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主页 > 其他 > 北风博客文选 > 第 1 章 知青论文选
第15节 没有选择,何来后悔—悔与不悔是个伪名题

没有选择,何来后悔—悔与不悔是个伪名题

杂谈:再说青春无悔

 

      最近又常常看到有些文章,在讨论上山下乡时,总是有意无意地拿“青春无悔”来说事,我认为这是一种误解,因为上山下乡的正确与否,实际上是与无悔二者是没有任何内在联系的。

 

      首先,在生活中要说到有“悔”与“无悔”,我觉得总要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必须先要有个选择,如果没有选择,实际上也就谈不上悔不悔的。回顾我们当年的上山下乡,我觉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如我们68年分配时,当时讲的是四个面向,我们到边疆去的许多人,可以选择留在城里,到工厂去,如他们今天后悔了,感到当初的选择到农村去错了,这种人可以说“悔”。同样他们如对自己的选择说青春无悔,我觉得也是可以理解的,是没有任何理由来嘲笑他们的。在69年“一片红”后,到农村成了大部分知青的唯一选择,不同的是到那个地方的农村去,你今天来大谈后悔,那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你根本就不能选择,何来后悔?

 

      其次,到了农村,在这里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到农村去的人,这里都会有一个选择,是积极面对还是消极面对。我们看到有许多人在农村选择了付出,如果他们中有人觉得这段历史值得回忆,值得自豪,觉得青春无悔,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无可指责的。如他们当中的有些人今天说的,我觉得也不奇怪,因为人的思想总在变,至于那些到农村没有好好干的人,他们当然也有资格说“悔”与“无悔”,但他们的“悔”与“无悔”应该和我们今天说得含义应该相反,他们的“悔”应该是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干,他们的“无悔”应该是他们没有好好干是对了,在这里“悔”倒是成了正能量,“无悔”反而成了负能量。因此光从“悔”与“无悔”的字面上来说,是不能说清事物本质的。

 

      另外,无悔从本质上来说:它反映的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个人对生活的感受,它是与社会状态对错是无关的。我们来看历史,我们发现在任何一段历史,不管这个历史,你认为是对还是错,或者说是好还是坏,都会有人觉得,也有人觉得无悔”。这是一种客观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转移,你再反对别人说“无悔”,但事实是有人“悔”,必定也有人“无悔”,这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 在革命战争年代,有人参加革命,为革命献出了生命,他可以觉得,也可以觉得无悔;在今天,也会有人满意,有人不满意,肯定也会有“悔”与“无悔”的问题。在这里我只能说,一个人出生无法选择,当然也不能选择时代,你生在那个时代,没有选择或选择少是计划经济的特点,如你对一些事不满意,也只能是一种无奈,说不上“悔”与“无悔”,过多地去责怪社会是没有意义的,只能增加不必要的烦恼,有害个人身心健康。在这里,我反对有人只许自己说“悔”,而不许别人说“无悔”的霸道态度,因为这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公平态度。

 

      还有,我觉得我们衡量一件事正确与否,还是应该从事物的本质,自身的特点去分析,当然分析这些问题是需要一定理论功底的,在许多时候,正确与错误混在一起,我们应该善于抓住本质,找出正确的,去掉错误的。有些人不愿,也不想下苦功,去学习,去思考,去分析,只会简单下结论,一是把上山下乡说成是文革“产物”,二是把“苦难”作为否定的理由,三是在在“悔”与“无悔”上做些文章。他们就不想想,上山下乡在文革前就有了,怎么能说“产物”,红军长征还要苦,以苦能否定长证吗?把悔与不悔和上山下乡再个不同概念的字眼放在一起论述,只能混淆事物的本质,我认为这些理由至少在逻辑上是说不过去的。

 

       最后,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每人在谈各自感受时,由于经历不同,思想不同,有人说“无悔”,有人说“悔”,这些都是正常的,因为经验告诉我们:要人人都赞同同一个事物,那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上山下乡也不例外,因此也没必要去相互指责别人,大家可以各说各的。要评论谁对谁错,在这里要强调一点,不能以人多人少做标准来划分的,因为有像雷锋这样思想的人总是少数,因为人少就说错是没有依据的,否则现在何来抓住关键少数。在这里要明白一点,如果我们把大量精力用来争论无悔的问题,那是没有意义的,只会走入岐途,浪费时间,因为这种争论根本解决不了上山下乡的对错问题。再争论也不会有一个统一的结果,是一个伪名题,我们应该有一种理论自信,中国革命不会因为有人反对,而改变它的正确方向,上山下乡也不会有人而影响我们对它方向的认定。

 

      我赞同: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奋斗的青春是美丽的!凡是美好的青春是有资格可以说“无悔”的,是值得一生回忆的!

 

北风

 

写于2017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