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库 > 知青上海 > 第 1 章 本期文章
第1节 从知青到知青精神

                                     
                 ________再议“知青精神”            作者石苔
   知青,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中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青春群体,由于它的特殊遭遇和经历,至今留下了挥之不去的糢糊背影和纷争不已的迥响。于是也就有了一个“知青精神” 有否及何者谓“知青精神”的话题。静心思辨, 有必要对此作一理性的梳理, 那么我们离共识也就不远了。笔者以为当年知青群体有“精神”, 于是在此一说。
一、 知青精神涵义的悲剧意义
囬顾“知青精神” 命题的提起和争辨,有一个事实不容忽視:1、知青精神概念是由知青群体自身提出的,2、知青精神的思辨是在有着知青经历而又至今热心于知青文化活动的知青人中的标志性旗帜。3,知青精神提法至今未在我囯主流媒体中得到认可。所以,我们不得不认识到原本作为“精神” 弘扬的知青精神中蕴藏着的悲剧意义。
作为知青精神基石和载体的知青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出現的一个特殊群体,又因为在“十年文革” 這场中国“浩劫”中的特殊经历和遭遇造就了知青群体的独特形象、情感、结局和社会遗音。于是不难理解由于其独特性而产生的意识乃至上升为“精神” 不可避免地铸刻着“知青” 的胎記。
今天, 回望知青上山下乡道路的风风雨雨, 其“悲壮” 无疑先天性地决定了知青精神的悲剧意义。(可参阅笔者《知青乎,悲壮乎》一文)這是知青精神区别于其他称谓“精神”体面的草根性缺撼,要说知青精神的社会意义和生命光彩,它只能是留存于知青人精神世界里的慰籍,是铭刻在共和国史册中的一抹亮色。
二,知青精神是人文精神在特定历史下的结晶
知青精神的命题为何在知青群体中如此歧义,又为何知青精神的提起和标杆达不到当今社会媒体和人们语体中的光鲜和认同?究其原因是知青精神的自生、自语、自慰的草根群体情感和意识的凝聚而无政治挂靠,其内涵更多蕴含着的是一种人文精神在知青群体处于“十年浩劫” 特定历史遭遇时一种溢于内心的情感凝聚;一种普遍的人性自我关怀;一种表現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一种对理想人格的守望和塑造。而不应是口号化、标签式的概括一些词句来凸显知青精神,現今有些人把知青精神概念化的提法反而得不到广大知青人的认可,症结就在此。
三、知青精神的核心价值是人性光芒的绽放
说到此,我们该如何表述知青精神的定义和蕴涵?窃以为知青精神:人性光芒绽放的相守。只要静下心来,反思我们知青人大半辈子生活道路不难有同感。
1、 怀抱热情、憧憬理想而迈出的人生起步。上世纪五十年代, 由于中国社会遗留下来的贫穷和当时中国社会生产力的落后, 不可避免出现了城市人浮于“亊” 和中国农村及边疆地区需要文化知识的矛盾。在当年苏联青年奔赴西伯利亚垦建“共青城” 的榜样影响下,一群对于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和对新中国的美好憧憬的年轻人选择了离开城市、奔赴贫穷农村、山区和边疆,时值共青团中央的号召下于是就有了北京青年奔赴北大荒垦建北京庄、上海青年奔赴江西(安徽、湖北)等地农村创建上海共青社、昆明青年奔赴南疆雨林垦殖橡胶园以及吕根泽、徐建春、候隽、邢燕子、董加耕等青年奔赴农村家乡的励志行为。开创了中国有志青年纯真、热情,献身社会的热血行动,至于六十年代,十万上海青年奔赴新疆,屯垦戍边、建设边疆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更是确保中国长治久安的战略性部署。這一系列的新生事物其意义和实効是新中国建设发展中一笔无以估量的精神财富。
1968年后,1700万中国青年学生从各大城市到了祖国的穷乡僻邻、边疆山区而形成了一场上山下乡运动,現在虽多有歧义但实事求是地说,這1700万青年人是被裹掖汇进了這股社会潮流,其大多还是以纯真、单诚和无奈走进了农村、山区和边疆。更何况在当时的上山下乡潮流中确有一批虽也失落却是滿怀热情、志于改变袓国“一穷二白” 現状的热血者。現在看来如果沒有一种精神的召唤和支撑能踏上一条未見前景的岖崎之路吗?相比于当年就以种种借口、手段躲避了上山下乡潮流的一些所谓“社会精英”, 难道还不能彰显一种在国家和民族危难关头保证社会正常前进的正能量?!這难道不就是一种我们应该寻觅的本真的知青精神。
2、 吃苦耐劳、坚忍而不认命的人生道路。纵覌上山下乡的十年,无休止的日出上山劳动、日落一碗白饭酸菜,在当时“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 的极左路线、政策盛行下是无法改变“一穷二白” 的面貌的,隨着年轻人青春热情的消退,知青的“再教育” 道路只能是在埋头苦干、辛劳度日的重复劳作于田头乡间。回想起有些知青无望地走上不归路和一些人凭借权势走“后门” 回城的不公,大多数知青人能在闭塞的山乡、困苦的生活和超负荷的苦干中默默无闻地坚忍而不认命的跋涉自已的人生路。現实己经是豪情不再, 身心疲惫, 积重难返,前途未卜。這时沒有一种精神力量支撑是完全不可能持续行进的,這是什么精神?這就是在苦难中积集、凝聚起来的知青忍耐精神。
3、 舍命抗争,挣得掌握自已命运的走向。1978年末,上山下乡运动走到了尽头,被遗弃在农村山乡的广大知青感知到当时中国思想解放浪潮的冲击, 在苦闷中关注祖国的命运,思索我们一代知青人的命运,以云南知青为先导喊出了“我们要回家” 的正义呼声,一些有血性的知青髙举义旗、千里赴京、上书中央,直至跪哭上苍、万心一致、恸天地而泣鬼神,而使党中央、国务院及时调整政策,使知青们有尊严地回了家,改变了全体知青人的命运。是什么力量转动了這一历史车轮?除了我们不应忘記当年拨动了這一车轮的一些人的舍命精神,更是广大知青万众一心,直面人生、追求尊严和呼吁权益的心灵相望、精神相守的知青守望精神。
四, 人性光芒绽放的人文精神
上山下乡道路,我们一代知青人坎坎坷坷走过来了,有热情、有无奈、有奋斗、有泪血,更有理想的埋葬和生命的奉献。是什么力量支撑着這一代少男少女们走过来的!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不得不承认要靠一个人的体力是难以走过“十年苦难” 的。确是靠一种“精神” 支撑着走过来了。現在想来:当年能在上山下乡的各个历史阶段以稚真热情、吃苦耐劳、苦干实干、勇于斗争、敢于取义等不同表現默默行走的人,都是基于這代年轻人良善的内心、本真的情感和对于理想坚守、追求的执執。這就是一种贯穿于知青人生经历、特别在艰难环境中的一种自強不息、坚韌默行、勇于追求、敢于担当的精神相守,而且往往是你知觉戓不知觉地凝聚于内心世界的精神脉动,這就是知青的精神:一种人性光芒绽放的人文精神!
但知青精神的可悲之处是它脱胎于给广大知青人带来苦难并应于否定的上山下乡运动中,是在不同时间段由不同层面的知青人自觉或不自觉流露出来的情感风貌,是只能以“绽放” 的形式发出的人性光芒。而不象其他种种如“某某精神”、“ 某某某精神” 的称谓 由于具有其经济基础和政治归属而常出現于媒体中。我们今天要来研讨“知青精神”, 可見其存在的不易和说说的必要。
语于至此,特别感到欣慰的一点,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历史时期,面对国家积重难返的局面。生活于各行各业的知青人同样以纯真期昐,相信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后、大家会共同步入富裕生活,而真情投入到改革、开放的变革中,下岗分流、转制重组、协保自寻出路,忍受着社会经济变革的“阵痛” 而成了一个个清贫之人。面对如此的社会不公、正是知青精神的余音给予了這些知青兄弟姐妹能既已之、则安之,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社会现实。当今社会群体中又有那一个人群能够重新在一面旗帜(知青)下聚集起来,寻觅和创造着快乐的退休生活?!
阅史论道,青年人,自古以來就是最热血、最具牺牲精神的一个群体。知青, 作为曾经的青春群体不乏我们民族的热血者. 如金训华,黄山林场十二烈士等献身于祖国穷乡僻邻的先行者,更有达扬等老知青人花甲之年重返第二故乡而倒在理想道路上的信仰殉道者。中国就是因为有着這样的前扑后继者不管祖国遭受到何种灾祸、苦难都張扬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旗帜,使我们时代跨过了一个个“坎”。一场文革浩劫把中国社会经济推到了崩溃的边缘,那么为何中国又能避免了“崩溃” ?今天,是否可以无愧说:就是我们1700万知青当时毫无条件的四散于祖国的穷乡僻以“青春祭奠”化解了中国社会经济危机的“崩溃”?這是什么精神?這就是知青精神!
痛定思痛,解析社会,认识自我。难道还不足于我们自信“知青”作为中国人民中的曾有过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进程中以它本真、年轻的生命展现了一瞬人性光芒的绽放,而使我们的民族和国家保证了一脉鲜活的、生气有种的人文精神。
           2015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