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林深处——缅怀良师益友修晓林先生

来源: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 作者:毛祖蓉 时间:2025-01-20 点击:
     
一个人面对离世,他以什么方式告别?
    2024年10月1日,下午,修晓林从微信平台发来一张图片:中国红底板,背景是汉白玉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峨矗立天安门广场,前景是骑着自行车的人们迎着朝阳前行。本以为是举国同庆心悦表达之举。孰料,翌日中午,他即告别了繁忙喧嚣的世界。泪眼婆娑中,我爬楼追寻他的足迹,晓林您去了哪里?
    2019年初,他告诉我,被医生确诊罹患不治之症。平静的语调,似乎在说别人的事。此后,多彩的生活通途,插入一条黑色甬道:检查、服药,失效;再检查、服新药,再失效……每次换服新药即燃起一次生的希望。面对死亡的威胁,外表儒雅的他,与疾病展开了勇敢的拼搏。药物的副作用,导致他面容体型的改变,却没能改变他对生活的热爱追求、对文学事业的孜孜矻矻。2020年1月6日,是他70周岁生日,他戴着大红羊毛长围巾,与家人共庆跃过古稀之年。



    2020年1月6日,是他70周岁生日。
    从2019年至2023年,他的日程仍是排得满满当当,日历纸上密密麻麻记着各种活动的时间。
    他和作家、知青朋友们去各地旅游。青海甘肃、天目山漂流、天台山、海安南通、云南、安徽、高邮扬州、桐乡、松江、宜兴、常熟、嘉定、临海、湖州等地,留下了他深深的脚印和朗朗的笑声。

2019年6月, 青海
2019年10月,天台山
2020年8月, 海安南通
2020年11月, 为云南版纳图书馆赠送散文集《林深不知处》
2021年5月, 高邮 扬州
2021年1月, 桐乡
2021年3月, 宜兴
2022年10月, 临海
    他和乒友们不放过观摩每期乒乓赛事。庆祝建国70周年“同龄杯”乒乓球邀请赛、第十四届全运会乒乓球项目(群众组)“申房杯"上海选拔赛暨上海市业余乒乓球精英赛、2023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迎新春乒乓球公开赛等,他带上干粮矿泉水,放弃午休时间,坐在观众席上与乒乓选手的激烈搏杀同呼吸、共呐喊。



2019年9月, 同龄杯乒乓球邀请赛
2021年5月“申房杯"上海选拔赛暨上海市业余乒乓球精英赛
2023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迎新春乒乓球公开赛
修晓林酷爱乒乓运动,由此收藏的签名拍。
 
   他和文友们一起参加各项文化活动。2019年上海书展,著名作家张抗抗新编散文集《南方》《北方》出版首发,他前往捧场;2020年上海书展,金大陆《国球之“摇篮”——上海乒乓名将访谈录》首发,他亲临喝彩;2020年9月,周励《亲吻世界——曼哈顿手记》新书发布会暨作品研讨会,他蹑足其间;2023年上海书展,他以嘉宾身份出席叶辛《晚秋情事》新书首发及新书研讨会……
2019年上海书展,修晓林和张抗抗。

2020年上海书展,修晓林和金大陆。


2020年9月,修晓林和周励。

 
    他应邀带着病体深入大学、街道社区,讲述《作家小故事 文学大情怀》;参加纪念丁景唐先生100周年诞辰暨《丁景唐传》新书发布会、闵行作协《四季》杂志文学作品座谈会、江曾培新著出版座谈、2023年长宁区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壮丽的蝶变——百年上海惊艳建筑》(王唯铭著)、王晓玉作品与学术思想研讨会(华东师范大学)、百瑞福访谈母亲的《战地日记》、象山知青书院揭牌仪式等。
    2021年3月,修晓林在海洋大学讲述《作家小故事 文学大情怀》
    2023年5月,在叶辛《晚秋情事》新书研讨会上发言。


    他饶有兴趣地观摩《梦境人生》(知青电影)、《白鹿原》(话剧)等。
    他一如既往地关心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疫情期间,多次购买苹果西瓜等,慰问小区保洁工。
2021年7月,慰问小区保洁工。
……
一个人辞世后,他留下了什么?
    他从曾经的知青,回沪后通过20年的不懈努力,成为上海文艺出版社的资深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三十年专注编辑工作,最有分量的成就是,以良知的眼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执编了两本书:彭小莲著《他们的岁月》和杨显惠著《告别夹边沟》。著名文艺评论家陈思和在《序》(《作为编辑的传统风范和美德》)中说:“如果《告别夹边沟》当初没有顺利出版,也许后来就不会有《定西孤儿院纪事》这样的共和国信史;而彭小莲的《他们的岁月》必将会成为后人研究胡风冤案的必读材料而载入史册。仅以这两本书为代表,修晓林的名字也会被后人所记得,可以说是功在当代,恩泽后世。”


三十年专注编辑工作
    他的代表作《文学的生命——我和我的作家朋友》(55万字,2016年7月,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写下与现当代91名作家的交往和由此建立的深厚感情。其中有我们所熟悉的著名作家冰心、巴金、柯灵、萧乾、陈荒煤、梅志、刘白羽、冯牧、菡子、何满子、峻青、王元化、嵇鸿、欧阳文彬、何为、袁鹰、张笑天、陈忠实、蒋子龙、刘心武、冯骥才、张抗抗、王小鹰、王晓玉、梁晓声、陆星儿、竹林、陈村、叶辛、史铁生等。作家年龄跨越了四个时代。迄今为止,在中国文学史上,这样的题材内容和所写的作家阵容,尚属首例。时光荏苒,星转斗移,随着著名老作家的相继离世,该书成了宝贵的文学史料,为我国的文学史留下了不可多得的教材。
《文学的生命——我和我的作家朋友》及其主要评论
    修晓林曾居住瑞华公寓。在生命倒计时的日子里,他毅然决然牵头,与瑞华公寓的“小伙伴”一起,花了一年半余时间,于2023年6月出版《瑞华公寓纪事——父辈和我们的故事》(129万字,上下两本)。瑞华公寓曾为上海市委机关宿舍,住进了新中国第一批知识分子干部,因此从这里走出来很多作家、导演等文化工作者,也不乏许多知名人士。这部书将曾经居住过这里的两代人经历记录于此,揭示的是两代人的苦难与辉煌。最具震撼力的,是真实记录了以彭柏山、王一平、姜椿芳等知名人士为代表的史料和故事。这部书不仅记录了瑞华公寓的人物和故事,也留下了一个城市的记忆、一个时代弥足珍贵的历史文本。他的发小们在悼念他时动情地说:没有他,就没有《瑞华公寓纪事——父辈和我们的故事》。

《瑞华公寓纪事——父辈和我们的故事》
    他一生努力的成就,还得益于文学前辈的提携扶掖,尤其是得到了上海文艺出版社德高望重、学养深厚的老编辑谢泉铭的真传。故他对所结识的文学爱好者也同样左提右挈,给予专业的辅导帮助。我在修晓林无私专业的全程指导下,出版了散文集《情满青山》《青山情未了》,执行主编了《故园新陆邨》,以后又陆续编著了几本书。他将
    修晓林可谓功成名就,然而,他一直把自己当成“知青”中的一员。2017年1月,重庆知青李长寿等来沪举办《在命运的搏击中突围》首发式,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为此搭台,组织演讲签售。他对当年抗争回家参加北上请愿的“知青英雄”心存敬佩,会后,专门宴请李长寿夫妇,为他们著书留存历史庆功。他始终关注知青历史的著述留存,在《知青老照片——上海知青在云南》的编辑工作中,他身为副主编,做了许多前期工作。对研究会开展的许多有关史料搜集整理工作,一如既往地积极参与并尽力付出。关于如何看待知青这一段历史,他以编辑的独特眼光,时时在思考,并在各种知青活动中搜集资料,随时从上衣口袋里掏出小纸片记录下来。在他的电脑里,已经积累了近10万字的素材,准备适时写一部大作遗世。
    继《文学的生命——我和我的作家朋友》问世,时隔三年,2019年10月,修晓林散文集《林深不知处》出版(文汇出版社,“与共和国一起成长”丛书之一,上海市闵行区作家协会主编),他以自己亲历的社会变迁,留下了共和国同龄人成长的屐痕。书名借用唐代诗人贾岛诗句“云深不知处”,巧改一字。


《林深不知处》(文汇出版社,“与共和国一起成长”丛书之一,上海市闵行区作家协会主编)
    据修晓林弟弟修海林追述:2024年9月29号晚,晓林说,明天是烈士纪念日。说罢,他唱起了敬献花篮曲的旋律,我也跟上,“纵是人生一过客,依然无愧骑行者。人民丰碑奠人民,魂游大地心安乐。” 我很惊讶,晓林居然将前四句一音不差地唱下来了!让我想到他对我几次讲到带着修竹(修晓林之子)整理母亲的《战地日记》。在他的心目中,人民英雄纪念碑,永远是祭奠人民的纪念碑。
    2021年7月,修晓林座客百瑞福访谈母亲的《战地日记》
   
修晓林带着其子修竹整理母亲的《战地日记》
   
回看他离世前发出的图片,俢晓林直面死亡,大气凛然,以英烈自勉,并用以激励亲人朋友。我蓦然醒悟:他没有走,带着未完成的书稿继续着文学的创作和建树。
    他在林深处。


(2024年10月)

本文刊登于《知青》杂志2025年第1期(2025年1月)
 

​(责任编辑 晓歌)

    网友评论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该评论已关闭!
    按钮 内容不能为空!
    立刻说两句吧! 查看0条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中国知青文学史稿》作者简介
    下一篇:沉痛悼念顾洪章同志逝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