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在远方 情系边疆——《父亲在远方》观后感

来源:知青之春 作者:钱惠珠 时间:2024-05-27 点击:

(作者夫妇同观影片《父亲在远方》----晓歌注)

 
红色的五月看红色的电影《父亲在远方》,确实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看了电影感人至深。
姜万富从上海到昆仑山脚下,用一颗对边疆牧民炙热的心,凭借精湛的医术,坚守昆仑山艰苦创业,43年间成功实施了2000多例内外科手术,被各族群众称为驴背上的白衣天使。
今年是毛主席《为人民服务》发表80周年,姜万富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典范。影片《父亲在远方》,正是从我们这代人年轻时的视角出发,伴随这代人年轻的心在跳动,展现了当年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牢牢扎根在我们心中。
记得70年代,我在农村当教师时,心中只有一个念想:把知识传授给农村的孩子们,让他们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在自己没学历没文凭的时代,刻苦地钻研业务,无私地关怀每一个渴望求知的学生,在黑土地的教育战线上整整奋斗了近30年,与那里的孩子们有着特殊的情怀,不但自己在艰辛自学中取得了文凭,学生也在求知欲望中茁壮成长、努力成材,回忆当初为之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同时自己也为之骄傲和自豪!



(作者与学生在一起)

 
八十年前,毛主席就教导我们:“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雷锋同志就是遵循毛主席的教导:“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用行动完成了为人民服务的使命。
姜万富则经常说,“人活着就应该有理想、有追求、有为社会做点什么的精神,能做到就值,这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雷锋、姜万富正是我们这代人的楷模和学习的榜样。如今我们这代人都年已花甲,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早已在我们的脑海中深深扎下了根,为人民服务的那颗心还是那么赤诚,用自己的能力为周围人做点奉献、带来快乐,从中找到自身的价值便是我们大多数知青所追求的。
人活着要有质量,活得自己有趣,时光才会善待您,用一颗火热的心去热爱生活,让每一天都成为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天。老去的只是年龄,不老的是心态,忘记年龄,做最好的自己,岁月变老,心永远年轻,为人民服务是我们永久的使命。

 
 (责任 编辑 晓歌)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理解了父亲!电影《父亲在远方》观后感
    下一篇:电影《父亲在远方》观后感 上海58届知青是知青的楷模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