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反导“篱笆”越扎越紧,对中国影响有多大?(下)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谢瑞强 时间:2016-12-02 点击:


      引进陆基宙斯盾打造第四层防御
 
      据《日本经济新闻》11月28日报道,日本防卫省为了加强导弹防御系统,将在近期成立引进“萨德”系统的讨论委员会。 此外,日本防卫省还将讨论引进将美国的陆基“宙斯盾”反导系统。
 
      陆基“宙斯盾”是舰载“宙斯盾”系统的陆基版本,是美国在欧洲推进“分阶段适应方案”(PAA)导弹防御部署计划的产物。根据研制厂商美国洛·马公司的公布的信息,陆基“宙斯盾”由指挥控制系统模块和垂直发射系统模块组成。指挥控制系统模块包括SPY-1D雷达、中心控制室、大屏幕显示、火控系统等子系统;垂直发射系统模块包括垂直发射装置和“标准-3”系列导弹。
 
      2014年5月20日,美国在太平洋导弹靶场进行了陆基“宙斯盾”系统的首次实弹试射并获得成功。美军目前已经在东欧部署陆基“宙斯盾”系统,首套系统已于今年5月12日在罗马尼亚启用,而在波兰部署的陆基“宙斯盾”也已开工,预计2018年完工。
 
      日本官员曾向外界称,陆基“宙斯盾”可成为日本反导体系中的第四层防御,进一步加强日本的反导能力。在2015财年政府预算中,防卫省预计列支“数千万日元”用于陆基“宙斯盾”的研究。
 
      吴勤向澎湃新闻表示,陆基"宙斯盾"系统与舰载“宙斯盾”系统最大的区别是,陆基"宙斯盾"系统采用固定部署,舰载“宙斯盾”系统搭载于舰船上,可进行全球机动,两者反导能力没有差别。由于日本已经有了舰载“宙斯盾”系统,再买陆基“宙斯盾”系统的效果没有“萨德”系统那么明显,最大的好处就是两者相互备份。
 
      吴日强认为,理论上反导体系拦截层次越多越好,但实际的拦截层次还要根据对手和自身情况进行综合论证。由于日本国土比较狭小,6~8艘携带了舰载“宙斯盾”系统的驱逐舰已经基本满足日本海基中段反导的需求,“萨德”系统应该会成为日本优选选择对象,未来可能不会引进陆基“宙斯盾”系统。
 
      多管齐下提高导弹早期预警能力
 
      反导系统有效作战的前提是及时发现来袭的弹道导弹,被誉为是反导系统的“眼睛”。以美国为例,美国已经建立由陆基、海基和天基组成的早期预警系统。陆基预警系统包括早期预警雷达UEWS、陆基机动部署的FBX-T雷达,海基系统预警系统包括海基X波段雷达(SBX);天基则由DSP、SBIRS等导弹预警卫星负责。
 
      为了提高早期预警能力,日本也非常重视早期预警系统的发展。目前,日本已经完成了4部J/FPS-5雷达的部署,并将7部J/FPS-3雷达升级为具备反导能力的J/FPS-3UG雷达。J/FPS-5雷达主体呈六棱型,三面分别配有直径约18米和12米的雷达,可实现360度全覆盖式监测。 J/FPS-5雷达探测距离超过1200千米,J/FPS-3UG雷达探测距离超过400千米,两者配合可实现对东北亚国家沿海发射弹道导弹进行探测和跟踪。
 
      日本目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天基早期预警系统方面,但日本发射的侦察卫星可提前发现对手弹道导弹部署变化。从2003年日本首次公开发射侦察卫星开始,其已经14颗侦察卫星,其中,7颗仍正常在轨工作。这7颗侦察卫星携带了光学或雷达载荷,分辨率小于1米,具有很强的侦察能力。由于这些卫星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无法实时对其他国家发射的导弹进行预警。
 
      航天专家黄志澄告诉澎湃新闻,天基早期预警系统一般指导弹预警卫星。导弹预警卫星运行在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上搭载了红外探测和电视探测系统,只要3颗就可以监视地球上绝大部分地区。此前,共同社曾报道称,日本正在秘密研制导弹预警卫星,日本防卫省希望已经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推动实验研究,意图建立专门的自卫队太空监视部队。
 
      黄志澄认为,现阶段,日本天基早期预警只能依靠美国的导弹预警卫星。如果日本未来发射导弹预警卫星,结合已有的地面早期预警雷达,日本的早期预警能力会有大幅提升,进一步提高日本的反导能力。
 
      除了自身的早期预警系统,日本还可以根据《韩美日关于朝鲜核与导弹情报交流协议》获得美国的情报支持。目前,美国在日本部署了机动探测雷达和“宙斯盾”战舰。2006年6月,美国在日本青森县车力空军基地部署了第一部FBX-T型雷达,后来又在日本航空自卫队的京丹后基地部署了第二部FBX-T型雷达。FBX-T型雷达是高分辨率的多模式X波段相控阵雷达,是美军目前最先进的导弹防御雷达之一,能够执行多种任务。在日本部署FBX-T型雷达,能够大大提高日本跟踪来袭弹道导弹的能力,并能够引导驻日美军发射拦截导弹对其进行摧毁。
 
      随着日前日本与韩国在《军事情报保护协定》上达成一致,日本又多了一个情报支持。2014年12月,韩美日三方签署《韩美日关于朝鲜核与导弹情报交流协议》,规定韩国与日本通过美国交流有关朝鲜核与导弹的情报。美国虽然分别与韩国和日本签署了情报交流协定,但唯独缺少韩日间的情报交流体系。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签订之后,美日韩关于导弹的情报系统就可以相互交融,有利于美日韩构筑共同的导弹防御体系。
 
      韩国与日本签订情报交流协定各自都有自己的考量。韩国《东亚日报》21日刊文认为,韩国之所以着急与日本签订情报交流协定,是因为垂涎日本方面强大的情报搜集能力。日本现在拥有5颗间谍卫星(应为7颗)、6艘“宙斯盾”战舰、4座探测距离超过1000公里的远程雷达以及17架预警机和77架海上巡逻机等。
 
      上海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副所长、上海交大日本研究中心主任王少普向澎湃新闻表示,日本愿与韩国签订情报交流协定的原因是韩国在地理上靠近朝鲜和中国,搜集情报有地理优势,加上韩国也在积极部署反导系统,能够提供日本所需要的情报信息,可以说两国是相互利用、各取所需。
 
      妄图围困中国的反导篱笆
 
      升级“爱国者”PAC-3、研究部署“萨德”或陆基“宙斯盾”、增强早期预警能力……显然,日本已经开始实行新一轮的反导强化措施。那么,这对中国有何影响呢?
 
      长期研究反导问题的军事评论员张雪松认为,从技术角度上讲,“爱国者”PAC-3和 “萨德”的拦截弹由于射程和射高有限,只可以拦截攻击日本本土的弹道导弹,对东北亚国家的战略核威慑力量几乎没有。舰载“宙斯盾”系统由于可以机动部署,搭载“标准-3”Block1A如果前沿部署,并且中国洲际导弹中段飞行高度较低,那对导弹可以进行有限的拦截。“标准-3”Block2A对洲际导弹具有更强的拦截能力,威胁也相对增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标准-3”Block2A导弹将对朝鲜、中国的先进中程导弹构成很大的威胁,反舰弹道导弹打航母、常规导弹打关岛迪戈加西亚等核心基地的作战费效比都会一定程度上降低。
 
      评价日本反导系统对中国影响还要将其与放入美国亚太反导体系之中,因为,日本反导系统是美国亚太反导体系的一部分。美国联合其盟友加快推进亚太反导的部署,根本目的是针对日益崛起的中国,增强其在亚太地区的战略优势,基于有效核威慑的“确保相互摧毁”的战略平衡将会被打破。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研究员赵通此前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中国一直奉行最低核威慑的核政策,核力量规模长期保持较小规模,美国及其盟国在中国周边打造反导包围圈势必影响中国核武器的威慑能力。
 
      美国对“只能我打你,你却打不到我”这种极端优势的狂热追求也必然陷入“安全困境”,从而很可能催生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技术的快速升级,以形成“反反导”之势,引发军备竞赛,美国反而变得不安全,对地区和平甚至世界和平都不是好事。
 
      王少普认为,日本增强反导能力还会增加日本对外军事冒险的可能性。日本以朝鲜导弹威胁为借口打造所谓的用于防御的反导系统,这样日本就不怕在军事冒险时别国对它的还击,反导系统实质上是一种进攻性武器。日本目前正通过多种方式提升自卫队的实力,增强反导能力只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日本为对外运用武力做准备,为大国博弈积蓄力量,其进攻性和冒险性都超出一般大国,相关国家必须警惕。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日本反导“篱笆”越扎越紧,对中国影响有多大?(上)
    下一篇:中纪委专题片中出现30名"大老虎" 17人已领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