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专稿:我的追思——我与翁德坤
来源:北风日志 作者:蔡荣华 时间:2024-03-23 点击:
北风专稿:我的追思——我与翁德坤
2024年2月29日,传来一个不幸的消息,翁德坤同志因病走了。
翁德坤同志青年时代投身边疆建设,退休后,以《黑土情》杂志为舞台,执着奋斗,为坚持与工农相结合的方向,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为知青树立了一个坚持正能量的榜样!
虽说我和翁德坤同在1968年8月11日,同一例火车来到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33团,我们当时去得较早,是上海第二批去黑龙江兵因的专列,第一批是8月9日,以后每隔一天一批。在到33团的知青中,几乎包括了当时上海的名牌中学,如交大附中,复旦附中,师大附中等以及虹口区的知名重点高中,去的人中,基本上都是主动报名去的。翁德坤是交大附中老高中,他后到团部宣传股工作,我在连队,虽说也搞了宣传,但我们并没有什么交集,我记得我只是偶尔向宣传股送去一、二篇稿件,在团广播站广播,其它就把精力放在连队,写了稿子,登连队黑板报。
我与翁德坤同志真正有交集还是在我退休以后,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我们33团有一个79岁的老兵专门从厦门一人来到上海,想实现一个愿望,在看世博会的同时看看上海知青,因为在农场时,他觉得上海知青很有水平。
据说到上海后他找到上海市政府,亮明身份,说自己带的钱不多,要求市政府接待。这让市政府很为难。后通过市政府里有黑龙江农场背景的领导,知道有一个《黑土情》,于是找到了我们33团的翁德坤,让他想办法接待一下。翁德坤也无奈,只能把他按排在普善路当时的《黑土情》办公室住,睡在沙发上,老兵也不在乎。因老兵原是我们连的人,翁德坤就通知了我们,我就抽时间去看了他,这样我就和翁德坤有交集了。
翁德坤当时在办《黑土情》杂志,以后他有知青活动就通知了我,当时我退休以后,开了一个网易博客,也喜欢在博客上写些东西,翁德坤搞什么诗歌朗诵会等,我也写了稿件,以后又写了一些论述文,这样就逐步参与了《黑土情》的工作,以后就成了一名杂志编辑。
我之所以参与《黑土情》杂志的工作,主要还是因为,我与翁德坤同志对一些事有相同或相似的看法。我们都主张宣传知青上山下乡的正能量,反对抹黑知青运动。有一件事说明问题,在2014年6月期间,那时还没微信,只有博客,许多交流都是通过邮件转发的。当时我谈了对《失落的一代》这本书的看法,我认为用失落二字概括一代人是不正确的,至少是不全面的,因为我们那一代人中,不否认有失落,但也有奋进。之后还有人对我说,此书数据是对的,于是我在博客发了一文《数据正确未必反映事物本质》,我把此文又用邮件转给翁德坤,翁德坤是支持的。这件事后来还引起了我与新浪的一位作者,在网上博客之间的论战,印象深刻。在此应感谢翁德坤主编,他把我带到《黑土情》,让我有机会参与一些知青工作。
在《黑土情》,翁德坤主办了许多活动,在全国知青中有很高的知名度,让我感触很深的是,他对知青工作的执着,他知青的事当作一种事业来做,十几年如一日,不知疲倦,全身心的投入,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翁德坤他随身带的包里有一本厚厚的手记的通讯录,里面记录了上海以及全国各地许多知青的地址,电话。这是他多年来一个一个记下来的,这样有事找谁都很方便,这种认真态度很不容易,也没多少人能做好,他曾印了好几本通讯录,也给了我一本,让我找人联系便当,凭心而论,我是做不到翁德坤这样的境界,因当时我更喜欢把时间用到网上,用在我的博客上。
人无完人,在《黑土情》我也给翁德坤同志提过许多建议,但这并不防碍我对翁德坤同志的评价,翁德坤至少是个真实的人,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一个有追求的人,一个有自身特点的人,他走了以后,能有这么多人纪念他,来参加追悼会,一个人能做到这一点已经相当不容易了。我可以说,没有几个人能做到这地步。
有许多人总想给后人留点什么让人怀念的历史,这告诉我们一条真理,历史是需要真实的,其实凡是历史上发生的事就是历史,都是真实的,但颂扬历史是有重点是有选择的,真实的历史只有感动人才有价值有意义。而感人的历史是不能少了奋斗的精神,研究知青史也应如此!从翁德坤的葬礼来看,我们应该相信,正能量不是没有市场的!
翁德坤同志走了以后,我写了一首词,《南歌子》送德坤;″花伴哀声起,厅挤送友归。情深黑土一生痴。颂满悼词静立,忆翁悲。叶落乾坤在,旗红厚德追。工农结合志难移。一路高歌坚守,憾长辞。″最近又写了一首词,《长相思》忆德坤;″黑土情。难了情。心系工农步未停。龙江梦不醒。昨天惊。今还惊。朵朵鲜花来送行。见人挤满厅。”以此纪念翁德坤同志。
愿翁德坤同志安息,一路走好!
作者:北风(蔡荣华)
翁德坤同志青年时代投身边疆建设,退休后,以《黑土情》杂志为舞台,执着奋斗,为坚持与工农相结合的方向,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为知青树立了一个坚持正能量的榜样!
虽说我和翁德坤同在1968年8月11日,同一例火车来到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33团,我们当时去得较早,是上海第二批去黑龙江兵因的专列,第一批是8月9日,以后每隔一天一批。在到33团的知青中,几乎包括了当时上海的名牌中学,如交大附中,复旦附中,师大附中等以及虹口区的知名重点高中,去的人中,基本上都是主动报名去的。翁德坤是交大附中老高中,他后到团部宣传股工作,我在连队,虽说也搞了宣传,但我们并没有什么交集,我记得我只是偶尔向宣传股送去一、二篇稿件,在团广播站广播,其它就把精力放在连队,写了稿子,登连队黑板报。
我与翁德坤同志真正有交集还是在我退休以后,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我们33团有一个79岁的老兵专门从厦门一人来到上海,想实现一个愿望,在看世博会的同时看看上海知青,因为在农场时,他觉得上海知青很有水平。
据说到上海后他找到上海市政府,亮明身份,说自己带的钱不多,要求市政府接待。这让市政府很为难。后通过市政府里有黑龙江农场背景的领导,知道有一个《黑土情》,于是找到了我们33团的翁德坤,让他想办法接待一下。翁德坤也无奈,只能把他按排在普善路当时的《黑土情》办公室住,睡在沙发上,老兵也不在乎。因老兵原是我们连的人,翁德坤就通知了我们,我就抽时间去看了他,这样我就和翁德坤有交集了。
翁德坤当时在办《黑土情》杂志,以后他有知青活动就通知了我,当时我退休以后,开了一个网易博客,也喜欢在博客上写些东西,翁德坤搞什么诗歌朗诵会等,我也写了稿件,以后又写了一些论述文,这样就逐步参与了《黑土情》的工作,以后就成了一名杂志编辑。
我之所以参与《黑土情》杂志的工作,主要还是因为,我与翁德坤同志对一些事有相同或相似的看法。我们都主张宣传知青上山下乡的正能量,反对抹黑知青运动。有一件事说明问题,在2014年6月期间,那时还没微信,只有博客,许多交流都是通过邮件转发的。当时我谈了对《失落的一代》这本书的看法,我认为用失落二字概括一代人是不正确的,至少是不全面的,因为我们那一代人中,不否认有失落,但也有奋进。之后还有人对我说,此书数据是对的,于是我在博客发了一文《数据正确未必反映事物本质》,我把此文又用邮件转给翁德坤,翁德坤是支持的。这件事后来还引起了我与新浪的一位作者,在网上博客之间的论战,印象深刻。在此应感谢翁德坤主编,他把我带到《黑土情》,让我有机会参与一些知青工作。
在《黑土情》,翁德坤主办了许多活动,在全国知青中有很高的知名度,让我感触很深的是,他对知青工作的执着,他知青的事当作一种事业来做,十几年如一日,不知疲倦,全身心的投入,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翁德坤他随身带的包里有一本厚厚的手记的通讯录,里面记录了上海以及全国各地许多知青的地址,电话。这是他多年来一个一个记下来的,这样有事找谁都很方便,这种认真态度很不容易,也没多少人能做好,他曾印了好几本通讯录,也给了我一本,让我找人联系便当,凭心而论,我是做不到翁德坤这样的境界,因当时我更喜欢把时间用到网上,用在我的博客上。
人无完人,在《黑土情》我也给翁德坤同志提过许多建议,但这并不防碍我对翁德坤同志的评价,翁德坤至少是个真实的人,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一个有追求的人,一个有自身特点的人,他走了以后,能有这么多人纪念他,来参加追悼会,一个人能做到这一点已经相当不容易了。我可以说,没有几个人能做到这地步。
有许多人总想给后人留点什么让人怀念的历史,这告诉我们一条真理,历史是需要真实的,其实凡是历史上发生的事就是历史,都是真实的,但颂扬历史是有重点是有选择的,真实的历史只有感动人才有价值有意义。而感人的历史是不能少了奋斗的精神,研究知青史也应如此!从翁德坤的葬礼来看,我们应该相信,正能量不是没有市场的!
翁德坤同志走了以后,我写了一首词,《南歌子》送德坤;″花伴哀声起,厅挤送友归。情深黑土一生痴。颂满悼词静立,忆翁悲。叶落乾坤在,旗红厚德追。工农结合志难移。一路高歌坚守,憾长辞。″最近又写了一首词,《长相思》忆德坤;″黑土情。难了情。心系工农步未停。龙江梦不醒。昨天惊。今还惊。朵朵鲜花来送行。见人挤满厅。”以此纪念翁德坤同志。
愿翁德坤同志安息,一路走好!
作者:北风(蔡荣华)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追忆奋斗历程 继承战友遗志 —上海知青隆重举行翁德坤同志追思会
老辰光网讯(铁滨报道) 著名知青活动家《黑土情》杂志社主编翁德坤同志202...《我和我的第二故乡》影展策展通知
由于合作方原因,原计划于7月份在上海中心举办的《向建国七十周年献礼我与...“我的父亲母亲”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启事
为了让儿女们有机会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与祝福,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我和我的第二故乡》影展策展方案
由于合作方原因,原计划于7月份在上海中心举办的《向建国七十周年献礼我与...关于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庆祝新中国七十周年知青征文活动”的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 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走过了七十年的光辉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