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猴容易送猴难
图片说明:如今,猕猴仍依赖人工投食,成为村里的负担和隐患
图片说明:猴群迅速繁衍壮大,已有600多只
13年前,为了带着乡亲们搞旅游,34岁的何有亮想尽办法,用了整整48天,从当地山上引了73只野生猕猴到先锋村里安家。这群猴子,是他们当时唯一能想到、也是唯一能利用的旅游资源。随后的进展如他所愿:投资人来了,路修好了,游客也来了,村民们钱袋子鼓了,其中,赏猴成为当地旅游最大的一张名片。谁知,投资人周正贵去世,其公司遭遇经营危机,先锋村的赏猴旅游受到直接影响,猴群无人管理,景区一片萧条。而最让村民们头痛的是,当时引下山的73只猴子,已经迅速繁衍壮大到600多只。没有了人工投食,加之无专人看管,600多只猴子简直把村里掀翻了天:偷粮食,偷水果,上房打斗破坏村民的房屋,甚至发生过伤人事件。昔日的“招财猴”成了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当地一患。
请猴下山
花了足足48天 73只猕猴下山
攀枝花仁和区太平乡先锋村,一个位于川滇交界的古老村落。 2001年,何有亮当选为先锋村村支部书记,他开始谋划“引猴入村”的旅游计划。2003年9月1日,何有亮和其他几位村民到川滇交界处的高山上,找到了生活在高山之上的一群野生猕猴。但这些猴子多年来生活在山上,要想引它们下山,并没有想象中容易。经过长期观察,村民们发现这群猴儿对玉米和土豆更感兴趣,于是他们用马和骡子将玉米等运上山,引诱猴儿觅食。“我们采取的办法是,每次在通往村子方向定点投食。”久而久之,猴儿们开始习惯村民喂食,并沿着村民的投食路线逐步改变栖息地。但这个过程非常缓慢,“一次投食可以引2至3公里,一旦受到外界任何惊吓,又退回去了。”
何有亮回忆,在整整持续了48天之后,2003年10月18日,他们终于将73只野生猕猴引到了山下,并在村里一个叫“水帘洞”的地方安了家。
因猴兴村
老板、投资、游客都来了
引猴成功后,信心大增的何有亮等人便四处寻求企业到村里来投资,其中,一位叫周正贵的企业家在考察该村后,成立攀枝花宝鼎生态旅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宝鼎公司),着手打造开发该村的旅游资源。经过几年的建设,该公司逐步打造了水帘洞原始森林探险区、野生猕猴观望区等景点。因为赏猴是最大卖点,宝鼎公司也承担了这批猕猴的喂养和管理。
村民们回忆,2011年至2014年,村里旅游发展进入高峰时期,“每逢周末及大小节假日,每天上千人到村里来旅游。”村民们哪怕只是守在观猴区卖点烤玉米、烤土豆等,一天收入就达上百元。与此同时,宝鼎公司的几十名员工均是周边村子的村民,带动了就业,“在家门口就能拿一两千的月工资,比外出打工强多了。”几年下来,村里还有人买了小轿车,房子也翻了新,小山村生活变化可不小。
一场变故
公司陷入危机没人管的猴子成患
2014年,公司老总周正贵突然病逝,公司经营陷入危机。之后,宝鼎公司由周正贵的女儿周小利打理,但公司依旧没有起色,特别是2015年后,公司的员工工资都成了问题。
实际上,在一位公司管理层人员看来,这场投资并不成功,爆发危机也是迟早的事情。这名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公司营业以来,门票是主要收入之一,游客要看猴必须买门票,“每人25元,但年接待人数仅两三万人,门票收入一年也就六七十万,甚至不够给员工工资。”
今年5月20日,宝鼎公司停售门票,游客无需购票就可进入。6月13日,成都商报记者在该旅游区看到,偌大的景区没有一个游客,景区一片萧条。公司人员说,企业濒临倒闭,员工纷纷离职,如今只剩下五六名员工了。
宝鼎公司的危机也直接影响到了景区的猴群。公司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猕猴的繁殖速度很快,到2014年就繁殖到了600余只。现在,由于经费不足,这几百只猴子公司已无力喂养及看管。
原本,村民们以为,没有了人工喂食,猴子们会自行回到山里,但很快,他们发现这个想法太天真了。何有亮介绍,食物短缺加上无人看管,猴儿们开始在村里四处捣乱。它们四处偷粮食水果,破坏庄稼,村里有50余亩土地至今荒芜,原因就是猴子经常破坏,“村民发现没有收成,干脆不种了。”当地村民何富明还介绍,由于猴子太多,目前已分为4个群,不同猴群经常上房结瓦打架,破坏村民房屋。
此外,猴子滋扰游客、抢包和食物的情况经常发生。何有亮介绍,每年都有多名游客被猴子咬伤,医疗费用也让人头疼。
请猴出村
活捕300只送外地,剩下的怎么办
让村民们苦恼的是,无论猴群在村里如何掀翻天,他们却至多只能驱赶,不敢伤害猴子。村民们都晓得,“猕猴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打不得,而且还要好好保护”。
何有亮介绍,村里也计划过找人继续对猴群进行专人看护和管理,但宝鼎公司已经无法承受,又找不到新的公司接手,养猴的资金又从何而来呢?
2015年,宝鼎公司及当地村干部共同向当地林业部门反映了此事。为解决当地猴患问题,攀枝花林业局在去年向省林业厅提交了相关报告,经批准,省林业厅下达了300只猕猴的活捕指标。去年年底,专业人员对其中300只猕猴进行了诱捕,将其送往外地,先锋村的猴子数量减少一半。
但对于剩下的300只猕猴,旅游公司及村民还是很无能为力。
那能否像13年前那样,重新把猴群引回深山呢?这个办法,何有亮和侄儿何富林已经做过尝试,均遭遇失败。“食物引诱之类的办法一点效果都没有,它们(猴群)早就习惯山下的生活了”。
14日,仁和区太平乡政府的负责人介绍,对于先锋村的猴患问题,他们也一直在想办法,目前已经向区上打了报告,争取有关资金。“猴子是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我们也很想把猴子留在村里。”该负责人说,目前具体解决方案还没出来。王东成都商报记者江龙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