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梦回青山——湖南邵阳知青回忆录》

来源:湘楚山地文学 作者:阿旧 时间:2024-07-12 点击:
人总是在少年时憧憬未来,而中年过后,愈往后,便愈是喜欢缅怀。暮年健忘,但对少年往事,却记得分外清楚。因而,通常个人回忆录多撰于晚年,为记录其生平艰难经历和不凡事绩,多取“立此存照”之意,以快慰心怀,示诸亲友同仁,戚戚相惜;又示之以勖勉后人,绳其祖武。今观《梦回青山——湖南邵阳知青回忆录》书中文章,率多类此,但细究又觉有所不同而有大意义在之处。
《梦回青山——湖南邵阳知青回忆录》一书,由龙国武、陈建湘两先生主编,作家谭谈题签,邵阳市原副市长李兰君作序,收录74位作者的74篇文章和25首古今体诗歌及40余副珍贵图片,记录了部分邵阳知青亲历上山下乡运动的过往事迹。
知青,是知识青年的简称,年龄多在十五六岁到二十岁,多是初高中文化程度。上山下乡,是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后期,大量的城市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大规模地离开城市,到最广大的农村定居并参加劳动,即“插队落户”,以提高实践作用的政治运动。
运动伊始,这时候天下粗定,新中国敌我矛盾已非主要矛盾,而主要致力于内部矛盾,以消除隐患,防微杜渐。伟人是清醒的现实主义者,同时也是诗人,深具浪漫气质和理想情怀。发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消灭“三大差别”(真实意图或更为解决城市中不能升学和无职业青年就业问题及备战),这三大差别,是指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只是,人所在地域和其职业本有差别,收入自然也有差别,消灭是实无可能的,至于缩小弥合,庶几近之。也正因为如此,伟人在1968年的最高指似乎只是单方面针对知识青年,即“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旧中国之沉疴痼疾,医治需用猛药,运动便成为最惯用的手段之一。它多体并进,强力推行,能在短时间内大范围地解决问题,达到目的。广度,无远弗届;强度,“矫枉必须过正”,而古人有云,“过犹不及”;速度,如龙卷风,但古人云“欲速则不达”,因而从长远看来,运动的效果并不见佳,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但上山下乡运动时间很长,从1955年开始倡导,中间经历文革,在文革后期达到了高潮,一直持续到七十年代末才告结束。1968冬季起(即在伟人的最高指示之后),上山下乡运动达到了高潮,其人数规模之大、涉及到家庭之多、动员力度之强、国内外影响之深,都是空前绝后的。



 
书中文章,单看为一篇篇个人回忆录,而在书里聚合成一个整体,因为它们的作者同属一个特殊的群体——“知青”,这个群体在一个那个特定历史年代被确认为一个特定阶层。这本书展示了邵阳知青阶层的整体风貌,不只记录了他们的燃情岁月,对插队的当地农村的民俗风情兼有记载,也呈现了那个时代的一个侧面,意义不凡。
书里记载了生活的艰辛和知青经受的磨练,如邓乾秋写了一个要强的女知青的另类遭遇;肖立元写了插队时常见的农活——砍柴和车水;许厚文则在长文详细记述了他与他们一家在1969年的苦难历程;张素云称艰苦的下乡生活是她“刻骨铭心的回忆”;李良时回忆了学习耕田施肥的经历。
书里写到了插队各地的民俗风情。于光荣写了他放牛牛偷吃红薯藤后被“罚约”的事情;吴人豪的《山村险事》记述了农妇产子不顺,主家责怪他暗中做鬼的离奇之事。周惠荣在《遥望三乡》描述了他在涨水时“放木排”和上山岭“守野猪”的惊恐经历。
深挚的情感是很多文章的主题。李龙记录了他插队时与恋人相识相爱后终成眷属的故事;杨屹楼记述了生产队长对他的关爱照顾;石勇深情回忆了憨厚善良的乡下青年“堂个子”;萧维岳的《路遇》则记述他邂逅了一段纯洁而朦胧的感情;龙国武则深情回忆了他的父亲母亲。
朱鹏涛、曾淑艳两人对邵阳知青红卫兵“小兵司令部”的运作有详细记述,陈龙龙、唐喜山记述了邵阳知青宣传队的事迹,这些文字对于相应的文史专项课题,极具参考价值。
上山下乡有两大模式:农场(包括兵团、干校)和插队。1968年以前的上山下乡以农场模式为主。1968冬季起,插队模式就成为上山下乡的主要模式。但从本书中文章来看,邵阳的情形有所不同,1968年以前的上山下乡并不以农场模式为主,而多是插队模式,如于光荣1962年秋时年方8岁,随母亲下放插队到武冈县秦桥公社;1963年10月,李林森等12名邵阳知青插队到城步县清源公社;1964年程显武插队到武冈县大甸公社青龙大队;1964年吴人豪插队到邵阳县千秋公社;1964年伍智勇插队到洞口县江口区江口公社山牛大队;1964年李自强插队到绥宁县寨市西河公社下寨大队;1964年,李龙、姚锡云插队至城步县丹口公社;1965年李兰君、朱鹏涛插队至绥宁县西河公社;1965年曾淑艳、潘尔立、申伊新、胡思平、杨飞霞、朱炜插队到绥宁县竹舟江;1965年杨慰慈插队到绥宁县党坪公社界溪大队岩壁界;唐喜山1965年插队到绥宁县武阳;1965年,萧维岳插队到武冈乡下。
而属于农场模式的仅何永成、戴经邦、段思安、刘恒兰、杨屹楼、钟曙光、周惠荣等数人。1964年,何永成下放到黄茅穇子坪农场;1964年,戴经邦、段思安下放邵阳市共青团园艺场(1968年第二次安置绥宁县白玉公社插队);1965年刘恒兰下乡到邵阳市共青团农场。1965年,杨屹楼上山下乡分在洞口茶铺农校(1968年插队到洞口山门公社)。 
插队模式不同于农场模式的突出特点是没有后勤,因此就有一个非过不可的“生活关”,生活相对艰苦很多。而这也在此书文章中有所体现。如杨屹楼文章称:“回想在农校的点点滴滴,这是我一生中过得无忧无虑的三年。”刘恒兰《难忘赖枚忆往事》:“与离家四五百里远的绥宁城步插队的同学相比,这里显然好多了,过着集体生活,周末可以回家,吃着国家供应的粮食。”
此书也存在些许不足。如在文章选取的地域上有所失衡,以插队于绥宁、城步、武冈的居多,而邵东、隆回等地极少。又本书将知青回忆录按上山下乡的时间分为60年代初中期、60年代后期、70年代,而“60年代初中期”、“60年代后期”之间当以1968年冬为界为妥,因为1968年12月毛泽东发布最高指示后,上山下乡运动由此达到高潮,且从农场模式转为插队模式,因此钟曙光、周惠荣两人文章应划入“60年代初中期”为妥。 
知青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给了插队农村,历经磨练,付出巨大。但有研究者认为,从客观上说,知识青年下乡给边缘地区的落后农村带来了科学文化知识。但从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知青又是农民的一个负担。因而从短期看,获益更多的是知识青年本身。上山下乡的人生经历,使得他们的生存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大大加强,远非后来的知识分子所能比拟,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材,如本书中的作者大多数成了邵阳市各部门领域的精英。而对知识青年的历史作用,可能需要过较长的时间后才能加以准确的评判,而这正是此书价值之所在。

(晓歌 编辑)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甘洒热血写春秋》
    下一篇:为人民服务弥久历新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