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服务样板提升居家养老品质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王星云 时间:2023-11-29 点击:
      10月22日,“2023年黄浦区敬老节主题活动”在复兴公园举行。社区居家养老、健康义诊、小修小补等46个便民服务摊位吸引不少老年人驻足。本报记者 海沙尔 摄

      王星云

      我家有两位88岁的老人,一位有轻微的阿尔兹海默病,另一位行走不便。近期经社区上门评估,安排了长护险服务。上门服务的长护险阿姨热情周到,富有经验,使老人居家养老有了托底保障。

      与我们家一样,现在大多数老年人倾向于居家养老。近日,《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基本规范》国家标准发布实施,为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内容、服务组织条件及相关流程要求等提供基本指引,有助于推动居家养老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专业化。不过,居家养老服务目前尚属起步阶段,如何真正提高老年人口生活质量,让老人们不“将就”,能“讲究”?上海必须借助这个契机,结合本地实际,整合现有的各种养老服务资源、厘清服务边界、提升服务技能、强化服务监督,确确实实让专业养老服务走进寻常百姓家。为此,我建议:

      要组织居家养老规范培训。居家养老是一个社会化的系统工程,按照国标要求和规定,上海需要从组织居家养老服务的规范化培训开始。让各级养老服务组织和相关服务人员,以新规为指引,秉持诚信经营理念,强化岗位培训和业务技能提升,努力培养符合国标的居家服务行家里手,建立一支具备过硬资质和践行国家标准的专业服务队伍。民政部门要持续细化完善规章制度,与以社区村队为基点的就近养老服务供给资源对接,做好新规与既有养老服务保障工作的衔接,让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惠及更多老年群体和家庭。

      要确立居家养老服务样板。家庭是老年人难以割舍的情感依托,选择居家养老,让老年人在儿女陪伴下颐养天年,上海在这方面已经取得很好的经验。因此,我建议要通过居家养老的评比和表彰,确立居家养老的服务样板,进一步提升居家养老的品质,在居家养老的“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及要求”“服务评价与改进”等各个层面,提升居家养老所需专业服务的技能水平,发挥“让专业人做专业事”技能作为。

      还要建立居家养老监督机制。《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基本规范》让养老服务有规可依、有章可循,这既有利于服务组织和服务人员对标守规、按章操作,也有利于被服务者和公众的客观评价与监督,更有利于纠纷处置和争议裁决,进而促进养老服务标准化的整体发展。上海要建立相关的监督管理机制,通过细化内容,落实具体的服务细则,让居家养老服务有章可循,经得起检查,建立让长者满意、家属满意、子女满意的“三满意”评价机制。
 

责任编辑:日升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共享养老:多少梦想照进现实
    下一篇:知青之春 勇往直前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