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香满弄

来源:新民晚报网 作者:陈建兴 时间:2024-06-04 点击:

      端午节将至,又想起了那青青的泛着油光的粽叶和母亲包的粽子,那种味道时常在唇齿间萦绕。

      端午节的粽子真是让人怦然心动,弄堂里到处飘散着馨香。家中的门楣上早就插上了一把新鲜的艾草,一阵阵的奇异草药香味飘来。母亲说艾草是避邪驱虫的,怪不得弄堂里家家户户都插着呢。邻家大人还去中药房买来一种黄粉,用水搅匀后,在自家孩子额头上写上一个“王”字,使孩子身上带着虎的印记避邪。我也凑上去,求写一个“王”。不过我当时的理解是在弄堂小孩中可以称“大王”了。

      大清早,母亲把我叫起床去菜场排队买回粽叶,然后在脚盆中用揩布把一大堆粽叶一张张洗干净。母亲在糯米中兑进不少粳米淘洗几遍。要包粽子了,她先拿出一片粽叶,卷成锥体状,再续一张宽板粽叶,扩成一个大的圆锥筒,装入糯米,用大拇指往下按实,将多出的粽叶折回包好,再拿棉纱线捆扎好。棉纱线是母亲把纱手套拆掉来的。一个下午不到,母亲就包出了满满一脚盆粽子。

      放眼弄堂,不少家庭主妇都在家门口包粽子:一铅桶粽叶,一面盆浸泡过的糯米放在方凳上。我喜欢看邻家包的是什么,一家家走过去偷偷地瞧着。花色很多,三角粽、枕头粽、小脚粽、迷你粽,令我大开眼界。再回到家里,看着悠长柔软的青青粽叶,是如何在母亲手中裹成棱角分明的粽子。那时,只是想着母亲快快包、快快煮,我能快快地吃到。母亲将赤豆粽、白米粽、红枣粽和肉粽分别扎好,在扎线上做好记号。晚上,按照不同的馅三五个一小串以利辨识,放在一个大钢精锅子里通宵煮。清晨,清香满屋弥漫,我急匆匆地爬起床来,掀开锅盖,伸手就抓,被烫得嗷嗷叫。母亲用筷子挑起粽子上的棉纱线,放到清水中浸泡一下才解开粽绳。剥开白米粽,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的糯米香,从小爱吃甜食的我用绵白糖蘸着,狼吞虎咽。

      吃不完的,母亲会用篮子装好,吊在屋中央的钩子上晾着,吃时再放锅里煮一下。下午放学回家,我肚子饿得咕咕叫,忙不迭就用丫杈头将篮子叉下来,挑了三只大肉粽就往嘴里塞。冷粽子油腻腻的、硬硬的,连吃三只有点撑,又去喝了两杯冷开水,直呼过瘾。可没过过久,打嗝、胃疼、呕吐、腹泻,疼得额头冒汗。对门的丁家阿姨见状,从自家屋里拿来“食母生”药片让我吞服,又叫我喝了不少开水,嘱我前后弄堂走走。我兜了一大圈才回家。此时,母亲已下班,我也不敢告诉她吃坏吃撑的事。从此,我再饿,也不敢吃冷的粽子了。

      那个年代,邻里间还兴相互赠送粽子,你送我家几只红枣粽,我送你家几只大肉粽,隔灶头香,相互品尝着各家不同的手艺风味,其乐融融。孩子们则用粽叶卷成扁筒状当哨子吹,“呜呜”的声音在弄堂里各个角落响起。聚在一起吹则“呜”声一片,有点像十六铺的船驶离码头前拉响的汽笛一般。玩罢,我会用棉纱线小心翼翼地扎好,这样的一个土哨子足够玩上好几天了。

      晚年,年迈的母亲还用不灵活的手包粽子。她手劲不再有力,包的粽子有点松松的,吃起来有点糯米饭的感觉,但我吃得很香、很甜,也很快,只觉温馨。可这已成了永恒的回忆。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年年岁岁端午节,岁岁年年弄堂情。每次看到那青色的粽子,嗅着浓浓的糯米香,脑海中就会浮现那种家家包粽、煮粽,户户掸尘、插艾,整条弄堂里弥漫着浓郁的节日氛围的镜头,情怀油然而生。
 

责任编辑:日升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已知与未知
    下一篇:摸鱼捉蟹个童趣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