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之妖》

来源:霖乐乐 作者:米舒 时间:2025-01-12 点击:

 
在中国历代小说中,写妖怪最多者,数《西游记》独占鳌头。这部位列“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神魔小说,作者吴承恩又有何等创作经历呢?
吴承恩(约1500—约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人。他从小勤奋好学,过目成诵,精于绘画,擅长书法,喜好收藏,对围棋也很精通。《淮安府志》记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因其颇负文名,与户部尚书叶琪的曾孙女叶雨莲喜结伉俪。吴承恩在龙溪书院读书、讲学,淮安知府葛木很赏识。但他多次赴京考试,皆名落孙山。人到中年的吴承恩无脸与年轻学子同进考场,便去南京国子监(明代最高学府)读书,翌年补得一个岁贡生,等分配,很久没选上。后派他去新野当知县,又转任长兴县丞。所谓县丞是县令的副手,一大把年纪且心高气昂的吴承恩,怎甘心当这唯唯诺诺的小官,他又不善于处理官场人际关系,花甲之年辞官“拂袖而归”。
书生气十足的吴承恩回顾自己为功名忙碌的仕途,觉得很无聊,也很无趣。他从小痴迷神话与民间异闻稗史,好读《玄怪录》《酉阳杂俎》等记载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类的书。他读了玄奘写的《大唐西域记》,又读宋元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更是入迷。官场的失意与生活困顿。使吴承恩50岁时就开始写“唐僧西游取经”,但因公务忙碌,未能完成全书。他辞官返乡后,有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决心写《西游记》来满足自己兴趣盎然的创作欲。
油灯下,吴承恩把《西游记》背景放在唐朝贞观年间,书中主角玄奘和尚(原名陈祎)去西天取经,途经种种艰险。因西域人见他是唐朝来的和尚,称其唐僧。玄奘取回“律藏”、“经藏”与“论藏”三经,唐太宗赐号“三藏法师”,即“唐三藏”之名由来。吴承恩觉得唐僧西去取经,必定艰险无比,需要几个徒弟保驾护航?他突然想到家乡淮河流传一个“无支祈”的神话,“无支祈”生于花果山,是一只天生神猴。于是,吴承恩对保护唐僧去取经的大徒弟孙悟空赋予了机智、灵活、顽皮、无所不能的本事。因取经要历经九九八十一磨难,于是吴承恩驰骋想象,在取经路上设计了各种妖魔鬼怪:牛魔王、狮驼王、熊山君、黄风怪……还有九尾狐、豹子精、九头虫、巨蟒怪、玉兔精、六耳猕猴、大鹏金翅雕等。

 
在吴承恩笔下,不少妖怪各有来历,有的是菩萨的坐骑,有的是佛祖的童子,有的是天神的干女儿。不同等级的妖,下场大不相同,有来头的妖怪被菩萨降服收留;而没有来头的妖怪,则死于大圣的金箍棒下。作者借此对封建等级观念与官官相护、走后门现象作了讽刺;吴承恩还通过孙悟空之口,大胆喊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反映作者敢于对皇权统治者叫板。《西游记》故事性强,妖魔鬼怪各具面目,各有其神通广大,读来跌宕起伏。这些妖怪为难唐僧的手法毫无雷同之处,而“齐天大圣“孙悟空降妖之法也别出心裁,十分注重调查其妖之底细。这就让《西游记》读来新奇引人、悬念迭起,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西游记》完成时,吴承恩已七十多岁,之后十年中,他不断修改,至82岁去世。吴承恩卒后十年的明万历二十年,《西游记》由金陵世德堂书坛于1592年正式出版。据载当日顾客盈门,一面世即成畅销书。可惜争相购书盛况,作者未能亲眼见之。吴承恩还著有词集《花草新编》与志怪小说《禹鼎志》,皆失传。其诗文由后人辑成《射阳先生存稿》。
(晓歌编辑)
 

    网友评论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该评论已关闭!
    按钮 内容不能为空!
    立刻说两句吧! 查看0条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七律(中华通韵) 待到梅笑雪欢时
    下一篇:初冬夜游无锡拈花湾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