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必成三战张灵甫

来源:党史博采 作者:苏振兰 夏明星 时间:2024-09-02 点击:

      王必成,素有“虎将”之称,他与叶飞、陶勇并称粟裕的“三只铁拳”。王必成与国民党名将张灵甫的三次交锋,成为华东战场的一个缩影,终以王必成的胜利而告终。
 
      1912年2月29日,王必成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县的一个贫苦农民之家。他少年投身革命,1928年参加当地赤卫队和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参加红军,第二年入党,参加过鄂豫皖苏区历次反“围剿”、川陕苏区历次反“围攻”和举世闻名的长征,三次过草地。由于他英勇善战,很快由班长、连长、营长而团长、团政委,在长征结束时担任红30军89师副师长。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到达陕北,久经战火考验的王必成随即进入红军大学学习,为成为一代名将奠定了扎实的军政素质。
 
      抗日战争时期,王必成来到新四军,成为陈毅、粟裕麾下的一员虎将,素有“王老虎”之称,他所率领的老二团被称为“老虎团”,威震敌胆。
 
      1、一战涟水,痛击张灵甫,王必成却感叹:兵败而不山倒,两虎未擒一狼,姓张的有一套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11月10日,华中野战军正式组成,粟裕任司令员,谭震林任政委,下辖第6纵队,王必成任司令员,江渭清任政委;第7纵队,吉洛任司令员兼政委;第8纵队,陶勇任司令员;第9纵队,张震任司令员。在粟裕帐下,王必成的主力地位日益巩固。从1946年3月起,华中野战军在进行“百日”大练兵运动中,进一步调整了部队的战斗序列:第8纵队改为第1师,粟裕兼师长和政委,陶勇任副师长;第6纵队改为第6师,谭震林兼师长和政委,王必成任副师长。同年7月13日至8月27日,在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中,王必成率第6师参加了七战中的五战,仗仗皆胜,歼敌1.6万余人。七战七捷的胜利,不仅鼓舞了苏中军民粉碎蒋军猖狂进攻的士气,而且使全国军民树立了“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信心。
 
      但是,王必成这时也遇到了他军事生涯的最大劲敌——国民党军名将张灵甫。张灵甫系陕西长安人,黄埔四期生,与林彪同届。抗日战争中,张灵甫多次与日军血战,因用兵多变且作战勇猛,屡挫日军精锐,深得蒋介石赏识,并将有“御林军”之称的国民党军精锐整编第74师交由张灵甫率领。
 
      苏中七战七捷后,苏中战场胜利在望,相邻的淮南解放区形势却急剧恶化。在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张灵甫的整编第74师等部的强攻下,解放军被迫撤出淮南根据地。随后,第74师沿运河长驱直入,兵锋直指淮阴。
 
◆王必成
 
      淮阴是苏皖解放区的首府,战略地位重要,得失事关全局。因此,粟裕一面飞调成钧、皮定均赶往淮阴城下,阻击第74师;一面亲率第1师、第6师从海安城下撤围,奔赴淮阴,准备围歼第74师。
 
      由于淮阴守军顽强抵抗,使第74师在城下寸步难进。眼看粟裕援军就要赶到,第74师处境危急。千钧一发之时,张灵甫的狡诈与凶悍开始体现出来。他派出一支小部队,在夜色掩护下发动偷袭,突破点就选在防线中央——从战术角度看,最难突破的地段。守城部队未料到一向害怕夜战的敌军居然敢于夜袭,更想不到进攻的地点恰在防线最坚固地段。第74师乘机破阵,张灵甫挥军入城。一天后,粟裕率援军赶到,但战机已失,只好撤退。张灵甫乘胜挥师南进,3天后又占淮安。至此,两淮地区完全失陷。
 
      作为华中解放区心脏,两淮地区的陷落,严重影响华中军民的士气。一时间人心浮动,粟裕、谭震林等解放军将领们心情沉重。
 
      应该承认,在淮阴战役中,第74师确实表现出了相当的战斗力,其火力的强大和战术的灵活,给解放军参战部队留下了难忘印象。当时,很多参战官兵都说:整编第74师比抗战中的日本军队还难打。尤其是一些刚从国民党军投诚过来的“解放战士”,甚至出现了“恐74师症”。王必成听到这些话,火冒三丈,他一拳砸在桌面上:得和这个张灵甫碰一碰!
 
      天遂人愿,王必成的愿望不久就变成了现实。
 
      淮阴失守后,双方争夺的锋芒,转到了苏北重镇涟水城。涟水城在淮阴东北35公里,为联结山东、华中两大解放区的枢纽。第74师占领淮阴后,张灵甫的下一个进攻目标便是涟水。解放军担负涟水防御的主力是成钧的第5旅。一个月前的淮阴之战,第74师就是在该旅的防线上打开缺口。涟水城下,两支部队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张灵甫仍是巧攻,他先向城外的茭菱镇发起猛攻,吸引守军注意,然后亲率主力直取涟水城。
 
      1946年10月22日,第74师集中全部炮兵,对涟水城的南门渡口发起震天动地的炮击,部队乘橡皮舟渡过废黄河,很快在河岸立住了脚跟,并发起第二轮猛攻。25日下午,第74师出人意料,突然投入了一个团的生力军,不待重炮和飞机掩护便发起冲锋,终于在城南防线中央撕开一个宽大缺口,直扑涟水城。
 
      这个时候,增援的王必成的第6师赶到了。前卫第18旅冲破敌军飞机、大炮炸出的一堵堵火墙,及时增援城南阵地,第74师开始溃退。东门外,第6师主力和敌拼起刺刀,硬是用刺刀在短短一小时内干脆利落地歼灭了第74师一个营。张灵甫明白,这回碰上粟裕的主力了,但他还不知道,眼前的对手就是江南赫赫有名的“王老虎”——王必成。
 
◆张灵甫
 
      26日,双方大战再起。张灵甫倾注全力,发起猛烈的进攻,这是王必成与张灵甫的首次正式交锋。直到多年以后,原第6师将士仍然暗暗喝彩:第74师官兵清一色的美式服装和墨绿色钢盔,显得威风神气;装备也强,炮多、机枪多、冲锋枪和卡宾枪多,火力之猛是关内其他国民党军无法相比的;部队训练有素,战术动作纯熟,善于利用地形地物;士兵体力强,冲锋格外凶猛,且骄横异常,自称“天下第一师”。这一天,第74师连续发动8次突袭,却始终无法撼动第6师的防线。入夜后,第6师发起反击。夜雾迷漫的废黄河边,喊杀声和刺刀碰磕声混成一片。我军仅仅两个小时便全歼废黄河北岸的第74师57旅两个营,许多国民党官兵淹死在冰冷的河水里。28日,华中野战军主力部队全部赶到,粟裕下达了歼灭第74师的命令。30日夜,另一虎将陶勇的第1师和王必成的第6师如猛虎下山般扑向第74师。张灵甫见势头不妙,仓皇逃回淮阴城。
 
      一战涟水,张灵甫不但未能攻占,还付出了7000余人伤亡的惨重代价。张灵甫将失败归咎于王必成。据说,他当着部下发誓:下次打涟水,要用一千发炮弹打碎王必成这支粟裕的“铁拳”!一战涟水,王必成也领教了第74师的厉害:兵败而不山倒,两虎未擒一狼,姓张的有一套。
 
      2、二战涟水,王必成遇平生最大挫折,差点被撤职查办;张灵甫取得惨胜,却为以后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涟水之战一个月后,在国民党军其他部队配合下,第74师再犯涟水。此时,陈毅、粟裕正在北线准备宿北战役,坐镇南线的谭震林决定来个硬碰硬,将王必成第6师摆在涟水南面,对决第74师。
 
      1946年12月3日,第74师等部在正面排开将近100门重炮,对解放军阵地猛轰。空中,战机投掷的高爆炸弹、凝固汽油弹密雨般倾泻而下,把整个战场犁地般地翻了一遍。随后,坦克引导着第74师步兵向解放军阵地发动猛攻,经过两日激战,第6师坚守的第一线村庄先后陷落。12月5日夜,王必成发动反击。第74师的美制M1917重机枪在暗夜中织出严密火网,第6师冲锋受挫。反击失利后,王必成迅速总结了经验教训,决心以坚守消耗敌军。他将全师梯次展开,构筑了纵深的野战工事,节节抗击敌军进攻。在9天9夜的血战中,第6师官兵英勇顽强,始终将进攻之敌阻击在涟水南面。然而这一回,无论王必成,还是谭震林,都低估了张灵甫。张灵甫进攻涟水南面仅仅是佯攻,正当第6师在涟水城南面苦战之际,张灵甫亲率主力绕道从西面直扑涟水。14日拂晓,第74师主力在城西突然出现,第一道防线当天就被突破。傍晚,第74师的兵锋进至废黄河大堤。王必成震惊之余,急忙抽调一个旅返城。然而,张灵甫动作异常迅猛,也集中重兵向第二道防线强攻,突破多处解放军阵地,涟水形势万分危急。
 
◆王必成作部队动员报告。
 
      15日上午,奉命支援的第6师16旅赶到,王必成亲自赶赴城西前线,第6师的敢死队呐喊着,端着卷刃的刺刀,硬是把第74师赶了下去。当夜,谭震林紧急命令第6师的18旅也回援涟水城。
 
      如果是对其他国民党将领,也许战场形势会就此出现转机。然而,战场上的张灵甫像狐狸一样敏锐狡猾,他抓住王必成援军未到的战机,调集城西和城南两大进攻集团,共同集中炮火向解放军城西阵地猛烈轰击,惊天的炮火之后,第74师以营、团为单位,连续发起凶猛的集团冲锋,无数暗绿色钢盔汇成狂澜恶浪,从多处冲决解放军的防线,涌向涟水城垣。
 
      15日中午时分,第74师从涟水西门、南门先后突进城内,与解放军展开了血战。经受过严格巷战训练的第74师,以班排为单位,充分发挥美式火焰喷射器和M1“巴祖卡”火箭筒的威力,与解放军进行逐街逐屋的争夺。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解放军守城部队在当天下午先后撤退。第6师主力撤出时,王必成凝视着涟水城内冲天的浓烟烈火,青筋暴露,死盯不动,最后被警卫员和参谋人员强推北去。
 
      第二次涟水之战,解放军共毙伤敌军8000余人,但自身也付出了重大代价,仅第6师就有5000多名指战员血洒疆场。在王必成的战史上,如此的伤亡是前所未有的。尤其令他痛心的是,有些部队被困在城里未能冲出,绝大部分壮烈牺牲。
 
      此刻的张灵甫报了前仇,春风得意。他率领一群高级军官,来到那座古塔下合影留念。实际上,二战涟水张灵甫虽然胜了,但第74师前后伤亡近万人,基层战斗骨干损失惨重。孟良崮战后,被俘的第74师旅团长们都认为,涟水之战重创了该部,是造成后来覆灭的重要原因:“涟水战后,本师元气亏损,一蹶不振。”
 
      涟水失陷,陈毅盛怒之下要将王必成撤职查办,但粟裕了解王必成,认为他是一员不可多得的战将,主张改为留职检查,这也许是王必成一生中最难堪的时刻。他对陈毅、粟裕说:“日后打74师,绝对不要忘了我王必成的6师!”粟裕当即表态:以后,凡我华东部队组织歼灭74师的战役,一定让6师参加,一定让王必成同志参加,并将此命令记录存档。
 
      3、三战孟良崮,王必成终偿宿愿,全歼第74师,击毙张灵甫
 
      1946年底,王必成奉命率部北撤,与在山东作战的兄弟部队会师。次年春,山东、华中野战军进行统一整编,组成华东野战军,以陈毅为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为副司令员,谭震林为副政委,陈士榘为参谋长,唐亮为政治部主任,下辖第1纵队,叶飞任司令员兼政委;第2纵队,韦国清任司令员兼政委;第3纵队,何以祥任司令员;第4纵队,陶勇任司令员,王集成任政委;第6纵队,王必成任司令员,江渭清任政委;第7纵队,成钧任司令员;第8纵队,王建安任司令员;第9纵队,许世友任司令员;第10纵队,宋时轮任司令员;特种兵纵队,陈锐霆任司令员。在耀眼将星中,王必成有其不可或缺的位置。
 
      1947年2月,王必成率华野6纵参加莱芜战役,创造了一个纵队在一次战役中歼敌2.4万余名的辉煌战绩。但令王必成耿耿于怀的,还没有碰到老冤家张灵甫的第74师,还没有报涟水的一箭之仇。
 
      机会终于等到了!1947年2月,国民党45万大军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4月上旬,敌军占领鲁南,继续向鲁中推进。陈毅、粟裕率领华野主力采取高度机动的战法,与敌周旋,并寻机歼灭突出之战。张灵甫终于耐不住寂寞,脱离集团,向华野司令部驻地坦埠扑来。
 

      粟裕立即取消原来军事方案,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气概,部署围歼第74师。作战命令发出后,华野上下军心大振,大家早憋了一口气,要全歼第74师了。
 
      在粟裕对第74师的围歼部署中,重要的一步棋是命令在鲁南敌后的6纵飞兵北上,断敌后路,完成对第74师的最后合围。
 
      正在敌后隐蔽待机的6纵接到粟裕的电报。王必成被机要员叫醒,看看电文,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等到确信之后,这位素以严肃著称的“冷面”司令欣喜若狂,不顾一切地大叫起来:“马上要打74师了,大家快起来!”隔壁的江渭清政委听到,以为他整天想着打第74师,讲起梦话来了,便说:“这个王必成,想打74师想疯了,做梦也想!”6纵副司令员皮定钧等人闻声跑到王必成的房间,问道:“王司令,半夜三更闹什么鬼?”王必成高举电报,笑逐颜开:“野司命令我们迅速北上参与围歼74师!”皮定钧在淮阴之战吃了大亏,淮阴失陷后,这位一生好训人的猛将被陈毅训得灰头土脸。此时,报仇的机会来了,皮定钧兴奋得蹦了起来。
 
      日后,许多军事专家在分析孟良崮战役时,都认为第74师的覆没是张灵甫骄妄自大、孤军冒进的结果。但张灵甫这般身经百战,狡诈过人岂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到孟良崮战役发起时,第74师距左翼的整编第25师仅4公里,距右翼的整编第83师也只有6公里。第74师与其后方据点垛庄一直保持通畅的联系。只是张灵甫没料到背后会突然杀出来华野的一个头等主力。这支劲旅有如神兵天降般攻占垛庄,使自己成了瓮中之鳖。
 
◆孟良崮战役中,我军向孟良崮急速进军。
 
      陈毅、粟裕命令王必成48小时内奔袭240华里,夺取垛庄。王必成命令部队昼夜行军,白天遇到敌人飞机,不闪不躲,所有战士对天开枪。敌机从未见过如此不要命的部队,竟然不敢低飞扫射。王必成命令他的3个师分成三只有力的铁拳打了出去:中路饶守坤师抢夺垛庄;左路张云龙师堵截敌25师;右路梁金华师堵截敌83师。他对三位师长下令:“报74师之伤,就在今日。你们完不成任务,提头来见!”
 
      饶守坤师当夜就拿下了垛庄,这样,6纵按时关闭了围歼第74师的大门。此时,华野主力悉数登场:原新四军“叶王陶”三大主力部队——叶飞的1纵、王必成的6纵、陶勇的4纵及王建安的8纵、许世友的9纵两支山东解放军劲旅互相配合,共同展开了围歼蒋介石“御林军”的大战。
 
      第74师哪里招架得住华野5大主力的围攻,张灵甫当初还充满信心,幻想来个“中心开花”,但很快,他的自信变成了苦苦哀求,要求国军各路援兵向他靠拢。
 
      5月16日上午,粟裕下令各纵向孟良崮发起总攻,并命令特纵榴弹炮团不计消耗,集中火力向孟良崮轰击。
 
      孟良崮战斗至此达到白热化程度。王必成毅然决定:将开战后一直养精蓄锐的特务团投入战斗。这个团是他拢在袖子里的小老虎,只有最关键的时候才动用。该团几个小时连夺三个高地。此时王必成已从侦听中获悉张灵甫隐身在山腰的山洞里,于是下令特务团全力攻击山洞,皮定钧亲自为特务团规划了进攻的路线。特务团直扑第74师指挥部。
 

      张灵甫眼见我军已冲上山,知道最后时刻到了,他向蒋介石发出决心“成仁”的电报,并将师部的高级军官集中在一起,要求“集体自杀,以报校长培育之恩”。但是第74师副师长蔡仁杰、第58旅旅长卢醒拿出老婆孩子照片,相向而哭,不愿自裁;师参谋长魏振钺、副参谋长李运良则乘乱溜出洞外。张灵甫无可奈何拿起话筒与蒋介石作最后通话:“黄百韬不支援我,7军不援助我,我已经到了尽忠报国的时候了。”蒋介石漠然地说了一句“祝你成功”,就放下了话筒。解放军从报话机中听到这段对话的人,包括皮定钧这样久经沙场的战将,都对蒋介石的冷血倒抽了一口冷气。张灵甫对此作何感想,人们不得而知,因为此时6纵特务团已经逼近山洞,短短几分钟后,张灵甫的生命就结束了。
 
      1947年5月16日,距涟水之战仅仅五个月,不可一世的第74师在孟良崮全军覆没。王必成登上山顶,长舒了一口气,“此伤终报,可安睡矣!”以此战役为题材,当时6纵的宣传部长吴强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红日》。
 

      综观王必成军旅生涯,新四军时期共事多年的陈丕显直竖大拇指:“必成同志在长期革命战争中,转战南北,出生入死,勇猛顽强,大胆果敢,具有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他是很能打仗的,而且善于打大仗,打硬仗,从不打‘滑头仗’。他不愧为人民解放军的一员虎将。”
 
      1955年,战功赫赫的王必成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9年,王必成在南京逝世。
 
      编辑|郭小丽
      责编|陈彦如
      编审|项东民


责任编辑:日升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李克农将军的家国深情
    下一篇:伪满皇宫: 不堪回首的历史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