,如今却摆出一副永远正确的架势,还直接否定潘鸣啸的《失落的一代》,继续为上山下乡运动“歌德”。百度《数据未必反映本质》就可以看到那样的“宏论”。真不敢相信那些人是“知青”。

为此我专门到百度上去查看了这篇署名蔡荣华写的文章《数据未必反映本质》。

我不能同意作者的观点。

 

(北风注:本人并不反对:“我要回家”。我只是觉得要正确处理回家,不能把回家与外出这二者对立起来!试问一下,当年红军长征,在艰苦的环境中,红军战士难道都不想回家?我觉得不可能,想家是人之常情!我在我《数据真实未必反映事物本质》一文中是这样写的”人不可能没有个人利益,也不会没有个人情感,如想家,想舒服等,问题在如何处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如果一事当先,总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那何来国家利益第一,又何来精神?精神的可贵与感人之处就在于奉献:它克服个人利益,把国家利益放到了首位。如都能从这个角色出发考虑问题,也许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争论,许多想不通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其实坚定的红军战士就是如此做的,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要回家”,具有很大的欺骗性与煽动性,不可小视。)

 

 再搜索一下,得知作者在网易上开的博客署名《北风》,阅览了一些作者的文章,得知蔡先生也有知青上山下乡的经历。(http://cai.zhong2009.blog.163.com/

  北风先生在他的博客醒目位置有这样一段话——

    对于那段早已过去的历史,有人说“悔”,有人说“无悔”,我都不反对。如果有人说那是一段错误的历史,只能说“悔”,不能说“无悔”,那我就不能赞同了!对有些人来讲,青春已不是“悔”与“不悔”的问题,而是“愧”与“不愧”的问题了。如何看待“青春无悔”,说到底就是一种人生态度问题,与时代无关,因为任何时代都会有人说“悔”与“无悔”。我为何不赞同《苦难论》,因为它不能回答,有了苦难我们就能否定红军长征吗?我为何不赞同《产物论》,因为它也不能回答在文革前上山下乡怎么算?如果一种理论或一种说法,不能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那怕是一个,就不能算是正确的!我之所以提出知青精神与对错无关的观点,就是为了提供一种思路,希望它能回答许多曾经难以回答的问题! 

 就这些文字看,作者是比较严谨的。对于知青问题、上山下乡、“文革”以及争论的有悔与无悔问题有着自己的看法。这是值得称道的,也是值得学习的。

  网友介绍的这篇《数据未必反映本质》的文章,据作者自我介绍是“写于2014年6月18日,最后定稿于2014年7月25日!文章在此发表后,又做了一定的修改!”可见作者写作的态度是严谨的、认真的。

 

(北风注:谢谢朋友对我态度的肯定!)  

 

但是,对于这篇文章的一些观点我有着不同的看法。主要集中在如何看待潘鸣啸写的《失落的一代》这本书?如何看待一些数据?如何看待发生在“文革”期间的上山下乡?如何看待歌颂与暴露的问题?如何看待当前所谓的意识形态的“斗争”问题等等。我想就这些问题与作者商榷一下。

 首先把这篇文章介绍给大家。我会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北风注:下面发表的此文基本代表我的观点,但与我发表在我博客上的文章还是有点区别的,原因如上面说的:我此文“写于2014年6月18日,最后定稿于2014年7月25日!文章在此发表后,又做了一定的修改!”。现在转在这里的这篇稿子在我没正式发表前,是别人发的,别人做过一定的修改。为了以示区别,我在我博客7月25日发了我自己文章,里面增加了许多新的看法,想了解我原意,还是看我发的原文较好!如我在这再重发一遍,显得此文太长,无此必要,好在网址下面有了,不过是我博客首页的网址,为了便于大家直接观看,我再复制一遍这篇文章的网址:http://cai.zhong2009.blog.163.com/blog/static/113248108201451895114486/,点击打开就是。本人真诚欢迎大家光临,顺便也可看看其他人对我日志的评语,我主张不同意见可以互相包容,因此多听不同意见是有好处的。)

 

数据未必反映本质

蔡荣华

 曾经看到一篇文章,标题是:有图未必有真相,我认为有道理。因为有的图片是可以伪造的,而伪造的图片是不能说明任何问题的。现在,如果有的书刊、有些文章罗列了一些数据,甚至罗列了大量数据,企图来证明某些观点的正确与否,这样可信吗?同样也是不可信的。因为,有些数据当时就可能不准确,不全面,难有说服力;而且,即使一些数据是真实的,但也未必能反映事物的本质。

 最近,听人说起,一位法国学者写了一本研究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书,题目就叫《失落的一代》。书中引用了一些中国学者提供的数据,甚至引用了国务院知青办提供的数据,但是,通篇的观点却是全盘否定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认为中国知青上山下乡是反人类、逆潮流,强迫命令,违背意愿,造成许多青年人学业荒废,毁了人生,等等。一些人还认为这个法国学者,揭露了真相,还原了历史,体现了对中国青年的人文关怀,对他顶礼膜拜。我不是学者,也没认真看这本书,更不想与作者争吵辩论。但是,我总觉得把书名定为《失落的一代》是有问题的。因为,知青的情况比较复杂,当年,有人自愿下乡,也有人并不自愿。一些当年被动下乡的人,对上山下乡存有一定看法,感到“失落”,是可以理解的。但我总觉得不能把这种个人的“失落”说成是一代人的“失落”,把所有知青都称为“失落的一代”。因为,这样说从根本上抹杀了那个时代还有许多知青是自觉下乡的。我此言一出,赞成者有,反对者也有。

 有人认为:失落与不失落要看是不是多数人,多数人认为失落就可以说是《失落的一代》。这里,我首先要问:什么叫一代?顾名思义就是全体的意思,如称“年轻的一代”,就应该包括这个年龄段的所有年轻人;如说我们这一代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就是指包括所有这个时间段出生的人,这里强调的是一种共性。如果说《失落的一代》,指的是全体知青,那就不对了。毫无疑问,我们知青中,有失落,也有奋进,二种思想的人虽在一代人上有共性,但在失落与奋进上是没有共性的,因此说《失落的一代》,或《奋进的一代》,都不全面,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么简单的道理,作者也搞不清,就不得不怀疑书中所述,还有多少能让人信服。

 有人觉得作者做了几十年研究,书中的数字是严谨的,尽管我没去核实,也不想去怀疑。但如果由此得出结论,说那书中的观点就是正确的,我认为此结论为时过早。举例说,当年红军上井冈山,就全国人口来说,或者与国民党军相比,总是少数,甚至极少,这数字也严谨,不会有什么问题,我想也没人会怀疑它的严谨,相反,如果是革命的人多,革命早就成功了,那来这么多艰难困苦。按此逻辑,能不能就得出结论说,全国大多数人不认可你红军,红军是错的?再拿红军本身来说,出发时是30多万,到达延安剩下不足3万,人都哪去了?其实,牺牲也许只是一部分,多数人不是做了逃兵,就是当了叛徒。如要统计,可能逃兵会比留下的人更多,如果今天有人写书,用详细的数字说明当时有多少逃兵对革命失望、失落,并取名《失落的一代》,你能同意吗?我觉得我们没有理由说他写得不真实,也没有理由说他数字不严谨,更何况当年走散的人可能比剩下的红军要多,为何不能说是《失落的一代》?但为何一直无人写这种书呢,分析下来也许有许多原因,但大家都明白:它说的虽是一种事实,但反映的并不是社会的主流与本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历史上真实的事并不等同于历史真实。我们所说的“历史真实”是指合乎规律性的本质真实。而不单单指事件真实或细节真实。这是因为,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些事件虽然确有发生,但是,它代表不了历史的本质,有时甚至与历史主流相悖逆。将事件真实或细节真实等同于历史真实,在这上面尽情刻画、渲染、大做文章,混淆了非主流事件、偶发事件与体现本质特征、本质力量的历史真实之间的界限。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说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指出了我们的文艺不是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服务的,“而是为人民的。”“比如说,歌颂呢,还是暴露呢?这就是态度问题。”如何看知青上山下乡,这当中有许多真实,但是你写什么,却有个立场问题。纵观当前的知青文学,我们发现对知青的历史,歌颂的有,反对的有,写无悔的有,写有悔的也有,对同一个事物有不同看法是很正常的,重要的是我们的态度,如果是站在时代的高度,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努力,那么你一定会选择积极向上的作为宣传与歌颂对象。在那个年代确实有不少青年服从国家利益,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形成了一种时代精神,涌现了无数的董加耕、邢燕子、侯隽、张韧式的先进人物,成了那个时代青年的榜样。如果这种精神不宣传弘扬,甚至说他们是错的,其后果不堪设想,一旦钓鱼岛打起来,谁还会主动报名上前线?因此,宣传爱国、奉献、奋斗、拼博的知青精神是时代的需要,民族的需要,不宣传是没有道理的。

  这里要重复说一下多数与少数的问题。不可否认,也许说它错的人不少,但精神这个问题有特殊性。雷锋精神是我们许多人都赞同的,但现实中不可能大数人都具有这种精神。既然雷锋精神是少数,我们为何还要大力宣传?这是因为,尽管先进思想或精神只能体现在一部分人身上,但它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是社会的主旋律,宣传这种精神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历史的使命,这与人数多少没关系。2013年春,上海图书馆举办全国知青历史巡回展,《解放日报》等对600多名下乡各地的老知青做过随机调查,结论中说认为上山下乡失落的人并不比其他人多,那再以多数人为由说事,没有事实做依据,更是毫无道理了。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专门指出的“只有真正革命的文艺家才能正确地解决歌颂和暴露的问题。”我们应该细细领会!

  这里也想说说上山下乡有无选择的问题,我们都经历过那个时代,那时与现今的根本区别,一个是计划经济,一个是市场经济。那时的上山下乡之所以没有一定选择,根本上讲,与时代背景分不开。当时是计划经济,国家包学生分配,这种分配本身就没多少选择,带有一种强制性,因为除了升学,就是工厂、农村,而且无论分到那里,你都必须去,不像现在可以不去。如果换个角度,不分到农村,都分到工厂,尽管去向不同,但其性质应该与分到农村一样,都去了一个地方。但我可断定,今天不会有那么多人对此不满。为什么?还不是因为农村比城市艰苦,有人害怕艰苦。问题的实质就变成了一个世界观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我觉得只有把计划经济变为市场经济才行。现在是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出现这样大规模的上山下乡,因为每个人就业可以自己选择。我们还要看到,上山下乡是当时的一种主流,文革远没开始时,上海就有一大批人去了新疆,因此没有文革,也不能保证就没有大规模上山下乡。所以我们今天分析有无选择的时候,不能离开当时客观的历史条件。

   另外我们在说选择的时候也不要忘了,世界上的事是没有十全十美的,任何一项政策,都会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也是如此。生活中有人对过去不满,也有人对现在不满,如果没有当初的大规模的上山下乡,知青就一切都满意了,我看也未必。我们66届毕业生不像以后的几届,不是都去了农村,而是绝大部分人都留在了上海的工厂,应该说上山下乡对他们没多大影响,如今几十年过去了,看看他们现在的境遇,也没看到他们比到乡下的人好到那里,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还不如到过乡下的人,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你把你的不如意算到上山下乡头上是没有事实根据的。现在人人可以自己选择职业了,应该说很好,但那些找不到工作或工作不理想的人,他们同样不满意,有的还说计划经济好,可以不用担心找工作。由此可见:问题的关健有时不在客观,而是在主观,在自己的心态。

 日前,中纪委驻中国社会科学院纪检组组长、院党组成员张英伟在近代史研究所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社科院研究人员的意识形态存在“四大问题”,包括“每逢敏感时期,总有人进行不法的勾连活动”,“接受境外势力点对点的渗透”,要求全院“高度保持政治敏感性”,“绝不容忍任何人搞特例”。社会是复杂的,连中科院这样的高层单位都有这种情况,那洋人出的书就更不能盲目相信了。其实,我们自己就是知青,亲自经历了那个时代,我们应该比任何人都有发言权,不必借助别人的书来壮胆。我们有自信:我们不说,谁说?我们现在不说,还等什么时候说?

 原文刊载http://cai.zhong2009.blog.163.com/

 

        (北网注:根据《滴水湖畔》博客按排,这是第一部分。最后再次说明:绿字是我写的回复。把前言去掉,再把正文中的绿字去掉,就是它的原文!)

 

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