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瑛《分享繁花,体验上海》

来源:海派文化之声 作者:何振华 时间:2024-02-02 点击:
根据“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繁花》改编的电视连续剧《繁花》,相继在央视8套和东方卫视黄金时间开播后。三年来,让观众翘首以待的“繁花”,终于惊艳亮相跨年播出后,成了现象级的跨年大剧。先是央视8套的“沪普”版,紧接着东方卫视开播的沪语版,不管是主角配角,还是友情客串的名人“大咖”,脱口而出的沪语方言,不光让上海人感觉一下子打开了记忆盒子,南北观众都看得津津有味,收视率飙升……连日来,电视剧《繁花》研讨会的召开,专家和观众的热议,“繁花”余香袅袅,引发魔都文旅热潮,黄河路成了网红打卡地。
著名文学评论家、《文汇报》高级编辑、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王雪瑛,2024年1月27日下午应邀来到上海机电大厦蓝宝石厅“职工大讲堂”直播现场,开启她的分享《繁花》,体验上海的讲座。
王雪瑛的演讲围绕着从小说《繁花》到电视剧《繁花》,王家卫如何拍出金宇澄笔下的上海故事?《繁花》为何不同凡响?沪语如何“响了”?王家卫如何布局“宝总”的情感线?胡歌如何演绎最有“腔调”的“宝总”?
金宇澄精心设置的“双时间轴+三男主线”的话本结构,用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串联起代表不同领域的阿宝、沪生和小毛的故事。这像极了新式弄堂的肌理,徐徐展开的是市井生活的卷轴,呈现出一种“有组织的复杂性”。编剧从《繁花》中撷取1,2朵故事线索,把她们扦插出来,让她们生长,茂盛…… 
从剧初踏进上海外滩和平饭店大门,在剧末站在了上海浦东新区川沙的田间,主人公阿宝始终是在时代高速发展的快车上,在日新月异的大上海。剧集编织的事业线是关于“阿宝”与“宝总”从认购证、外贸到金融的传奇故事;情感线是关于“阿宝”与“宝总”和雪芝、玲子、汪小姐、李李的情感故事,最重要的是这两条线是相互交织演绎出环环相扣的情节发展,人物在选择中彰显个性,在人物的个性书写着人物的命运,既呈现了在时代发展中的大上海,也体现出人物成长中的世间情。 
从“阿宝”到“宝总”,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里,在个人情感的选择中,他始终有自己的底线,有上海的腔调,有发展中的传承。上海黄河路上最有“腔调”的“宝总”。有勇有谋,刚中带柔、有情有义、言而有信。阿宝有传奇性的经历,虽然他不是横空出世的超级英雄,也不是无欲无求的道德楷模,而是一个有腔调有魅力的大主角,一个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左右逢源的弄潮儿形象。
  从小说的《繁花》到电视剧的《繁花》,王家卫始终善于讲述跌宕起伏的人物故事,他们事业的发展,情感的选择,他们之间的心灵碰撞都激起了观众共情的涟漪,阿宝与雪芝之间无法兑现的约定,宝总与玲子的甘苦与共、宝总与汪小姐之间的过命交情,宝总与李李的惺惺相惜,上海黄河路上最有“腔调”的“宝总”,构成不同的女性心中有他的理由。这条情感线才那么有声有色扣人心弦,回味不已。
 南京路、黄河路、进贤路,和平饭店、至真园、夜东京等带来的上海气息,那位经风历雨、深谋远虑的爷叔、金花、陶陶、葛老师、菱红,那位黄河路街角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的小贩“看客”,等演员用沪语来演绎故事……各种大小人物的起起伏伏,都呈现了“浮世绘”般的上海众生相,从中我们看到了1990年代初,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市场经济的大潮奔涌,看到了大时代带给人们的信念和梦想,《繁花》用变幻的人物命运,承载着中国时代发展史册的重要十年。让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沉浸其中。 
拍了3年多,播出十几天。演员们都对《繁花》依依不舍,他们感到创作是生长的,不是演员在剧本给定的台词中表演,不是定死的,而是给你一个笃定的基础,根据现场感受,让你自己发挥 ,演员之间的互动,彼此激发和创造的结果,所以这样的表演是有生命力的,是可以生长的,是首先激发演员的表演,然后影响观众的投入,沉浸其中。让演员们感到表演繁花的过程,如同上了一次特别的表演学校。
如何让演员和角色融为一体?胡歌表示:王导和他聊了很多次,大部分时间不是聊角色、聊人物,而是在聊我自己的成长、家庭、学习和情感经历。”“我之前一直以为导演是在观察我适不适合这个角色,但是我后来发现他是把我人生经历揉碎了,全部加到了人物的身上。”有一场戏——宝总拉着汪小姐在南京路上奔跑,汪小姐的包掉在地上后,宝总驻足回望,拍摄前,王家卫对胡歌说:“你回头看到夕阳下的‘小汪’可能并不是‘小汪’。”“那我看到的是谁?”“你看到的是回不去的一段记忆,我不限制你具体看到了什么。”那一刻胡歌站在原地,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童年,妈妈牵着自己的两个背影,他的眼泪绷不住了。对此胡歌说:“感谢王导在整个《繁花》的拍摄中,让我离剧中的人物那么近,也让我可以离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那么近。”
王雪瑛从演员的表演,讲到《繁花》的封神金句:心可以热,但头一定要冷。只有看到未来,才会有未来。做生意,首先要学会两个字:不响。不知道的,说不清楚的,没想好,没规划的,为难自己、为难别人的,都不响。做事情要留有余地。
从小说的《繁花》到电视剧的《繁花》,王家卫始终善于讲述跌宕起伏中的人物故事,他们事业的发展与障碍,他们情感的涌动与压抑,他们之间的心灵碰撞都引发了观众共情。王雪瑛在分析了《繁花》的人物塑造后,她指出:“在很多观众心中,《繁花》里发展中的上海是真正的主角,时代才是真正“C位”。的确,无论是黄河路还是上海话,无论是宝总还是爷叔,都是让“上海”这个主角更加丰满立体。《繁花》过后,人们还在细细品味上海,以及在上海相遇的人和事情。”
如何在时代发展轨迹中体现个人成长,电视剧铺陈的山河岁月和跌宕人生又如何与观众心灵碰撞产生共情,唤起人们对那一个奋发向上的时代中难忘的日常与传奇久久的回望:有些人看到《繁花》的光影斑斓;有些人看到《繁花》的落英缤纷,这种丰富和复杂恰恰是《繁花》最让人迷恋的体验,余香缭绕。《繁花》是一部电影化的电视剧,是写实同写意结合的上海传奇,是正剧与喜剧的融合,是进取中的乡愁,既是向前行,也是再回首,呈现出“树树繁花去复开”的开阔温暖。观众沉浸其中,依恋着上海,《繁花》让人回味无穷,岁月中的青春芳华犹如《繁花》朵朵。
王雪瑛一个小时的精彩分享,意犹未尽。她还结合个人生活、求学和工作经历,表达了一个上海儿女对这座城市历史人文沉淀的忆念和寻味。文艺家创作如何匠心独具、如何真正扎根生活深处,如何真正体现时代嬗变、如何真正彰显人性的真善美,王雪瑛认为,《繁花》电视剧的成功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分享会最后的互动环节,王雪瑛与听众进行了妙趣横生的沪语小常识的答问,并签赠她《倾听思想的花开》散文集一书。本次《分享繁花,体验上海》讲座由上海市机电工会和上海炎黄文化宣讲团共同主办。
(责任编辑  晓歌)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女干部如此嚣张,该查查在她上面的人
    下一篇:河滨大楼的“新72家房客”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