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库 > 那些年我们努力过 > 第 1 章 回忆同桌毛一均兄
第1节 薛锋 《回忆同桌毛一均兄》
                          《  回忆同桌毛一均兄》
                                      薛 锋
 
黄浦业大四年的学习生活,过去即将三十年,但往事种种犹如昨日一般鲜活,尤其令我难忘的是我的同桌毛一均兄。
业大读书,座位是不固定的,但开学不久,我们就成了四年的同桌。
他在班里是年长的,也大我三四岁;白净的四方脸,带着黑边框的眼镜,脸上永远挂着和蔼的笑容。我一直叫他“毛兄”,有些同学也这样称呼他。
他是个残疾人,小时得过小儿麻痹症,坐残疾车,那时只有手摇的。
我因结婚得子,错过了文革后政策照顾可以带薪考全日制大学的机会,而较近的业余大学都不开中文专业,所以横跨了几个区报读了黄浦业大。他住闸北,那个区的业大也没有中文专业。他上学比我近些,但要摇残疾车翻过苏州河上的桥,这对他是个困难。我真为他担心,经常叮嘱他小心,他总是笑笑说,“没事,惯了”。
然而终有一天出了事,他在下桥时摔倒了,好几处受伤。从此放学我总是与他同行,陪他翻过四川路桥才与他分手。由于志趣相投,共同语言也多,谈学习,谈文学,谈社会……一条四川路,从学校的金陵东路到他家门前的天潼路,路途不算短,可每每分手,常是谈兴未尽,有时就干脆走到他的图书馆或者家中,泡上两杯茶续谈。就这样走了四年,交谈了四年。
第一学期考试前,我与他和徐兴高同学,结成了学习小组,在我家复习迎考。后来这样的复习也坚持了四年。他的笔记最好——每次上课以后,他都会用工整漂亮的字体重新整理听课笔记,一丝不苟,一本又一本,铅印书一般。我与兴高就常抄他的笔记补拉下的课。我这人喜欢钻牛角尖,有时对老师讲课的内容提出质疑,于是大家旁征博引,热烈讨论,直到解决问题。八十年代初,大家想的是争分夺秒地追回被耽误的十年,对知识充满了敬畏和渴求。可以说,那时业大的学习风气一点不逊于现在的全日制大学。现在每每回想到此,都是感慨万分。
他是街道图书馆的馆长。他的图书馆,除了满足一般读者的需要,还进了许多有质量的书。我是近水楼台先得月,隔一两个星期就到他的图书馆去借一大包书回去。所以我在他的图书馆里读到了文革后文学黄金时期的几乎所有的重要作品,此外还有钱钟书的《管锥编》、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李泽厚的《美的历程》等学术著作。82年,自学考试开始了,我在华东师大报了名,他因为身体不便不能去,但给了我很大的支持。我当时还在企业职工学校里任教,有几天晚上要教书,还要在黄浦业大读余下两年的课程,除了《红楼梦研究》和《英语》听了短短两期课,其余就是对着考试大纲在家自学。自学,靠的就是大量地收集资料读书,有时一门课收集了几个大学的教材,对比揣摩,弄懂弄通。很多资料就是从他的图书馆里借到的。84年后,我从事过一阶段台湾文学的研究,大陆出版的有关资料多是从他那里得到的,没有,他就专门为我去进。我能在首届完成自学考试,能在台湾文学研究上写出一点东西,与他的大力帮助是分不开的。
在校以及毕业后,受过他帮助的,不止我一人,他学识渊博又谦和助人,受到了同学们由衷的尊敬,大家都把他当老大哥,亲切地叫他“老毛”。
2001年冬天的一个清晨,突然接到他妹妹的一个电话,说是她哥哥已在昨晚去世,是脑溢血。白天在单位发病的——那时他已调到街道一个部门——但还是坚持完成了手头的工作,回到家里就不行了。我悲痛万分,到学校后先是打电话向同学告知噩耗,后来坐下写成一首悼诗:
四秋同砚探风骚,相伴灯阑过大桥。
策杖如今桥上立,唯余冷月映寒潮。
 
说是“策杖”,是因为我当时手术不久,只能拄杖而行。手术后他几次要来看我,被我劝住,不料也就失去了与他最后的晤谈。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仅二三。痛失知己,痛何如哉!
我对着诗稿泪如雨下,最终不禁放声恸哭……
我和同学参加了他的追悼会和葬礼。此后由于几经变迁,我丢失了他的墓址,又由于城市改造,我失去了与他家人的联系,他落葬后,我一直没有去看过他 2011冬天,我几次梦见他,屈指一算,毛兄逝世竟然正好十年整了。
我不能再找借口自己原谅自己。
一寻找,才知道他原先工作的街道已经并入北站街道,于是打电话去。总机小姐是年轻人,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答应替我问一下,查找到他家人的信息后告诉我。放下电话我有一种莫名的惆怅,想不到一刻钟回电就来了。原来十年来他的同事们没有忘记他,我油然而生宽慰之情。
随后我和徐兴高及李红同学,去祭扫了他。
那天,墓园静静,冬阳暖暖,墓碑遗照上他的笑容依旧是那样亲切……
《红楼梦》里引用过一句戏文:“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其实人的一生总会留下些什么,带走些什么。他留下的是对亲人、朋友、同学、同事和世界的爱,带走的也是我们对他的爱。
那天在墓前,我读了并焚烧了祭奠他的悼诗。
寒风吹走的是纸灰,吹不走的是我们对他的无穷思念。
休怪十年重拜迟,  怕来坟上泪难持。
先斟祭魄情深酒,  还诵招魂肠断诗。
陵苑冬阳松柏翠,  石碑遗像笑容慈。
知君怜我孤愁甚,  相慰乌啼梦幻时。
                           2013.5. 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