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 | 辩证地历史地看待列宁和十月革命
来源:求是网 作者:高能 时间:2017-05-21 点击:
(来源:红旗文稿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2016-05-09)
今年是列宁逝世92周年,明年将是十月革命100周年。在十月革命100周年将要到来之际,有关列宁与十月革命的话题不可避免地成为“后苏联时代”一些国家社会政治舆论的主题之一。
一个世纪中列宁的形象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人们在今天怎样看待列宁和十月革命?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列宁所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怎样看待列宁和列宁主义的历史地位?这些既是老话题,又是新话题。
一
1917年,在俄国发生了伟大的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之后,在列宁、斯大林领导下,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打退帝国主义和国内反革命围剿,苏维埃国家得以在帝国主义的包围中生存下来,成长壮大,用十几年的时间走过资本主义要用几十年上百年的发展之路,建设了比较齐全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并取得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赢得了全世界的敬佩和尊重。
在领导创建布尔什维克党以及在巩固苏维埃政权、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过程中,列宁对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认真思考和探索,提出了“帝国主义论”,并根据帝国主义的发展不平衡规律,作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判断;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列宁提出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提出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这是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社会主义实践的探索和创新;列宁还提出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他指出,这个政党应当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是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力量;列宁还创造性地提出经济落后国家可以越过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社会主义,等等。
这些内容体现了列宁以及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构成了列宁主义的主要内容。后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被广泛应用。列宁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苏联的象征。在其去世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列宁的形象始终是积极、正面的。
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在“民主化”“公开性”以及揭开历史“空白点”的旗号下,在各领域对斯大林展开批判。不久,这种批判扩展到列宁和捷尔任斯基等其他苏共领导人。
有人说,1917年初,列宁从德国政府那里得到几百万的金钱资助,是被德国政府“派回”搞破坏活动的“德国间谍”;有人借用普列汉诺夫的话说:“俄国历史还没有磨好烤成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宣扬十月革命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有人攻击十月革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从开始就不应该搞:“如果站在人类文明的角度看,就会发现这场‘革命’的代价远远大于改良”;还有人说列宁“不是一个善良的人”,而是“具有革命的残酷性的人”。列宁的形象从革命导师,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变成了“间谍”“阴谋家”。
由戈尔巴乔夫等发起的对斯大林、列宁等苏共领导人的批判,其目的是全盘否定苏共、苏联的历史,否定社会主义制度。这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盛行,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苏共领导人的形象被严重丑化,苏共和苏联的历史被歪曲,社会思想混乱,国家局势动荡,民族分离主义猖獗。最终,苏共垮台,苏联解体。
二
苏联解体后的最初一段时间,在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对列宁、列宁主义和十月革命的否定仍在继续,有的新独立的国家力图以此证明自己与苏共、“苏联帝国”决裂。在俄罗斯,歪曲苏联历史、损毁党的形象、否定和批判共产党与苏联制度的言论也一度十分盛行,在各种报刊杂志乃至历史教科书中,对苏联历史的描写十分混乱。正如普京总统当年指出的那样:“社会上是一锅粥,教师的头脑中也是一锅粥!”
在此情况下,俄罗斯政府在历史研究与思想意识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纠正混乱局面。在史学工作者的努力下,俄罗斯史学逐渐回到尊重事实、倡导爱国主义、捍卫国家利益的轨道上来。而经历了国家解体、经济衰退、生活困窘的民众,也开始怀念国家强大、人民生活安定的苏联时代。于是,列宁的“回归”,又成为俄罗斯的一种社会潮流。这主要体现在:
第一,学术领域的正本清源。
苏联解体前后,史学界有关列宁的评价、十月革命的前提条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选择等问题就出现了大量研究成果。早期由于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政府的错误引导,一些持右翼观点的研究者,如沃尔科戈诺夫、菲拉托夫、雅科夫列夫等人的成果影响很大。他们宣扬,十月革命是以列宁为首的一小撮职业革命家,利用当时俄国的混乱局势发动的“政变”,“不仅是俄国历史上,而且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悲剧”,对列宁和十月革命几乎完全否定。当然,也有左翼学者如沃洛布耶夫、波利亚科夫等提出,十月革命并非偶然发生,它不仅对俄国而且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是这种声音相对微弱。进入新千年后,随着历史事实的揭示,加上政府的正确导向,俄罗斯学界对列宁和十月革命的态度更加理性和公正。俄政府前总理普里马科夫曾撰文指出,在俄罗斯的政治文献中,常常把1917 年的十月革命称为“政变”,这种作法很不正确。十月革命的历史是不能改写的。有学者论证,十月革命不仅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序曲, 也是新的伟大俄罗斯强国的序曲。
近来,学者亚历山大·舒宾专门著书,详尽分析了俄国从1917年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的发展过程,阐明十月革命发生的必然性,他把这场革命称为“伟大的俄罗斯革命”。这些观点在当今其他史学著述中也有非常鲜明的体现。俄罗斯学界对包括列宁和十月革命等苏联时期的历史人物与事件的研究、评价越来越基于事实,越来越全面客观,而有关列宁的那些谣言与传说则逐渐不攻自破。
第二,俄罗斯民众的纪念活动。
对列宁和十月革命的重新肯定不只体现在学术成果中,还可以通过俄罗斯民众的纪念活动看出来。每年的1月21日和4月22日,即列宁逝世和诞辰纪念日,在俄罗斯的媒体上都会登出一些纪念文章。而每年的11月7日,即十月革命胜利纪念日,在俄罗斯的多数城市更会有大大小小的集会,人们以一年一次的聚会来纪念那场“伟大的革命”。
近年来,在莫斯科以及其他州、区由俄共组织的十月革命胜利纪念活动规模和影响越来越大。在各种纪念日里,还有群众自发来到红场,向列宁墓敬献花圈,表达对列宁的崇敬之情。苏联解体以来,出于政治和经济的原因,一些党派和议员屡次向议会提出将列宁遗体迁出红场,而以俄共为代表的党派和民众屡次反对,也对攻击列宁的言论与行为进行反击。
调查表1 “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你同意哪种意见?”(百分比)
调查表2 “你认为导致十月革命发生的因素有哪些?”(百分比)
第三,俄罗斯社会舆论调查结果。
苏联解体前,围绕列宁与十月革命评价问题,俄罗斯社会舆论调查研究中心就展开调查,一直持续到新世纪前十年。其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俄罗斯民众的基本看法:
在调查表1中,肯定十月革命“开创了俄国历史新纪元”“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正面评价,远远高于“一场灾难”之类的负面评价,尤其进入新世纪以后更是如此。这说明,十月革命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在调查表2中,对于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选择劳动者处境艰难和国家政权衰弱的,始终占绝大多数。这两个因素被视为十月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而对所谓政治冒险家的极端主义等负面说法的肯定并不多。这反映出,十月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已然得到了更多的认同。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在俄罗斯关于列宁与十月革命的正面评价越来越多。而在十月革命100周年将至之际,这种趋势愈发明显:在2016年初有关俄罗斯百年最伟大领导人的社会舆论调查中,列宁和斯大林、普京并列第一。
三
尽管当今俄罗斯社会对列宁和十月革命甚至对斯大林的正面评价在上升,但并不等于历史定论已经作出。随着历史档案的公开、历史研究的深化,近年来,有关“真实的列宁”“真实的十月革命”的报道越来越多。除了肯定列宁和十月革命历史地位的正面成果之外,也有一些与原来说法不一样的史料披露出来。比如,有研究证实,苏维埃政权初期,的确实行过“红色恐怖”,存在粗暴地对待农民的现象,而将几十万学者、科学家驱逐出境的事实也早已得到证实。此外,还在苏联解体前就开始被媒体曝光的枪杀沙皇全家的证据,以及镇压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的史料,等等。
这种情况在今年初的媒体报道中十分突出地反映出来。今年1月,普京总统在参加人民阵线地区论坛时,对如何看待列宁和苏联历史的提问所作出的回答,引起了俄罗斯一些媒体以及中国媒体的关注。有的文章以“普京拿列宁开刀”“普京再度批评列宁”为题,大肆渲染普京对列宁、对苏共的否定。对此,笔者有如下看法:
1第一,辩证、历史地看待列宁和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胜利之初,苏维埃政权面临帝国主义围剿和国内反革命进攻的危难局面。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以列宁为主要领导人的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一些严酷的斗争策略和手段。对此,列宁自己也有反思,他不止一次地承认,苏联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没有任何经验可以作为参照,错误不可避免:“我们一分钟也没有忘记,我们过去和现在确实有很多的失利和错误。在缔造前所未有的新型国家制度这种全世界历史上新的事业中,难道能没有失利和错误吗?我们一定要百折不挠地努力纠正这些失利和错误,改变我们对苏维埃原则的实际运用远未达到尽善尽美的状况。”(《列宁选集》第4卷第566页,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连列宁本人都承认,苏维埃政权的错误在所难免,今天的媒体更应尊重事实。同时,也不能忘记,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在帝国主义的废墟上,建设起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国家,并取得了辉煌的建设成就,这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伟大事业。既肯定其成就,也看到其错误,把历史人物和事件放到当时的国内外环境下,全面审视,辩证、历史地分析,才是历史研究应有的正确态度。
2第二,对历史人物不能求全责备。
不以现代人的思想、观念来苛求历史人物, 而是从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及其发挥作用的历史背景出发,来看待和评价他们。这也是评价列宁及其活动的一个基本原则。列宁是俄国历史上的杰出政治家,我们将其视为伟人,但不能要求其做“完人”。正如一位俄共党员所写的那样,在世界历史上,有两场革命被称为“伟大的革命”,这就是法国大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如果把两场革命做具体比较,可以看到,法国大革命也伴随着恐怖、内战、经济生活混乱、饥荒,还有后来的拿破仑战争。但法国历史学家仍将其称为大革命,并为法国和全世界所认同。当时和后来有许多人,甚至法国自由派历史学家都为雅各宾派的恐怖政策辩护,认为它在反对外国干涉的斗争中保卫了法国。至于拿破仑,他虽开启了胜利,却以失败告终,并导致法国被占领,但他仍被视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指挥家,并没有人把那些无法估量的损失作为罪责加到他的头上。尽管作者是在借拿破仑来阐述对斯大林及其领导的卫国战争的态度,但是这段分析无疑对正确认识和评价列宁与十月革命也很有帮助。
3第三,客观看待“普京评列宁”的出发点。
普京不是历史学家,用他自己的话说,历史“这是历史学专家的事”。而作为一位政治家,普京对历史问题的表态常常与俄罗斯所面临的国内外局势相联系。在评价列宁与苏联解体关系时,他强调,“列宁提出,加入未来的统一的联盟国家应以‘作为平等成员有权退出联盟’为基础。这恰恰成了我们国家大厦地下埋藏的一颗炸弹”。他还对苏维埃政权初期,列宁的“思想统一”做法加以指责。这些言论,要结合今日俄罗斯所面临的问题来考量。乌克兰危机以来,由于受到西方制裁,国际油价大跌,俄罗斯经济受困,加上与土耳其的冲突,俄内政外交都面临十分复杂的局面。国家的安定与统一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在此情况下,普京的“定时炸弹”说法,更多地还是要表达维护俄罗斯国家统一的现实主义态度。这一观点在今年4月7日普京参加圣彼得堡“真理和正义”地方媒体论坛时也有体现:普京指出,爱国主义和俄罗斯民族认同感在当今俄罗斯十分重要。
从更长远的眼光来看,作为影响俄罗斯进程的一位最重要的政治家,并且已被写入俄罗斯历史的列宁,其言论与活动与当时的国内外环境密切相关。列宁去世90多年后,作为当代俄罗斯最重要的政治家,普京对列宁的评论,其出发点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其所面临的现实相关。无论是“当事人”还是“评论者”,两个人物各自有其历史环境和现实约束,我们应具体地、历史地加以理解和分析。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列宁主义不仅指导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也鼓舞和推动了全世界一切被压迫阶级、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斗争,在半个多世纪中得到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共产党的承认。今天,尽管时代和国际环境已经发生变化,但是列宁和他的理论主张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列宁主义仍将是引领世界社会主义前进的一面伟大旗帜。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只是世界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的曲折,并不说明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前景渺茫。同样,列宁像在一些地方倒塌了,列宁所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仍在继续。真正的共产党人将始终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旗帜,克服各种困难,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完善自身,不断推动共产主义事业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