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野猪“流窜作案”,国家林草局最新回应

来源:综合 作者:综合 时间:2024-11-02 点击:

严防野猪“流窜作案”,国家林草局最新回应

频繁入侵到人类活动区域,造成农作物损失甚至是人员受伤,近期多地频现野猪致害事件。国家林草局就野猪等野生动物致害防控工作作出回应,积极从法律层面、探索猎捕方式上解决致害问题,同时指导、监督地方认真开展日常工作。

已将野猪移出三有名录,猎捕不需再办理《狩猎证》

2023年6月起,野猪已从《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以下简称“三有名录”)》调出。不需再办理《狩猎证》进行猎捕,为致害防控工作扫清了制度障碍。

联合印发野猪等陆生野生动物致害防控工作方案

在广泛调研、深入研究、综合试点的基础上,2024年1月,国家林草局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野猪等陆生野生动物致害防控工作方案》,全面加强野生动物致害防控工作。一是指导各地开展监测预警,科学确定野生动物致害防控重点区域;二是加强预防控制,采取优化栖息地、推进防控设施建设、分级分类开展种群调控、强化应急处置等措施;三是建立健全补偿救助机制,进一步推动制定、修订补偿办法,探索致害保险机制,扩大险种范围,做好受害群众救助工作;四是加强宣传引导,积极开展科学保护宣传、加强致害安全教育等。通过系列措施的实施和应用,大幅度降低了野生动物对群众生产生活所造成的影响。

协调优化枪支弹药使用管理制度

考虑到枪猎是目前最为有效的猎捕手段,但涉及社会安全事宜需严加监管,对此国家林草局正与公安部协调,优化枪支弹药使用管理制度,保障专业猎捕工作顺利开展,还将目前积极借鉴国外猎捕经验,拓展笼捕、网捕、围栏诱捕等多元化猎捕手段。

加大人员密集场所、交通干线区域排查力度

国家林草局正安排部署各地对人员密集场所、交通干线等重点区域陆生野生动物致害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加强监测预警,并协助相关部门进行主动预防,做到“早发现,早响应,早处理”,严防野猪“流窜作案”,尽量避免群众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地制宜,积极创新主动防控措施

各省本着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创新主动防控措施。江西省研发野猪电子限制器设备和野猪自动猎捕远程监测管理系统;福建省将野猪防护设施列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推广修建干壕沟、金属围网、围墙等物理隔离措施。探索智能化驱赶野猪技术,安装野生动物超声波和拟声驱赶器、预警监控设备;陕西省统筹建设脉冲电围栏、阻隔栅栏、植被隔离带等隔离防护设施以及配置红外感应、影响联动影像预警设备。

各省林草主管部门积极向省财政厅申请解决野猪等陆生野生动物致害防控补助资金,并在野生动物致害保险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加强与保险公司的紧密合作,推动保险政策的落地实施。2023年江西省共推出了7种相关保险产品,包括野生动物致害政府救助责任保险、野生动物肇事补偿责任保险、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等。福建省在政策性保险基础上,人保财险公司设计开发了商业性野猪侵害农作物种植保险产品,以野猪侵害造成保险农作物损失为责任,标的涵盖所有农作物。浙江省率先在国内实现全省野猪致害保险全覆盖,确保受损群众及时得到应有的补偿,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人民日报客户端


 

野猪致害频发是咋回事?怎么办?

10月27日,一头野猪侵入南京南站至紫金山东站间的高铁联络线引发事故。同一天,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一小区,一头受伤野猪闯入居民卧室。此前几天,在杭州建德市的街头,一头野猪闯入了路边的一间店铺……

近期,野猪致害频频登上热搜,引起公众关注。实际上,这几年野猪下山不是稀奇事,不仅在农村,连城市里偶遇野猪的情况似乎也越来越频繁。

据有关方面统计,野猪在我国28个省份有分布,数量达到200万头,其中野猪致害省份达26个。考虑到野猪已不存在生存威胁,国家林草局在2023年公布调整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里,将野猪调出了目录。

“随着生态环境向好,野猪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越来越多。”北京林业大学教授谢屹说,由于繁殖力强、适应性强,野猪种群增速快于豺、狼、虎、豹等天敌繁衍速度,活动范围逐步扩大。此外,通常春秋两季野猪更喜欢下山觅食,这也是近期野猪“露面”更多的重要原因。

那么,野猪致害怎么办?

“野猪致害防控,要从野猪分布区内、外两个方面协同发力。”谢屹表示。他认为,一方面,要评估野猪分布区栖息地的承载力,对于超出环境承载力的,要组织通过种群调控、完善食物链、优化栖息地等综合途径合理控制种群规模;另一方面,对野猪扩散出栖息地进入人们生产生活区域、威胁生命财产安全的情况,当地应当通过建设物理屏障、实施监测和预警提示等措施进行主动预防,并在事件发生时采取果断措施予以处置。

国家林草局等多部门于今年1月联合印发《野猪等陆生野生动物致害防控工作方案》,从监测预警、预防控制、补偿救助、宣传引导等方面提出系列工作措施。

目前多地已在积极探索开展野猪致害防控策略,如陕西省统筹建设脉冲电围栏、阻隔栅栏、植被隔离带等隔离防护设施以及配置红外感应、影像监测联动音响预警设备;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招募“赏金猎人”来猎捕西吉县域内一定数量的成年(40公斤以上)野猪,并进行无害化处理等。

国家林草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枪猎是目前针对野猪最为有效的猎捕手段,但需要执行严格的管理措施,对此国家林草局正与有关部门探讨合作猎捕机制,保障专业猎捕工作顺利开展,还将积极借鉴国外猎捕经验,拓展笼捕、网捕、围栏诱捕等多元化猎捕手段。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研究员金崑说,按照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下,采取措施造成野生动物损害的,依法不承担法律责任。但他同时建议,如果正面遇到野猪,大家首选的方式仍然是尽量躲避,由专业人士来处理。

另外一个大家关心的问题是,野猪“闯祸”的损失怎么分担?

除了科学调控野猪种群数量、加强监测预警,加大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力度也是保障老百姓利益的重要举措。

金崑说,虽然野猪已调出“三有”名录,但按照野生动物保护法,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采取预防、控制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其他致害严重的陆生野生动物造成危害的措施以及实行补偿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予以补助。其造成的损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在经费上具备条件的,应当给受损群众适当补偿。

一些地区通过加强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努力维护受损群众的利益。如浙江省实现全省野猪致害保险全覆盖,确保受损群众及时得到应有的补偿等。
新华网



 

调控效果不佳,专家建议修法允许吃野猪,但有个前提

近日,野猪侵入南京南站至紫金山东站间的高铁联络线,与通过列车相撞引发人员伤亡事故,再次引发舆论对野猪泛滥问题的关注。

事实上,2017年,国家层面已经部署开展调控野猪种群和防控野猪危害工作,但这项工作开展至今,8年来野猪闯入农村、城市肇事的新闻仍屡见报端。

野猪种群为何越来越多,对公共安全的危害有多大?全国种群调控试点成效如何,现有手段是否“失灵”?

11月1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猪防控专家组成员、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种群调控委员会主任王洪杰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说,现在野猪越来越多,除了缺少天敌、自身繁殖能力强以外,在种群调控中还有以下问题:一是调控手段落后,绝大多数地方都是笼捕或者网捕,效率低下;二是野猪不能食用,影响了群众猎捕的积极性;三是没有稳定的资金保障;四是种群调控机构或者猎捕队不适应工作需要。

野猪致害涉全国26个省份

10月29日中午,南京火车站、京沪高铁南京南站官方微博@铁路南京站发布情况说明:经初步调查,10月27日傍晚,一头野猪侵入南京南站至紫金山东站间的高铁联络线,与通过列车D5515次相撞,引发设备故障停车,造成途经南京南站的部分列车晚点。随车机械师下车排查处置故障时,被邻线列车碰撞,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事实上,南京从2017年开始就多次出现过野猪闯入市区的事件,南京市还曾编制过偶遇野猪指南,用手绘的方式圈画出野猪在南京及周边地区出现的重点区域,详尽介绍了与野猪相遇的注意事项。

不仅在南京,近年来全国多地曾出现野猪肇事、致害的情况。

中国林科院自然保护地研究所所长金崑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指出,随着近些年来保护取得成效,野猪的数量在快速增长,栖息地的范围也在逐步扩展,与人类生产生活区域重合的越来越多。一些省份确实存在野猪致害的问题,而且致害的问题逐步增多,但是应当认识到上述致害的情况,主要还是发生在局部区域。

据金崑介绍,目前全国有26个省份857个县区存在野猪致害的情况,比如说陕西、山西、福建、江西、广东、河北、浙江、宁夏、四川、安徽等省份,但是每个省份的情况也不一样。

例如,广东省共有122个行政县,但是野猪致害严重的主要在肇庆的广宁、封开,还有韶关的南雄、始兴,清远的阳山、英德等20个县。另外野猪致害在农村主要是破坏农作物、种植的药材林果等,在城乡接合部主要是威胁到当地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对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野猪繁殖力强且缺乏天敌

野猪种群为何越来越多?

金崑说,随着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和系列措施的落地生效,我国野生动物栖息环境持续改善。野猪因为繁殖力强、适应力强等特点,它的种群数量也快速增长。另外野猪也是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一环,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地区缺乏野猪的天敌,比如虎、豹、豺狼等,导致野猪的数量因缺乏天敌的控制而增长较快。另外人为干扰的强度现在降低了,较适宜生存的环境也扩大了,为野猪的增长创造了条件。

金崑认为,现在野猪调控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做到平衡。在野猪致害严重地区,既要采取及时、适当的调控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生活秩序,又要保护好野猪作为生态系统食物链的一环,保护好生物多样性,维护好生态平衡。最大的难点是怎么样才能让野猪在自然栖息地里正常生存,不与人类发生冲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其实国家对野猪种群调控的工作一直在进行,其中一些南方省份相对来说做得比较好,如福建、浙江、江西等。”王洪杰说,这几年的试点成效还是有的,如果没有试点开展的种群调控工作,野猪的危害会更大。

国家层面开展野猪种群调控已8年

事实上,早在2017年,原国家林业局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调控野猪种群和防控野猪危害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组织对野猪种群开展调控工作。这是国家层面首次组织开展全国层面的野猪种群调控工作。

当时,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专门成立了种群调控委员会,其中很重要一个方面就是配合政府主管部门组织开展野猪等野生动物的种群调控工作。

澎湃新闻此前报道,2021年以来,国家林草局会同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和国务院相关部委对全国野猪等野生动物致害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并在江西等14省(区)开展了防控野猪危害综合试点工作。野猪危害综合试点省(区)已先后成立狩猎队对野猪种群进行调控,最终目标是要把野猪的种群数量降下来,既能够满足良好生态环境的需要,同时也不给农民造成过多的损失。

同时,在野猪等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方面,上述试点地区积极探索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制度和综合保险业务,多渠道筹措补偿资金,建立野生动物伤人救济补助政策,力争将野生动物对人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

2024年1月2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安部、农业农村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野猪等陆生野生动物致害防控工作方案》,目标任务是在野猪致害防控综合试点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致害防控各项措施。

资金保障不足、猎捕效率低、队伍不专业等仍是堵点

不过,从各省试点来看,资金保障不足、猎捕效率低、捕猎队伍不专业等问题仍普遍存在,成为野猪致害防控的堵点和难点。

澎湃新闻从南方某试点省份获悉,地方财政支持不足是野猪防控难以持续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野猪捕猎后“无害化”处理而非资源化利用也成为地方捕猎缺乏动力的一个原因。

“在启动防控野猪危害综合试点工作期间上级人民政府或者林业主管部门会给予一些财政补助,县级人民政府也会在一定的时间内集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防控野猪危害综合试点工作,除了购买一定数量的猎捕工具和防控设施以外,还要对野猪等野生动物造成的损失给予补偿。这种资金使用制度短时间可以,但不能长久,地方财政也无力长期承担。”该试点省份同时还反映,猎捕的野猪主要采取消毒掩埋的方式进行处理,即“无害化”处理,无法通过出售、食用等资源化利用方式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来弥补防控和调控资金的不足问题。

捕猎方式效率低下和捕猎队伍专业性不足也是影响野猪调控的堵点之一。当前野猪种群调控主要采取绳捕、笼捕、围捕、围栏诱捕等非枪猎方式,猎捕效率相对较低。该试点省份指出,尽管林草部门与公安部门之间进行了大量沟通协调工作,但是仍没有就使用猎枪进行野猪等野生动物的种群调控达成共识。

另外,猎捕队往往存在资金及人力不足、专业性不够、效率不高、不便于管理的特点,猎捕工作也存在断断续续不饱和的情况。

专家建议解决猎捕野猪的资源化利用问题

针对当前野猪种群防控存在的难点问题,专家建议依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防控野猪危害综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应当由同级人民政府设立并由主管负责同志任组长,以便发挥应有的作用,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专家认为,枪猎是目前最有效和最安全的猎捕方法,但在猎枪保管、使用上不同部门之间还有不同的意见。建议林业部门与公安部门进行沟通协调,争取尽早解决枪猎的问题。

在野猪防控重点区域,专家建议可以考虑以县为单位建立专业种群调控队伍,或者在县内、市内建立专业狩猎队(狩猎公司),解决跨乡、跨县的狩猎问题,并规范猎捕流程,提高捕猎队伍专业化水平。

另外,2023年5月1日起施行的《野生动物检疫办法》(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第656号公告),对猎捕的野猪等野生动物如何检疫已经有明确规定,为野猪的出售、食用解决了一个技术难题。

针对资金不足,专家认为,当前重要的问题是要解决猎捕的野猪如何利用,包括出售和食用,以获取一定的经济收益来弥补防控和调控资金的不足。

“可修改现行有关法律,将经检疫合格的猎捕野猪用于食用,这符合向森林要食物、要蛋白的思想。”专家说。
澎湃新闻

 

责编:北风

更多新闻可点击上面各栏目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出狱第一天,班农就为特朗普摇旗呐喊
    下一篇:儿子盗窃竟安排母亲“放风” 大冶一对母子被刑拘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