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发经济”正加速发展

来源:参考消息网 作者:编译/邬眉 时间:2024-12-08 点击:
      10月25至27日,2024深圳国际智慧养老产业博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举行,吸引全球203家智慧养老企业参展,集中展示超过1000种智慧养老产品和技术。展区覆盖智慧产品、适老化改造、智能辅具、老龄科技、养老金融及康养教育等多元化领域。(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参考消息网12月7日报道 美联社11月29日播发题为《中国老龄人口助推“银发经济”繁荣》的报道。报道编译如下:
 
      每周三,退休人员张智丽(音)都会乘坐一小时公交车前往一个教育中心。在一间坐满了退休人员的教室里,她沉浸在非洲鼓的韵律节奏中。他们整齐划一地拍打着鼓面,每一个节拍都让她精神振奋。
 
      71岁的张智丽在北京的“老年大学”找到了快乐和新朋友。除了非洲鼓课程,这位退休小学教师还参加了社交舞蹈课程,本学期两门课程的学费合计约为2000元人民币。看到自己在舞蹈课上姿态挺拔,让她信心倍增。下课后,她会和朋友们一起出去玩。
 
      她说:“当我们老了,我们需要什么?那就是爱我们自己。”
 
      许多中国老年人不再选择传统的养老院。这推动了面向老年人的大学、家庭护理服务和老年社区的蓬勃发展。尽管一些服务提供商难以实现盈利,但他们坚持了下来,因为他们看到了这个不断增长市场的前景。
 
      中国的人口正在迅速老龄化。去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2.97亿人,约占其总人口的五分之一。预计到2035年,这一数字将超过4亿,占中国总人口的30%以上。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员胡祖铨表示:“目前我国‘银发经济’处在加快发展阶段,‘银发经济’规模约7万亿元,占同期GDP比重约为6%。预计到2035年,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左右,占同期GDP比重约为10%。”
 
      孝道观念在中国根深蒂固,大多数老年人退休后喜欢在家养老。许多退休人员还帮助照顾自己的孙辈。
 
      60岁的蔡桂霞(音)说,她在非洲鼓和模特课程中找到了成就感。她认为自己在传统的养老院里会感到“被遗弃”,所以宁愿雇一个家政服务员。
 
      拥有两所护理机构的刘秀琴(音)看到了这些需求带来的商机。
 
      刘秀琴投资了80多万元人民币在北京开办了一所学校。蔡桂霞和张智丽是该校学生。她们在这里学习舞蹈、歌唱、瑜伽和模特培训课程,每学期每门课程的学费约为1000元。在课堂之外,刘秀琴的团队还组织聚会,让学生们进行社交活动。
 
      刘秀琴预计再过一年就能实现收支平衡。她相信市场的未来,因为“60后”以及之后的世代,比其父辈更重视生活质量和健康。
 
      她说:“这不是为了赚快钱。这需要坚持不懈。”(编译/邬眉)
 
 
 责任编辑:日升

    网友评论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该评论已关闭!
    按钮 内容不能为空!
    立刻说两句吧! 查看0条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30个月,印钞超70万亿,合理吗?
    下一篇:又一高铁开通运营!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