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明天,就有未来”
来源:文汇报 作者:沈芸 时间:2024-02-06 点击:
40年前的1984年,隆冬二月。
朝内北小街的小院儿里,阳光洒进了南向的正房,爷爷坐在他的老藤椅上,面前的木质茶几是他的写作桌,摆放着一本《读书》杂志,和近期流行的一本托夫勒的著作《第三次浪潮》。这本书一出版,在社会上掀起了一波热度。三联书店的范(用)老板马上就给他送来,先睹为快。
在“啃”那本五百多页的《第三次浪潮》的那段日子里,爷爷痴迷“未来学”的概念,逢人便讲,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学会用计算机。当时已是83岁的高龄了,但是,他认为,只要有明天,就有未来。
对于《浪潮》中所描绘的未来,他读之有悟,不吐不快,来年一开春就写下来一篇文章,很快就在《读书》杂志第四期上发表了。对此,沈昌文有过记述:
我们很荣幸地能请到一些老革命家为我们写稿。例如夏公,一九八四年二月特地给《读书》写了篇《关于读书问题的对谈》,有很大影响。于光远老先生也经常来稿。这些,大都由范用亲自组稿。或者他指派董秀玉办,我很少插手。(沈昌文:《也无风雨也无晴》,繁体字版中配发有夏衍手稿的图片)
对于读书,爷爷有种饥饿感,“饿得发慌”。在日新月异的知识面前,他是永远虔诚的知识分子,一个孜孜不倦的读书人。他说:“我们这些二十年代的留学生所占有的知识,正如我国五十年代进口的机器一样,早已经老掉牙了……”在巨大的新浪潮冲击下,他全然不是暮气沉沉的老人,急迫的心情就像是一个乘风破浪的青春少年。用这样一篇经过设计的问答式对话体,表达了他按捺不住的内心焦灼,和奋起直追的紧迫感。
正是在40年前远见卓识的布局,及(19)80年代全社会的共识和蓬勃朝气,让《第三次浪潮》描绘的许多前景,成了我们今天的日常。
1986年,爷爷从中顾委委员的职位退休了,同时,他也从中日友好协会会长的位置退了下来。1988年,他卸任中国文联副主席。而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的职务,爷爷一直留在任上。
“岗位和事业是两码事。离开岗位可能有失落感,但卸下担子,可以多一点时间读书写作。也似乎可以说是‘焉知非福’,坦然处之,静观世态,亦乐事也。”(致袁鹰,1987年2月26日)
逐渐退休的爷爷依然很忙,访客不断,有一位现代文学史的研究者问他:“您关在秦城监狱时做些什么呢?”他回答:“我在想问题,系统性地回顾过去的历史,我们党走过来的经验、教训,左的路线,右的路线……”静思,是我爷爷生活中的常态,他有时读书读累了,就停下来,一个人在房间里,一言不发地坐着,神情若有所思。这种时候,我们谁也不走进去打扰他。
在外人眼中,他是文艺家,又是革命家。到了晚年,在饱经磨难、不断反思后,他以思想者的风貌站在了思想解放的前沿。这些成熟、完整、深邃的思考被写进了《第四次文代会的闭幕词》里,写进了《懒寻旧梦录》的序言里……
1992年1月10日,爷爷在辞旧迎新之际,写下来一篇《壬申杂记》,内地并未发表,登在香港《明报月刊》的1992年4月号上。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写惯了新闻时评的手又痒了!面对世界时局的变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的岿然不动,他有话想说。我爷爷总是怀念抗战时期,他的办报生涯是最愉快的,每天一篇社论,酣畅淋漓。
《壬申杂记》在充分肯定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同时,结尾语重心长地写道:“……这就是说,我们走的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找到和坚决地走这一条路,新中国花了三十年的时间。”这段话写于三十多年之前,蓦然回首,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前瞻性令人惊诧。
爷爷于上世纪20年代白色恐怖最严重时期入党,又是经历过残酷的“文革”十年的老党员。此言一出,发自肺腑!在上世纪90年代初特定的背景下,更彰显出一位早期老共产党人上下求索的独立之思想。
1927年12月,开明书店出版沈端先(夏衍)的译著《妇人与社会》(倍倍尔著),他在扉页上写下一段珍贵的赠言:
“怀疑者一般的思索,殉道者一般的实行”赠给叔厚同志:端先
受赠人是中共早期党员、特科成员、同乡蔡叔厚。这一年的冬天,蔡叔厚刚刚入党,我爷爷比他早七个月入党,这段赠言可以看作是两位找到共同信仰的战友,相互之间的共勉和誓言。
如今,《关于读书问题的对谈》中所期许的人类文明趋势,和《壬申杂记》中所阐释中国式道路的选择,都预言性地成为了现实,重发这两篇《夏衍全集》漏收的文章,不仅有补遗的价值,也是“盛世如您所愿”的告慰。
窗外,阳光正好。窗台边,趴着我家猫咪沈胖胖。是谁在唱:“世间所有路都将与你重逢,而我将爱你所爱的人间……见你未见的世界……”
2024年1月27日于北京
责任编辑:日升
朝内北小街的小院儿里,阳光洒进了南向的正房,爷爷坐在他的老藤椅上,面前的木质茶几是他的写作桌,摆放着一本《读书》杂志,和近期流行的一本托夫勒的著作《第三次浪潮》。这本书一出版,在社会上掀起了一波热度。三联书店的范(用)老板马上就给他送来,先睹为快。
在“啃”那本五百多页的《第三次浪潮》的那段日子里,爷爷痴迷“未来学”的概念,逢人便讲,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学会用计算机。当时已是83岁的高龄了,但是,他认为,只要有明天,就有未来。
对于《浪潮》中所描绘的未来,他读之有悟,不吐不快,来年一开春就写下来一篇文章,很快就在《读书》杂志第四期上发表了。对此,沈昌文有过记述:
我们很荣幸地能请到一些老革命家为我们写稿。例如夏公,一九八四年二月特地给《读书》写了篇《关于读书问题的对谈》,有很大影响。于光远老先生也经常来稿。这些,大都由范用亲自组稿。或者他指派董秀玉办,我很少插手。(沈昌文:《也无风雨也无晴》,繁体字版中配发有夏衍手稿的图片)
对于读书,爷爷有种饥饿感,“饿得发慌”。在日新月异的知识面前,他是永远虔诚的知识分子,一个孜孜不倦的读书人。他说:“我们这些二十年代的留学生所占有的知识,正如我国五十年代进口的机器一样,早已经老掉牙了……”在巨大的新浪潮冲击下,他全然不是暮气沉沉的老人,急迫的心情就像是一个乘风破浪的青春少年。用这样一篇经过设计的问答式对话体,表达了他按捺不住的内心焦灼,和奋起直追的紧迫感。
正是在40年前远见卓识的布局,及(19)80年代全社会的共识和蓬勃朝气,让《第三次浪潮》描绘的许多前景,成了我们今天的日常。
1986年,爷爷从中顾委委员的职位退休了,同时,他也从中日友好协会会长的位置退了下来。1988年,他卸任中国文联副主席。而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的职务,爷爷一直留在任上。
“岗位和事业是两码事。离开岗位可能有失落感,但卸下担子,可以多一点时间读书写作。也似乎可以说是‘焉知非福’,坦然处之,静观世态,亦乐事也。”(致袁鹰,1987年2月26日)
逐渐退休的爷爷依然很忙,访客不断,有一位现代文学史的研究者问他:“您关在秦城监狱时做些什么呢?”他回答:“我在想问题,系统性地回顾过去的历史,我们党走过来的经验、教训,左的路线,右的路线……”静思,是我爷爷生活中的常态,他有时读书读累了,就停下来,一个人在房间里,一言不发地坐着,神情若有所思。这种时候,我们谁也不走进去打扰他。
在外人眼中,他是文艺家,又是革命家。到了晚年,在饱经磨难、不断反思后,他以思想者的风貌站在了思想解放的前沿。这些成熟、完整、深邃的思考被写进了《第四次文代会的闭幕词》里,写进了《懒寻旧梦录》的序言里……
1992年1月10日,爷爷在辞旧迎新之际,写下来一篇《壬申杂记》,内地并未发表,登在香港《明报月刊》的1992年4月号上。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写惯了新闻时评的手又痒了!面对世界时局的变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的岿然不动,他有话想说。我爷爷总是怀念抗战时期,他的办报生涯是最愉快的,每天一篇社论,酣畅淋漓。
《壬申杂记》在充分肯定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同时,结尾语重心长地写道:“……这就是说,我们走的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找到和坚决地走这一条路,新中国花了三十年的时间。”这段话写于三十多年之前,蓦然回首,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前瞻性令人惊诧。
爷爷于上世纪20年代白色恐怖最严重时期入党,又是经历过残酷的“文革”十年的老党员。此言一出,发自肺腑!在上世纪90年代初特定的背景下,更彰显出一位早期老共产党人上下求索的独立之思想。
1927年12月,开明书店出版沈端先(夏衍)的译著《妇人与社会》(倍倍尔著),他在扉页上写下一段珍贵的赠言:
“怀疑者一般的思索,殉道者一般的实行”赠给叔厚同志:端先
受赠人是中共早期党员、特科成员、同乡蔡叔厚。这一年的冬天,蔡叔厚刚刚入党,我爷爷比他早七个月入党,这段赠言可以看作是两位找到共同信仰的战友,相互之间的共勉和誓言。
如今,《关于读书问题的对谈》中所期许的人类文明趋势,和《壬申杂记》中所阐释中国式道路的选择,都预言性地成为了现实,重发这两篇《夏衍全集》漏收的文章,不仅有补遗的价值,也是“盛世如您所愿”的告慰。
窗外,阳光正好。窗台边,趴着我家猫咪沈胖胖。是谁在唱:“世间所有路都将与你重逢,而我将爱你所爱的人间……见你未见的世界……”
2024年1月27日于北京
责任编辑:日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