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里过日子——黄永玉先生的幽默人生

来源:新民晚报网 作者:田凯频 时间:2024-06-09 点击:
黄永玉与女儿黑妮

黄永玉在玉氏山房

黄永玉在回廊悠闲吹箫

黄永玉画《铁拐李》题诗

黄永玉与作者
 
      ◆ 田凯频

      黄永玉先生离开我们快一年了。他的故乡人深情回忆,他重情尚义,雄强真诚,睿智豁达,理性童趣,他的幽默给世界带来美好,给我们带来快乐。

      ——编者

      一

      2017年4月,黄永玉先生回到凤凰。家乡子弟邀请先生文艺座谈。有晚辈问:“大伯,如何用幽默方式洞察人生?”先生说:“应该是洞察人生之后才有幽默。”我辈称呼先生作大伯。除了祖辈,大伯最大。这称呼,既尊敬,又亲切,各方面都以为恰当,大家高兴,先生也高兴。

      凤凰人的性格,不信邪,不服输,雄强,真诚,重情,尚义,敞亮,幽默。先生在这些特质外,添加了睿智,坚毅,豁达。

      仅幽默这一点,先生融入了他经历过的坎坷、悲苦、磨难。说到幽默,他感叹:“今天的笑,是过去血水浸泡出来的。”

      在磁县军垦农场改造思想,白天劳动,晚上学习,深夜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写下《老婆呀,不要哭》:“我们用温暖的舌头舐着哀愁/我用粗糙的大手紧握你柔弱的手/战胜了多少无谓的忧伤。”在那个年代,先生能从容承受,理性地面对灾难,面对冤屈,还在幽暗的陋室里创作了那幅《窗口》……

      先生欣赏弗兰兹·卡夫卡的一句话:“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痛苦。”也赞许伊壁鸠鲁说的:“欢乐的贫困是美事。”他曾对我们说:“我深爱这个世界,包括它的悲苦。”“一个人,有幽默感,最大的好处是,可帮助自己面对可恶的世事一笑了之。”

      在他看来,“悲伤很误时间,有人因此送掉半辈子光阴;把悲伤当成诗,那会好过点。”在苦难的岁月里,他先后学会了吹小号、吹箫、弹钢琴。在“丰富的贫穷”中,创造快乐,享受快乐,传递快乐。用笔、刻刀、颜料“鞭挞”假恶丑,追求真善美。先生说:“人生最好的状态是活得有趣!我不是诗人,但在诗里过日子。”

      二

      但凡有先生在的地方,都会是快乐的氛围。

      1996年,先生回凤凰,住在夺翠楼。黄苗子夫妇一道随来,小住几日。一日下午,先生请苗子献艺书法,每人写一幅,先生临时定内容,我负责铺纸研墨。先写先生夺翠楼的斋号——“梅玉馆”。给五叔黄永前写对联“天开图画,人出凤凰”。吴羲云是苗家人,先生随口冒出《离骚》中的“苗裔兮”。张书生为人忠厚,谨慎,先生从《论语》和《诗经》里摘来:“每事问,思无邪。”轮到我,先生问苗子:“你猜开平(作者小名,编者注)所事何业?”苗子停笔打量我,很有把握地说:“我知道,肯定是文化局长嘛。”先生说:“在你眼里,有点文化,就不是合格的警察了。”引得哄堂大笑。

      选了个好天气,先生带上休德夫妇、苗子夫妇到沱江下游的沙洲上“打波斯”(传统野炊活动),宰羊烹羊,喝羊血稀饭。阳光下,先生抱住双脚,在草坪上打滚,一连滚七八个圈,然后站起来。近八十岁的人,居然手不松,头不晕,气不喘,真是神奇。后来知道,这是先生小时候在苗乡学武术时,练身体柔软的基本功。说到他身上的童趣,先生说:“一个人如有童心,可能就活得更有意思。”

      画家田大年是南社诗人田星六的曾孙,有两个爱好:画画,喝酒。早些年先生赠画一张,视为珍宝。后妻子身患重疾,看病需要钱,舍不得卖掉先生所赠之画。先生知道,很不高兴:“这么蠢哪!画是一张纸,有命重要吗?卖了我可以再画啊。我的画若能解除病痛,拯救生命,多好的事啊!”后来见到大年,给他写了一副对联:“醉里聪明,醒时糊涂”。

      “边城诗社”社长曾君武先生,善诗词书法。一日来玉氏山房,两位耄耋老人相见,回忆孩提趣事,谈论人物典故,源源滔滔。情到浓时,先生铺纸蘸墨,写下“二八佳人”相赠。两个“八零后”,都成了佳人,让人好笑。

      在90岁画展厅里,先生一出场,就被观众团团围住。他打趣地说:“是展画,不是展我。我是老样子,请看画。”弄得大家都笑。用先生的话说,一个人要有幽默感,才能自省,这是一种强大的自我约束力,同时也能协调气氛。

      三

      经历过那十年一些人的冷漠、疏远、伤害,也经历过晚年更多人的敬佩、崇拜、追随,先生越加泰然、随性、通透。

      亲戚朋友家里儿女结婚,或新添人丁,或建筑新房,先生知道了,会画张画相赠贺喜,题以“好荷”“莲生”之类祝词。过年前几天,先生按心中的数目,画新年生肖画若干,赠与大家贺年。

      先生一直扶持家乡民间工匠艺人,鼓励他们传承光大,同时帮助推介宣传。亲戚朋友开店,他乐意帮取名号,写招牌。胖子“猪娘”杨昌平爱好盆景,开了一家饭馆,先生取名“万木斋”,造像一幅,题诗:“老子浑名叫猪娘,办菜栽花度时光。偶尔兴来开饭馆,口味招来十六方。”工艺厂机械师陈慎良老两口退休后开了一个辣子店,先生路过,取了“辣子大王”。王国华的“满面春风”理发店,刘曲毅的“六色坊”旧货店……各有寓意,简单风趣。

      先生不喜欢外人来家里随意乱翻自己的东西,专门写了一句话:“翻你东西的人很可能是个天才,你要想法子赶快把他轰走。”挂在醒目的位置。

      一次,先生取出收藏的一副田名瑜先生书联,挂在画壁上供大家欣赏。某日,有访客出于热爱,不经意用手撩起对联细看。先生视而不言,取来纸笔,写了一句话:“屋内陈设如好女子,可看不可摸”,贴在对联旁边。大家心领神会,以后都作为规矩。

      四

      就美术而言,先生所涉涵盖版画、工笔、水墨、彩墨、白描、油画、素描、雕塑,还有漫画。

      先生把他独到的思想、敏锐的观察、风趣的性格融入绘画,创作了《永玉六记》《黄永玉大画水浒》,单幅《痒宴》《打牙祭》《小屋三间》《酒鬼画》及多幅自画像等大批经典漫画。对人物、动物造型的夸张,特征的概括,要素的归纳,准确,鲜活,灵巧,生动,配上富有哲理内涵、诙谐语言的题跋,既深刻,又幽默,图文相映成趣,给人以启迪和快乐。

      画母蝎子蝎,题:“别以为坏人一死历史就会翻新。”画台历,题:“你几时见过明天?”

      《罐斋杂记》里,画各样的动物小品,把动物人格化,警句式的寓言,幽默,辛辣,内涵哲理,折射人情世故。《小老鼠》,“我丑,但我妈喜欢。”《喜鹊》,“报喜不嫌吵。”

      画《铁拐李》,题了一首诗:“葫芦里头藏妙药,背来背去劳肩膊。其中如果有仙丹,何不医好自己脚?”幽默的漫画,诙谐的诗句,耐人寻味。

      先生的文学、雕塑也多见幽默。《比我老的老头》《吴世茫论坛》里很多文章,与友人通信、序文等,逸趣横生。文章、画稿投与报社,附言:“编辑大佬:‘肥佬张’文及画展作品奉上,请随意安排。”风趣,清雅。90岁开画展,请柬写道:“今年我九十岁了。八月十六日下午四时在国家博物馆开个画展。大部分是近十年的作品,请你有空来看看。照老办法,开门就看。不剪彩,不演讲,不搞酒会,不搞研讨会。有一个月展期,时间长,哪个时候来都行。黄永玉敬约。”简单明了,味道纯正。

      五

      2003年玉氏山房落成,先生回到凤凰过年。先生兴致高,写了若干春联。大门写了一副应景联:“凤凰山水甲天下,五筸男人名堂多”。厨房门联:“所谓佳肴美味,其实百姓家常”。整个院子一派喜气,祥和又艺术。

      先生住进玉氏山房后,宽敞许多。画壁两边,悬挂凤凰民间艺人聂方俊先生竹扎手绘的狮子头,一侧为绘好的作品,一侧为扎好的骨架,尽显传统工艺的精巧。在一个空间的四面墙壁,先生叫来家乡弟子刘鸿洲、田大年、毛光辉、肖振中、吴正义,由先生设计,五人共同绘制,分段完成,把凤凰古城沱江两岸的风光绘成一幅环绕全景壁画,形象逼真,浑然一气,家乡的景象、故园的情怀、艺术的魅力包揽其中。整个布置,文化,艺术,风趣,大俗大雅,至简至真。

      塔楼下的大咖啡厅,布设了绘画、雕塑、摄影、书橱、乐器、音响和茶具,供友人聚会、聊天、听音乐、喝咖啡品茶,常常猥结蚁聚,场面热烈,先生应景取名为“聚蚁厅”。

      大厅公卫间,装置立地式男便池。客人多时,偶有因急不慎者,外界洒落多余。先生不便言语,写了“请勿远射!”张贴其上,让人忍俊不禁,从此局面干爽洁净。

      六

      1996年,休德和夫人艾丽嘉女士随同先生来凤凰。临别前,先生选在古城南门外蒋志军家的小饭馆,设宴为休德夫妇饯行。小饭馆无名无号,饭菜却是传统的凤凰口味。休德夫妇吃得非常满意,赞不绝口。

      席间,先生说:“这般美妙的地方,可口的饭菜,纯正的味道,实在该有个招牌,菜品才有主家的名分。”回到家里,第一件事,铺上纸,写了“大使饭店”:“店面虽小,接待了外交大使,大使都能满意,就叫‘大使饭店’吧。”便差人送了去。招牌一挂出,小饭店生意日渐兴旺。先生每有外来客人,都在这里设宴。去时第一件事,一本正经地交代蒋掌柜,炒菜手脚要到堂,现金结账不赊欠,既不准打折,也不准涨价,弄得店主、店员、客人满堂大笑,先生也笑。

      1999年先生再回凤凰,去大使饭店请客吃饭。走到门前,一下愣住了——“大使饭店”招牌不见了!掌柜也换了人。一问究竟,原来蒋掌柜的生意太好,怕怠慢了客人,店子搬了,把这里交由小舅子经营。大家吃过,感觉如旧。

      回到夺翠楼,又议论此事,先生诡秘一笑:“我有办法。”取来纸笔,书上“本色”二字:“大使搬走了,本色还留在这里嘛!”满堂喝彩。接着,先生用小字补上炸、焖、炖、炒、蒸等烹饪手段。新招牌挂上,生意又红火起来。

      一天下午,先生近似神秘地对我说:“廻龙阁有个叫‘素’的咖啡馆,里头有世界上最好的咖啡,最好的雪茄。”下午他请我们去喝咖啡。要我取来四尺宣纸,裁成斗方。先生用少许淡墨加入蓝色颜料,写了一个“素”字,落了款。“素,真好!给他们写作招牌。”等墨干透,叠好,装入信封。

      临出门,严肃交代我:“到了咖啡馆,先不要拿出来,等结好账再送,免得他们以为我以字抵咖啡钱,混咖啡喝。”到了咖啡馆,主客照常,直到结过账目,起身离开时,先生取出“素”字,赠与掌柜,皆大欢喜。掌柜叫吉夫,后来成了先生朋友。但每次去喝咖啡,照单付账,分厘不差。

      先生就是这般的幽默。他的幽默给世界带来美好,给我们带来快乐。
 

责任编辑:日升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七律(平水韵) 端午祭屈原
    下一篇:“战场像一个炸开的油锅!”亲历月浦攻坚战的他说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