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泉福:中国木雕第一人
成就:当之无愧“第一人”
《庄子·养生主》中描述了“庖丁解牛”的神奇技艺:“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观看黄泉福的作品,似乎就能想象到他在木材前妙手生花的神技。
从艺30多年来,黄泉福一直夜以继日地刻苦地学习雕刻技艺,在雕刻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把雕刻艺术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只要看看他的代表作及其身处的场所,就能知道为何黄泉福拥有“木雕第一人”的桂冠。
在泉州少林寺,有一尊由非洲菠萝格红木雕刻而成的“和平观音”。这是由黄泉福雕刻的,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木雕“和平观音”像。此尊身长九米、底座三米、总高十二米的观音,手结契印、脚踩荷花、右手祈祷、左手持净瓶,寓意着世界和平、国泰民安。
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的万柳堂是接待国外首脑的地方。一进入万柳堂,人们就会看到一幅名为《王子钓鱼图》的高浮雕木质屏风。这幅作品高2.5米,宽3米,是用故宫里留存的大块金丝楠木雕成,屏风上雕刻了80多个人物,栩栩如生。看着它,不由得让人联想起著名的《清明上河图》。这幅雕刻作品是由黄泉福历时一年完成的,这幅雕刻融合了中西方雕塑技法和中国水墨画风格的大型浮雕屏风,雕刻功力高度精纯、浮雕整体结构严密,技法娴熟,雕刻细致,线条遒劲。浮雕人物、景物、动物之相宜搭配,井然有致,栩栩如生,以极有情趣之布局,构成可依附春意盎然、万类竞自由的升平图,充满了东方魅力。这幅春意盎然、万物竞自由的钓鱼图,以强烈的东方艺术魅力,让无数国内外重要宾客流连于此,赞不绝口,创造出属于木雕界的神话。
再看看黄泉福曾经得到的荣誉,也谱写出一串令人乍舌的辉煌篇章:2000年,《敢问路在何方》荣获“2000年中国雕刻艺术节”现场比赛中第一名;2001年,为上海静安寺雕刻了高达6.2米的大型观音像;2002年,《单刀赴会》荣获“2002年中国雕刻比赛”第一名,同年又以唯一的中国艺术家代表身份参加了由全世界12个国家的艺术家参加的“东阳雕塑大赛”,现场雕刻作品《枕戈待旦—郑成功》令现场所有中外艺术家为之倾倒,折服了全场观众,在木雕界被传为佳话;2003年,在中国惠安传统雕刻“万祥杯”大赛上,木雕作品《闲憩》《降龙罗汉》《丰衣足食》分别包揽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2004年在新加坡举办的中华道教艺术节上其作品《太上老君》受到新加坡总理的高度称赞,并受到热情的的接见;2005年荣获“全球中华文化艺术薪传奖”;2007年10月,黄泉福的汉白玉雕《皆大欢喜》作品以619万元拍卖价敲定,一件尚未经过历史沉淀的雕刻作品能够受到市场这样高价追捧,足见黄泉福艺术功力之深厚,2008年木雕作品《皆大欢喜》十八弥勒佛系列荣获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金奖。2009年木雕作品《天地仁和》与《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均获得中国文化产业部举办的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金奖。2010年被中国知识产权局评为“中国知识产权自主创新十大人物”……
在黄泉福用心雕刻下,他的作品蕴涵着一种透彻的悟性和浓郁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祥和、澄明、疏朗的感受。无论是精细入微的传统题材,还是夸张变形的现代造型。它们或率真拙朴,或粗放明快,或严谨细微,或恢宏简约,万法归宗,信手拈来,他总能以富于个性的雕塑语言抒写和刻画心中之物,天马行空地表达内心的激情和愿望——正是由于黄泉福在我国木雕艺术的成就,外交部在钓鱼台国宾馆专门设置了泉福艺术馆,集中收藏展示黄泉福的木雕作品,让外国首脑和贵宾全面感受我国的木雕艺术。
“黄泉福是用心在创作的艺术家,他的作品蕴涵着一种透彻的悟性和浓郁的艺术感染力,他总能以富于个性的雕塑语言,去抒写和刻画心中之物,天马行空地表达内心的激情和愿望。”2010年8月,中央电视台《人物》栏目对黄泉福作过一个专题报道,这样概括了他的艺术特点:造型艺术家一般都会有意识地去观察和写生,以期为创作积累素材并寻找灵感的火花。黄泉福在这一点上,跟其他人不大一样。生活在他心里就像一本现成的书,他可以一下子就翻到他想看的那一页,这也是他让人们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的地方。他培养自己的空间感和想象能力时,一般就是避开众人,找个清净的地方发呆。黄泉福创作时,只需要大致想一下他想要的人物形态、神情就行。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到了“化境”了吧。
执着:为梦想从不放弃
泉州惠安,工艺美术界的“雕刻之乡”,在这里,大大小小的木雕厂、石雕厂鳞次栉比,在人头攒动的街市,随处可见美轮美奂的精美工艺。惠安张坂,这个自古处于泉州至古城崇武必经路的村庄,今天则有着“木雕之乡”的美誉。在雕刻之乡尚无石雕大师之时,此处就诞生了享誉中外的“中国木雕第一人”黄泉福。
在辉煌的今天,回首大师的成长史,则另有一番感悟和收获。
在全国正经历大饥荒的1960年,黄泉福出生于惠安张坂一个普通家庭,父亲为石匠,母亲是家庭妇女。50多年前的张坂,每年元宵总有卖花灯的挑担人走街串巷,引来三五稚童嬉闹跟从,黄泉福亦是其中一个,与其他孩童吵着要父母买花灯不同,黄泉福家境贫寒,只可近观无钱把玩,但他却琢磨着把扎花灯这门手艺学到手,每次挑担人来时他必走在前头,为的是观察挑担人扎花灯的手法,挑担人走时他又变成队伍中最后一个,这样就可以捡到残余的材料。小泉福记性极好,天分过人,虽只看过几次挑担人扎花灯的制作手法,很快便可自行制作,竟能达到师傅的水准,令人刮目相看。黄泉福的另一个爱好是捏泥人,他不单是捏个样子,还很注意捏塑泥人的面部表情,所捏泥人形神俱佳,表情极为生动。
至上小学时,除去上课,黄泉福还多了一项工作——每天中午送饭给在山上“打石”的父亲。路上来回四公里,其间又有不少是山路,黄泉福中午放学后必须立刻为父亲带去午饭,饥饿、疲劳和酷暑使他有几次差点晕倒在路上。
艰苦的路途使他的性格愈加坚韧,而更加珍贵的是,他还因此得到了锻炼手艺的机会,在山上雕刻了自己最初的作品。趁着大人们吃饭时,他拿起父亲的凿石工具,将画纸上的花草星星凿刻在坚硬的石头上。这最初的作品也成了黄泉福童年时最珍贵的回忆。
整个童年生涯中,黄泉福最感兴趣的,还是趴在木雕厂的窗户上观看工人制作木雕。童年的黄泉福对艺术有着说不清的痴迷,加上敏锐的观察力和乐于钻研的性格,已表现出成为一名雕塑艺术家的潜力。
1975年,年仅15岁的黄泉福因家境贫寒面临择业,出于对木雕的热爱,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木雕业,在家乡简陋的小木雕厂开始自己的学徒生涯。初到木雕厂,黄泉福只是小字辈,亦无钱购买雕刻工具,只能做一些锯木板的杂活。其时尚处文革,木雕业并不景气,厂里的师父又十分保守,唯恐自己的独门绝技被偷学,每当黄泉福接近时便停止手中作活,这种被孤立的处境和痛苦使黄泉福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但黄泉福并不气馁,他经常硬着头皮在不同的师傅身边转,但凡他看到的雕刻手法,每一刀一划必谨记在心,并等工人无活时借来工具试着雕刻。有一次在师傅们出外钓鱼时,黄泉福第一次尝试做成品便十分成功!师傅们也为其惊人天分所折服。黄泉福从此有了自己的雕刻工具,并可以自由学习木雕技艺。在短短三个月间,他便学会全套工序并当上技术员,要达到如此高度一般学徒则需三年。黄泉福在不断的实践中明白,唯有不断汲取生活的源泉努力创新,才能令木雕作品充满活力,两年后,黄泉福带着手艺只身到外地木雕厂学习木雕技艺,积累实践经验,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套雕刻手法。
80年代改革春风吹遍神州大地,短暂休克的中华文明在这股春风的吹拂中慢慢苏醒,于是艺术重兴、道场重建,一片生机怏然。借着这股春风,木雕界被压抑了十几年的创作热情如泉涌般迸发,佛像、仕女、花草等大量订单也源源不断的塞到木雕艺人之手。
重新又回到张坂木雕厂的黄泉福这时已被业界广泛认可,成为惠安木雕界的一张名片。
勇于挑战命运,“扼住命运的咽喉”的音乐家贝多芬以顽强的意志和高潮的音乐成就赢得了世人的尊重,而上天同样也给黄泉福这位痴爱木雕的尤为青年格外严酷的挑战和磨练:38岁时,天降厄运,黄泉福不幸患上了鼻咽癌。但黄泉福并没有像大家以为的那样终止他的木雕生涯,他一面接受治疗,一面不断地进行创作。
“我躺在病床上,就在想我不会这么快就走了,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对雕刻方面还有很多的构思,很多东西都是在医院里想出来的,”黄泉福说,以前他就是一个熟练的工匠,只是雕刻人家设计好的东西,而这次生病的磨练让他认识到,只有创作出自己特色的作品,才能够成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
黄泉福认为,木雕的真正价值在于它的艺术、创意,而不是原材料的价值。“木头是有价的但艺术是无价的,艺术比木头更重要。”“美在其艺,艺在其形,形在其意,意在其神,神在其韵,韵在其心”是他从事木雕事业的最大感悟。
法宝:完美演绎“和”文化
在长期的实践中,善于思考的黄泉福经常会对木雕进行反思,他发现雕塑艺术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尽管传世之作无数,但却少为人所解读,树碑立传者更少。几千年来仅仅作为工匠的谋生之计,其根源恐在于宗教塑像“不食人间烟火”的造型与人产生的隔阂感。他开始尝试在塑像中注入人性的亮点,使其和社会人生,和人性的真善美相关联,即使是观音造像、弥勒佛像,在黄泉福的心中,雕刻作品必须融入作者的情感、呼吸、脉动,才能成就传世之作。
正是在这种“人性化”的观点思考中,黄泉福以宗教传统人物为题材,融入中华民族的人文和谐的理念,创作出一百多个造型各异的弥勒佛系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雕刻艺术风格,完美演绎了“和”文化,使得他在东南亚、新加坡等地名声大震。
艺术能使心灵净化,净化的心灵能够使社会净化。黄泉福作品中,贯穿着强烈的理念——和。在中国的佛、释、道的精神中,“和”是一个非常高的境界。黄泉福在多年的创作中,寄托了中国的古代哲人和百姓共同的理想,表达了对于富足、美好、安定、祥和生活理想的期盼和守望。也许正是这种内在的艺术精神和社会理想使然,上海静安寺、泉州南少林寺、台湾道教总庙三清宫的长老和道长不约而同地找到黄泉福,请他雕刻巨型的佛像、圣像。由于佛像、圣像体量巨大,黄泉福在创作时往往耗费一年、两年的时间,而且分文不取。
黄泉福创作的宗教题材的作品,无论多高多大,总能让人在欣赏时产生一种亲切的感觉。无论是佛陀还是观音,无论是弥勒还是罗汉,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图腾,而是师长和智者,似乎可以交谈,释疑解惑。在造型和技法上,黄泉福古为今用、求新求变,将现代审美意识融进造型之中,有着自己独特的创造。
黄泉福木雕艺术之所以受到广泛的喜爱,是因为其作品蕴藏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悟性和感人的精神力量,给人一种祥和的艺术感受。每件作品,无论是精雕细刻的传统题材,还是凝练、夸张的现代题材,他总能以娴熟的技法和富于个性的雕塑语言抒写、刻画,其形神兼备之完美、哲学悟性之深刻、生活情趣之妙趣横生,都是非常独特的。
弥勒佛是传统雕刻中常见的题材,黄泉福很清楚,要想创作出属于自家风格的弥勒佛实属不易。既要有众人熟悉的特点,又要有自家的符号识别系统。最关键的一点是:到底能否得到圈内圈外的一致认可。
为了让弥勒的形象更有亲和力,黄泉福强调了形体起伏转折间处理的圆润。特别是《弥勒佛》袍衫的处理,在质感表现上,追求与弥勒面部肌肤的合一。有时他简化造型,突出圆的空间和体积;有时他又强调纹路和肌理,寻找两相对应的情趣。他不断的设计出不同的弥勒造型,而且在袍衫质地与肌肤对比方面反复探讨,创作出一批线形、材质、体态、表情、寓意各不相同的弥勒系列造像。
除了传统思想中的“和”,黄泉福追求的“大和”更是契合现代社会精神的爱国主义和世界和平。艺术家与生俱来的敏感让黄泉福在创作主题上得到了启示。他意识到弥勒佛这种与人为善、团结和谐的精神,与我国当下所提倡的和谐社会的精神不谋而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作为一个有着时代责任感的艺术家,黄泉福将和谐精神融入到作品中,无论是《和平观音》《国和观音》,还是《丰衣足食》《同心协力推向前进》,无不寄托着国强民富的爱国主义情怀。
黄泉福在后来的大多数作品中,几乎全部贯穿着一个强烈的理念——打造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他把自己的崇高理想寄托在其精雕细刻的作品中,如圣佛,尤其是弥勒佛像上。他为自己多角度雕塑的各种弥勒佛刻下谒语:“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他说:“弥勒佛,他的喜悦能容、憨厚可掬,一举一颦皆极情地透出超凡脱俗、其乐无穷的人生观与和谐美。”
这其实也是黄泉福的人生观。他认为:“只有文化艺术能使心灵净化,只有净化的心灵才能使社会和谐。”他把艺术创造融入了人的心灵,融入了和谐社会。如果说他前期创作的忧国忧民济公活佛的形象是对合理利用公共资源利国利民的理想之寄托,后期的神佛造像及寓意深刻的现代题材创作,就更为直接地表达了建设和谐社会的追求。这些作品,不仅是黄泉福在艺术层面上的一个提高、在精神境界方面是一个升华,同时也体现出他对人民、对祖国的深爱之情。
理念:艺术要创新才有生命
在黄泉福看来,艺术文化是民族的凝聚力,如果一个民族缺少了文化,就如同一棵大树没有了根。中华文化能够延续不断,就是靠文化艺术得以传承。
“以高雅的艺术,让人的心灵得以净化,使生活更加美好,社会更加和谐。”黄泉福视艺术为生命,近年来,他以历史爱国人物、民族英雄和传统宗教人物为题材,创作出上千件风格独特、造型迥异的作品,以高超的艺术创作能力和丰富的精神内涵,抒发了我们伟大民族追求“和谐”的神圣理想,其大写意小精工的木雕独创艺术手法建立了中华民族崭新的木雕文化语言,形成了自己既传统又现代,即写实又写意的风格特征。
作为木雕大师,黄泉福创作完成的《吉祥如意系列》《招财进宝系列》等木雕作品,在市场上一推出,就受到消费者的大力推崇。尽管这些作品已经向福建省版权局申请版权登记并获得批准,但仍无法阻止一些工艺品公司仿冒和侵权。对此行为,黄泉福深感痛心,因为这些行为不仅是对他辛勤艺术劳动的不尊重,更是宝贵艺术原创力的丧失,失去灵魂仅靠模仿存在的作品,无疑是对大自然珍贵木材的巨大浪费。
没有思想的作品不是好作品,这是黄泉福一直以来的创作观点。“与时俱进”贯穿在黄泉福艺术创作的领域中。“没有传统依托,即似水流没有泉源;但一味守住传统又是一潭死水,丧失日新月异的激烈竞争的市场。”黄泉福在继承传统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一件好的作品是创意与手工、思想与现实完美的结合,单纯的创意无法通过双手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而单纯的手工没有融入自己的思想,最多只能算是工匠活,永远无法成为精品。”黄泉福说,艺术品不是依样画葫芦,而是要进行自己的创造,使得作品具有时代精神、思想和追求。“我常对别人说要多学习,要不断的修炼自己。生老病死每个人都要经历的,面对困难都要战胜它,不能退缩,要迎难而上。那也是一种考验,疼是肯定的,自己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
“艺术要有创新才有生命力。”作品遭到抄袭和模仿,也使得黄泉福对艺术人才的培养格外重视。他认为,工艺美术行业发展人才的培养工作十分重要,政府和社会也要鼓励创新,支持有自己个性和创意的艺术作品。只有不断创新,雕刻艺术才能真正迎来繁荣的春天。“只有创意文化,才能提升艺术价值。”黄泉福说,文化是一种沉淀,只有真正代表一个时代精神、符合当代人审美需求的艺术品,才能够传世。
追求:把产品做成文化产业
当前,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视,在黄泉福看来,要想发展文化产业,就要创造出有自己独特艺术价值的作品。而这些,黄泉福在近30年前就开始了自己的探索。
1985年,黄泉福创办了自己的木雕厂,从此开始了天马行空的创作生涯。1988年,黄泉福携带自己创作的《中坛元帅》《三太子》《齐天大圣》三件作品,首次参加新加坡“南洋雕刻创作大赛”,一举夺得了第一名。企业订单纷至沓来,他也因此获得了“东南亚雕刻大王”的称号。
“艺术品不单单是我们直观看到的,还有精神上的享受。有的东西看完也就没有价值了,有的东西是一种精神支柱,能引起共鸣的。作品要想有市场,就必须有时代的精神。”黄泉福说,要使文化产品走进生活,就要使得作品具有时代的号召性、能引起人强烈的情感共鸣,这样就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份额。
黄泉福认为,文化是一种创新,是一种“活化石”,是人类文明的精髓,能增进精神文明的增长。“我必须从更高的标准上来要求自己,从木雕大师的角度来看,艺术是一种思想,是一种精髓,提升文明的一种产物。好的作品不是好看不好看,而是体现人物的内心。只有把内在美、外在美完美结合起来,以丰厚的内涵、多样的形式体现在作品中。”
黄泉福还“大胆”提出,艺术家就是要靠好的作品来说话,如果会雕刻有思想这叫艺术家,只会雕刻没有思想那叫工匠:“文化要有时代精神,符合时代的需求,符合人类发展需要。”黄泉福还透露,希望将来能做一座木雕文化城,“我将以我全部的精力把中华文化体现出来,把有创意、思想的文化体现出来。把有影响,推进人类文明发展的宗教文化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