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老上海
孙勇
上海市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教授、江西省漆画研究会理事、高级工艺美术师、被授予江西省平面设计大师称号。大学时期师从马宏道先生,潜心油画创作。毕业后进入江西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研究现代漆画的工艺技法与创作,任第二研究室主任。艺术作品多次获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文化部及国内外友人收藏。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收藏、世界知识画报、文艺研究、装饰杂志等曾专门报道作品。也为广州火车站,金圣集团、罗宾集团、鄱阳湖纪念馆等设计制作壁画。
主要作品有:
油画/ 晚年/1987年/建军六十周年全国美展、漆画/遥远的呼唤/1989/第二届亚洲艺术双年展银奖、漆画/狮虎图/1991/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漆画/西藏组画/1990/中国美术馆收藏/文化部收藏、漆画/ 叼羊/1991/全国体育美展银奖、漆画/ 圣殿/1991/第二届东南亚工艺美术展、漆画/冬日家园/2007/中国漆画展、漆画/2008年1月/2009/中国漆画展等
近年出版多本专著,主要有:《 现代漆画制作 》、《 线条的表现 》、《 中国山水画点景》、《中国古镇民居》等
《回望》瓷板画作品说明
“回望”系列瓷板画50幅,用心已画3年,其中酸甜苦辣无人知晓。
001——离开上海45年,回眼望去,儿时记忆中的有些地方已物是人非,或已不复存在
我是1970年离开上海来江西插队的老知青,至明年已算是从出生地“出走”整整45年。对于我来说上海这个城市已逐渐陌生,儿时记忆中的石库门、国际饭店、黄河路小吃、中百公司、南京路、沐恩堂等已今非昔比。变化大的是周围的新楼将它们重重包围淹没其中,拥挤嘈杂喧闹,水和空气污染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使我返回上海的念头荡然无存,但是故乡的情结始终萦绕心头。
004——这条路一直走出去就是老上海图书馆,人民公园就在旁边。儿时父母亲会带着我们去公园游玩,在阳光草地里尽情嬉戏打闹。
007——北京西路新昌路口,对马路即是“救火会”,现在的消防大队,经常有救火车拉着警报进进出出。
因每年带学生写生考察或开会出差,经常回上海。数年前画过两本书,其中部分就是上海的知名建筑和海派民居,每笔每划都透出童年的回忆与深切之爱。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已将老城区的老建筑拆得七零八落,物是人非。有的路有些弄堂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让我感到陌生的楼盘。新一代的上海人口音和语词都与我有些不同,让我彻底觉得自己是外乡人。
009——如今上海已汽车拥塞,高架飞渡,建筑林立,如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
010——石库门建筑有“一进”、“二进”(即一客堂一厢房)、“三进”(一客堂二厢房)几种形式,“三进”最为典型。其中有的东西厢房上有“老虎窗”,即楼顶上再有一个可开启的天窗,供采光透气之用。
011——凤阳路新昌路口。原来这里有一个很大的菜市场,小时候常跟母亲来此买菜,帮着拎回家。
其实我学画画是一个偶然。小学一年级时,大哥带我去同学浦小明家,看见他用炭笔画将军骑马打仗,非常惊奇,爱不释手。回家就央母亲买来小人书,一张一张临摹,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文革时学校停课闹革命,亦因家庭出身不好,只能躲在家中画画听音乐,没人教就自学,一张一张一页一页一幅一幅,竟画得入迷,越画越像。就是插队时,别人收工休息,我却仍在帐篷中点灯画画,执迷不悟。
014——典型的石库门建筑群。上海人总能在方寸之地安排得井井有条,安适地过着小资情调的生活。
016——人民广场威海路口。小时候去淮海路玩经常经过的地方,建筑似徽派风格,设有马头山墙的与歇山顶。
018——这个联排石库门看似简单,其实每栋楼内可供多户人家居住,并配有公共天井、灶间、晒台等设施,营建颇为细致。
倒是有了这一特长,让我在74年被选上来南昌读书,记得当时兴奋异常,暗自庆幸脱离苦海。
毕业后在文化馆任美术干部,几年后又读大学,步入正规学习,师从油画家马宏道先生,素描色彩、艺术理论、中外美术史、毕业创作、、、、、、,如饥似渴。我们这代人虽是在夹缝中成长,却特别珍惜时间,不断努力!
020——成都路上的某一处。正午的阳光下,老屋和门前的梧桐树营造出我一丝淡淡的乡愁。如今这个画面已被高架桥的贯通所删除了。
022——新闸路上的一栋建筑,具有明显的巴洛克风格。窗户对称地设有三角形山花,高浮雕图案,科林斯式柱。这类建筑如今已被修缮一新,永久保存。
大学毕业后进入江西省工艺美术研究所,正式成为一名职业画家。十几年中出了不少作品,有被中国美术馆、文化部、国内外友人、驻华使馆收藏,也有去国外参展,全国美展,还主持了一些大型壁画的创作与设计制作。我很庆幸自己的兴趣爱好与本职工作相一致,既能画画又能出成果也能养家糊口,岂不美哉!
024——外白渡桥与上海大厦。外白渡桥过去是木制桥,1906年拆除重建为钢桥,是上海出现的第一座全钢桥,为上海标志性建筑。上海大厦于1934年建成,是一座高层公寓,外形富有个性,上部层层内收,使轮廓线十分丰富,外墙色彩和谐统一,属建筑装饰主义艺术风格。
025——坐落于西藏中路的上海市工人文化宫,是一座建于1929年的古典欧罗巴风格建筑。
近年有画友转向陶瓷作品的创作,劝我一试。经过几年对料性的探索,已能完全掌握瓷板画的绘画与烧制。由此创作了一批山水作品,也萌生用江西特有的绘画——瓷板画创作一系列上海题材的作品,以此作为艺术品留存于世的想法。记得我的老师说:做学问就要耐得住寂寞。在教学之余,我就把自己关在工作室埋头作画,几年下来也如愿以偿地完成了“回望”系列作品。
今天与大家共享我的拙作,以赐教正。
026——“沐恩堂”在文革中曾经停止宗教活动,由上海南京中学使用,1979年起恢复宗教活动,是上海著名教堂之一。我曾进去听过一次布道,觉得神圣庄严。
027——青年会宾馆建于1931年,中西合璧,有点像现在的北京西客站的造型。
035——淮海中路是上海较高级的住宅区和高档商店最集中的路段,仅次于南京路的第二大商业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