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访俄,为何而去?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上观新闻 时间:2025-04-02 点击:
王毅访俄,为何而去?

一对老朋友又要见面了。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将于3月31日至4月2日对俄正式访问。这将是他与俄外长拉夫罗夫时隔1个月后再聚首。

中俄双方将谈些什么?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给全球带来诸多“变量”之际,中俄关系——这一动荡世界中的恒量——又将如何前行,给世界带来什么?

沟通,对表,打前站?

长期以来,中俄关系高位运行,去年和今年都堪称两国关系的节点年。

去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习主席与俄总统普京三次面对面会晤。

一系列元首互动中,外界不但关注普京访华时的“热闹”,更看出中俄联合声明的“门道”——近1万字中出现130次“合作”,北极航道、图们江合作等均赫然在列。

正如习主席所言,两国携手走出了一条大国、邻国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的崭新道路。

今年是二战胜利80周年。中俄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付出巨大牺牲,将共同纪念这一重要历史节点。

此外,随着今年年初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俄美关系有所缓和,乌克兰局势或现转机,种种变化也令中俄高层频密互动,加强协调。

开年以来,中俄高层可谓“月月有沟通”,重磅双边戏一场接一场。

今年1月,习主席与普京进行视频通话。2月,两位领导人再次通话。

王毅外长则于2月在金砖外长会上与拉夫罗夫会面,并在北京会见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

所有一切,都传递出中俄关系成熟、稳定、坚韧的信号。

对于王毅此次访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研究所所长李自国从背景、形式两方面解读。

背景方面,一是俄美近期就乌克兰问题举行一系列谈判,预计俄方将向中方做一些通报,以便双方进一步协调立场。

二是为中国领导人可能的出访活动打前站。拉夫罗夫上月曾在杜马会议上表示,习主席或于5月访俄出席胜利日纪念活动,普京则计划于8月底9月初访华。

形式方面,中俄外长会属于年度会晤机制,有时一年要“相约”多次,凸显双方高水平的相互信任和战略协作。

值得注意的是,王毅此访时间较以往更长,反映中俄有很多内容需要对表。预计王毅访俄期间,除拉夫罗夫外,还将与普京以及其他俄罗斯政要沟通,或涉及欧亚大陆安全等话题。

“背靠背”的特殊性

在议题和看点方面,可用三个关键词概括。

一是对表。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中俄如何以落实两国元首共识为根本遵循,就涉及双方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战略性、全局性问题加强协调,充实战略协作内涵,成为突出看点。

当前,三大变化态势显著——延宕三年的乌克兰局势迎来拐点;俄美关系的变化催生地缘格局演变;国际秩序也在经历剧烈变化……中俄需要围绕构建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国际秩序等议题加强沟通。

“中俄进行战略协作,将为欧亚乃至整个国际形势注入稳定性和可预测性。”李自国说,“在愈发不确定的世界中,中俄越需要发挥中流砥柱的力量。”

二是信号。

尤其受关注的是,双方在乌克兰危机上会发出什么信号。

自3年前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以来,中方提出解决危机的“四个应该”等基本主张,会同部分全球南方国家成立乌克兰危机“和平之友”小组,为推动危机政治解决积累条件。

李自国认为,中方政治解决乌克兰问题的方案预计不会有太大调整,王毅此访仍将发出致力于和平的信号。

在李自国看来,中方的全球安全倡议等三大全球倡议平衡地照顾到大小国家的利益和关切,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越是在大变局下,越是在很多国家担心强权政治回归的背景下,中方越需要让上述理念引起全世界的共情和共鸣。

“现在,更多的是要看俄方会不会在乌克兰局势上释放新信号,尤其在乌克兰‘三化’以及北约国家驻军问题上。”

三是态势。

这场外长会,也是观察中俄关系态势的窗口。

李自国认为,政治领域,中俄高层互动不但没有因为俄美接触而中断或延迟,而且频次比以往更高,“背靠背”的中俄关系特殊性可见一斑。

经济领域,去年,中俄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2448亿美元。俄对华石油出口规模可观。俄罗斯还一跃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最大市场。

“政治安全领域的互信,经济上的互补,以及民心相通……这些都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内涵不断充实的表现。”李自国说。双方已签署新版《中俄投资合作规划纲要》,达成地方和边境地区合作等共识,下一阶段如何落实将有待观察。

不受第三方干扰

王毅外长此访,也是在俄美关系缓和的背景下。一段时间以来,特朗普政府是否想“联俄制华”这一问题广受议论,中美俄大三角关系始终牵动视线。

今年两会期间,王毅曾指出,中俄双方已经探索出一条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相处之道。一个成熟、坚韧、稳定的中俄关系不会受一时一事而变,更不会受第三方的干扰。

李自国指出,特朗普及其团队肯定有分化离间中俄关系、在中俄这两股新兴力量之间打楔子的念头,美国副总统万斯甚至公开表露过此意。

但首先,俄罗斯不可能为一个不确定的俄美关系,去牺牲长期以来经过实践检验的中俄关系。

其次,俄美的外交沟通渠道虽然一定程度得到恢复,但这不等于安全信任的恢复。俄美长期战略对抗和结构性矛盾,不会因为领导人的更换而发生根本逆转。特朗普希望展示劝和促谈、掌控乌克兰危机走向的能力,但这不意味着美国会放弃遏制俄罗斯的思维。

在李自国看来,美国对华、对俄“双遏制”,其态势会出现阶段性调整,即确立最优先方向和次优先方向,但总体上不会放弃针对任何“可能挑战美国霸权的国家”。

展望今后的中俄关系,李自国认为既存在大量机遇,也不可忽视一些挑战。

机遇方面,今年有很多重大活动,如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中俄顶层设计的密度会比较大。在国际秩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之际,中俄可能通过联合声明,来彰显关于国际秩序的共同理念和努力方向。

两国领导人还将借中方今年在天津主办上合组织峰会等契机,加强多边平台协作,共同捍卫全球南方国家正当权益。

挑战方面,伴随国际形势的变化,此前增速较快的中俄经贸水平可能遇到阶段性障碍。

双方仍需开掘经贸潜力,寻找新的增长点——无论是北极航道、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还是为投资贸易寻求政策性保障,使双方形成更紧密的产供链,都需要一步步加强对接。

上观新闻
 

王毅:中俄永不为敌

当地时间2025年4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应邀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期间接受了“今日俄罗斯”国际媒体集团专访。

王毅谈中俄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贡献

记者问及如何评价中俄在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王毅表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那场正义与邪恶的殊死搏斗中,中国和俄罗斯是亚洲和欧洲两个主要战场,中国人民和俄罗斯人民是抗击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的两支中坚力量。两国人民不畏强暴,浴血奋战,为阻击歼灭侵略者,捍卫国家主权尊严付出了巨大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双方在二战中结下的深厚友谊,为两国关系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在二战伟大胜利的基础上,中俄同其他反法西斯同盟重要成员一道,共商建立联合国,共同制定联合国宪章等一系列重要国际文件,奠定了现代国际秩序基石,确立了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王毅强调,面对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坚定站在国际正义一边,同世界各国热爱和平的人民一道,捍卫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历史,反对任何否认、歪曲、篡改二战历史的图谋和行径。要携手维护战后国际秩序,以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为契机,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各国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要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加强在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平台的密切协作,唱响全球南方团结自强的时代强音,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不断迈进。

王毅:中俄关系有利于推进世界多极化

在回答记者关于中俄关系的问题时,王毅表示,中俄互为最大邻国,都是世界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都对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负有特殊责任。两国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战略引领下不断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完全符合历史发展逻辑,也具有强大内生动力;有利于双方和睦相处、彼此成就,也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王毅说,当前的中俄关系有三大特质:一是世代友好,永不为敌。中俄关系是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和汲取过去教训基础上走向成熟的。两国领导人以长远政治眼光作出了“结束过去、开辟未来”的历史性决定。《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确立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为双方在更高层次的战略合作提供了坚实法律基础。亲望亲好,邻望邻安。两国基于对彼此的正确战略认知,找到了符合共同利益的长远相处之道。70多年携手走来,中俄关系已凝聚起坚实的互信、深厚的底蕴、充实的内涵和强大的韧性。

二是平等相待,合作共赢。上世纪90年代初,两国确定了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合作原则。进入21世纪后,合作共赢原则成为指导两国开展各领域务实合作的基本遵循。双方顺应时代进步方向,相互照顾对方合理关切,不断深化全方位合作,做大共同利益蛋糕。经过几十年发展和经营,中俄关系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极大丰富和扩展,“高大上”和“接地气”的合作交相融合,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让世界分享到中俄合作的巨大红利。

三是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中俄这样具有全球影响的大国和邻国,无论结盟还是对抗,都不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和长远利益。中俄关系坚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既不对世界上任何国家构成威胁,更不受任何第三方的干扰和影响,不仅是当代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更是动荡变革世界中的重要稳定力量。“三不”原则是国际关系史上的创举,也是两国关系发展的必然选择。

王毅谈中俄务实合作成果和目标

记者问及对中俄务实合作的评价和下步重点方向,王毅表示,过去几十年里,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俄合作规模由小变大、合作基础由弱及强、合作领域由窄向宽,取得丰硕成果。从当年苏联援华的156项重点工程到今天的2448亿美元贸易额,从俄罗斯农产品端上中国千家万户的餐桌到中国汽车驶入俄罗斯大街小巷,中俄务实合作持续深化,越来越好,为两国关系发展注入了蓬勃活力。

王毅说,尽管当前全球发展遭遇逆流,但中俄务实合作始终破浪前行,保持了量稳质升的良好态势。这其中的首要关键是两国元首把舵定向。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保持密切交往,为新时代中俄关系作出顶层设计,提供了坚实战略保障。二是双方共同的发展需求。中俄是发展振兴道路上的同路人,两国拥有4300多公里边境线,合作优势互补,潜力足,空间大。三是稳定的内在动力。中俄合作旨在造福两国人民,双方已建立起完备的合作机制,无论什么样的外部干扰和打压,中俄合作都能够克服困难,保持航向不偏、动力不减。四是坚实的民意基础,两国人民有着共同的历史记忆、相近的价值追求和深厚的传统友谊,珍视彼此间的互利合作,汇聚起推动合作的不竭动力。

王毅表示,如果把中俄合作比作一列高铁列车,虽然行进途中风景在变,天气会变,但列车行进的方向不会变,稳步前行的节奏不会变。面对动荡变革的世界,中俄合作将继续沿着既定轨道向前发展,聚力实现三个目标:

一是为双边关系夯实物质基础,打牢经贸和能源合作基本盘,挖掘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合作潜力,打造合作增长点。二是为两国共同振兴提供更多机遇,进一步扩大相互开放,彼此借鉴有益经验,共享创新成果,深化产业融合。三是为全球发展注入更大动能,进一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引领区域合作,以高水平中俄合作助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畅通。
中国新闻网

 

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见王毅

当地时间2025年4月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

普京请王毅转达对习近平主席的诚挚问候,表示很高兴看到同习近平主席达成的各项共识得到有效落实,俄中关系保持高水平发展,各领域务实合作持续深化,“俄中文化年”顺利推进,引发积极热烈反响,夯实了两国友好的民意基础。今年是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期盼中方来俄出席纪念活动,共同庆祝抗击纳粹法西斯和日本军国主义的胜利。俄方正全力推进筹备工作,愿以此为契机推动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不断深化双方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框架下的合作。面对动荡不定的国际局势,俄中双方应持续向世界发出加强战略协作的有力信号。

王毅转达了习近平主席对普京总统的亲切问候,表示在两国元首的战略指引和关心推动下,中俄关系成熟、坚韧、稳定,政治互信不断加深,战略协调更加紧密,务实合作持续深化,保障了两个大国各自的发展振兴,维护了双方在重大国际地区事务中的共同利益。中俄合作从不针对第三方,也绝不受外部干扰。中俄关系不会止步不前,只会越走越宽广。中俄友好不是面向当下,而是着眼更长远的未来。

王毅说,80多年前,中苏两国人民分别在亚洲和欧洲主战场上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付出巨大民族牺牲,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和纳粹 法西斯,为人类和平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80年后的今天,中俄作为动荡世界中的重要稳定性力量,要携手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共同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和联合国在国际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共同推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双方已就支持彼此举办“80周年”重要纪念活动进行了全面对表,相信两国元首年内重要交往将再次书写中俄关系的新篇章。

访俄期间,王毅还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举行多轮会谈。

外交部网站
 

责编:北风


    网友评论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该评论已关闭!
    按钮 内容不能为空!
    立刻说两句吧! 查看0条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破“次元”新职人
    下一篇:国际社会迅速驰援,美国反应缓慢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