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第3节 秋:铲茶山、摘茶籽和榨茶油
 秋:铲茶山、摘茶籽和榨茶油


里陂上村民吃的食用油,主要是油茶山上出产的茶籽油。村里也会每年在田里种一点油菜,榨取少量的菜籽油。
在1949年解放以前,里陂上的村民几乎没有油茶山。
解放以后,按照其他村子的说法,里陂上村托了共产党的福,分到了原先属于先锋大队上头村里的地主的几块油茶山。村里另外还有一块油茶山坐落在禹山大队的贯下村,原先是属于村民张奉喜老婆的娘家,土地改革以后也归了里陂上村。
山上的油茶树都是几十年以前栽种的,仍然还在盛果期。油茶树的茶籽是圆圆的,呈红绿相间的颜色,大种油茶树的茶籽一般有核桃那么大。在贯下村的油茶树是小种树,茶籽只比鹌鹑蛋大一点点,但是茶籽的壳很薄,出油率也比较高一点。
油茶山的收成时好时坏,每年不一样。年成好的时候,村里每人每年可以分到八斤茶油。如果年成不好,只能分到四斤左右。
我女儿从来不知道茶油,她听我说了以后,便上网到英文的“维基百科”去查找,发现茶油是最能抗氧化的食用油,比橄榄油还要好。我不禁有些诧异。我知道在国内,前些年是橄榄油排第一,茶油排第二。究其原因,大概因为橄榄油是从国外进口的,得压过国产的茶油才对吧。
严格来说,村里铲茶山多是在初秋,摘茶籽是在深秋,那时田里的农活不多,“双抢”的大忙季节过去了。至于榨油,已经是来年春夏之交,相对农闲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把这三件事情都当作秋天的事情,凑合着写在了一起。
一、铲茶山
按照里陂上村的习惯,每年要到油茶山上去两次。一次是在初秋,正好有一段短暂的农闲,我们上山去铲茶山。另一次是在深秋,田里的工作结束了,我们便上山摘茶籽。每次上山,我们需要在山上一整天。铲茶山和摘茶籽比留在村里劳动要辛苦一点,因此生产队规定,凡是拿六分工分以上的劳动力必须要上油茶山,不准躲在村里混工分。
铲茶山的时候,我带着砍柴的毛镰,扛上山耙,山耙的把上挂着的是中午吃的午饭。
山耙的耙口比较宽大,有六寸左右。铲茶山的时候用山耙在山上一拉,就有六寸来宽的一溜,比用镢头铲山的速度快。遇到不是油茶树的各种杂柴,就要用毛镰砍掉。如果是一两年没有铲的生山,杂柴的根比较大了,我们还要带着挖土用的镢铢上山,才能把柴根挖掉。
铲茶山的时候常常会有一些意外的惊喜。一旦看见油茶山上有细长的藤苗,上面长着瘦瘦的叶子,就知道有淮山(山药)了。野生的淮山都很细小,最大的也只有手指那么粗。如果能挖到五六根的话,晚饭就可以多烧一道香喷喷的时鲜菜了。
有一次,我在铲茶山的时候发现,不知是谁在茶山上下的钩,缠住了一只竹鸡。竹鸡是一种鸟,比拳头还要小一些,很像是刚刚开始长出硬毛的小鸡仔。我解下那只竹鸡,它的腿已经断了。那天我把竹鸡带回去的时候,它已经死了。那是我第一次吃到竹鸡,它只有胸脯上的两块肉值得一吃,味道异常鲜嫩。
我们带上山的毛镰,除了砍掉油茶山上那些无用的柴枝以外,还有一个很大的用处,就是顺便去砍一些可以做镢头把和做扁担的木料带回里陂上。
在油茶山上吃过午饭,会有一段休息的时间,我就拿着毛镰在山里四处转悠。有一次我找到了一棵大小适宜,长相绝佳的杜树,那是做扁担最好的材料,弹性和韧性都非常好,还不容易变形。里陂上村民认为,黄杨木的扁担最结实,但是弹性差一些。用杜树扁担来挑担,感觉比较松快。
我用杜树做成了一根称心如意的木扁担,最多可以挑一百四十斤。在扁担的两头我精心装上了钢制的螺栓,又套上了塑料套管,用来防止箩绳滑脱。在扁担的中间,用毛笔恭恭整整地写上了自己的名字(我曾经无意中听见鹿冈中学那位来里陂上帮助割稻的高老师对他的同事说,这字写得比印出来的还漂亮。这使我想起来,自己在中学里的书法比赛上曾经得过名次)。
我的扁担是里陂上村里的精品。我每年的插秧、割稻、挑土、交公粮和挑行李回上海探亲都要用到它。回到上海以后,我心爱的扁担一直放在武进路的老房子里。2006年老房子拆毁的时候,这根扁担不幸丢失了。
有一年铲茶山的时候,我带了两根做镢头把的杉树料回里陂上村。万一我正在用的镢头把断了,就能够及时换上新的。知青冯金生也砍了三根镢头把回来。
不巧的是,我们回村的路上经过袁家村的时候,袁家的村民还没有收工,正在田里劳动。看见我们多数人都带着做镢头把的木料回家,特别是有个村民还掮了一根直径有四寸来粗的杉树回家修猪栏,他们看不过去了。当时就有性急的后生喊了起来:“你们里陂上也太不像话了,去铲山还带这么多东西回去。”“你们以前有茶山吗?共产党给你们的好处也太多了!”
第二天,大队来了两个人,气势汹汹地召集里陂上的村民开会,宣布大队的决定。第一条是昨天大家铲山时带回来的木料不论大小,一律没收。第二条是登记造册,每根镢头把的木料计价六角,按照百分之三百罚款,每根计罚一元八角。
大队来的人一个一个地点名,里陂上的村民被这个阵势吓住了,绝大多数人都老老实实地交代了自己的情况。我当时有点不服气,觉得大队这样做不公平。砍几根镢头把又怎么了?其他村子里的人要用镢头把,不也是去铲茶山的时候顺便捎带的吗?为什么我们里陂上就不行呢?大队的人点完名,独独不叫我和冯金生的名字,很明显因为我们是知识青年,可以例外。
我忍不住了,站起来说了几句不满的话,最后负气地要求大队对我也一视同仁,写上我的名字,我愿意交出那两根镢头把,附带罚款三元六角。
会场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大队来的两个人对视了好一会儿,最后写上了我的名字。
事过之后,我有一点后悔,觉得自己当时过于冲动了,我应该还是像冯金生那样,在旁边始终一声不吭,比较划得来。
后来我听说那两个人回到大队以后,向大队书记汇报情况的时候提到了我,说里陂上的夏建丰还真是吃硬(硬气),肯出来说话。
二、摘茶籽
到了秋天上山摘茶籽(木梓)的时候,我们挎着扁篱,担着箩,有人还带着长木钩,用来钩摘那些结在高处的茶籽。
山上的油茶树(木梓树)已经开满了油茶花,雪白的花瓣,明黄的花蕊。这些花谢了以后结出的茶籽,要到明年秋天才能采摘。所以我们摘茶籽的时候要注意保护这些花,以免影响明年的收成。
一些会唱山歌的中年男村民到了山上,看见了雪白的木梓花,往往会一段一段地唱起长长的情歌:“木梓树栽行打行……。木梓花开白又白……。木梓结果层打层……”,一直唱到歌中的女主角迫切地想要和自己的情郎结婚生孩子。村里那些尚未出嫁的女孩子会三三两两地停下手来,竖起耳朵,凝神细听。然后她们微微红着脸,一言不发,互相之间对望一眼,羞怯地偷笑。
我们到禹山那边的贯下村摘茶籽比较远,路上要走将近两个小时。早早地吃完队里免费供应的早餐,我们挑着空箩,一个紧接着一个,长长的队伍走在窄小的山路上,逶迤不绝。
记得有一年去贯下村摘茶籽,我紧跟在村民张寿仁后面。寿仁一定是刚才吃饭时喝多了饭汤,走上山路不久,就像牛在田里耕作的时候那样,一边走路一边开始小便。他分开了双腿走路,在路上留下了“Z”字形的尿迹。行进在山路上不能轻易回头,否则脚下踩空了容易跌下坡去,所以走在寿仁前面的村民根本没有发现他奇怪的动作。
过了一阵,我也有了尿意,自然是学着寿仁的办法,方便了一回。在路上留下“Z”字的痕迹,颇有一番别样的感受,新鲜而刺激。
同在山路上的女孩子就不能如此便宜行事,她们只能爬上山去,避开人群,才能方便。待她们下得山来,回到路上,村里的大队人马早已走远,消失无踪,这些女孩掉队了。
我由此联想到,大凡野战部队行军打仗,要穿山越林,在狭窄的山路上“衔枚疾走”的时候,部队里那一色的男战士说不定也会边走边尿,才不至于因为这等小事而掉队,从而贻误了战机。
里陂上村里有规定,去贯下摘茶籽,只要摘满了一担就可以提前回家,记十个工分。可是贯下的茶籽是小种,摘满一担很不容易,而一担茶籽有一百三十来斤,走两个多小时挑回来,实在太辛苦了。因此大家情愿在山上磨一天工。
有一年去贯下村摘茶籽,我和冯金生决定尽快摘满一担,可以争取早点回来。到了山上,别人要先坐一会儿,等那些掉队的人都到齐了,才开始摘茶籽。我和冯金生一刻也不耽误,快手快脚地摘了起来。刚到午饭时分,我俩就一人挑着一担茶籽,下山回家了。
我俩经过前村大队的洲上村的时候,在村边的上海知青住处歇了一下脚,进去喝了一点水。洲上的上海知青小朱送我们到门外,看见了那两担茶籽,略微有些惊讶地说:“这是你们今天从贯下摘的吗?”我们笑着点点头,和他道别,然后起肩挑担,继续上路。从洲上到里陂上,还有四十分钟的路程呢。下午两点多钟,我和冯金生回到了里陂上。
过了些日子我到公社去,公社管知青的干部对我说:“洲上的小朱来聊天了,他以前只是听说里陂上的知青干活很猛,现在算是见识了。小朱说,那天你们走了以后,过了近三个小时,里陂上的大队人马才嘻嘻哈哈地挑着装得不多的茶籽担子路过洲上村,小朱还专门出去看了。”
三、榨油
每年秋天从山上摘回来的茶籽,堆在了一起。到了冬天将尽的时候,茶籽的壳裂开了,由村里的老人妇女和小孩负责把茶籽壳去掉(用茶籽壳薰出来的腊肉特别香),把茶籽仁晒干以后便可以榨油了。
先锋大队在公路边上建有一座榨油坊,各个村子只要到大队申请一下,大队就会安排好榨油的具体日子,派出一个包茶籽饼的师傅,来帮助各村榨油。
村民的习惯是女子不能进榨油坊,说是女子进了榨油坊会降低出油率。但是马立平说,她们村前小学榨油时,她进去过村前大队的榨油坊。这应该说村前大队思想比较开放,没有我们先锋大队那么多忌讳。
我参加过里陂上村的榨油。
我们把茶籽仁送到大队的榨油坊。榨油坊进门的左面是一具石碾和几口大锅,还有一处宽大的烘焙茶籽仁的平灶。
石碾是用来碾碎茶籽仁的。它的碾槽和碾轮的大小,和里陂上村碾房里的石碾几乎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它可以使用两套动力。一套是水力,油榨外有一座转轮水车,可以与石碾的木轴连接。可惜的是,推动水车转轮的水不充裕,大队所在地的袁家村人只在当自己水库里有水的时候,才放水给本村用水力碾茶籽仁。至于其他各村要榨油的话,对不起,请使用畜力。
几口大锅,有的用来蒸已经碾碎的茶籽仁,有的锅安装成斜的,用来翻炒油菜籽。
进了榨油坊的右边,是一个传统的油榨,它用一棵巨大的樟树制成。樟树粗大的树干横卧在半人来高的架子上,中间凿出了一条长长的、一尺来高、横向通透的榨槽。榨槽底部和顶部的中央呈圆弧形,底部弧形下方是一条有一定斜度的小方槽。小方槽稍低的一端,有一个小圆孔,那是出油孔,榨出来的油就从这孔流到装油的容器里。油榨旁边的梁上挂下来一根活动的吊木,吊木下端有铁环,与一段又粗又长又重的硬木中部的铁环相扣,那段硬木叫撞杆。撞杆与庙里和尚撞钟的撞木有些相似,只是更长、更重。那吊木连着撞杆的设施,总称吊锤,是打油的“主将”。榨油架下方的地上,散放着一些长方的木块和木楔。那木块也叫枋,那木楔也叫尖,都是榨油少不了的“重臣”。
我们运来的茶籽仁还有一点多余的水份,所以先要放在平灶上烘焙到一定程度,然后放在碾槽里,用牛拉着石碾,把烘焙好的茶籽仁碾细。
有人在榨油坊里灶台上的大锅里加了水。锅里有一个用杉木做成的木桶,木桶上面的口径比下面的口径稍微大一些,叫作“甑”,读音是“赠”。它比我们平时蒸饭时用的饭甑大了好几倍。
我们把烘焙碾细了的茶籽仁放入甑里,盖上汽盖,然后在灶膛里加入上好的干燥劈柴,开始用急火来蒸大甑里的茶籽仁。
这时候,一直在旁边悠哉游哉的榨油师傅开始忙碌地准备起来。榨油师傅是大队派来的,他的技术活主要是“包茶籽饼”,所以也称“包饼师傅”。只见他把几十个直径约一尺、高度约半寸的油亮亮的铁箍堆在地上,又用稻杆稀疏地编拧成一扇扇直径两尺多的圆圆的“杆垫”,也放在一旁。
等到大甑里的茶籽仁蒸出了香气,每个人都变得脸色凝重,整个榨油坊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包饼师傅把一个铁箍放在自己脚边,对准圈中央再放上一个杆垫,随即提高了嗓音问道: “好了吗?”在锅边守候的人大声应道:“好了!”包饼师傅便大喝一声:“快!”
紧张的包饼和装饼的过程开始了。
守在锅边的一人猛地掀开甑上的汽盖,另一个人飞快地把碾细蒸熟的茶籽仁舀进一个一端有把的小木桶,一路小跑几步,把木桶里蓬松的茶籽仁细粒倒在包饼师傅面前铁箍上的杆垫中央。包饼师傅光着双脚,立即站到滚烫的茶籽仁上。他一边烫得呲牙咧嘴,一边飞快地交替着双脚,就着铁圈的形状,把茶籽仁踩成厚厚的饼状,再用脚顺势勾起杆垫延伸在箍外的部分反折进来,把“饼”包起、踩实,这就是茶籽饼。
仅仅十多秒钟,师傅就包好了一个茶籽饼。茶籽饼重五、六斤,有二寸来厚,约是铁箍宽度的四倍。马上有人飞快地把包好的茶籽饼竖起来,装进油榨中间的榨槽里,从出油孔开始,整齐地挨个排好。整个榨槽可以装三十多个饼。我们只用了几分钟就装好了饼,这时候,榨槽还剩下一小部分空间,在里面放上两块方木块(枋),再在二者之间插上一个硬木楔子(尖),木楔的大半截子露在外面。打油开始了!
由两个人面对面地握住吊锤的吊木,再将吊木下的撞杆扶成水平方向,榨油师傅把握着撞杆前端,握着吊木的两人用力推动吊木,撞杆的头便向插在油榨里的木楔撞去。木楔和撞杆的头上都装着铁圈,非常坚固。一下,再一下,木楔被一点一点地打进油榨,这就叫“打锤”。
才打了几下,油榨里滚热的茶籽饼刚受到挤压,就开始出油了。略微透明的金黄色茶油从出油孔流下来,汩汩地注入到下面的容器里,鼓舞着所有在场的人们。木楔打到底以后,就把它抽出来,在它挤出的空间里加进一块厚薄适宜方木,然后,再重新插入木楔,继续用撞杆打锤。
榨油坊里的气氛越来越热烈。我们光着膀子,打锤越来越用力,方木越加越多,茶籽饼越压越薄,油却出得越来越慢了。
榨油的最后阶段——打“飞锤”的时候到了。打“飞锤”,是要把还剩在茶籽饼里的最后一部分油榨出来。“飞锤”,顾名思义,是要让吊锤“飞”起来。仍然由榨油师傅掌握撞杆的头部,而拉动吊杆的两个人,则尽力把吊锤向着油榨的反方向荡起来,荡到最高,简直要“飞”到屋顶了,再利用吊锤下落时的惯性加速度所产生的动能,猛烈地撞击木楔。我们几人轮流上阵,用二三十下“飞锤”,压榨出茶籽饼里面最后的一点油。
包茶籽饼的师傅告诉我,必须要趁热打锤才能出油,茶籽饼越热,出油越多。打锤一定要一鼓作气,一旦把茶籽饼放进了榨筒,开始打锤了,就一定要猛打快榨,一气呵成,如果中间停顿一下,就会少出油,甚至不出油,这一榨的油就可能会废了,只能中途退榨。
里陂上村的男子常常会用榨油来比喻男女之间的性活动,一定要一鼓作气地完成,“退榨”是要不得的事。
一榨油打完了,榨油坊里弥漫着茶油的气息,我们想出汗却又出不来,这可能是茶油的蒸汽把我们的汗毛孔堵住了。榨干了的茶籽饼从铁箍中拿出来,这是茶籽枯,可以用作肥料。茶籽枯略有毒性,可以打碎茶籽枯,加上水,在夏天洒到水田里,药昏田里的泥鳅,把泥鳅做成佳肴。
整个榨油的过程需要二到三天,参加榨油的村民每天需要从家里用大竹罐带饭菜来吃。吃饭的时候,大家贪心地在饭菜里面添加了很多刚刚榨出来的新鲜茶油,反而弄得很不好吃,吃多了还会作呕。
每天晚上回家的时候,榨油的村民在吃空了的大竹罐里装上茶油带回自己家里,这是公开的秘密。可惜我一直没有竹罐,做不到这真正的“揩油”。
我还在这榨油坊里榨过菜籽油。把圆滚滚的油菜籽放在大锅里炒热、用木砻推散成两半,放入石碾的碾槽里碾细,之后的工序则和榨茶籽油完全一样。
但是菜籽出油比较慢,特别是到最后打飞锤的时候,要比榨茶籽油多打几十下,直到我们精疲力尽才能放弃,算是榨油告一段落。
记得我在回到上海以后,看沈从文写的《湘行散记》的时候,他描写的湘西的榨油坊和我们先锋大队的榨油坊十分相似,我感觉亲切极了。只是想到他笔下的湘西风情和我在里陂上的青春生活一样,可以说是永远地逝去了,心里不免有一点淡淡的伤感和惆怅。
日前我偶然看到了明朝的江西省奉新县人宋应星几百年以前写的《天工开物》里面的《榨油》篇,书里的插图似曾相识,书中的描述和我所参加的榨油工作可以说是一脉相承,我忍不住要摘抄一点有关的内容在下面:
“凡榨木,其木樟为上。凡开榨,空中其量随木大小,辟中凿划平槽一条,下沿凿一小孔,一小槽,使油出之时流入承藉器中。
撞木与受撞之尖,皆以铁圈裹首,惧披散也。
属树木生者,然后碾碎,细者则入釜甑受蒸,蒸气腾足取出,以稻秸包裹如饼形,其饼外圈箍,或用铁打成,与榨中则寸相稳合。
凡油原因气取,有生于无。出甑之时,包裹怠缓则水火郁蒸之气游走,为此损油。能者疾倾疾裹而疾箍之,得油之多,诀由于此,榨工有自少至老而不知者。
包裹既定,装入榨中随其量满,挥撞挤轧而流泉出焉。
包内油出渣存,名曰枯饼。”
几百年后的今天,因为我有了榨油的经历,所以能够感受到前人书本中的温度。
再过几百年,我们的后人会感受到我们的生活,感受到我们的温度吗?难矣哉,难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