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跨栏”进北大,大学校园开放为何一再引热议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澎湃新闻 时间:2023-12-17 点击:

北京大学工学院副教授李植有关进出北大校门的文章在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大学校园该不该开放话题近几日再度称为社会舆论热议的话题。

根据李植的文章介绍,北京大学现在进出校门要刷脸,但是他没有授权学校使用他的人脸识别信息,刷不了脸,进出学校需要门卫查验工作证后放行。因为查验工作证经常需要耗时十几秒时间,他往往直接跨过闸机栏杆就进去了,门卫大都认识他,一般不会拦截。但是最近一天入校时,保安在校园里追了他半天,跑步没追上又骑了自行车来追。最后以李植向保安出示工作证结束。而在出校时,又被门卫拦住要求刷脸,否则不能出校,最后他又是跨栏出校。

对于大学的开放,社会公众的理解有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大学允许校外人员,经过预约进校参观;另一个层次是,大学打开校门,所有人员不需要检查证件就可自由进入校园。北大副教授发文希望的开放,属于后一个层次,虽然他有工作证,但他希望进校不要人脸识别、检查身份证件。对此,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

支持者认为,大学校园就应该向社会公众开放,进校门不要查身份证、工作证、学生证等证件。也就是说,要破除学校的围墙。而反对者认为,这一想法过于理想,大学的首要任务是完成教学任务,校外人员涌入校园,会挤占学校的教育资源,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还会带来安全问题。一旦发生身份不明的校外人员进入校园,发生校园安全事故,社会舆论必定会要求学校加强进出校门管理,保障正常教学秩序与师生员工的安全。

大学如何向社会开放,没有标准答案。这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广泛听取师生及社区居民意见的基础上,制订适合本校的开放方案,化解有关开放的争议。但前提是,大学要有向社会开放的意识,而开放到何种程度,要因校而异。

如果学校地处闹市区,校舍资源本来就十分紧张,那么,向社会开放可实行预约制度,这可控制进校人流,避免开放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而如果大学地处郊区,校园开阔,则可实施宽松的开放制度,社区居民不需要出示证件,自由进入校园——这就把校园作为公园,社区居民可自由享有大学的公共资源。

另外,大学的对外开放,还可更精细化。如国外的很多大学,没有围墙、大门,公众可自由到大学校园里,到校园草坪上晒太阳,到校园咖啡厅喝咖啡,校园也和社区融合在一起;但是,要进一步到图书馆、实验室、体育馆、学生宿舍,却要经过门禁系统,刷学生证或工作证的。这就做到了既开放校园,又避免开放影响到师生的学习、工作与生活。进入校园的校外人员,进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是需要预约或联系在校的师生的。这种根据学校所承担的教学、科研功能进行不同层次的开放,也就保障了不同群体的利益,社区居民也理解大学的开放政策。

如果北大实施这样的开放,也就不会出现副教授跨闸机栏杆进校园这样的事。事实上,当前的大学校园里,院系大楼、图书馆、实验室等基本都已安装门禁系统;而本校师生进校还要查验身份,这令师生烦不胜烦,而且被质疑侵犯师生隐私,可能会导致过度收集师生进校后的所有行踪信息。

因此,从根本上说,大学的开放,涉及学校的现代治理,学校应该提高现代治理能力,做好大学的开放以及开放后的管理、师生服务工作。不要让这一话题一直受到社会热议。
 

责编:北风


更多新闻可点击上面各栏目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51人被困缆车2小时,“我像酱鸭一样被挂在上面”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