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乌达成共识释放何种信号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张全 时间:2025-03-13 点击:
对于30天临时停火提议,俄方如何回应备受关注


      美乌代表团11日结束在沙特吉达举行的会谈。美方将立即恢复对乌情报共享和安全援助,乌方愿接受美方提出的立即实施为期30天临时停火的建议,但需美方说服俄方同意。

      美乌两周以来的紧张关系是否“翻篇”?“球”到了俄罗斯一边后,俄方会做何反应?

      取得“重大突破”

      美乌高官在吉达进行了9小时的会谈。根据会后联合声明,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项。

      第一,美方将立即恢复与乌克兰的情报共享,并恢复对乌安全援助。

      第二,双方同意尽快达成矿产协议,“以加强乌克兰经济,抵消美国援助的成本,并确保乌克兰的长期繁荣和安全”。

      当被问及为何美乌没签矿产协议,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说,当天会谈触及该话题,美乌将签署矿产协议,但这不是当天会谈主题。美国财政部和乌方正在就此谈判,两国总统已指示各自政府有关成员完成这一进程。

      第三,乌方接受美方30天临时停火提议,但需要美方说服俄方采取相同措施。停火可在双方同意的情况下延长,并须经俄罗斯接受并同时执行。

      美国、乌克兰、欧洲三方均积极评价会谈成果,认为美乌两周以来紧张关系出现“解冻”,乌克兰愿在停火上“迈出步子”也是一项“重大突破”。
    
      美乌关系修复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乌克兰研究室主任赵会荣指出,会谈成果表明美乌关系得到很大程度修复,但双方分歧并未完全消除。

      美乌之所以能形成共识,缘于双方都有需求。

      从美国角度,它仍想达成矿产协议,并需要乌克兰在停火问题、后续和谈方面作出配合。

      从乌克兰角度,首先,乌方关于“俄罗斯威胁”的叙事在特朗普政府面前“碰壁”。其次,美国的“双断供”令乌克兰承压,并立竿见影反映在库尔斯克战局上。最后,美国对乌“断供”后欧洲替代作用有限,且欧洲在和谈方面同样绕不开美国。

      “外交形势、战场形势都迫使乌克兰必须作出调整。”赵会荣说,“特朗普此次表示愿意再次邀请泽连斯基到白宫谈判,是对乌方努力修复对美关系的积极回应。”

      但同时,不少问题都留有“模糊地带”,折射美乌分歧。

      情报共享方面,尚不清楚特朗普是将情报支持100%恢复到“白宫争吵”事件之前的状态,抑或有所保留。

      安全援助方面,也不清楚这是否完全符合乌克兰最初的愿望。

      矿产协议方面,乌方认为比较理想的情况是:协议与美国的安全保障承诺相“绑定”,且这种保障类似于北约第五条“集体防御”条款的延伸。但美方对此语焉不详,更多是把美国在乌的经济利益与乌方安全联系起来,提供所谓“隐性的安全保障”。

      赵会荣认为,由于美国不接受矿产协议与安全保障相互捆绑,乌克兰在经历挫折后,不排除下一步采取“分开谈”策略——先签矿产协议,再谈美国能否提供后续安全支持。对美国而言这会是一种理想的谈判方式,因为不必给自己预设义务。

      俄将如何回应

      美乌的30天临时停火提议,俄方会如何回应,备受关注。

      鲁比奥放话称:“和平问题的球在俄罗斯一边,我们希望它会同意。”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11日表示,俄方不排除在未来几天与美国代表进行接触。

      根据特朗普的说法,俄美代表将于近日会面。特朗普还表示将于近日致电普京。

      赵会荣指出,俄罗斯目前在战场上占据主动,美乌的临时停火提议不符合俄方利益取向。但俄罗斯必须注重与特朗普打交道的方式,如果完全拒绝,可能伤及特朗普的颜面,因此要看俄罗斯如何既不让特朗普恼羞成怒,又一步步朝着既定目标推进。

      美俄要谈什么

      赵会荣认为,除了临时停火议题,美俄还可能阐述各自立场,研判彼此存在的差距。下一阶段俄罗斯的对美博弈是一个反复、复杂的过程。俄方不会简单围绕30天临时停火提议展开商议,而是朝着俄罗斯长远的系统性目标推进。

      “目前,俄美只是同意恢复使馆人员配置,开启解冻第一步,离双边关系缓和还有很长距离。”赵会荣说,“俄罗斯在实现乌克兰中立化、去纳粹化、去军事化方面,在争取西方松绑制裁方面,仍有不少空间可以运筹,去争取美方的妥协。”

      谈及乌克兰危机走向,赵会荣认为,仍有可能在一年内实现停火,但这种停火不代表俄乌围绕领土等问题取得一致,也未必能达成长期的终结冲突的协议。停火方案更多是取决于俄美在一个阶段内能否斩获符合自身目标的利益。

      欧洲面临困境

      欧洲也没闲着。30多国军事领导人11日齐聚巴黎,出席第二届巴黎国防与安全论坛,讨论对乌安全保障问题。随后,法、英、德、意、波五国防长会与乌方举行视频会议,讨论对乌援助以及如何在欧洲重整军备。15日,英国首相斯塔默将与愿意帮助支持俄乌停战的国家领导人举行线上会议。

      赵会荣指出,欧洲在争取谈判话语权、实现欧洲安全自主等方面都面临困境。首先,欧洲内部意见不一。其次,力量不济。无论是伦敦峰会还是巴黎峰会,更多停留在政治表态。尽管英、法、挪威等个别国家向乌提供部分军援,但数量有限。

      “简言之,第一,欧洲内部有分歧。第二,欧洲长期坐享和平红利,在安全防务建设上没有跟上。第三,欧洲自身经济处境以及国内生态,很难令人相信欧洲有能力独自承担对乌安全保障,以及在美国抽身情况下实现战略自主。”赵会荣分析。
 

责任编辑:日升

 

    网友评论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该评论已关闭!
    按钮 内容不能为空!
    立刻说两句吧! 查看0条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金正恩登上了一艘“神秘舰船”
    下一篇:这次乒乓赛场少了杂音多了温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