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赋》
来源:鲤鱼洲情怀 作者: 张友茂 时间:2024-09-18 点击:
![](/uploads/allimg/240918/4-24091Q032104Z.jpg)
遥想古之岁月,隋之劳歌,唐之乐章,皆有中秋之韵在其中流转。如《穆护砂》之词牌,承载着悠悠过往,虽其音乐之兴衰有常,然中秋之情韵,恒古未变。
中秋之夜,月色如昼,照彻万里。看那皇洲大地,清瘦而有其韵,似在诉说千年故事。昔人曾于鄱湖携手,于红楼畅饮,桂花飘香,芳酒醉人。此夜,似可闻玉箫吹彻之声,悠悠荡荡,穿越时空而来。
思及张友茂之词,“露冷星河晚,阁江天、夜色清浅”,那是对中秋夜之静美描绘;“望高楼远处,玉绳低转”,尽显天地之广阔与静谧。又念其叹“何必重携,桂花开透,波淫云诡醉春烟”,其中有对往昔的追思,亦有对时光易逝之感慨。
亦如聂朋群之诗,“长牵令节域丰收,不负乡关众兴遒”,中秋佳节,牵连着丰收之喜,满溢着人间之乐。此节,月满今宵,香浮此邑,苍生福庆,盛世升平。那一轮明月,似在见证着人间之幸福与祥和。
再观金学孟之词,“明月一轮曾盗火。少年弦月难开锁”,以独特之想象赋予明月新的寓意。明月仿若有着神秘之过往,吴刚折桂作雕轮,密码破而婵娟坐,那是一个奇幻而美好的中秋意象。
于今之中秋,吾立天地之间,感怀万千。那明月之光,照见山川添秀色,江河起银波。它如一位永恒之使者,伴游子于异乡,使其相思不绝;照离人于长亭,添其别愁难和。无论世间如何颠簸,无论人生如何起伏,那清辉永不磨灭。
吾辈当效明月,心守光明,无畏暗浊。于中秋佳节,举杯邀月,共祝神州昌盛,福满人间。让那团圆之乐、祥和之美,在这澄澈月色中,代代相传,永不停息。
(责任编辑 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