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终生未嫁,却画出了最经典的爱情故事

来源:微信 作者:书画半亩 时间:2016-11-27 点击:



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婚姻法公布之后,人民美术出版社把创作《西厢记》连环画的任务交给了
王叔晖。但谁也不曾想到一年后问世的这部连环画,竟成了载入新中国美术史的佳作。专家评价这套16幅彩绘本的《西厢记》连环画特点是:人物形神生动,环境充满诗情画意,色彩典雅端丽,线条流畅刚劲。为画这组作品,王叔晖几乎投入了几十年画仕女画的全部经验,也投入了自己的丰富情感。10年之后,这部作品荣获第一届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的“绘画一等奖”

《西厢记》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叙述书生张珙与同时寓居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相爱,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两人在西厢约会,莺莺终于以身相许。后来张珙赴京应试,得了高官,却抛弃了莺莺,酿成爱情悲剧。亦相传为元稹假借张生的自传体小说或故事。这个故事到宋金时代流传更广,一些文人、民间艺人纷纷改编成说唱和戏剧,王实甫编写的多本杂剧《西厢记》就是在这样丰富的艺术积累上进行加工创作而成的。

历史上,“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一美好的愿望,不知成为多少文学作品的主题,《西厢记》便是描绘这一主题的最成功的戏剧。      1、初遇:唐朝贞元年间,崔相国死后,他的妻子崔氏、女儿莺莺扶柩回籍安葬,羁留河中府普救寺内,书生张君瑞前往长安应举,路过普救寺,遇见了莺莺和使女红娘,他见莺莺貌美,便对她产生了爱意。

2、借厢 :自见过莺莺之后,张生决定在寺里住下,寻找机会与她机见。于是他到方丈,恳求长老在寺里租一间房子暂住,以便安静的温习经史,长老答应把西厢一间房子租给他。 

  3、闹斎:张生出了方丈,正好遇着红娘,寒暄过后便告诉她:“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年方二十三岁,还未曾娶妻,但不知你家小姐有没有许配人家……”红娘不待他说完,抢白了他几句,转身就走。

4、和诗:晚上,莺莺像平日一样,和红娘到花园里去烧香,张生见了,随口吟了一首诗,想以此打动莺莺,莺莺听罢连连称赞好诗,随口轻声和道:“兰闺深寂寞,无诗度芳春,料得高吟者,应怜长叹人。”

5、匪惊:不久,武将孙飞虎听说莺莺美丽,带领五千人来劫,全寺惊恐,崔夫人无奈,说若有能退贼者,不论何人都把莺莺配他为妻,张生写信给白马将军杜确,解了普救培寺之围。

6、邀宴:崔夫人心中大喜,让张生搬到院里书房居住。次日,她又让红娘去请张生前来赴宴,张生以为是老夫人给他和莺莺定聘,心中好不激动。

7、赖婚:宴席上,老夫人却突然变卦,要莺莺与张生兄妹相称,张生一听此言,好像迎头浇了一瓢凉水,大吃一惊,莺莺对母亲的决定,也深表不满。

8、听琴:从此,张生万念俱灰,每到夜晚便在窗前弹琴解闷,他弹奏当年司马相如追求卓文君的“凤求凰”的曲子,口中还说道:“夫人忘恩还罢了,只是小姐不该负我啊!”莺莺在窗外听了,禁不住流下泪来。 

9、传简:张生因此而致病,莺莺便叫红娘去探望,张生以信笺相托,莺莺回信,在诗里暗示张生,要他今晚到花园里去与她相会。 

10、赴约:红娘心想,莺莺当着她面假惺惺,信里却约张生相会;她故意不说破,要看莺莺到时候怎样瞒她。这天晚上,她照常与莺莺来到花园烧香,却见张生从墙上跳了下来。

11、赖简:不料,莺莺因为没有把红娘支开,临时又变了卦,她责备张生道:“张生,我在这里烧香,你无故来此做什么,先生救命之恩,自当报答,只是现在既为兄妹,怎么又生此念?”

12、卧病:张生经不起这场折磨,从次日起就病得不能下床了。

13、问病 :莺莺担心张生的病,又写了一张信笺,让红娘送给张生,张生看罢信笺,竟高兴得跳了起来,说小姐这信笺说的是夫人没睡,怕的是红娘不稳,红娘问是怎么回事,张生告诉她,莺莺今晚亲自到书房看望他。

 14、佳期:晚上,张生听得敲门声,忙把门打开,只见红娘把莺莺轻轻推了进来,这对情人经历了多少波折和相思的苦恼,终于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樊笼,结为百年之好。

15、拷红:日久之后,崔夫人得知,拷问红娘,红娘只得把真实情况全盘讲出,并数责夫人言而无信的过错,崔夫人理屈词穷,只好应允他们成为夫妻,但又提出新的条件,即张生必须去长安赶考,得了官才能回来娶莺莺为妻。

16、饯别:张生被迫无奈,前往长安应试,莺莺与张生相对流泪,千叮咛,万嘱咐。一个要他一路上鞍马秋风好护持,一个要她在寂寞深闺中好好珍重。后来张生中了状元,终与莺莺结为美满夫妻。

1957年,王叔晖再次提笔,创作了128幅本的白描连环画《西厢记》。如果说前一次画《西厢记》所要求的是超越古人,那么这一次创作的要求是超越自己。然而,“文革”时,这部作品被判为“毒草”,118幅绘画原稿被销毁,唯存中国美术馆收藏的10

1979年第四届全国文代会期间,邮票设计家刘硕仁代表邮票设计发行局长向王叔晖提出设计《西厢记》邮票的想法。自建国至此30年间,我国发行的邮票还没有以古典文学作品为题材的,虽然仍是画仕女,但专为邮票而画,王叔晖还从未画过。她考虑了一下自己的时间安排,答应在次年年底之前完成。

1980年年末,王叔晖画完了4幅《西厢记》邮票图稿。

4幅画的尺寸是一样的,大约为2×1.5,分别名为“惊艳”、“听琴”、“佳期”、“长亭”,这4个场景在原来的16幅《西厢记》中都出现过,考虑到邮票篇幅的局限,人们都尽量放大,占了画面上的主要位置,同时舍去了次要人物和一些场景。

曾有一位音乐行家向王叔晖指出:16幅本《西厢记》中“听琴”一幅有个小小的错误,张生弹琴右手用了食指拨弦,其实应该用中指。这一提醒,王叔晖在心里记了多年,终于在这次创作中得以改正。

1983年2月21日。特种纪念邮票《西厢记》发行,那一年,王叔晖已71岁高龄。

 

王叔晖 ( 1912.8 -1985.7 ),字郁芬,祖籍浙江绍兴,生于天津,从小就酷爱画画,15岁时即经由其二姐夫的弟弟,著名的画家吴光宇介绍,加入了北平中国画学研究会。在中国画学研究会里,她受到了当时古物陈列所(即今故宫博物院的前身)的所长周养庵、京城女子师范大学的教授孙诵昭以及国画大家徐燕孙和吴光宇等的鉴评和教诲。

在这些人之中,王叔晖最重要的老师就是徐燕孙和吴光宇。徐燕孙是著名的工笔人物画家、红学家,其在人物造型和笔法的运用上,对王叔晖的影响非常大。吴光宇在画面的布局,以及色彩的处理等方面,对王叔晖有多方的教诲。

王叔晖先生是中国杰出的工笔重彩人物画家,同时也是一位享有盛誉的连坛女将。她虽然终生未嫁,但却以其女性特有的细腻感情描绘了《西相记》、《梁山伯与祝英台》、《孔雀东南飞》、《白娘子传奇》、《生死牌》等浪漫凄美的爱情故

王叔晖还擅长描绘传说的巾帼英雄,如《杨门女将》中的穆桂英,《木兰从军》中的花木兰等。

作为一代工笔重彩人物画大家,其工笔作品的题材、内容亦主要以历史人物、故事传说人物、古代仕女等为主。风格主要是大胆地借鉴西方绘画的技法,既能够在传统技法中画出时代气息,又保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纵观王叔晖作品,其画面里总有一层深深的寂静及超脱感,或许,王先生已将全部的感情都寄于她的笔下,她亦随着她笔下的人物享受着爱情的甜美。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水墨黄浦江,两岸尽朝晖
    下一篇:世间难能觅此书——读《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